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过去,传承未来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1965
  
  火红的年代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人民,洋溢着年轻共和国特有的活力:健康乐观,激情飞扬。中国人无论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深深地打上了苏联的烙印——如列宁装、布拉吉等。
  
  50年代末的中国将劳动、艰苦作为美的至高标准。蓝灰为主的色调和肥大单一的款式是这一时期中国服装的主要特点。
  
  1977-1992
  
  激情的年代
  70 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外面的世界使中国人眼花缭乱,人们开始以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中国人开始认同这样一个真理:美是没有阶级性的,穿衣戴帽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必然相连。
  
  1966-1976
  
  动荡的年代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
  
  1992-1999年
  
  躁动的时代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中国在此时期经历了直线上升的阶段。
  
  在服装方面,也是变化最快的年代,一种潮流还没有形成几乎就面临着过时的尴尬。中国人从长期以来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品牌。
  
  2000-2008年
  
  崭新的年代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女性对于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是现代女性服装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另一方面,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
  
  
  1992-1999年
  
  饕餮时代的来临
  从这个时代初期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人民币。鲍鱼、海参、鱼翅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菜肴的品类和档次也开始步入历史顶峰期。
  
  此时,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麦当劳等纷纷进军中国。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于是,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2000-2008年
  
  痛并快乐着
  麻辣小龙虾、香辣蟹、水煮鱼,都是这个时代的餐桌文化。但在世纪初突如其来的一场SARS,以及层出不穷的诸多“黑幕”曝光,让很多都市人腹中的馋虫被杀死。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调查显示,当今一半以上的都市人都把水果纳入每日健康必备品。大批商家针对市场,及时推出各种“自然绿色系列食品”,理由是清新健康,当然最重要的是,卡路里含量够低。
  
  1950-1965
  
  有间房就好
  刚解放,刚建国,一切都是百废待兴,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首要任务并不是改善住房条件,而是先解决贫民窟和蓬户区的问题。改善市政环境,成了当时最大的任务。
  
  那时的城市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一些高楼大厦外,中小城市基本上没有几层高的房子,大多只是一些平房。城镇居民大多住在那种低矮、光线不好的平房中;水龙头安在街上,周围的人吃水要用桶来接。
  
  1966-1976
  
  日盼夜盼 单位分房
  “文革”时,经济开始陷入混乱,城市建设停滞不前,城市居民住房十分紧张,三代同堂住10平方米房子的家庭相当普遍。后来,中小城市在住房建设中开始了变革,将厨房和厕所与卧室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套简房”,但那时的套房面积很小,一般只有20多平方米。
  
  城镇居民住房普遍靠一个来源,即由单位建房无偿分配。职工要根据参加工作时间长短,职务高低,再论资排辈由单位分房。一旦分了房,基本就不再有搬家的机会。
  
  1977-1992
  
  住房补贴新政策
  1982年,出台住房补贴政策。这个办法把城市住宅原来的分配办法改为补贴出售的办法,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职工购买住宅非常踊跃,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安居乐业的住房记忆
  说起老百姓住房,人们首先就会想起一个成语:“安居乐业”。现在我们习惯了高楼大厦,可当我们回首60年中国老百姓的住房变迁史时,会吃惊地发现,住房记载的既是一部新中国60年的建设史,又是一部浓缩了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史
其他文献
用相机“扫街”真是一种快乐。  多年的摄影学习的生涯,让我饱读了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的理论,从柯特兹到布列松,无数的人生众相都被名家们在街道上捕捉和记录,从那些生动的影像里,我感受到人间的冷暖,体会到世事的炎凉,也逐渐学习着用摄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扫街”的困惑  扫街很容易,这是我最初的想法,一次又一次,我端着数码相机,兴奋地在大街小巷中穿行,见什么就拍什么,晨练、商贩、上学的孩子,
策划_徐静     上海,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工商大都市,摄影这一舶来品,一直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有效载体。照片事关人的记忆,还是对生活的诠释,也是一种深刻的痕迹,因此,摄影永远不会过时,但其手段、形式和内容会发生变化。    在本期专题中,陆元敏是经典传统摄影风格的领军人物,那情景必是黑白的,那是时间的颜色,夜为黑,昼为白,他就像一个收藏者,捧着从时间中残存下来的碎片,似乎自己是乘着碎片在浩荡长河中漂
您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烦恼:手中大把大把的照片不知该用在什么地方,扔了可惜,不扔又占地方。现在越来越多的专业渠道为摄影人的照片提供了更好的展示途径,例如图片库、出版社……如何把自己看似普通的照片风风光光地“嫁”出去,本文的作者为您提供了一种“漂亮”的形式。    边缘化的摄影作品    摄影的价值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收藏市场的价格高低来衡量。摄影艺术至今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与其
热闹了一年的摄影界又将进入年关的盘点。  一年多少事,皆付笑谈中,有风波才会有新闻。    打动人心的 母爱   充满人性光辉的照片——《母爱》,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1月23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将全国摄影人及各界人士捐献的12万元中的首批1.15万元善款,送到摄影作品《母爱》的主人公、贫困母亲张洪芬手中。此事充分体现了摄影在关注弱势群体这件事情上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摄影家协会打造品牌 
我告诉他们,光寻找美丽,那是懒人的追求,就像只去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拍下来一样。归根结底,美应该是种结果,而不是起点。      还是在《看·影像志/CAN》杂志第一期里,介绍了美国旧金山“第六街影艺坊”的社区摄影教育实验。我先摘出关于第六街影艺坊介绍的文字:  “摄影的器用是什么?除了新闻报道、历史越记录、名人聚焦、到此一游摄影能否为平凡人的社会带来更多超越文本意义的、超越所谓‘艺术’和‘诗意’的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越南分为南方和北方,南越属于资本主义阵营,而北越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所以越战的爆发也就是两个阵营的较量。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造成了永久的伤痛,这一点从大量的好莱坞电影和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而中国和苏联当年除了大量的物质援助之外,也派遣了相当数量的人员,但这一点一直是双方都明白的秘密。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摄影家协会也曾派出尚进和龙熹祖两位同志前往越南,由于保密的原因,这些事情仅为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码摄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PS技术已经开始被应用于数码影像的拍摄和应用领域。我们可以借助于全球定位卫星为自己拍摄的照片准确定位,将具体的照片与Google(谷歌)Earth卫星地图联系在一起,在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之间建立起一座解读数码影像的桥梁。    全球定位卫星带来的革命    在传统摄影时代,要将一张照片与一个具体地理位置联系在一起,最多只能借助于纸与笔的记录,但是
一些喜欢随走随拍的摄影人士,在挑选摄影器材的时候,除了好用够用之外,是否足够轻巧,易携带也是选择的重要准绳之一。  前不久仅重380g的数码单反上市,成为目前最小巧便携的数码单反;小数码相机在追求极限轻薄之路上越走越远;相关配件也力求简单化博得消费者芳心。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摄影器材的小型化、轻型化逐渐形成一种趋势。我想,在不影响拍摄的前提下,减轻负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件好事吧。  在不可少的配件
本月索尼α之星    心里有一个愿望,在遥远遥远的地方。  那里天很蓝、云很白、流水会发出动听的声响;  梦中有一双眼睛,嵌在高天日月之上。  那是藏族娃澄澈的目光,如雪光映心般的纯净、透亮。  禁不住心灵的牵引,我一次次踏上川西这片神奇的土地,每启动一下快门,便带来一次由衷的震撼,这里的一切都令人心生感动。  一直以来,喜欢那种油画般浓重饱和的色彩,向往着寥廓、粗犷和神秘,走进川西其实就等于走进
天冷了,粥開始俏了。粥虽是不起眼的寻常食物,却很得人心,在美食文化里有一席之地。关于粥最早的历史记录见于《周书》,皇帝始烹谷为粥。粥不算饭,与寻常百姓的关系却可以算是相濡以沫、白头到老。随着时代的进步,“养生”被人们频频提及,各种养生粥层穷不出,价格虽满是商业味道,吃的人却不少。   何以谓之粥,水多米少一起煮,米汤煮开了文火熬。最后米粒稀烂米汤浓,米汤和米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稠黏绵密,比干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