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开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但是新闻教学理念的构建和新闻教学模式的探索还仍不完善,而且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又比较突出。特别是在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如何培养出合格的新闻人才,毕业生感到充实、有信心,用人单位感到满意、理想。而不要成为一面是每年有大量的新闻传播学类学生毕业工作难求,另一面却是业界人士感叹新闻传播学类人才匮乏。新闻传播类人才既要有宽泛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实践动手创作能力。各高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经费、实践教学管理以及实习基地建设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基地;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在新媒体融合时代下,我国新闻传播学类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传播媒介大众化。截止到2011年,全国共有各类高校2300余所,每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有几百万。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从就业形势上来看,许多普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困难较大,这势必会阻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所以,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很多院校迎合市场发展,纷纷开设了各种热门专业,或者着力培养复合型、宽口径型人才。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而影响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一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说: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的教学就如体育教师教游泳课,你不能只站在岸上师范或讲授,必须下水进行教学活动,学生方可学会。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而且重在实践。但国内地方高校在其教学中与实践教学环节严重脱节的现象却十分普遍。这样的教学现状致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新闻采写编评实践能力欠缺,从而使新闻人才培养跟不上新闻传播人才市场的需求。
一、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校方重视程度不够
2.专业实习带队教师问题
3.实习制度的建立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
4.浮动式实习基地
5.缺乏监督机制
6.教学方法和内容与新媒体的发展变化不协调
7.实习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化
8.实习经费资助不到位
9.实习和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
二、实习单位对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不够重视
首先,很多新闻院校在联系实习点时,不是通过组织关系、单位对单位式的联系,而是凭借私人关系与实习点联系。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实习院校本身就不够重视专业实习工作,未能组织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向地方或全国各地新闻媒体单位去调查走访、联系实习事宜。其次,实习基地和院校之间没有可操作性的实习条约或合同,只是很普通的双方谈谈而已,显得不够认真和重视。再次,没有建立健全实习工作制度。实习学生到实习点后,由于双方前期准备工作本身就有缺陷,故实习媒体单位在认识上认为,学生只是短暂的一个过度时段,在心态上就采取应付的态度,学生你爱怎么就怎么,我也没必要太认真的去指导你,学生也觉得越来越没意思,造成恶性循环,两方都不太满意。第四,指导老师在利益上又无益处,不想带学生。第五,实习时间太短,认为刚学会就要走了,对实习单位帮不上什么忙。
2.实习经费紧张或不到位
原则上讲,实习院校应该给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有一定额度的实习经费,但是由于有的地方院校本身经费就非常紧张,学校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又是很少或经费不能及时到帐。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实习指导老师是否能够直接得到指导费。
同时实习单位是否真正得到实惠,如从工作人员的补充上、技术力量的提高上、部分实习设备的借用上、是否给实习单位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如果未能解决反而给实习单位造成一种负担,那从换位角度思考,恐怕谁也不愿意了。相反如果實习学生能够给实习单位真正解决一些问题的话或能够真正直接工作的实习学生,实习单位还是非常欢迎学生的。
3.实习单位不愿接受地方院校的实习生
有些省级以上宣传、新闻媒体单位只愿意接收一本或211、985等院校学生,不愿意接受省属或地方院校学生来单位实习,只看学生的所在学校,不看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弱。这样,使得这些学生感到非常自卑,没有一个机会让他们来展示。另外,有些实习单位还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都想要男同学来实习,女同学受冷诺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学生对实习工作认识不足,积极性极易受挫
1.学生的理想主义
第一,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大多对新闻媒体存有“幻象”,往往沉浸在“无冕之王”的美好憧憬之中,对记者的形象仅仅停留在“锄强扶弱”、“为民伸冤”的光辉层面上,认为记者所到之处必然受人尊敬、欢迎,却没看到记者行业的艰辛与不易,在真正进入新闻单位实习时发现现实距离与设想太远。第二,学生还存在专业技能不到位的缺陷。学校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体,与具体的硬件设备或者和实习单位的制作播出设备有差异,学生往往是一到实习点就满怀信心的认为,我可有用武之地了,我要好好的发挥一下我的专业才能,结果一上手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清楚、不理解,积极性及已受挫。第三,学生求真务实实、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缺乏。现在大多实习生比较浮躁,知识面不够宽泛,水平不高。第四,有些单位实习单位办公条件简陋,制作、播出设备陈旧,软件操作比较早期,这些和学生心目中的理想主义相差甚远,学生思想上及易波动。第五,实习生的安全、实习生生活、住宿条件等因素也使得实习学生不稳定。
2.毕业生各种考级、考证、考研、就业压力(家庭状况)的影响
学生在毕业前有的学生还要考各级各类证件。如四、六级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记者和编辑证等,有的同学还在准备教师资格证、会计证。另有相当一批学生一直在复习准备考研。还有一部分学生奔波于各地各类的毕业招聘会上。这些实际问题自然影响到了专业实习工作,特别是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可忽视的极端重要的问题。 3.没有被安排在工作的第一线上(工作分工的权重问题)
很多实习学生满怀信心到实习点,误以为可以好好的有一定的展示自己才能的大舞台,但实际上,实习学生刚到点后,往往通常被指派做一些“鸡毛蒜皮”的新闻,还要负责端茶倒水、擦桌抹椅等琐碎事务。学生心理上不好接受,非常着急,甚至和指导老师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的现象。使他们的思想非常容易波动,同时同学之间相互联系,我们这好或者不好,加之采访对象对实习生也不像记者那么热情,使其很快陷入“心灰意冷”的状况。
5.就业单位的就业程序要求
有很多学生都认为,实习单位有无留毕业生的可能这是他们安心实习的根本。事实上这些正规的新闻宣传媒体单位,在人事招聘上实行统一的事业单位招考制度,感觉与实习单位的优劣程度没有太多的关系,这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当然,学生认为就业是头等大事,其它都是为就业做好服务。
四、实习基地建设发展策略
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涉及到社会、学校、媒体、学生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各个方面协调运作,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1.高度重视、建立制度
首先,学校、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三方都应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不论是在思想上、规划上、落实上、运做上、效果上都应该有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与安排。其次,校方和实习单位应建立严格规范化的实习制度,确保各项具体细节都落到实处。学校要与新闻媒体签订长期合作的实习合同并挂牌运行,合同应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双方都要树立责任意识。第三,实习单位应制定实习生严格的管理规范。包括必要的发稿制度,外采花费报销制度等,在保证媒体作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地给予实习生新闻作品以倾斜,以鼓励实习生的积极性。
2.经费到位、具体到人
学校除了自己要投入实习基地建设基金外,还要多方筹措资金,充分调动学校、媒体、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争取社会资助,从而保证实习基地能够正常运转。同时,实习经费已经要同时到位,最好发放到指导老师,当然也必须给实习单位一定的活动经费,这样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既利于单位又满足个人利益,从而保证实习工作自始至终顺利进行,效果良好。
3.互惠互利、双方实惠
现代化社会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合作只有达到“双赢”,才富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在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和媒体应该通过一定的形式努力追求各方利益的共同点。
(1)加强培训,增进友谊。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可以承担媒体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员工培训的任务,可以定期的免费接收新闻媒体一定的数量记者、编辑等进修、培训;员工子女假期可到学校免费参观校园、图书馆和一些重点实验室等较为先进的设施。
(2)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举办学术交流会议、申报科研项目时宜积极邀请实习基地的记者、编辑参加,共同参与课题研究,还可以委派教授定期到媒体去作学术报告和形势报告。
(3)相互学习,相得益彰。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实习基地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编辑担任新闻传播专业的兼职教授,为学生授课,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
(4)校方设备仪器的资助(短期借用)。学校还可与新闻媒体单位实行设备、图书等优势资源共享,免费向实习基地的记者、编辑开放新闻制作实验室、校图书馆等。
4.按劳取酬、真帮单位
校方和实习单位对实习指导老师工作量的计算问题,一定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真正体现按劳取酬的公平原则。同时,校方如果能够真正为实习单位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如设备问题、技术革新、软件升级,甚至单位在建房时能够资助一些,让单位和个人真正得到一些实惠。
5.科学评估、认真总结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标准,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有切实可行的考核手段。每次实习结束都要对学校、媒体单位、实习生各层面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以资后鉴,不断改善。
6.学校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要建立合理奖惩制度,督促其珍惜机会、坚定意志、规范行为。学校可以考虑将实习与常规课程一样进行严格评定,规定其必须发表一定质和量的新闻作品,将实习中出现的重大有违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列入校纪处分,将实习表现和成果与能否顺利毕业挂钩,加大对优秀实习生的奖励力度。
7.实习基地、管理学生
实习单位也可以制定一些管理实习学生的各种政策和激励措施。
(1)稿酬的激励政策。媒体可以通过稿酬,对于采用合格、优秀的新闻作品给予适当的稿费。
(2)严格考察、聘用制度。建立聘用等机制激发实习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大奖惩力度。对于合格、优秀的新闻作品给予适当的稿费;考虑聘用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对于违背职业道德、行为恶劣的实习生给予通报批评。严格要求实习生按照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规范进行实习,使其在起点上就树立起崇高的职业道德意识。
8.师生互助,营造环境
把学生的科研创新列入教学计划,在学分制教学改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一方面通过建立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加强学科竞赛活动,构建大学生创新基地,创办大学生创业中心,开展各类创业大赛活动,让学生创办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等,鼓励学生搞科研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教学工作量津贴,实践教学成果奖励,实践教学工作考评,职称评审及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逐渐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建立实验技术平台,为加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條件。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第五卷(34).
[2] 何 村.地方新闻院校目前面对的问题与对策[J].渤海大学学报,2006,(1)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7-58.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基地;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在新媒体融合时代下,我国新闻传播学类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传播媒介大众化。截止到2011年,全国共有各类高校2300余所,每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有几百万。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从就业形势上来看,许多普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困难较大,这势必会阻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所以,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很多院校迎合市场发展,纷纷开设了各种热门专业,或者着力培养复合型、宽口径型人才。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而影响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一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说: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的教学就如体育教师教游泳课,你不能只站在岸上师范或讲授,必须下水进行教学活动,学生方可学会。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而且重在实践。但国内地方高校在其教学中与实践教学环节严重脱节的现象却十分普遍。这样的教学现状致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新闻采写编评实践能力欠缺,从而使新闻人才培养跟不上新闻传播人才市场的需求。
一、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校方重视程度不够
2.专业实习带队教师问题
3.实习制度的建立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
4.浮动式实习基地
5.缺乏监督机制
6.教学方法和内容与新媒体的发展变化不协调
7.实习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化
8.实习经费资助不到位
9.实习和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
二、实习单位对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不够重视
首先,很多新闻院校在联系实习点时,不是通过组织关系、单位对单位式的联系,而是凭借私人关系与实习点联系。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实习院校本身就不够重视专业实习工作,未能组织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向地方或全国各地新闻媒体单位去调查走访、联系实习事宜。其次,实习基地和院校之间没有可操作性的实习条约或合同,只是很普通的双方谈谈而已,显得不够认真和重视。再次,没有建立健全实习工作制度。实习学生到实习点后,由于双方前期准备工作本身就有缺陷,故实习媒体单位在认识上认为,学生只是短暂的一个过度时段,在心态上就采取应付的态度,学生你爱怎么就怎么,我也没必要太认真的去指导你,学生也觉得越来越没意思,造成恶性循环,两方都不太满意。第四,指导老师在利益上又无益处,不想带学生。第五,实习时间太短,认为刚学会就要走了,对实习单位帮不上什么忙。
2.实习经费紧张或不到位
原则上讲,实习院校应该给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有一定额度的实习经费,但是由于有的地方院校本身经费就非常紧张,学校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又是很少或经费不能及时到帐。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实习指导老师是否能够直接得到指导费。
同时实习单位是否真正得到实惠,如从工作人员的补充上、技术力量的提高上、部分实习设备的借用上、是否给实习单位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如果未能解决反而给实习单位造成一种负担,那从换位角度思考,恐怕谁也不愿意了。相反如果實习学生能够给实习单位真正解决一些问题的话或能够真正直接工作的实习学生,实习单位还是非常欢迎学生的。
3.实习单位不愿接受地方院校的实习生
有些省级以上宣传、新闻媒体单位只愿意接收一本或211、985等院校学生,不愿意接受省属或地方院校学生来单位实习,只看学生的所在学校,不看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弱。这样,使得这些学生感到非常自卑,没有一个机会让他们来展示。另外,有些实习单位还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都想要男同学来实习,女同学受冷诺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学生对实习工作认识不足,积极性极易受挫
1.学生的理想主义
第一,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大多对新闻媒体存有“幻象”,往往沉浸在“无冕之王”的美好憧憬之中,对记者的形象仅仅停留在“锄强扶弱”、“为民伸冤”的光辉层面上,认为记者所到之处必然受人尊敬、欢迎,却没看到记者行业的艰辛与不易,在真正进入新闻单位实习时发现现实距离与设想太远。第二,学生还存在专业技能不到位的缺陷。学校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体,与具体的硬件设备或者和实习单位的制作播出设备有差异,学生往往是一到实习点就满怀信心的认为,我可有用武之地了,我要好好的发挥一下我的专业才能,结果一上手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清楚、不理解,积极性及已受挫。第三,学生求真务实实、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缺乏。现在大多实习生比较浮躁,知识面不够宽泛,水平不高。第四,有些单位实习单位办公条件简陋,制作、播出设备陈旧,软件操作比较早期,这些和学生心目中的理想主义相差甚远,学生思想上及易波动。第五,实习生的安全、实习生生活、住宿条件等因素也使得实习学生不稳定。
2.毕业生各种考级、考证、考研、就业压力(家庭状况)的影响
学生在毕业前有的学生还要考各级各类证件。如四、六级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记者和编辑证等,有的同学还在准备教师资格证、会计证。另有相当一批学生一直在复习准备考研。还有一部分学生奔波于各地各类的毕业招聘会上。这些实际问题自然影响到了专业实习工作,特别是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可忽视的极端重要的问题。 3.没有被安排在工作的第一线上(工作分工的权重问题)
很多实习学生满怀信心到实习点,误以为可以好好的有一定的展示自己才能的大舞台,但实际上,实习学生刚到点后,往往通常被指派做一些“鸡毛蒜皮”的新闻,还要负责端茶倒水、擦桌抹椅等琐碎事务。学生心理上不好接受,非常着急,甚至和指导老师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的现象。使他们的思想非常容易波动,同时同学之间相互联系,我们这好或者不好,加之采访对象对实习生也不像记者那么热情,使其很快陷入“心灰意冷”的状况。
5.就业单位的就业程序要求
有很多学生都认为,实习单位有无留毕业生的可能这是他们安心实习的根本。事实上这些正规的新闻宣传媒体单位,在人事招聘上实行统一的事业单位招考制度,感觉与实习单位的优劣程度没有太多的关系,这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当然,学生认为就业是头等大事,其它都是为就业做好服务。
四、实习基地建设发展策略
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涉及到社会、学校、媒体、学生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各个方面协调运作,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1.高度重视、建立制度
首先,学校、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三方都应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不论是在思想上、规划上、落实上、运做上、效果上都应该有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与安排。其次,校方和实习单位应建立严格规范化的实习制度,确保各项具体细节都落到实处。学校要与新闻媒体签订长期合作的实习合同并挂牌运行,合同应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双方都要树立责任意识。第三,实习单位应制定实习生严格的管理规范。包括必要的发稿制度,外采花费报销制度等,在保证媒体作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地给予实习生新闻作品以倾斜,以鼓励实习生的积极性。
2.经费到位、具体到人
学校除了自己要投入实习基地建设基金外,还要多方筹措资金,充分调动学校、媒体、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争取社会资助,从而保证实习基地能够正常运转。同时,实习经费已经要同时到位,最好发放到指导老师,当然也必须给实习单位一定的活动经费,这样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既利于单位又满足个人利益,从而保证实习工作自始至终顺利进行,效果良好。
3.互惠互利、双方实惠
现代化社会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合作只有达到“双赢”,才富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在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和媒体应该通过一定的形式努力追求各方利益的共同点。
(1)加强培训,增进友谊。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可以承担媒体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员工培训的任务,可以定期的免费接收新闻媒体一定的数量记者、编辑等进修、培训;员工子女假期可到学校免费参观校园、图书馆和一些重点实验室等较为先进的设施。
(2)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举办学术交流会议、申报科研项目时宜积极邀请实习基地的记者、编辑参加,共同参与课题研究,还可以委派教授定期到媒体去作学术报告和形势报告。
(3)相互学习,相得益彰。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实习基地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编辑担任新闻传播专业的兼职教授,为学生授课,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
(4)校方设备仪器的资助(短期借用)。学校还可与新闻媒体单位实行设备、图书等优势资源共享,免费向实习基地的记者、编辑开放新闻制作实验室、校图书馆等。
4.按劳取酬、真帮单位
校方和实习单位对实习指导老师工作量的计算问题,一定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真正体现按劳取酬的公平原则。同时,校方如果能够真正为实习单位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如设备问题、技术革新、软件升级,甚至单位在建房时能够资助一些,让单位和个人真正得到一些实惠。
5.科学评估、认真总结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标准,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有切实可行的考核手段。每次实习结束都要对学校、媒体单位、实习生各层面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以资后鉴,不断改善。
6.学校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要建立合理奖惩制度,督促其珍惜机会、坚定意志、规范行为。学校可以考虑将实习与常规课程一样进行严格评定,规定其必须发表一定质和量的新闻作品,将实习中出现的重大有违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列入校纪处分,将实习表现和成果与能否顺利毕业挂钩,加大对优秀实习生的奖励力度。
7.实习基地、管理学生
实习单位也可以制定一些管理实习学生的各种政策和激励措施。
(1)稿酬的激励政策。媒体可以通过稿酬,对于采用合格、优秀的新闻作品给予适当的稿费。
(2)严格考察、聘用制度。建立聘用等机制激发实习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大奖惩力度。对于合格、优秀的新闻作品给予适当的稿费;考虑聘用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对于违背职业道德、行为恶劣的实习生给予通报批评。严格要求实习生按照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规范进行实习,使其在起点上就树立起崇高的职业道德意识。
8.师生互助,营造环境
把学生的科研创新列入教学计划,在学分制教学改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一方面通过建立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加强学科竞赛活动,构建大学生创新基地,创办大学生创业中心,开展各类创业大赛活动,让学生创办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等,鼓励学生搞科研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教学工作量津贴,实践教学成果奖励,实践教学工作考评,职称评审及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逐渐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建立实验技术平台,为加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條件。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第五卷(34).
[2] 何 村.地方新闻院校目前面对的问题与对策[J].渤海大学学报,2006,(1)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