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口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nqq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集体生产的时代,机械化水平相当低,没有农用机动车。犁地、播种、打场、拉车,全是毛驴、黄牛、骡子马,牲口自然就成了生产队的宝,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两个牲口屋。
  当时,农村的房舍都相当破旧、落后,最漂亮的房子往往是牲口屋。每人每天的口粮标准约定俗成,没法计算,但每个牲口的粮食每天却能达到两斤,特别是农忙时节还要加餐。黄澄澄的豆子在锅里一炒磨成面,很精细地加入草中,让人看着就眼馋。
  每逢冬季,牲口屋总比别处暖和。尤其到了下雪天,由于怕冻坏牲口,从早到晚都要生火,可以说屋内屋外两重天。尽管气味不好,但因为暖和,牲口屋成了全村人集聚的场所。生产队开会在这里,大家娱乐、谈天也在这里,真是热闹非凡。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般说技术要高,责任心要强,最起码不能太自私。喂牲口的必须昼夜守时,白天要守着,夜里要喂养,正所谓“马不得夜草不肥”。故而饲养员不怕脏、不怕累,最怕的是寂寞,喜欢人多,有时还要讲一些笑话或者故事,故意吸引大家。
  爷爷是个老饲养员,他的技术也特别高。生产队里买牲口有时怕花大价钱,一般都拣比较瘦的买,但是经过他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马上就膘肥体壮。爷爷既然是饲养员,自然,我们就是牲口屋的常客,白天在那里玩自不必说,晚上牲口屋就是我们的家。牲口屋门前是一个大土堆,是供冬天垫牲口铺用的。但在孩子的心目中,那就是一座山。每当夜幕降临之时,我们就在大土堆上玩起打仗的游戏。这一帮人守山头,那一帮人攻山头,战斗进行得相当激烈。生产队里的拖车是我们的坦克,牛梭自然就是机关枪,拿一根木棒,那便是锋利无比的大刀。攻来攻去,往往是山上的大兵有利,把他的敌人一个个都打下了山头。当然,我们也知道声东击西,几个人在山这边佯攻,那几个人从背后慢慢摸近,最后一阵“缴枪不杀”,便赢得了战斗的胜利。不过,我们最害怕的是肉搏战,因为游戏做得认真,谁都不愿失败,“战斗”中负伤的事屡屡发生,最后,为我们包扎的还是爷爷。
  玩也玩够了,我和堂兄又进了牛屋,因为白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做,不得已围着昏暗的油灯奋笔疾书。虽然牲口屋的油灯与现在的电灯无法同日而语,但比自家的油灯亮多了。作业写完了,我们钻进草洞,安然地去做自己想做的梦。
  后来,爷爷年龄大了,再也经不起白天黑夜的折腾,生产队里就换了人。既然爷爷已不再是饲养员,我们也只有卷铺盖回家。临走前,爷爷把牲口屋打扫得非常干净,并一个接一个地拍着自己喂养了多年的牲口,口中念念有词,是在依依惜别,抑或是在谆谆教诲。当我们再看爷爷的时候,他已是老泪横溢。
其他文献
我扫了一眼地边那瓜蔓下边的绿晶晶的玉瓜,心头一紧,双眉紧锁,30多年前发生在菜园边那老玉瓜的故事清晰地浮现在面前……  出事那天,玉芬嫂为了第二天全家人的饭,领着女儿到工厂旁的菜地拔野菜。如果拔不到野菜,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了。小女儿在野草丛中的瓜蔓上,发现了一个软软的变了颜色的小玉瓜,像拾到个宝贝一样,顺手摘下高兴地大喊:“妈妈快看!玉瓜!玉瓜!”嫂子听了还没回过神来,看菜园的二老李听到了喊叫声,看
期刊
阴冷的腊月里,我常常想起母亲的那只铜脚炉。  早些年,我家确有只铜脚炉,提襻拎放自如,盖子上有密密麻麻排列有序的小孔。别看那脚炉已开始氧化了,表面锈迹斑斑,极具沧桑感,却是非同寻常的脚炉——那是我母亲18岁出嫁时最值钱的嫁妆之一,所以母亲很自然地就把脚炉与自己的命运维系到了一起,视脚炉为自己生命的象征,爱若至宝,珍视有加。  在我用高亢嘹亮的呱呱啼哭声张扬地昭示世人之前,母亲已生五男三女,不堪承受
期刊
七奶说,农家的春天是布谷鸟叼来的。布谷鸟很久以前不是一只鸟,是农家的一个勤劳能干的小媳妇,一次,她和小姑到野外挖菜,一阵大风刮过,那风大得能刮飞一头大牛,比德武家的那头大牛还大。结果小姑不见了,小媳妇急得要死,就像五婶家娶媳妇没有钱,一夜急白了头那样。小媳妇可不是白了头那么简单,找不到小姑,回到家里和婆婆没法交代,自己也寻了短见。她的鬼魂变成了一只鸟,一到春天就四处飞,声声呼喊“姑姑——姑姑”,这
期刊
猴年本命,花甲迎春,才晓知“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蓦然回首,四十年工作,从乡下到城里,从教师到行政,该退休了,终于卸下了理应担当的沉重使命!同时代的人,虽是成长在和平年代,但条件差、工作苦、待遇低、负担重、责任大,自小以家训知勤奋,仰父母身教晓事理,经坎坷历练铸韧性,尊传统信念能担责,倚尽心尽力明公正,卸政归民而感恩一切。  悄然已是五猴花甲,一切都要转轨。由工作转为生活,由忙碌转为休闲,由职责转
期刊
一个人在城市中生活久了,免不了要生出些情感来的。  我的一个朋友,前几年进了城。开始没有什么实在的职业,后来找到了一份做户外广告的事,风里雨里几年,有了些积蓄,打算置一份房产。有人建议他不要赶买房的潮,万一这城里找不到事做了,房子还怎么养?朋友坚持己见,咬咬牙买了,还东挪西借了不少,说过两年就还上。当时,我还真为朋友捏一把汗,这万一哪天他找不到工作了,房子还真能养吗?  又过了几年,朋友生活得好好
期刊
简单就是幸福。  去年对面小区搬来一对老夫妻,他们住在一楼,每天早晨六点钟,随着一曲优美的音乐响起,夫妇俩就伸展腰姿拉太极拳;中午在他家开发的小田地里开始劳动侍弄小菜园,下午他们沐浴着阳光听着梨园春细细品茶。老汉躺在躺椅上晃晃悠悠,老太太依偎在旁边坐着,编织各类毛线玩具……这样的画面周而复始,让我们年轻人好羡慕。  老夫妻的窗下有一小块空地,夫妇俩把它开发成了小菜园。扦插栽种,锄草施肥,捉虫浇灌,
期刊
上班也有三年了吧,简直一转眼。  一来的时候,我的办公室在北面,有一扇窗。因为视野还算开阔,天空啊、白云啊、菜园子啊、红屋顶都看得清楚,还因此写了篇散文《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窗外竟然伸出几个枝条,叶子宽宽大大的,是一棵桑树。它的根扎在地下,很可能不知是谁吃了桑葚,丢了种子,都未可知。总之,在一个春天,它破土而出,竟然欣欣喜喜地生长了。虽然备受雨淋,缺少阳光,它仍旧愉快地生长起来,如今竟然把
期刊
羊台山是缺雪的。这里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常年干旱缺水,夏天的雨水,冬天的雪花就成了这里的稀罕物。常年的干旱缺水,使得这里的戈壁沙漠更加寂寞和辽远。如果没有了这些常年奔跑在戈壁沙漠上的阿拉善骆驼,还有戈壁精灵刺拐枣、白刺、黄毛蒿子,似乎就没有了生命那种特有的勃勃生机。  这里的居民也保持了河西最早的民居,一律用土坯砌墙,木窗上镶着玻璃,一律坐北向南,没有一丝钢筋水泥的杂质,屋檐下挂一串红红的朝天椒
期刊
风雨夕。气氛烘托得更加萧索。她化好妆,在宣纸上勾勒了一个美丽的兰花瓣,题好字,卷好,放在樟木箱匣里。乘车来到西泠桥下,如素常一样坐等。  西泠桥边的幽兰,散发的暗淡的气息,让人无法不想起那个泪如清露的女子。油碧车风雨夕,坐待游子归来。接纳无数失望之后,再也承受不了了。于是,在西泠的风雨中消殒。暗香袅袅浮动,疏影横斜,期待被定格在笔墨之下淡写轻勾中,那位隔朝女子身上的气息,又复清晰明朗起来。  陪伴
期刊
我在西藏工作多年,曾先后两次到海拔5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那根拉山口,从高处远远看到纳木错湖,像一块巨大的通灵宝镜静静地卧在蓝天白云之下,心中充满了神奇和向往。  车子沿着曲折山路,左转右拐,盘旋而下,直到山坡下纳木错扑入了眼帘。到了湖边,才真切感受到纳木错的神奇。  我兴奋地在湖边走着,伫立着,细细观赏湖面,近岸处,湖水清澈见底,偶尔能见到鱼在水里游动跳跃;远一点,浅蓝色的湖水泛着珍珠似的浪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