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制造者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k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2012》在国内上映之后票房大卖,面对不断恶化的气候问题,这不但是一部给我们人类敲响警钟的灾难片,更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关系着人类未来的社会话题。从电影到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从玛雅人的预言到精彩绝伦的电影视觉效果,真的不希望电影中的画面会在现实中出现,我们只来简单了解一下“灾难”是如何制造的就好了。
  
  抠像技术
  制景加抠像可以使画面更加逼真,其实适当地使用抠像还可以降低制景成本,这场逃离家园的戏我们可以看到,房子的设计非常简单,完全就是木板加蓝油漆,这可谓使“极简设计”。
  
  液压器材制造地震
  在《2012》中的地震画面非常逼真,如何拍摄这样的画面?有些人可能会联想到游乐园中的“地震屋”。对了。就是使用“地震屋”的原理,不过这个“地震屋”可是足够巨大的。
  
  C G合成
  这种天崩地裂的效果都是使用三维合成的方式达到的,为此《2012》专门成立了一个强大的制作团队。
  
  通过《2012》的后期特效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来的电影发展中后期技术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了,但是新的电影效果也离不开传统的影视方式,视觉的感知、摄像美术的创作、灯光音效的配合等等,不论视觉效果有多复杂,它都脱离不开现有的技术,类似于抠像、合成之类的效果其实在我们平常使用的软件中都有,只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开发而已。这并不是要我们到了炫技的水平才能谈电影,而是告诉我们电影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就是剧本,电脑中的软件也许会给你别样的天地。
其他文献
书接上回,一晃眼2009年已经悄然而逝,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就这样过去了,记得十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整天想着如何拍电影,能不能成为一个导演或者编剧,但是事与愿违,我换了很多的工作,从编导、摄像师一路做到了杂志编辑。  十年前我想要得到的DV现在已经退役了,老实说我还是很怀念那些设备,看到现在的高清摄像机已经可以完全模拟数字电影的感觉了,但是之前一直伴随着生活和视觉体验的那种DV感反而消失了,这
期刊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马丁·西科塞斯、乔治·卢卡斯和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被称为好莱坞七八十年代的四大导演。这四个人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重新定义了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使极度商业化的美国电影在艺术成就上能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电影一争高下,他们非凡的影响力至今犹在。这一次我们先说说科波拉和西科塞斯,不仅是因为他们两个在四人中年纪最大,也因为他们同为黑帮电影的大师级导演。  四个人里面弗朗西斯·福特·科
期刊
在CFP图片公司2005年组织的一次活动上,北京《京华时报》图片总监骆永红听到了《今日美国》的副总编说起他们已有一半的记者开始拿起摄像机拍新闻视频并截取画面的现状,与此同时,京华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吴海民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提出了在业内形成巨大反响的著名观点—— “‘纸媒冬天’提前来临”。  沿袭了国外纸媒办报经验的部分纸媒马上意识到国外纸媒的环境与变化——这一变化是革命性的。一个似乎对应的例
期刊
躲在咖啡馆的角落里打开电脑的时候,手机早报及时送达,《大风起兮“尘”飞扬》——当天点睛图片和标题赫然入目。抬眼望窗外,裹挟着大量沙尘的大风,将原本应是“阳春二三月,草与水色同”的一个春日,搅得天地一片昏黄,心境自然也受到天气的影响,看来我不得不得从天气说起。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北京的雪没少下,从初雪的喜悦,到丰年的欣慰,一直到期待春意盎然时对大雪纷飞的忧心忡忡。而今雪停了,沙尘又来了,气象专家
期刊
2009年热热闹闹地远去了,2010年又悄然而至。  过去的一年值得我们回顾,新的一年,我们需要鼓舞。  于是就有了鼓舞2010年度DV人物遴选的活动。  广泛征求圈内前辈、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推荐者众多,被推荐者也很多。  众里寻他千百度,为的就是让他们更具有代表性,更具有鼓舞的精神承载。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DV人物其实代表的都不仅仅是他们自己。  因为他的作品在这一年中格外闪亮,让我
期刊
2010年初,夸克电影手册推出一份具有特定领域代表性意见的电影名单,与青年人展开对话,以推动电影精神的延续,相互牵引电影重新回到知识青年的视野中来。   我们选择了通过创作进行意见表达,并获得公众一定范围内认可的影像创作者及活跃的文化、艺术领域的评论者,我们认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青年人有一定影响力和一些支持力量:艾未未、娄烨、贾樟柯、王全安、杜海滨、郝建、张献民、崔子恩、杜庆春、颜峻、王小鲁。我们
期刊
中国手机电影年度盛典  (中国内地)  背景:面向全球征集手机电影原创作品,突出中国手机电影国际化地位;提炼“草根”影像创意形态、挖掘手机电影创作人才,为热爱影像创作的参与者提供一个展示自身创意才华的舞台;挖掘手机电影的魅力,提升手机电影新媒体在生活中的地位,提高手机新媒体价值。目前已经成功举行三届。   目的:以推广3G无线业务为核心,大力推动中国新媒体产业链各个相关行业发展。通过手机电影的独特
期刊
2010年不知不觉已近年尾,都怪今年的影像产品发布的太过精彩,让人仍留在兴奋之中,毫无察觉地进入到年底盘点时。和往年的盘点以及整体器材发展趋势不同,今年可谓AVCHD大行其道,甚至可以用垄断来形容AVCHD的霸气,无论是DV还是具有高清功能的照相机都是用这种主流的高清格式,在数码江湖中一试高下。  对于高清的话题,我们已经说了将近5年时间,我们也看到了器材从磁带介质一步步地发展到半导体材质,从DV
期刊
前不久,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听说我正在做的事情,不停地唏嘘感叹,并用他浓重的湖南口音对我说:“你这真是一个人把一个电视台的事情都做了哟。”  “一个人的电视台”,开始于2009年4月。我推掉了其他的工作机会,决心独立制作纪录片《边疆问路》。 从策划到拍摄,从后期制作到播出,一直都是我一个人承担了全部工作。    从鸭绿江到乌苏里江    出发之前,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中国地图,对于将要前往的地点稍作了解,
期刊
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什么?浏览一条简要新闻,冲泡一袋速溶咖啡,抑或眼神放空地发一会儿呆……“一分钟”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太短暂,很多事情都无法去完成,但是对于一群热爱影像的人来说,“一分钟”可以承载无限可能。  创办于2004年的全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大赛,选择了“一分钟短片”这一在国际上备受推崇的创作形式,用影像记录梦想与现实,进行影像创作的全新实践。2009年第六届“一分钟影像大赛”放宽了对作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