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受访者对自杀行为原因的判断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595091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群体对具体自杀行为原因的判断有何不同。

方法

共120例自杀未遂和151例自杀死亡案例纳入本研究。每个案例都有一位同吃住家属和一位其他亲友接受访谈,自杀未遂者本人也接受访谈。访谈中要求受访者(自杀未遂者、家属、其他亲友)独立对该自杀行为发生原因进行判断,并评估案例对象实施自杀行为前1年的生活事件和前1个月的抑郁症状。

结果

自杀组家属有31.2%将自杀行为归因于躯体疾病,15.6%归因于家庭纠纷,7.8%归因于情绪低落;而其他亲友有24.8%、28.4%和13.5%将自杀归于上述三类原因。家属低估家庭纠纷在该次自杀行为中的作用(χ2=11.17,P<0.01),其他亲友低估躯体疾病在自杀行为中的作用(Fisher精确检验,P<0.01)。自杀未遂组中61.2%的未遂者本人、60.5%的家属、69.2%的其他亲友将自杀行为归因于家庭纠纷;10.3%的本人、11.4%的家属和3.4%的其他亲友归因于躯体疾病,其他亲友低估躯体疾病在自杀行为中的作用(Cochran Q=12.80,P<0.01);仅有4.3%的本人、2.6%的家属和2.6%的其他亲友归因于情绪低落。未遂组有29例自杀未遂者本人、14例家属和9例其他亲友报告了未遂者有5个或以上的抑郁症状,但分别只有1例、1例和0例认为抑郁是自杀行为主要原因。自杀组有45例家属、49例其他亲友报告了死者有5个或以上的抑郁症状,但分别只有6例和10例认为抑郁是主要原因。认为家庭纠纷是主因的受访者在访谈中报告的家庭类生活事件急性应激强度较高。

结论

所有受访者都低估抑郁对自杀行为发生的作用,有关抑郁的健康教育是自杀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家庭纠纷类生活事件是我国自杀行为的重要诱发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书写表达干预对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学校适应不良大学新生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山东某本科院校大一新生志愿者600人,通过量表前测收回有效率和综合评分,选取低分段120人作为干预对象,随机分为书写表达干预组(60人)和对照组(60人),干预组接受积极主题书写表达干预训练,对照组处于常态书写。干预前后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大学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测试,评估积极书写表达干预效果。结
观察电针"百会"、"肾俞"、"太溪"穴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学习记忆、脑组织Aβ蛋白及胰岛素降解酶(IDE)表达的影响。方法8月龄SAMR1和SAMP8小鼠电针"百会"、"肾俞"、"太溪"穴,连续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测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小鼠额叶皮层脑组织内Aβ和IDE的分布和表达。结果与正常老化SAMR1小鼠相比,模型组SAMP8小鼠额叶皮
物质使用障碍是复杂的慢性脑疾病,涉及神经生物、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因素。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机交互技术,能让使用者沉浸于人造虚拟环境中,对物质使用障碍者的渴求进行干预。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物质使用障碍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物质依赖治疗评估中的应用,希望为其将来在物质使用障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的分析网络版计算机化的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在我国上线一年的运行情况,探讨CCBT在中国人群中使用的有效性。方法收集使用者的资料,对脱落率、人口学和疾病特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使用者选择的项目不同分为焦虑组(897人),抑郁组(674人),失眠组(313人),强迫组(229人)。焦虑组与抑郁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多态性(rs4570625,rs11178997)和5-羟色胺1A受体(5-HT1A)基因多态性(rs878567,rs1364043,rs6265)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提取288例抑郁症患者和288名健康对照的DNA,运用单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SNaPshot)检测SNP位点基因型。使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基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