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开明绅士列传

来源 :延安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o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定河边暮笛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唐·陈祐)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毛泽东)
  从扶苏到张载,从范仲淹到毛泽东,数不清的历史文化名人与陕北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壮美动人的诗篇。陕北不仅给了伟人灵感,也孕育了一大批充满着思想智慧与人文情怀的士人。透过爱国民主人士这一读书人群体,可以看到陕北粗犷、剽悍的另一面,它也是解开陕北文化密码的钥匙。
  距离延安以南九十里的南泥湾,人们称它是陕北的小江南。南泥湾本是一条川道,黄河的支流云岩河川流而过,山水相依,森林茂密,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大生产运动以后,南泥湾不仅是八路军的生产基地,也成为陕北的疗养胜地,建有中央休养所。1942年,62岁的李鼎铭先后两次被安排在南泥湾休养,第一次住在香堂,第二次住在阳湾。当时,王震正率领359旅在南泥湾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南泥湾这个昔日的荒地变成了粮食满仓、牛羊遍地的米粮川。得知李鼎铭到来,王震经常前来探望,每次都带些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瓜果,对李甚是亲热与敬重。一次,王震宴请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还特意邀请李鼎铭作陪。一位鼎鼎大名的武将,何以对陕北一个读书人礼敬有加?李鼎铭又凭什么赢得大家的尊敬?
  这位李鼎铭,正是后来提出著名的精兵简政方案的陕北民主人士,他的身份,是一位绅士。绅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他们是在传统的科举制度中取得功名的人,不仅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富有学养,在乡间,他们还充当了政府和大众之间的协调人。李鼎铭正是一位典型的绅士。1903年,22岁的李鼎铭在米脂参加了科举考试,秀才预试时取得第二名。他努力不懈,在桃花峁的一孔土窑中,闭门苦读40天,小小的煤油灯常常彻夜不息,人也日益消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绥德大考中一举夺魁,取为廪生案首。学有所成后,李鼎铭就开始在家乡桃花峁兴义学、办私塾,致力于振兴地方教育事业。1910年,李鼎铭受聘于绥德中学堂任教,后又担任米脂东区区长一职。为了发展教育,造福家乡,他利用印斗乡临水寺的219垧庙产,创办了米脂第一所新式国民小学——临水寺觉民学校,从此兼任校长三载。这所学校设立了很多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学生除了学习文化外,还要培养劳动习惯与生产技能。课余,教职员和学生一起背石头、挑泥,建筑校舍,开辟苗圃,种菜植树。李鼎铭对办学投入极大的热心,曾说,这种学校,我愿终身以之。1917年春,李鼎铭应杜斌丞所聘,赴榆林殖边学校(榆林中学前身)任教,编篡了《蒙古历史教科书》。该书约2.7万余字,研究了北方民族的历史,阐述了保卫国防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稿。
  1928年,陕北遭遇百年罕见的大旱灾,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李鼎铭及家乡百姓亦遭受困苦,饿死、逃荒,不计其数。严重地食粮短缺,致使李鼎铭的妻子、母亲先后病故,李鼎铭十分悲恸,却又力莫能助。安葬老母和妻子,李鼎铭变卖了许多家产,还借了一大笔债,在经济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他移住米脂县城东街,开了一个中药铺,并开始了他学医、行医的历程。李鼎铭发挥了秀才考试的钻研精神,刻苦探究医理,广览历代名家医学,精读《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名著,并灵活运用于临床验证。他行医博采众长,诊断精确,谙熟药性,精于炮制,遣方用药合度,经方、时方都能灵活应用。医者仁心,李鼎铭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十分高尚。他同情贫苦群众,老百姓求医,从不推辞,而且不避风雨,随叫随到,收费却很少,甚至不收费,受到群众的爱戴。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提出了团结抗日的“三三制”政策。李鼎铭不仅竭诚爱国,拥护抗日主张,而且公正无私,对劳苦群众饱含深情,得到当地群众的尊敬。在1941年的普选中,李鼎铭被选为米脂县参议会议长。在会议中,有人以米脂的特殊性为借口,对边区的金融政策提出异议,李鼎铭批评了这种意见:“米脂县自然有它的特殊性,但它又是整个边区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因为地方上的局部利益来损害边区的整体利益,不能违背整个边区的金融政策。”体现出他极高的全局观与整体政治意识。
  李鼎铭最为著名的贡献是提出精兵简政的议案,但鲜为人知的是,在积极参政议政之前,他也有过一段“郁郁不得志”的时期。1941年11月7日,李鼎铭当选边区参议会副议长。11月15日,经毛泽东提名,又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16日,李鼎铭提出,依法不能兼任二职,遂决定任边区政府副主席,免去副议长职务。当选之初,他踌躇满志:我站在无党无派的地位,一方面对共产党进几句忠言,一方面劝告无党无派、各党各派的人,大家向一条大路前进。但由于当时“三三制”甫一实行,党内外政治协商的制度还未建立,各种场合总是把李鼎铭当客人看待,形式上客客气气,事实上对他的职权并不尊重。在边区政务会上,边区主席林伯渠问他有什么意见,他总回答说:“我不懂,我没意见。”有时请他批发文件,他也不写“行”。边区政府秘书长李维汉和林伯渠发现这种情况,决定由李维汉主动找李鼎铭开诚布公地谈谈心,征求意见。
  1941年冬天一个深夜,陕北户外寒气逼人,李维汉踏着冻土,专程到李鼎铭在延安的住处,开门见山地说:鼎老,我这个秘书长不能当了,我要辞职了。李鼎铭问:为什么?李维汉就说:好多事情副主席不吭气,不写行,我这个秘书长怎么当?这么一说,把李鼎铭积蓄已久的心里话勾了出来,他说:我原本不愿出来做事的,是受到毛主席在参议会上的演说的感动才出来的,是在党外人士有职有权的鼓励下出来的。任职后,政府开会要我主持时,只临时给我一个条子,什么都不给我谈,我怎么办?政府下达命令指示,要我写行,有的内容我事先一点也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同级把我当客人,下级把我当傀儡。我这个副主席也不想干了。听到这里,李维汉主动做了自我批评,表示要向林伯渠主席和党组汇报,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后来党内外合作的制度逐步建立,协商民主日渐成熟,党外人士有职有权得以保障,李鼎铭很高兴,对工作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1941年后,抗战形势更为严峻,国共关系趋于紧张,加上自然灾害,边区的生产生活遭遇了困境。看到边区财政经济的极大困难,李鼎铭急在心上。如何解决,当务之急是要厉行节约,精兵简政。但这样的提议最初并没有多少人赞同,有人甚至怀疑他被国民党利用,削弱共产党的力量,劝李鼎铭不要提这样的议案。李鼎铭经过再三考虑,扪心自问,国难当头之际,难道我们就没有责任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战胜困难、共度难关吗?难道我们还需要顾及一己之私,畏首畏尾吗?最终,他同姬伯雄等几位参议员商议酝酿,向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提交了精兵简政的完整提案。提案引起了巨大反响,虽然有不同意见,但大多数参议员认为,提案对于及时解决边区的财政经济困难,不但适时中肯,而且具有远见卓识,称得上是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建议。大会表决时,得到参议员165票的多数拥护通过。精兵简政的提案,很快得到了毛泽东的重视,他将提案一字一句地抄在笔记本上,还加了一段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1942年9月,《解放日报》刊发社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对精兵简政予以高度肯定。   与李鼎铭同为参议会议员的,还有霍祝三。霍祝三,1879年生于绥德义合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勤奋好学,一边帮助父亲干农活,一边到镇上走读,时断时续“耕读”十二年,才读完小学课程。1903年,二十三岁的霍祝三考入绥德中学堂,在校四年,他刻苦精读古典经籍,同时又看了不少科技文化的新书,很快成为闻名乡里的饱学之士。霍祝三热心教育,毕业后就办私塾、开学校,无私地将所学回馈给家乡民众,同时也赢得了人们的敬重,1910年,他到义合镇高小任教,后担任校长。
  霍祝三担任小学校长二十多年,深知陜北百姓疾苦,乐于扶助众人,乡亲们有事,如写对联、书信、文约、诉状,只要有求于他,他都一一照办。遇到贫苦人家婚丧灾病危困之事,他慷慨解囊相助,深得乡亲父老敬重,称他是善人、好人。
  1924年,李子洲在绥德四师传播革命火种,建立党团组织。后来,一批又一批的党团员离开四师,走向社会。霍祝三所在的义合高小很快成为重要的革命阵地,在党团组织领导下,闹起了学潮,甚至将霍祝三的被褥卷起,扔在校门外,要求他离开学校。事发后,大量学生被捕,在危急时刻,霍祝三毅然站在学生一边,一面到县政府周旋,说明娃娃们没有造反,一面买来上万斤油饼,接济学生。
  1946年,年近七十的霍祝三以高票当选为绥德县长,他没有丝毫骄色,反而十分客气地说,大家今天选我为县长,我觉得能力有些不够,没有给绥德作出什么贡献,虽有些成绩,也是分区的领导和区乡干部的努力得来的。他虚心地讲,大家既然选起了我,我要尽力办事,但希望各位参议员们多多指示,多多批评,把绥德的工作做得更好。
  霍祝三作为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绅士,深知民为邦本的道理,不仅关心国家,更心系民众。他常常深入基层,和农民谈心,调查了解情况。晚上,还坚持批办文件和群众来信,有时通宵达旦。1948年,绥德贸易公司发往榆林的一批货物,在上盐湾遭遇暴雨,洪水把货物冲到四十里铺一带,被群众打捞上岸据为己有。绥德专署、县政府等连夜开会研究,不少人提出调查清楚后强行收回。霍祝三说,我们不能干伤害群众感情的事情,应该以说服教育的方法收回。在他的主持下,通过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联系到国家正往绥德运送小米救灾的事实,使群众自觉认识到保护国家财产的意义。结果,四十里铺群众很快将打捞回的公物全部交还。1951年,霍祝三特意向省里请求资助,帮助绥德修建了全长71里的干渠,成为绥德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1959年,八十高龄的霍祝三,仍心系百姓,见到绥德来人,第一句就问,吃水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接着又问,煤炭问题呢?
  李丹生,是近代陕北又一位知名绅士。1862年,他出生在延川县柏树坬村,年少勤勉苦学,选为清末拔贡,成为饱学之士,人们尊称为丹老。他不仅一心向学,还热心教育,把希望寄予后代。早年,为了设塾兴学,他远赴山西潞安府族兄李春光处,劝其捐资兴学。有人不解地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儿王,图个穷教员,有啥出展!丹老不以为然地说:兴学育材,为民造福,何言没出息!受冷遇、碰钉子,他全然不顾,反而激励了他兴学的信心。他亲自筹划,先后在延川县内办过九处私塾,聘请教员,广招学子,自己既是校长,又是教员,执教九载,为陕北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1923年,民国陕西省通志委员梁俊山来到延川,闻知丹老能诗善文、富有才学,遂邀请其修志。丹老接受了这一重任,与史志同仁悉心研究,通力合作,不避寒暑,不辞劳苦,奋战一年,终于出色地完成编志。延川旧县志编者认为其地为边陲小县,性朴少文,既有文亦如鸡鸣犬吠,鄙俗不雅,故不编艺文志。丹老却慧眼独具,认为缺少艺文志是知者一失,需补编艺文志,以昭前作,而励来者。他广征博收残碑遗稿,择其精粹,编成诗词、碑文并茂的《艺文志》,其中选录了名不见经传的清末延川女诗人李娓娓诗词数十首,使得这位陕北稀有才女的诗稿得以流传。
  丹老一身正气、刚直不阿。北洋时期,近代中国议会制度初行,陕北亦受其影响。然而,名曰施行民主,实则竞相贿选,金钱横行,丑态百出。延川所选议员,尽是土豪恶棍。丹老嫉恶如仇,赋诗痛斥:本是贤良登进路,反成鬼蜮纵横途。在“华洋筹金赈会”时期,丹老被推举为延川分会主任。当时贪污之风盛行,分到延川的赈金几乎被私吞一空,贫民见不到分文,丹老愤而隐退。后来,在“书志”诗中,他这样写道:平生不与名相关,不假权豪营势利。表达了自己不与俗世为伍的高洁志向。
  1941年,年近古稀的丹老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常驻议员,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谢觉哉对丹老十分敬重和关照,彼此成为亲密的朋友,一起促膝谈心,吟诗对唱,相互勉励。虽然有了公职,但是,丹老仍保持了勤劳节俭的习惯,保持了耕读传家的传统士人风格,不仅时时读书写作,还经常率子登山扬鞭犁田。丹老当选为常驻议员后,同事们见他年老体弱,劝其自奉稍舒,不应过分操劳。丹老却说:抗战期间不应过分享受,要体谅国家的困难。何况我是种地汉,清苦惯了。谢觉哉听闻,不觉感慨说:至老不息,勤劳过于老农。作为参议会常驻议员,丹老尽职尽责,热心替人民代言。1941年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闭幕式上,毛泽东亲临致辞,发表了著名的“在参议会上的演说”。之后,由丹老代表全体参议员致答词,丹老热情洋溢地说:三三制是依靠至诚来推行,如果只知道三三制重要,而没有至诚来推行,仍然是不会成功的。我们偌大年纪,不远百里而来,又充当参议员,那就是因为共产党实行民主是诚心诚意。古称唯德动天,至诚感神,而况于人乎?我之所以从民间来,是为诚所动。参议员上要替政府负责,下要替人民负责。参议员的责任是重要的,抗战需要经费,人民不易负担,参议员就要负责解决。李丹生一席讲话,气势激昂,兴之所至,将帽子掼在讲台上,声音使空气振动,参议会礼堂千余人屏息静听,大家无不为丹老的一腔热忱所感动。
  李丹生不只说到,更亲力亲为,落实为民负责的诺言。1941年,边区内外出现困境,财政紧张,因而计划征收二十万石粮食,较上年猛增一倍多,百姓听闻惊愕不已,大呼负担太重,农民们的顾虑,直接影响到来年春耕的开展。丹老感觉作为参议员,有责任在政府方面传达民众的苦处,也在民众方面需要解释政府的困难。他建议边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公粮征购数额,让人民知晓。丹老的建议顺乎民心,得到边区政府的采纳,重新确定了公粮征购任务,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1942年,丹老重返故里,积极宣传民主救国的道理,他说,国家大难,匹夫有责。国家大事是大家的事,不能只看作是政府的事。人民和政府要共同努力,万众一心,齐御外患,做好战时物资动员,积极参加民兵。在丹老的召唤之下,延川民众掀起了更大的抗日热潮。   1945年7月3日,83岁高龄的丹老,未能亲见抗战胜利,带着遗憾与世长辞了。临终前他还说,滥竽边政数年,辱蒙厚待,但自愧毫无贡献,殊觉不安。然而,人民没有忘记他,边区政府也没有忘记他,边区政府、参议会,延安各界千余人,在参议会大礼堂为丹老举行了追悼大会,朱德送上“老成典型”的挽联,谢觉哉宣读了丹老生平事迹,高度评价了他追求进步的一生。
  从李鼎铭到霍祝三,再到李丹生,他们作为陕北的绅士,作为传统中国的读书人,既学有所长,又学以致用,并且怀有经世济用、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他们绝不局限于个人小家,而是放眼社会国家,始终秉持着富民强国、天下大同的理想信念,这是传统绅士的精神,也是陕北绅士的品格。这种高洁的品格,刚正的性格,阔达的胸怀,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陕北,古属塞外,但地灵人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这里积淀,作为古老中国象征的黄河、黄土地、黄帝陵、万里长城,在这里神奇地融为一体,孕育着陕北的文化。陕北,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陕北文化,就体现在以传统绅士为代表的陕北文化群体身上,并得到世世代代的传承,薪火不熄。
  清涧,古属雍州西河之域,是陕北最具历史韵味的小城之一,也是人才辈出,其中不少卓异不群。《清涧县志》记载了几位很具有魏晋隐士风格的人士。宋时,有名作王鹏九的人,性格恬淡,嗜好读书,以弱冠之龄补弟子员试,竟取得高等资格,于是愈发努力向学。然而,他并未能受到时代的眷顾,屡试不第,愤然曰:士之遇不遇时也,而学不可废。仍然苦志鉆研,终身不倦。后来,他受聘进入清涧永和书院,将平生之学倾相教授,成就甚多。史书说,王鹏九“平生待人恕而有礼,遇贫乏解推无各,时有司行乡饮礼,重其品延为大宝。”到了清代,又有另一位知名士人郝纯仁,资性颖悟,十岁能文,二十岁即在学界颇有声名。乾隆壬午年,随大父人悌一上公车不第,慨然曰:富贵非吾愿,愿得一二贤契相与论说,以尚友古人足矣。清涧当事者将其延为笔峰书院先生,他教学启迪有方,自延榆以及三晋时有闻风来学者,实繁有徒出其门者,莫不携芹香折桂萼以去,人们都说他师道立而善,故而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绅士们不仅是读书的楷模,也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践行者。在绥德,有清朝贡士李挺云,就是传承孝道的榜样。家运坎坷时,他不辞劳苦自任调理周济,与诸叔及族昆季休戚与共,成为美谈。康熙六十年,绥德米脂遭遇大荒,李挺云在距离米脂城六十里的姬刘家沟开设学馆,每天馆课毕,就到后山挖取苦菜以补食粮不足,每顿饭都要减少米量,累积数日后,用袋子装米运回家,供亲友食用,以解燃眉之急。后来,李挺云又在绥德南关设学馆,来学生徒更多,前后从教三十余年,共培养出四百多学生,对于不同学生,他也是量材造就,使皆各有所成。乡邻们说,李挺云待人和蔼如春风沐雨,对子女却训导极其严格,常令其学生及儿子书写“咬得菜根香,何事不可为”十字于座右,并说养心莫善于此。
  绅士中也不乏急公好义者。陆法稷,绥德人,年少学有所成,以明经官任宜君训导,长于文学兼通内经,年八十一辞官回乡,颐养天年。有一天,恰好目睹有宋姓县吏撞坏圣庙櫺星门,诸生张珩等斥责他,双方就开始交恶,还将争端闹上了县衙。州县不分是非,将宋与张一起责骂,并欲惩罚他们。陆法稷听闻后,奋然而出,说,我要不出来说句话,诸生必然会有受诬陷者。于是,以八十高龄,扶杖诣公廷,竭力替诸生辩护,他说,县吏走櫺星门无知,罪不过失仪,学校诸门生纠正他的过失,他却怙恶不服,目无圣人十分明显了。作为一县父母官的州县,斥责县吏理所应当,若责罚张珩,则目无圣人者就不单单是县吏一人,坐堂审判的也是。州县闻听,更加恼怒,大声斥责,诉状中并没有你的名字,你何以突出辩护,难道不是咆哮公堂吗?陆法稷面无惧色,是可忍孰不可忍,看到这种无礼的事情,就好像苍鹰追逐鸟雀,不能不这样做。州县又诘问他,你年老罢官,何必给自己惹麻烦?陆法稷更怒,以拐杖敲击地面,大声说,陈恒弑其君,孔子沐浴而朝,圣人难道不是在罢官时吗?州县闻听语塞,于是两平其事,将县吏与宋珩各记大过一次,官司了结。
  府谷,地处陕北的北部,地接塞外,民风顽悍,出了不少武将。然而,府谷同样有不少富有善心、气节的绅士,邓志敏就是其中的一位。邓志敏年幼好学,学有所成,无奈屡试不第,于是退就农居,平日里谨慎自持,却喜为义举。乾隆二十三年,因家乡义学需要修缮,费用不足,他毫不犹豫将自家所置地三十余垧半价售入义学,以帮助筹措费用。所居堡东有大缠坡,是山陕通衢,坡陡且长,每逢暑月寒冬,过路人苦于没有休憩之所,暑热冻饿,艰辛异常。邓志敏听闻后,就在东西坡界山巅创立关帝庙一楹,设茶房二间,庙夫一人,又在附近置地十数垧,以供关帝庙养膳,兼施茶水以济来往行人。乾隆三十四年,府谷县学宫东西两庑年久失修,几乎坍塌。邓志敏主动呈禀,捐银二百两,并亲自督工重新修整。对于宗族乡亲,邓志敏也十分慷慨,凡子侄有困乏者常为周济,遇到有孤寡艰难者,加以抚恤,更以好言宽慰。邓志敏终年六十五,卒死之日,乡党没有不为之悲恸的。
  高登陛,府谷另外一位学有所成的士人。他年少孤贫,以致到了吃糠粃的地步,对母亲极为孝敬,竭力将最好吃的留给母亲。即便如此,高登陛仍勤学不辍,终有所成,考上进士后,被分派至山西,历任了沁源、翼城、文水、太谷等县县令,以清廉著称。沁源地处偏僻,民人健讼,动辄发生纠纷,闹上了法庭。高登陛在沁源任职时,洞察是非,发奸摘伏,人们无不服其严明,健讼的风气也渐渐稀有。当地有永济渠,相邻二村人为争水利,动辄哨聚百人械斗,常常酿成命案,其中又有豪强把持,以至历任县令都未能很好地解决。高登陛履职后,亲自前往永济渠探访,并拘捕了械斗为首者五人,重加责罚,后在渠上立一值日轮流牌,告诫不得恃强侵霸。村民们畏惧其严明,争斗自此平息。在另外一处任地,因为地狭民贫,形成习俗,如果丈夫久出不归,其妇无所依靠的,准许另嫁他人。高登陛闻知,痛言此伤风败俗,并且破坏人心,作为妇人失节,不过是为饥寒所迫,为民父母官,怎能使民众迫于饥寒而寡廉鲜耻。为此,特发出告示晓谕乡里,如有夫外出久无音信,确实生活没有着落,可由里甲开报县衙,众人设法帮助抚养幼儿,并晓以大义。从此之后,该地因贫改嫁的事大大减少,贫苦夫妇的家庭大多得以保全。高登陛在任九年,广受赞誉。后因疾病辞官归里,任地百姓流泪送行,几乎将道路堵塞。   陕北这片土地,虽然土地贫瘠,看上去文化落后,但尊学重教的古风一直存在,各地有识之士在绅士们的引领下兴办学校屡屡不绝,各地均建有书院,延续了陕北的文化传承。《续修陕西通志》记载了延长等地兴学事迹:
  延长原来没有书院。乾隆十年,时任知县沈堡,筹划于城外水沟西创设,后改为县署。乾隆十九年巡抚陈巡边驻县,谕令欧阳照改造旧县署为书院,又因岁歉中止。乾隆二十六年,知县王崇礼倡捐,修理以前旧县署,又令郝鸿猷所置香火地51亩拨入,收租为膏火而肄业,自此始有学子就学,这就是后来的育材书院。
  在延安府,明清以来,书院更是数目繁多,其知名者就有十余处之多,知名者有云峰书院、梦云书院、云岭书院、瑞泉书院、正学书院,其中龙溪书院,不仅人才荟萃,且景色颇佳,其建在城北艳阳谷内,后面有渠流磐石曲引以入泮池,书声琅琅,流水潺潺,确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读书、问学佳境。另一知名书院为嘉岭书院,在延安府城东南,乾隆四十七年,延安知府额乐春,知县张予治等,捐修府学,率领官绅士众人重新修缮了书院,使之面貌焕然一新。
  陕北建书院历史最悠久的,恐怕要数宜川。宜川,古属丹州,据传早在战国时已经出现私立学馆,就有民间聘请经士教授子弟识文断句,熟读经籍。汉唐以来,民间教育更加发达,唐代设立弘文馆,天宝年间,在丹州所辖云岩、义川等地设置崇文馆,延请名士传授经学。宋代,张载任云岩县令,在丹州首开创办书院的先河。张载,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创立了理学支脉——关学,影响深远。
  云岩上寺原有崇圣院,张载将其修葺一新,创办书院,奉行孔夫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广泛招收学生入学。自此,陕北一般农户的子弟也就机会就学。张载在任期间,通过书院等教育,广为弘扬中华礼仪文明。《宋史》记述,张载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具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问民间疾苦,及导所以训诫子弟之意。在云岩,张载根据古礼,创造了婚葬之礼,劝人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兄友弟恭,至今在宜川流传不息,也被云岩人称为夫子礼。张载不仅热心传道,也关注农事,常常劝农务本,奖励耕读,自此也养成了宜川人耕读的传统。
  耕读传统,立基于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植根于陕北深厚的文化土壤,耕读一体,甚至以耕读为荣。在中国的文化中,耕读是高雅的,高尚的,既可以健体,又能陶冶情操,还是休闲静思、回归自然的最佳途径。明清以来,陕北就有不少很有学养的士人遵奉耕读传统,明代举人刘子诚、张允祥,本有机会任官,却都终生未仕,一边研究学问,一边务农持家。对于普通农家,供子弟读书,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素质,明白事理,以便于待人接物,知书懂礼。读书之外,首先还是要学会农活,努力把地种好。耕读传统之下,农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以《三字经》进行启蒙教育,以及各种礼仪教育,以《颜氏家训》进行农业劳动观念教育,以及伦理道德教育,以新学进行农耕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教育,使其能书写,会计算。文化教育与农业生产融合在一起,教育的目的不是要跳农门,而是把以农为本的家业做得更大更好。耕读传统下,陕北也留下了不少歌咏农事的诗文,一首描述锄头的诗写道:
  锄头侧入不容差,没锄唯恐伤根芽;草尽更祈微雨润,望穿几日开黄花。
  寥寥数语,体现出对农事的敬畏。特有的耕读传统,造就了陕北绅士独有的品格,他们是高雅的、出世的,传承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礼仪道德;他们又是亲切的、世俗的,是接地气的,他们亲自参与劳作,亲身体味人生百态、世事艰难,因此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真实的感悟,也更能实践圣人知行合一的要求。
  多少人才闲不得,文章艺术并时珍。这是六十多年前,李木庵目睹延安文化之盛有感而发的诗句。延安如是,陕北亦如此。陕北,这片居于西北高原的黄土地,不仅是剽悍的陕北,粗犷的陕北,更是婉约的陕北,文化的陕北。而代代相袭的绅士群体,就是陕北文化的担纲者与传承者,他们中间,不乏正直刚毅的人,不乏埋头苦学的人,更不乏为民请命、心怀天下的人。陕北人的平和、方正,陕北人的從容、守拙,陕北人的儒雅、内敛,正是得益于绅士群体的精神弘扬与文化传承,构成了陕北人文化性格的另一面,却是极其重要的一面。
  如今的陕北,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大转型,传统的绅士群体已经不在,但绅士的精神仍然得以遗存,绅士的文化仍然顽强沿袭,它体现在乡间的婚丧嫁娶里,闪现于农家的楹联对话中,也蕴含在各类学校的朗朗书声中。它们,发源自遥远古代的文化陕北,并将继续引领着陕北的未来。
其他文献
一瞬间,那黄浊的洪流就飞跃而起。然后伴随着滔天的怒吼,跌落在落差四五十米的石崖之下。从此,平静的流水,再也不似闺中的绣女,一反之前给人留下来的印象,宛若一堆堆视死如归的兵士,面露狰狞,吼声震天!  你可能不曾知晓,这是黄河的另一种姿态。  从巴颜喀拉山脉出发的涓涓细流,一路敞开胸怀,接纳着从或是荒原,或是石林,或是沟壑流浪而来逶迤如蛇的枝枝蔓蔓,一路温暖如春,如佛家般慈悲,如草原般豁达,如蓝海般旷
期刊
飞行员身体状况较普通人相对良好,但仍可罹患感染性疾病[1] .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仍为高发病高死亡态势,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而耐药结核病是目前全球结核病控制的难点[2] .为提高飞行员肺结核特别是耐药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笔者结合诊治的一例广泛耐药肺结核(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XDR-TB)飞行员患者的体会,探讨临床诊断、治疗及医学鉴定原则.
晚期肝癌常伴有门静脉、肝静脉癌栓或肝内多发转移病灶,手术难以达到R0 切除.一旦破裂出血,极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我院肝胆外科2015-01 至 2020-12 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腹腔穿刺治疗晚期肝癌破裂出血12例,疗效满意.
期刊
开放性鼻外伤常伴随鼻骨粉碎性骨折、鼻中隔骨折、鼻部软组织挫裂伤及外伤性鼻出血,表现为外鼻畸形、鼻部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及鼻腔通气功能出现障碍.临床上处理此类患者常需在鼻腔填塞止血的同时兼顾鼻腔支撑及通气.目前鼻腔填塞材料较多,如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及目前广泛使用的高分子膨胀海绵、可吸收止血海绵,填塞后会引起鼻腔胀痛及头痛不适.有些填塞材料改进后带有鼻腔通气管,但由于价格昂贵,不适宜临床普及使用.笔者在42例清创中应用一种简易鼻腔通气管,疗效满意.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各领域科学研究积累了海量数据,其中持续、高增长的医疗大数据蕴涵着巨大而丰富的领域价值,在辅助临床决策、医疗质量监管、疾病发展及预后预测、临床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使用医疗大数据可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对社会、经济、公众健康等各方面产生有利影响[1].医疗大数据从产生到应用可分为数据生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5个阶段,其中数据分析是最重要的阶段,是数据价值的实现手段,也是数据应用的基础 [2].利用大数据技
目的对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RRTW)汉化及对量表内容进行文化调适,并检测中文版量表在中青年脑卒中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对源量表进行翻译、回译,经过文化调适及预测试后,确定中文版脑卒中患者RRTW条目。2020年8—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3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量表进行信效度的检验。结果中文版脑卒中患者RRTW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分为4个维度,共计13个条目
诸位延安的老乡们,我做梦也没有想到,都快一千三百年过去了,你们还记得我。听说我当年居住的羌村常有研究我的中外学者和文学爱好者前来探访,我感到十分惭愧。诸位如果仅仅因为我在羌村居住过而去探访这个古老的村庄,我觉得大可不必,但是,适才羌村村委会主任邀请我作羌村旅游的形象大使,我觉得很荣幸。羌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那些善良的乡亲们接纳了我,我的老婆孩子,在羌村生活了将近一年半,我住的
期刊
目的探讨以思维导图为指导的护理模式对接受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接受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入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为观察组,每组均为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策略,观察组在常规策略基础上采用依托思维导图的
目的 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10至2020-10北京医院骨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合并抑郁患者152例,年龄60~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两组除予以常规治疗,分别补充2000 U/d(观察组)或400 U/d(对照组)维生素D3胶丸,治疗时间均为12周.对两组进行老年抑郁量表(GDS-30)问卷和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分析.抑郁评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