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历史沿革与 “十四五”时期优化策略

来源 :中国科学院院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f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大生产力布局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我国未来15—20年中长期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文章在重新审视和回顾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历史变迁过程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我国未来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重大问题.提出重大生产力布局应该面向国家战略安全,以建设创新型地域经济综合体为主要抓手,构建自主、完备、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战略发展区主导+特殊类型区补充”为主的生产力总体格局,打造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式重大生产力布局体系;不断强化东部沿海战略竞争能力、西部沿边战略开放能力和中西部战略保障能力,支撑我国实现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第二个百年目标.
其他文献
在大气雾霾治理进程中,认为大气雾霾治理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是当前的一个主导想法,这导致政府对进一步改善大气质量产生为难情绪.文章采用2013—2018年的统计数据和
全链条科技创新涉及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目标是形成自主关键核心技术,乃至形成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产业的发展.全链条科技创新的能力及效率是衡量创新型社会生态
20多年来,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已建成国家级和局级生态站26个,布局涵盖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青藏高原高寒区和西南岩溶地区等特殊环境,承担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的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也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着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迈上新征程的今天,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布
期刊
~~
期刊
区域一体化正步入新阶段,内涵、着力点、作用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文章在认知区域一体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不断演化的原因,探讨区域一体化的新趋势及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