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姑姑身世
我的姑姑王叔晖先生191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绍兴。幼年时家境很好,爷爷(我爷爷行四)与三爷爷在满清时代是官僚。三爷爷是两江总督端方的门生,曾任银元局督办。民国初任江西省统税局局长,兼省政府秘书长。爷爷曾任过五河盐务。民国初任甘肃省皮毛公卖局局长、江西省烟酒公卖局局长。1916年在天津开“华园”俱乐部,规模很大,终日门庭若市,三楼以上烟灯牌桌罗列满楼。姑姑五岁就读于天津竞存小学,上课的教室有两个特殊的椅子。成绩第一名的坐红椅子,倒数第一的坐黑椅子。第一年姑姑因成绩突出坐上红椅子。后来课堂上画小人,被罚到黑椅子上。家长盛怒之下,不让她再读。就此结束了她两年多的学生生活。1924年夏,全家迁至北京,在东城有自建房八九十间。家境败落以后,我姑姑住在东城遂安伯胡同,对此我已没有任何印象了。
幼年的姑姑有好多志向,为报考戏班子,在家后花园偷偷练功,家长认为唱戏是下九流,不但反对,还给她剃了光头,没收了鞋袜。她不愿在床上学女红,拿起相机学照像和画画。后经吴镜汀先生介绍,到中国画学研究会,十五岁的王叔晖开始了学画生涯。由于过人的天资加勤奋。画技有了质的提升。
最初是临摹吴敬汀和吴光宇的稿子,待他们来时给指点一番。好景不长,三年后爷爷带着年轻貌美的姨太太不知去向。十八岁的姑姑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从此就以卖画养家糊口了。
听姑姑说,1940年前后她搬到了遂安伯胡同36号,那是个三进三出的院落。前院是一段南房。中院北房五间,住房东杨爷爷、杨奶奶,忠平大姐;西房三间住大姐的母亲和弟弟妹妹;姑姑住两间东房。院内有几棵海棠树和枣树,院中央是个大金鱼缸,环境清静幽雅。北京解放后,杨家坝此宅卖给交通部,做了职工宿舍。姑姑随杨爷爷一家搬到了离此不远的小胡同——新开路。从我记事起,姑姑是住在新开路胡同甲51号(位置在东单路口北第三条胡同)。那是一处很漂亮的标准四合院:东南角房前种的葡萄高高低低地挂在架上,像是在与主人点头微笑:北房和南房均是整齐的一大排,高大敞亮,房前种着许多花草,长得茂盛而漂亮。姑姑就住在靠南的耳房里。那房子不大,十几平米,里间更小一些,屋顶上有个天窗,显得屋里光线还不错。外屋靠窗户摆着黑色的旧写字台,台面上摆得满满的:许多大大小小盛颜色的小碟,有的似乎刚用过,颜色还没干,有的在一起;许多粗粗细细的毛笔,一个旧砚台,一个满是茶锈的玻璃杯:盛着烟头的小碟,边上放着烟。说到茶锈,顺便说说姑姑喝茶的故事。她只喝茉莉花茶,常买的称作高碎。茶要沏得浓,蓄过两次水后,就称为茶屁,要重沏。但经常是茶沏好后却忙于作画,没顾上喝早凉了。每当我要换热水时,姑姑倒不讲究了,喝两口后说“没事儿”,还不止一次地说“凉茶暖肚”。不知有何科学依据,我看八成没有吧。提到烟再多说两句:小时候我记得姑姑抽中华和牡丹(“文革”中为此还受过批判——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三年自然灾害时烟凭票供应,真不够她老人家抽的。好在国家为了照顾高级脑力劳动者有个优惠政策,每月供应肉、蛋、烟。虽数量有限,总算能补充点,但最好的也只是前门和恒大了。20世纪70年代好多了,只抽云南烟:记得是红塔山、红山茶和云烟。后来,国内市场上也有了进口烟,姑姑也没认为有多好。“听梦龙说过,良友烟在香港只有劳工才抽。有点身份的人没人用它。我看洋烟真没有红塔山好抽。”所以后来有了洋烟,谁来家赶上了,姑姑就送誰。她认为不妥是走后门,拒不接受,说:“工作结束了,你们还能来看我,真的很高兴,烟我不能买。不能为抽几口烟犯错误,更不能让你们为我出问题。”结果对方再三说明是领导特批价拨给专家的,方才认可。这些烟都是带过滤嘴的,姑姑觉得抽不出烟味来,所以无论什么烟,只要有过滤嘴,必定先把此掰掉,方可享受。但不管什么档次的烟,点后抽两口又忙于作画,再抽时烟快燃完了。大家都说姑姑抽烟那叫烧香。另外因为常常点上烟抽两口,放在桌边又画上了,所以写字台边上留下许多被烟头烫过的痕迹。写字台前放着一把没有靠背的椅子,应叫木凳,我姑姑管它叫猴凳。姑姑所创作的全部作品都是在猴凳的陪伴下完成的。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说起来好像这一切全都历历在目……
依依不舍
姑姑20世纪50年代创作了十几部连环画《河伯娶妇》《墨子救宋》、《木兰从军》《朝鲜儿女》《飞虎山><孟姜女》《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福松老汉》《马郎与三姑娘》《西厢记》《桑园会》,大都是住在新开路那段时间完成的。前文已介绍过小院的情况,再说说那里的故事吧。
姑姑是小院主人杨家多年的房客,早在杨家住遂安伯胡同時,就是那家的房客了。房东老夫妇我称之为杨爷爷、杨奶奶,二老的儿子已在美国定居。膝下有孙女、孙子同住,孙女叫杨忠平,解放前是我姑姑最小的学生,解放后在女十二中工作,是资深的数学老师。1963年我参加中考前,为了能考上重点校,姑姑还特意请她给我补习代数,忠平大姐管姑姑既不叫老师也不称先生,整天干爹干爹(老北京对未出阁的长辈女性要按男性称呼)叫得山响,显而易见关系处得有多好。姑姑也喜欢这个干女儿。1956年11月,忠平大姐结婚时,姑姑送她一条彩色横条、红白相间的羊绒长围巾,大姐多年以来始终带着。至于画技学的如何,那时我还小,根本不懂,只见过大姐画的两幅扇面,还见过大姐一副英姿飒爽的戏照,戏唱得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只记得姑姑常说:“解放前我生活最艰难的日子,承蒙爷爷奶奶的多方关照,永生不能忘。”戏照相片是在大北照相馆拍照的。忠平大姐扮的是杨宗保,费竞二姐扮的是穆桂英,潇洒漂亮。多年后她每谈及此事,无不动容。大姐的爱子蒋力,长大后也经常出入姑姑家,更是带给近七十岁高龄的老人诸多的欢乐和帮助。听蒋力介绍,他妈妈为了找扇面废了一番周折。最初她记得有幅扇面,姑姑认为画得相当不错,高兴之余在幅面中提了字。她认为让读者见了,岂不更好,所以翻箱倒柜,找得不亦乐乎,仍不见其踪影。最后猛然想起来,那幅扇面六十年前已在中山公园师生画展时被客人买走了。
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了给姑姑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在东单裱褙胡同安排了宿舍,那是座小独楼,姑姑住在二层。室内三面有玻璃窗,从早上到太阳落山,阳光普照着,光线对绘画者来说太重要了。楼里二层中只有一家邻居,是青年艺术剧院著名的女演员,由于职业的需要,白天排练晚上演出,很少在家,故环境好,又清静,所以姑姑对这种安静惬意且可以工作的居住环境非常满意。 杨爷爷杨奶奶得此消息很不高兴,多次挽留未果。搬家那天,杨奶奶拉着姑姑的手,依依不舍地说:“看来真是怎么也留不住了,院里的物件任你挑,喜欢的就搬走,也算是留个念想吧。”姑姑当时哪儿还有心思挑东西,激动地说:“您二老别伤心落泪的,就隔两条胡同,多近啊,几分钟就走来了,我会随时回家看望您二老的。”说话时杨奶奶从南屋拿出两个深红色的磨砂玻璃杯,边走边说:“每天用它沏茶,喝时就会想起我们了。”杨爷爷指着廊子下的藤椅说:“让你挑你也不挑,这哥俩陪了我大半辈子了,搬走吧。画累了靠着歇会儿,比你那猴凳会舒服点儿。要学会心疼自己,别太累了。”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物件”姑姑都收下了,同时把二老的深情厚谊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姑姑把那两个玻璃杯奉为至宝,直到她告别这个世界,都没舍得用过,生怕摔了碰了。两把藤椅,姑姑倒是坐了多年。坐得藤条坏了,她买来宽布带子,让我帮着绑了又绑,显得结实了。只是藤椅的颜色,怎么爱护也不行,变得越来越深了。甭说,谁都会明白,那肯定是姑姑抽烟多年创造出的丰功伟绩吧。
邻里之间
从我记事起就觉得姑姑家总有外人来。邻居、同事、友人、学生及小朋友,尤其是节假日,总是先来的客人还没走,就又来人了。甭管谁来她都是热情接待。晚上等人都走了,她也累得够呛了。每次都坐着抽根烟,拿本小说看会儿,她说这就是最好的休息了。静静神又铺上纸搞创作了。我特别心痛,总劝她别老接待客人。姑姑却说:“主雅宾来勤。这说明我人缘还不错。”我后来建议在门前贴张“身体欠安,请勿打扰”的告示。她特不高兴地说:“我可没那么大派头,你是不是觉得,什么时候我没人理了,你才高兴?”吓得我再不敢多说此事了。
姑姑和邻居处得关系特别好。谁家没了茶叶、烟卷都来要。知道她爱吃饺子,哪家包了都会送来一盘。近邻的夏风,是美术界的老干部,他的妻子叫叶子青,一对儿女分别起名夏叶子、夏青子。叶子或青子端来饺子的时候居多。有时吃着饺子,姑姑会说:“都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咱们甭管它,爱有没有。再来一寻(姑姑总管一杯酒叫一寻)是真的。”饺子吃完总是装上糖果,让我送回,以表谢意。
我结婚前夕,邻居李平凡叔叔(版画家)知道后,把我和爱人叫到他的画室,拿出两片瓷盘,用一种特殊的彩笔,描绘出六个孩子肩并肩前行的画面。很快就画好了。接着在另一个盘上,他说要画个“连续剧”。仍然是这六个孩子,已经走到了枫树林,再往前行就要到少数民族的寨子了。匆匆几笔又完成了。送给我们时说:“家里的瓷盘用完了,你们去商店再买几个,拿来再给你们多画几个。姑姑看见后说:“画得真好,结婚时别忘了给人家送喜糖去。另外叔叔刚从日本办个人画展回来,好多事要去处理。见好就收,别再添麻烦了。叔叔是客气,咱们可不能不懂事。”再有一件是院内有个小伙伴,响应号召去陕北插队落户。立志扎根农村,准备嫁给与之同甘共苦,曾给她帮助和温暖的农民。她父母认为双方从家庭到学识及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相距甚远,如果成了家会后悔一辈子,于是坚决反对。孩子的苦恼可想而知。春节探亲时来姑姑家串门,聊起伤心事,泪流满面地说:“我为中国连环画研究会成立题贺词就是您画的(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姑姑怎么劝的我不知道,只听姑姑后来说起此事,深表同情地说:“孩子结婚时,渴望要幅画挂在窑洞的新房里。我从不画应酬画,你是知道的。这回再忙再累也要办,也算对孩子的支持吧。”当时我又是同情,又是羡慕。同情的是她的悲惨命运,羡慕的是我结婚时都没有姑姑送的画。我和爱人聊起此事,都认为姑姑办事特有人情味儿,也充分反映出姑姑对当代青年冲破“门当户对”封建风俗的赞许。
往事如烟,搬出辛寺胡同已有三十多年了,真是弹指一挥间。除了前面写的李平凡叔叔、夏风叔叔,还有院内多位画界知名大师,我再也没见过。只是偶然在画册或刊物上见到他们的佳作,他们的音容笑貌又一齐涌现在眼前……同时也想起了院内的小伙伴们。你们今在何方?我也真诚地祝愿你们,以及许多我没见过面的、姑姑作品的喜爱者,健康,幸福,事业有成,步步高升。
姑姑说:“有的人刚做出点成绩就不得了了,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趾高气扬,任人不理。要我说这种人没水平,不懂什么叫满招损,谦受益,也不懂要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实在让人看不起,让人讨厌!”她是这么说,也是這么做的。姑姑每天下班到家,从前院走到后院,大家相互问好,非常融洽。她带的书包和手提之物,总被孩子们抢着要帮拿。抢不到的还会哭鼻子。姑姑还得忙着劝“别哭,一哭就不好看了,明天一定让你拿。大家一会儿都有糖吃”。进家门拿出巧克力,人手一份,刚还哭得泪人似的孩子也破涕为笑了。
200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与上海大可堂合作出版发行了《王叔晖连环画选集》,那是五本宣纸线装连环画。《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杨门女将》,还有一本精选。用黄绫子包着装在锦盒内,挺上档次。定价为500元,印制了两千套,上市后很快就被爱好者抢购一空。“选集”后记的作者是位自称是姑姑小老乡的记者——张奇明先生,在文章中有一段文字作为这篇短文的结束语,特别有意义。请看:“有人以为先生古板、沉默,其实不然。先生是一个极为开朗幽默的人。她家里常常聚集着很多孩子。她甚至亲手制作过幻灯机和幻灯片,亲自放给孩子们看。须知在那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和游戏机的年代,这可是孩子们极大的艺术享受了。”
地震产物
唐山地震后,为了安全,大家都争先恐后,忙着盖地震棚。楼前楼后没地方了,只好到马路便道上去搭建。大小不等的地震棚,像雨后春笋一般,一两天就连成一片。那时如用相机拍出,现在看一定很可笑。我姑姑曾画过两幅“地震生活”的速写,并注明“1976年8月中旬在吉安道西头所住帐棚内,望外速写邻近棚帐”。此作北京鼎图文化有限公司总裁张波先生偶尔见到,认为很有欣赏与纪念价值,曾拿去扫描并存档,准备有机会在适当的出版物上刊登发表,以供雅赏。
也许这辈子谁也没经历过地震,而且唐山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实在太可怕了,把所有人吓得没有清醒头脑分析问题了。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姑姑住的院子原是美国传教士建的。房子是用糯米砌成的,坚固无比。再看看所有房间的墙有多厚吧,将近一米厚的墙中能有用来放佛龛的平台。这么坚固得如堡垒式的房子,一般地震到来时,应该也不会有问题,可那时即便有明白人,又有谁敢用自己和大家的身家性命去冒险啊?姑姑所住的院里没什么动静。最初记不清谁曾说院内地下室可利用,各家后来都在此放了许多用不着或家中放不下的家具和杂物,已经没有再大空间将其移走,也再无合适地方,而且由于多年以来无人整理、打扫。大家分别去看过,见又脏又乱,认为不可取。还不如在樹底下支个棚好。还没动手,又不知哪家最先有了发明创造,大家都纷纷效仿。其实很简单,即把床上再架上一个相同规格的床,捆绑起来,用来防震掩体。姑姑也没有好招,认为此法简而易行,让我如法炮制。后来出版社派来师傅,进行了加固。自制的抗震棚就算完成了。当时我认为太不安全,多次说过,姑姑也不理会。她经常开玩笑地说“人的命天注定,放心吧,没事儿。”单位领导来家看望时,也认为太简陋了,实为不妥,需要另寻它处,单位备料派人重盖个安全的。姑姑实在不愿给组织添麻烦,除表示感谢外,只告之一切再议,便再无谈及此事。我想要换别人可能会三天两头找组织,请求帮忙。她不但不找,倒是认为如此反而落得心安。我想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体现,从中也可看到作为共产党员的姑姑品德的可贵之处吧。万幸地震没再光顾北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说来有趣,地震产物居然让姑姑用得很惬意。学生拿来画稿,用图钉钉在支架床的上沿,为其指教;自己的画稿和年画等印刷品,也都往上放,越积越多,她挺高兴地说:“这倒不错,好多东西又多了个家。”说来也怪,看似杂乱无章,但要找何物时,姑姑总会信手拈来。我小时候姑姑常说:“放任何东西都要有准地儿,做到心中有数,不然找时就麻烦了。”为此我和爱人搞卫生时从不大动,收拾完毕依然物归原处。生怕移了位置姑姑找不到,会着急,我也从小就养成了放任何东西都有规律的好习惯。
拜访前辈
我曾陪姑姑去过中山公园。到后她并不急于写生,而是先仔细观察各处的花,然后再动笔。她对那里情有独钟。高兴时,常给我讲许多发生在那里的往事:十五岁时,她由二姐夫吴镜汀先生介绍进入了中国画学研究会。每周都到此学画,会址即在“来今雨轩”附近。在那里学画的三年,她大开了眼界,看到许多历代的名画珍品,这对她日后的绘画实为受益匪浅。也是在那里,姑姑有幸结识了颇有名望的前辈孙踊昭老师。
孙先生出身书香門第,自幼熟读文史,精通琴棋。民国期间曾在京城女子师范大学等数所高等学府任教。孙先生见姑姑聪慧好学,格外赏识。她指导学生写大字,并要坚持每天多写,用以锻炼腕力,才能在勾画时得心应手。学生照此苦练,果然收到奇效,绘画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姑姑入会三年间,年年得到研究会颁发的奖品,周肇祥会长见到她临摹的一幅仕女画,大加赞赏,兴奋地提笔于画上题字——闺秀中近百年无此笔墨。
写至此又让我回忆起一段往事,20世纪60年代初中升高中,不像如今那么从容,我们班近五十名同学,只有六名考上了高中,而且作文还考了两遍(第一次考完后,没几天让重考,后来才知道原因是作文题,那个环节出问题了),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特别兴奋,总算没白费劲,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尤其是升学后,班主任王平老师在课堂上,宣布我担任语文课代表时,心里真是美滋滋的(各课的课代表,分别是由该课升学考试的最高分,自然产生的)。我那段时间上课不像上初中时那样认真听讲,有时甚至还会想昨晚的棋,中盘和收关时的两步缓手,不然会赢得更多,下晚自习赶紧跑回宿舍,抓紧时间熄灯前(校方规定学生宿舍楼晚9点半熄灯)杀一盘……有个周日返校前姑姑叫住我说:“这阵子忙,没顾上说你,怎么回家也不看书,常摆棋谱,这怎么成?干什么,要吆喝什么。学生不看书,怎么温故而知新呢?当年我学画时,孙先生让我写大字,我真是起早抓晚,刻苦练习。后来我先后被聘为中国画研究会助教和北平京华美术学院教授。为了生计和还奶奶故去时借的钱,白天去教画,晚上赶去给阔小姐当家庭教师,很晚归来还要铺上纸为《荣宝斋>赶订单。偶有订单断档,也舍不得多睡会儿,还要抓功夫写大字,可以说我现在取得的一点成绩和那时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老百姓常说某某是天才,我认为不对,只能说人的悟性不同,有优劣之分,但做任何事不下功夫,肯定不成。我要说‘天才’两字,就是天天勤奋上进,方能成才。好了,响鼓不用重锤,不多说了,你好好想想吧。”我一直乖乖地听,没敢言语。姑姑这时露出了笑脸,开了句玩笑:“行了,您该起驾了,回学校慢点儿骑,注意安全。”教导、关心、关爱、诙谐、幽默,顷刻间全涌现出来。不由得不让人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又怎能不听从其教诲呢?小插曲过后,还是书归正传,再接着讲孙先生的故事吧。
姑姑对孙先生除了学识及艺术上的敬佩外,更敬重的是其人格。卢沟桥事变后,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不唱了,孙先生辞职回家,不侍候日本鬼子。这都是多么伟大的民族气节!孙先生平日生活非常朴素,从不追求名利。“文革”前,我曾陪姑姑去拜访过孙先生,她家住东城区钱粮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那院静静的,不是大杂院。去过多次没见过邻居,也未敢问过。进屋见墙上挂着字画,墙角支着古琴,除了八仙桌、写字台,内室仅一张大床和一衣柜,只有百骨架上的一盆爽清碧绿的文竹算是唯一的摆设了。近九十岁高龄的老艺术家,任教一辈子,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画院和中央文史馆任职,竟是如此清贫,让人难以置信。孙先生和姑姑一样,终生未成家。她普通话说得不好,交谈中带着方言,语速慢,但很健谈,渊博的知识不时彰显出来。她们聊得很开心。但我姑姑怕老人过于兴奋和劳累,每次去均不敢多打扰,不过,欲告辞时总被留下用餐。盛情难却,姑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饭桌上是少肉多素,据说先生的膳食结构始终是以素食为主,肘花几片足矣,白酒少许,水果适量,从不吸烟。沙丁鱼罐头是单为客人添加的。進餐时,她们仍然以聊为主,拿起筷子也如蜻蜓点水。其实我还真饿了,也不敢真吃,只是吃吃停停,依旧听她们聊天。还是姑姑会照顾我,笑着说:“你吃你的,拿起筷子就算扰,不饱白不饱。”一句话说完,她和先生都爽朗地笑起来了。我也“听人劝,吃饱饭”落个实惠吧。
每逢见过孙先生,姑姑晚上回家情绪总有些异样,很少说话,只是抽烟、看书,那时我想,可能是累了吧?现在我觉得,她那时也许又想起了少年学画、中年卖画为生的艰辛,还是,又在回忆多年前与孙先生相处的时光呢?
我的姑姑王叔晖先生191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绍兴。幼年时家境很好,爷爷(我爷爷行四)与三爷爷在满清时代是官僚。三爷爷是两江总督端方的门生,曾任银元局督办。民国初任江西省统税局局长,兼省政府秘书长。爷爷曾任过五河盐务。民国初任甘肃省皮毛公卖局局长、江西省烟酒公卖局局长。1916年在天津开“华园”俱乐部,规模很大,终日门庭若市,三楼以上烟灯牌桌罗列满楼。姑姑五岁就读于天津竞存小学,上课的教室有两个特殊的椅子。成绩第一名的坐红椅子,倒数第一的坐黑椅子。第一年姑姑因成绩突出坐上红椅子。后来课堂上画小人,被罚到黑椅子上。家长盛怒之下,不让她再读。就此结束了她两年多的学生生活。1924年夏,全家迁至北京,在东城有自建房八九十间。家境败落以后,我姑姑住在东城遂安伯胡同,对此我已没有任何印象了。
幼年的姑姑有好多志向,为报考戏班子,在家后花园偷偷练功,家长认为唱戏是下九流,不但反对,还给她剃了光头,没收了鞋袜。她不愿在床上学女红,拿起相机学照像和画画。后经吴镜汀先生介绍,到中国画学研究会,十五岁的王叔晖开始了学画生涯。由于过人的天资加勤奋。画技有了质的提升。
最初是临摹吴敬汀和吴光宇的稿子,待他们来时给指点一番。好景不长,三年后爷爷带着年轻貌美的姨太太不知去向。十八岁的姑姑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从此就以卖画养家糊口了。
听姑姑说,1940年前后她搬到了遂安伯胡同36号,那是个三进三出的院落。前院是一段南房。中院北房五间,住房东杨爷爷、杨奶奶,忠平大姐;西房三间住大姐的母亲和弟弟妹妹;姑姑住两间东房。院内有几棵海棠树和枣树,院中央是个大金鱼缸,环境清静幽雅。北京解放后,杨家坝此宅卖给交通部,做了职工宿舍。姑姑随杨爷爷一家搬到了离此不远的小胡同——新开路。从我记事起,姑姑是住在新开路胡同甲51号(位置在东单路口北第三条胡同)。那是一处很漂亮的标准四合院:东南角房前种的葡萄高高低低地挂在架上,像是在与主人点头微笑:北房和南房均是整齐的一大排,高大敞亮,房前种着许多花草,长得茂盛而漂亮。姑姑就住在靠南的耳房里。那房子不大,十几平米,里间更小一些,屋顶上有个天窗,显得屋里光线还不错。外屋靠窗户摆着黑色的旧写字台,台面上摆得满满的:许多大大小小盛颜色的小碟,有的似乎刚用过,颜色还没干,有的在一起;许多粗粗细细的毛笔,一个旧砚台,一个满是茶锈的玻璃杯:盛着烟头的小碟,边上放着烟。说到茶锈,顺便说说姑姑喝茶的故事。她只喝茉莉花茶,常买的称作高碎。茶要沏得浓,蓄过两次水后,就称为茶屁,要重沏。但经常是茶沏好后却忙于作画,没顾上喝早凉了。每当我要换热水时,姑姑倒不讲究了,喝两口后说“没事儿”,还不止一次地说“凉茶暖肚”。不知有何科学依据,我看八成没有吧。提到烟再多说两句:小时候我记得姑姑抽中华和牡丹(“文革”中为此还受过批判——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三年自然灾害时烟凭票供应,真不够她老人家抽的。好在国家为了照顾高级脑力劳动者有个优惠政策,每月供应肉、蛋、烟。虽数量有限,总算能补充点,但最好的也只是前门和恒大了。20世纪70年代好多了,只抽云南烟:记得是红塔山、红山茶和云烟。后来,国内市场上也有了进口烟,姑姑也没认为有多好。“听梦龙说过,良友烟在香港只有劳工才抽。有点身份的人没人用它。我看洋烟真没有红塔山好抽。”所以后来有了洋烟,谁来家赶上了,姑姑就送誰。她认为不妥是走后门,拒不接受,说:“工作结束了,你们还能来看我,真的很高兴,烟我不能买。不能为抽几口烟犯错误,更不能让你们为我出问题。”结果对方再三说明是领导特批价拨给专家的,方才认可。这些烟都是带过滤嘴的,姑姑觉得抽不出烟味来,所以无论什么烟,只要有过滤嘴,必定先把此掰掉,方可享受。但不管什么档次的烟,点后抽两口又忙于作画,再抽时烟快燃完了。大家都说姑姑抽烟那叫烧香。另外因为常常点上烟抽两口,放在桌边又画上了,所以写字台边上留下许多被烟头烫过的痕迹。写字台前放着一把没有靠背的椅子,应叫木凳,我姑姑管它叫猴凳。姑姑所创作的全部作品都是在猴凳的陪伴下完成的。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说起来好像这一切全都历历在目……
依依不舍
姑姑20世纪50年代创作了十几部连环画《河伯娶妇》《墨子救宋》、《木兰从军》《朝鲜儿女》《飞虎山><孟姜女》《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福松老汉》《马郎与三姑娘》《西厢记》《桑园会》,大都是住在新开路那段时间完成的。前文已介绍过小院的情况,再说说那里的故事吧。
姑姑是小院主人杨家多年的房客,早在杨家住遂安伯胡同時,就是那家的房客了。房东老夫妇我称之为杨爷爷、杨奶奶,二老的儿子已在美国定居。膝下有孙女、孙子同住,孙女叫杨忠平,解放前是我姑姑最小的学生,解放后在女十二中工作,是资深的数学老师。1963年我参加中考前,为了能考上重点校,姑姑还特意请她给我补习代数,忠平大姐管姑姑既不叫老师也不称先生,整天干爹干爹(老北京对未出阁的长辈女性要按男性称呼)叫得山响,显而易见关系处得有多好。姑姑也喜欢这个干女儿。1956年11月,忠平大姐结婚时,姑姑送她一条彩色横条、红白相间的羊绒长围巾,大姐多年以来始终带着。至于画技学的如何,那时我还小,根本不懂,只见过大姐画的两幅扇面,还见过大姐一副英姿飒爽的戏照,戏唱得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只记得姑姑常说:“解放前我生活最艰难的日子,承蒙爷爷奶奶的多方关照,永生不能忘。”戏照相片是在大北照相馆拍照的。忠平大姐扮的是杨宗保,费竞二姐扮的是穆桂英,潇洒漂亮。多年后她每谈及此事,无不动容。大姐的爱子蒋力,长大后也经常出入姑姑家,更是带给近七十岁高龄的老人诸多的欢乐和帮助。听蒋力介绍,他妈妈为了找扇面废了一番周折。最初她记得有幅扇面,姑姑认为画得相当不错,高兴之余在幅面中提了字。她认为让读者见了,岂不更好,所以翻箱倒柜,找得不亦乐乎,仍不见其踪影。最后猛然想起来,那幅扇面六十年前已在中山公园师生画展时被客人买走了。
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了给姑姑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在东单裱褙胡同安排了宿舍,那是座小独楼,姑姑住在二层。室内三面有玻璃窗,从早上到太阳落山,阳光普照着,光线对绘画者来说太重要了。楼里二层中只有一家邻居,是青年艺术剧院著名的女演员,由于职业的需要,白天排练晚上演出,很少在家,故环境好,又清静,所以姑姑对这种安静惬意且可以工作的居住环境非常满意。 杨爷爷杨奶奶得此消息很不高兴,多次挽留未果。搬家那天,杨奶奶拉着姑姑的手,依依不舍地说:“看来真是怎么也留不住了,院里的物件任你挑,喜欢的就搬走,也算是留个念想吧。”姑姑当时哪儿还有心思挑东西,激动地说:“您二老别伤心落泪的,就隔两条胡同,多近啊,几分钟就走来了,我会随时回家看望您二老的。”说话时杨奶奶从南屋拿出两个深红色的磨砂玻璃杯,边走边说:“每天用它沏茶,喝时就会想起我们了。”杨爷爷指着廊子下的藤椅说:“让你挑你也不挑,这哥俩陪了我大半辈子了,搬走吧。画累了靠着歇会儿,比你那猴凳会舒服点儿。要学会心疼自己,别太累了。”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物件”姑姑都收下了,同时把二老的深情厚谊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姑姑把那两个玻璃杯奉为至宝,直到她告别这个世界,都没舍得用过,生怕摔了碰了。两把藤椅,姑姑倒是坐了多年。坐得藤条坏了,她买来宽布带子,让我帮着绑了又绑,显得结实了。只是藤椅的颜色,怎么爱护也不行,变得越来越深了。甭说,谁都会明白,那肯定是姑姑抽烟多年创造出的丰功伟绩吧。
邻里之间
从我记事起就觉得姑姑家总有外人来。邻居、同事、友人、学生及小朋友,尤其是节假日,总是先来的客人还没走,就又来人了。甭管谁来她都是热情接待。晚上等人都走了,她也累得够呛了。每次都坐着抽根烟,拿本小说看会儿,她说这就是最好的休息了。静静神又铺上纸搞创作了。我特别心痛,总劝她别老接待客人。姑姑却说:“主雅宾来勤。这说明我人缘还不错。”我后来建议在门前贴张“身体欠安,请勿打扰”的告示。她特不高兴地说:“我可没那么大派头,你是不是觉得,什么时候我没人理了,你才高兴?”吓得我再不敢多说此事了。
姑姑和邻居处得关系特别好。谁家没了茶叶、烟卷都来要。知道她爱吃饺子,哪家包了都会送来一盘。近邻的夏风,是美术界的老干部,他的妻子叫叶子青,一对儿女分别起名夏叶子、夏青子。叶子或青子端来饺子的时候居多。有时吃着饺子,姑姑会说:“都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咱们甭管它,爱有没有。再来一寻(姑姑总管一杯酒叫一寻)是真的。”饺子吃完总是装上糖果,让我送回,以表谢意。
我结婚前夕,邻居李平凡叔叔(版画家)知道后,把我和爱人叫到他的画室,拿出两片瓷盘,用一种特殊的彩笔,描绘出六个孩子肩并肩前行的画面。很快就画好了。接着在另一个盘上,他说要画个“连续剧”。仍然是这六个孩子,已经走到了枫树林,再往前行就要到少数民族的寨子了。匆匆几笔又完成了。送给我们时说:“家里的瓷盘用完了,你们去商店再买几个,拿来再给你们多画几个。姑姑看见后说:“画得真好,结婚时别忘了给人家送喜糖去。另外叔叔刚从日本办个人画展回来,好多事要去处理。见好就收,别再添麻烦了。叔叔是客气,咱们可不能不懂事。”再有一件是院内有个小伙伴,响应号召去陕北插队落户。立志扎根农村,准备嫁给与之同甘共苦,曾给她帮助和温暖的农民。她父母认为双方从家庭到学识及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相距甚远,如果成了家会后悔一辈子,于是坚决反对。孩子的苦恼可想而知。春节探亲时来姑姑家串门,聊起伤心事,泪流满面地说:“我为中国连环画研究会成立题贺词就是您画的(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姑姑怎么劝的我不知道,只听姑姑后来说起此事,深表同情地说:“孩子结婚时,渴望要幅画挂在窑洞的新房里。我从不画应酬画,你是知道的。这回再忙再累也要办,也算对孩子的支持吧。”当时我又是同情,又是羡慕。同情的是她的悲惨命运,羡慕的是我结婚时都没有姑姑送的画。我和爱人聊起此事,都认为姑姑办事特有人情味儿,也充分反映出姑姑对当代青年冲破“门当户对”封建风俗的赞许。
往事如烟,搬出辛寺胡同已有三十多年了,真是弹指一挥间。除了前面写的李平凡叔叔、夏风叔叔,还有院内多位画界知名大师,我再也没见过。只是偶然在画册或刊物上见到他们的佳作,他们的音容笑貌又一齐涌现在眼前……同时也想起了院内的小伙伴们。你们今在何方?我也真诚地祝愿你们,以及许多我没见过面的、姑姑作品的喜爱者,健康,幸福,事业有成,步步高升。
姑姑说:“有的人刚做出点成绩就不得了了,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趾高气扬,任人不理。要我说这种人没水平,不懂什么叫满招损,谦受益,也不懂要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实在让人看不起,让人讨厌!”她是这么说,也是這么做的。姑姑每天下班到家,从前院走到后院,大家相互问好,非常融洽。她带的书包和手提之物,总被孩子们抢着要帮拿。抢不到的还会哭鼻子。姑姑还得忙着劝“别哭,一哭就不好看了,明天一定让你拿。大家一会儿都有糖吃”。进家门拿出巧克力,人手一份,刚还哭得泪人似的孩子也破涕为笑了。
200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与上海大可堂合作出版发行了《王叔晖连环画选集》,那是五本宣纸线装连环画。《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杨门女将》,还有一本精选。用黄绫子包着装在锦盒内,挺上档次。定价为500元,印制了两千套,上市后很快就被爱好者抢购一空。“选集”后记的作者是位自称是姑姑小老乡的记者——张奇明先生,在文章中有一段文字作为这篇短文的结束语,特别有意义。请看:“有人以为先生古板、沉默,其实不然。先生是一个极为开朗幽默的人。她家里常常聚集着很多孩子。她甚至亲手制作过幻灯机和幻灯片,亲自放给孩子们看。须知在那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和游戏机的年代,这可是孩子们极大的艺术享受了。”
地震产物
唐山地震后,为了安全,大家都争先恐后,忙着盖地震棚。楼前楼后没地方了,只好到马路便道上去搭建。大小不等的地震棚,像雨后春笋一般,一两天就连成一片。那时如用相机拍出,现在看一定很可笑。我姑姑曾画过两幅“地震生活”的速写,并注明“1976年8月中旬在吉安道西头所住帐棚内,望外速写邻近棚帐”。此作北京鼎图文化有限公司总裁张波先生偶尔见到,认为很有欣赏与纪念价值,曾拿去扫描并存档,准备有机会在适当的出版物上刊登发表,以供雅赏。
也许这辈子谁也没经历过地震,而且唐山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实在太可怕了,把所有人吓得没有清醒头脑分析问题了。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姑姑住的院子原是美国传教士建的。房子是用糯米砌成的,坚固无比。再看看所有房间的墙有多厚吧,将近一米厚的墙中能有用来放佛龛的平台。这么坚固得如堡垒式的房子,一般地震到来时,应该也不会有问题,可那时即便有明白人,又有谁敢用自己和大家的身家性命去冒险啊?姑姑所住的院里没什么动静。最初记不清谁曾说院内地下室可利用,各家后来都在此放了许多用不着或家中放不下的家具和杂物,已经没有再大空间将其移走,也再无合适地方,而且由于多年以来无人整理、打扫。大家分别去看过,见又脏又乱,认为不可取。还不如在樹底下支个棚好。还没动手,又不知哪家最先有了发明创造,大家都纷纷效仿。其实很简单,即把床上再架上一个相同规格的床,捆绑起来,用来防震掩体。姑姑也没有好招,认为此法简而易行,让我如法炮制。后来出版社派来师傅,进行了加固。自制的抗震棚就算完成了。当时我认为太不安全,多次说过,姑姑也不理会。她经常开玩笑地说“人的命天注定,放心吧,没事儿。”单位领导来家看望时,也认为太简陋了,实为不妥,需要另寻它处,单位备料派人重盖个安全的。姑姑实在不愿给组织添麻烦,除表示感谢外,只告之一切再议,便再无谈及此事。我想要换别人可能会三天两头找组织,请求帮忙。她不但不找,倒是认为如此反而落得心安。我想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体现,从中也可看到作为共产党员的姑姑品德的可贵之处吧。万幸地震没再光顾北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说来有趣,地震产物居然让姑姑用得很惬意。学生拿来画稿,用图钉钉在支架床的上沿,为其指教;自己的画稿和年画等印刷品,也都往上放,越积越多,她挺高兴地说:“这倒不错,好多东西又多了个家。”说来也怪,看似杂乱无章,但要找何物时,姑姑总会信手拈来。我小时候姑姑常说:“放任何东西都要有准地儿,做到心中有数,不然找时就麻烦了。”为此我和爱人搞卫生时从不大动,收拾完毕依然物归原处。生怕移了位置姑姑找不到,会着急,我也从小就养成了放任何东西都有规律的好习惯。
拜访前辈
我曾陪姑姑去过中山公园。到后她并不急于写生,而是先仔细观察各处的花,然后再动笔。她对那里情有独钟。高兴时,常给我讲许多发生在那里的往事:十五岁时,她由二姐夫吴镜汀先生介绍进入了中国画学研究会。每周都到此学画,会址即在“来今雨轩”附近。在那里学画的三年,她大开了眼界,看到许多历代的名画珍品,这对她日后的绘画实为受益匪浅。也是在那里,姑姑有幸结识了颇有名望的前辈孙踊昭老师。
孙先生出身书香門第,自幼熟读文史,精通琴棋。民国期间曾在京城女子师范大学等数所高等学府任教。孙先生见姑姑聪慧好学,格外赏识。她指导学生写大字,并要坚持每天多写,用以锻炼腕力,才能在勾画时得心应手。学生照此苦练,果然收到奇效,绘画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姑姑入会三年间,年年得到研究会颁发的奖品,周肇祥会长见到她临摹的一幅仕女画,大加赞赏,兴奋地提笔于画上题字——闺秀中近百年无此笔墨。
写至此又让我回忆起一段往事,20世纪60年代初中升高中,不像如今那么从容,我们班近五十名同学,只有六名考上了高中,而且作文还考了两遍(第一次考完后,没几天让重考,后来才知道原因是作文题,那个环节出问题了),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特别兴奋,总算没白费劲,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尤其是升学后,班主任王平老师在课堂上,宣布我担任语文课代表时,心里真是美滋滋的(各课的课代表,分别是由该课升学考试的最高分,自然产生的)。我那段时间上课不像上初中时那样认真听讲,有时甚至还会想昨晚的棋,中盘和收关时的两步缓手,不然会赢得更多,下晚自习赶紧跑回宿舍,抓紧时间熄灯前(校方规定学生宿舍楼晚9点半熄灯)杀一盘……有个周日返校前姑姑叫住我说:“这阵子忙,没顾上说你,怎么回家也不看书,常摆棋谱,这怎么成?干什么,要吆喝什么。学生不看书,怎么温故而知新呢?当年我学画时,孙先生让我写大字,我真是起早抓晚,刻苦练习。后来我先后被聘为中国画研究会助教和北平京华美术学院教授。为了生计和还奶奶故去时借的钱,白天去教画,晚上赶去给阔小姐当家庭教师,很晚归来还要铺上纸为《荣宝斋>赶订单。偶有订单断档,也舍不得多睡会儿,还要抓功夫写大字,可以说我现在取得的一点成绩和那时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老百姓常说某某是天才,我认为不对,只能说人的悟性不同,有优劣之分,但做任何事不下功夫,肯定不成。我要说‘天才’两字,就是天天勤奋上进,方能成才。好了,响鼓不用重锤,不多说了,你好好想想吧。”我一直乖乖地听,没敢言语。姑姑这时露出了笑脸,开了句玩笑:“行了,您该起驾了,回学校慢点儿骑,注意安全。”教导、关心、关爱、诙谐、幽默,顷刻间全涌现出来。不由得不让人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又怎能不听从其教诲呢?小插曲过后,还是书归正传,再接着讲孙先生的故事吧。
姑姑对孙先生除了学识及艺术上的敬佩外,更敬重的是其人格。卢沟桥事变后,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不唱了,孙先生辞职回家,不侍候日本鬼子。这都是多么伟大的民族气节!孙先生平日生活非常朴素,从不追求名利。“文革”前,我曾陪姑姑去拜访过孙先生,她家住东城区钱粮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那院静静的,不是大杂院。去过多次没见过邻居,也未敢问过。进屋见墙上挂着字画,墙角支着古琴,除了八仙桌、写字台,内室仅一张大床和一衣柜,只有百骨架上的一盆爽清碧绿的文竹算是唯一的摆设了。近九十岁高龄的老艺术家,任教一辈子,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画院和中央文史馆任职,竟是如此清贫,让人难以置信。孙先生和姑姑一样,终生未成家。她普通话说得不好,交谈中带着方言,语速慢,但很健谈,渊博的知识不时彰显出来。她们聊得很开心。但我姑姑怕老人过于兴奋和劳累,每次去均不敢多打扰,不过,欲告辞时总被留下用餐。盛情难却,姑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饭桌上是少肉多素,据说先生的膳食结构始终是以素食为主,肘花几片足矣,白酒少许,水果适量,从不吸烟。沙丁鱼罐头是单为客人添加的。進餐时,她们仍然以聊为主,拿起筷子也如蜻蜓点水。其实我还真饿了,也不敢真吃,只是吃吃停停,依旧听她们聊天。还是姑姑会照顾我,笑着说:“你吃你的,拿起筷子就算扰,不饱白不饱。”一句话说完,她和先生都爽朗地笑起来了。我也“听人劝,吃饱饭”落个实惠吧。
每逢见过孙先生,姑姑晚上回家情绪总有些异样,很少说话,只是抽烟、看书,那时我想,可能是累了吧?现在我觉得,她那时也许又想起了少年学画、中年卖画为生的艰辛,还是,又在回忆多年前与孙先生相处的时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