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踪到重写——论黄锦树马共题材小说中的“父”

来源 :华文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30798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共书写一直是黄锦树创作的重心,“父”、“马共”、“写作”、缺位的“我”等在此类小说中交织缠绕,作为马共的“父”与作为书写者的“父”又相互重叠交替,呈现出有意味的阐释张力。从早期的《大卷宗》(1989)到晚近的《如果父亲写作》(2014),黄锦树笔下的“父”由“失踪”变为“重写”,两部小说从内容、文体、语言上都充满了不安定感。《大卷宗》中祖父预支了“我”的生命进行写作,完成的“大卷宗”又流离海外、失去居所;而《如果父亲写作》中父亲的“文”则是假拟的定居,“我”的出生直接被删除,“我”的缺位意味着生命力回溯
其他文献
中国作协会员、江苏作协名誉理事、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陈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2月2日凌晨2:00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84岁。陈辽1931年9月出生,江苏海门人。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既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面貌,又要保护西部地区现有的生态环境.应树立"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的观念,建立环境资源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1909年发表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记录了他为祖国的富强而殚精竭虑的追求历程以及因此所从事的外交、政治、教育等活动。在自传中,他开启了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