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导向型创新政策与城市生态效率——来自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证据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0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典型的区位导向型政策,是中国城市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利用2003-2016年中国1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使用广义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一区位导向型政策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设立对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促进作用显著存在并呈现出持续增强的趋势.在改变关键变量的衡量方法、变换估计策略、更换处理组和进行安慰剂检验后,主要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非资源型城市、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高行政等级城市.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结构效应和绿色技术效应是创新型城市促进城市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渠道.研究结论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环境影响提供了有效评估,同时为这一政策的精准实施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五批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的企业名单,在测度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考察了清洁生产与异质性FDI溢出的协同效应对本土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清洁生产对本土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整体上表现出微弱的正向作用,清洁生产与合资企业水平溢出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了本土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但与外商独资企业水平溢出无显著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对中污染密集度行业、低融资约束的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有更突出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
本文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验证了其理论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金融对东部地区企业、多产品与低技术产品企业、目的 国为发达国家的企业,其出口产品质量促进作用均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缓解融资约束和促进创新是数字金融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两个作用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金融脆弱度(外部金融依赖度、存货比重、资产有形性、贸易信用)高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作用更大.
本文基于81个经济体1995-2016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利用Fernández等(2016)构建的分类资本管制指标,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不同类型资本管制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抑制汇率波动方面,流入管制的作用强于流出管制,证券投资管制的作用强于直接投资管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证券投资子类管制中,债券投资管制对汇率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管制对汇率波动的抑制作用更强;发达经济体资本管制抑制汇率波动的效果优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资本管制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强于危机
通过银行网点的空间布局,依托连锁网络模型构建城市网络,选取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两大网络结构特征指标,在创新人员、创新资本、创新环境等创新要素视角下,探究了城市网络与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城市网络对创新要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网络与创新要素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通过不同的回归方法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始终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中介中心度对高等级城市以及东部地区城市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低等级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城市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研究为优化城市布局与加强城市间的空
构建贸易便利化、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持续期之间关系的理论机制框架,基于企业数据,采用Probit、Logit和Cloglog模型探讨贸易便利化、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持续期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提升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持续期,且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分组及分指标中的海关环境对企业出口持续期的影响最大;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持续期的影响呈倒“U”型;总体上,目前中国产业集聚处于倒“U”型的右侧,削弱了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期的正向影响;中国不同地区集聚程度差异较大.中国应积极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尤其要促进涉外贸易制度
基于2013-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度模型计算各省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度,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均呈现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2)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度呈匀速增长的趋势,耦合度较高的省市由东部沿海向内陆延伸,呈“T”型分布格局,我国大部分省市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领先于数字经济发展;(3)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度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外商
鉴于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往“仰人鼻息式”的出口增长模式已无出路.基于供给侧视角,将产能利用率纳入企业出口决策的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工业行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显示,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会显著增强企业的出口意愿.也就是说,企业通过供给侧的“自强不息”可以有效促进出口增长.分地区来看,产能利用率对企业出口的推动作用呈现“东中部高、西部低”的特征;分阶段来看,2008年前后这一推动作用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一方面是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能够增强企业的出口获利能力,因而更愿意扩大出口;另一方面,中国产能过
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呈快速回升态势,这与不断强调“提高劳动者报酬”的社会舆论环境有紧密关系.使用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外部舆论环境变动的视角,分析媒体关注的监督机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会促使企业提高劳动收入占比.机制分析表明,随着政府行政监管、相关法律惩戒及经济奖励力度的增大,媒体负面报道对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提升作用也会增大,这一结果主要通过分析师关注以及股权激励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非国有企业与具有较高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进而促使其提高劳动收入占比.建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不仅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同时也是影响中国雾霾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6年中国25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不同计量模型,从多维度检验劳动力市场化对雾霾治理的影响效应.结果 表明,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够缓解城市雾霾污染,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中介机制分析表明,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劳动力市场化缓解雾霾污染的重要传导路径.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化对雾霾污染存在异质性影响.动态空间杜宾回归结果显示,劳动力市场化与城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二十年,是中国金融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和迅速发展的二十年.二十年间,中国的金融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金融业从一个基本对外封闭的行业,转变为货币初步实现国际化、汇率基本市场决定、外资全面参与的现代化金融业.中国也在开放中搏击国际市场,竞争金融前沿,逐渐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金融大国.中国金融业要在这场巨变中发展成长,需要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推动面向未来的金融开放,在开放中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的金融业,构建国际前沿的中国金融市场,化解金融风险,以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