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庆后进军零售业的想法由来已久。饮料业利润日趋微薄,娃哈哈难以在现有格局上突破发展的天花板,零售板块被宗庆后当做了支撑娃哈哈步入世界500强企业的高利润项目之一。自2010年开始,连锁超市、购物中心、欧洲精品商场就曾陆续出现在娃哈哈多元化的拓展版图上。只是一切仅处于纸上阶段,直至2012年6月,宗庆后亲自带队到欧洲各国挑选代理品牌。
11月底,娃欧横空出世。娃哈哈高调跨界奢侈品商场,宗庆后扬言“未来5年,要在全国开100家欧美精品商场!”
敢于进入一个全然陌生领域的勇气确实令人佩服,但是,套用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的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娃欧现状逐条分析,不禁让人捏把冷汗。
“奢侈品”与“商场”,对宗庆后而言是两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产品与迥异的渠道。
在“奢侈品”这个产品类别上,娃哈哈存在着两大现实问题:
其一,产品问题。从果奶到可乐、碳酸饮料、八宝粥食品、茶饮料,再到“激活”、“启力”等功能性饮料,娃哈哈所有产品的成功皆是借助了原有的产业和营销渠道优势,能进入系列的产品方能享受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福利。奢侈品?其产品本身与饮料市场渠道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成功模式不可复制。
其二,品牌问题。娃欧采用了直接从国外厂家采购“欧洲精品”的买手模式,从模式角度讲确实可以降低中间环节成本,那些尙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也能帮助娃欧实现差异化竞争。但问题在于,全然陌生的品牌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消费力?没有品牌认知,就没有比较,“跟欧洲同样的价格”无从谈起。
而“商场”这个渠道也隐藏着致命的问题。娃哈哈官方称,娃欧商场从选址、装修、采购到最终开业,时间只用了4个月。不得不说宗庆后很有魄力,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家大型购物商场从策划到筹备开业,至少需要近一年时间,其基础前提还是该商场拥有集团资源(母公司为零售商超集团公司)、本地已有连锁商场(此为集团在本地开辟的第二、三家商场),以及具有多年开店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负责执行。4个月筹备一家新商场,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现实很快让宗庆后看到了“骨感美人”:娃欧商场随处可见千篇一律的店招,只有色块、没有品牌标识的楼层示意图……从内部装修、产品陈列到品牌规划,都跟“精品”颇有差距。
宗庆后随后也承认了娃欧的“先天不足”。但为何会先天不足?对娃哈哈而言,钱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零售业和制造业的经营理念、组织架构、人才结构完全不同(比如,买手模式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迄今为止,娃哈哈还没有相应的经营方式及人才储备,尤其是缺乏采购、营销的管理团队。
顺此逻辑往下捋,不由想到宗庆后“5年100家商场,一、二、三、四线城市齐头并进”的豪言。且不说一家刚刚开始摸索着做零售的公司,在异地扩张时会遇到更多的阻碍,在软硬件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娃哈哈拿什么去支撑如此,迅速的发展?
不可否认,娃哈哈钱很多,但很多东西不是用钱就能立即买到的。娃欧之路,困难重重。
11月底,娃欧横空出世。娃哈哈高调跨界奢侈品商场,宗庆后扬言“未来5年,要在全国开100家欧美精品商场!”
敢于进入一个全然陌生领域的勇气确实令人佩服,但是,套用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的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娃欧现状逐条分析,不禁让人捏把冷汗。
“奢侈品”与“商场”,对宗庆后而言是两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产品与迥异的渠道。
在“奢侈品”这个产品类别上,娃哈哈存在着两大现实问题:
其一,产品问题。从果奶到可乐、碳酸饮料、八宝粥食品、茶饮料,再到“激活”、“启力”等功能性饮料,娃哈哈所有产品的成功皆是借助了原有的产业和营销渠道优势,能进入系列的产品方能享受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福利。奢侈品?其产品本身与饮料市场渠道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成功模式不可复制。
其二,品牌问题。娃欧采用了直接从国外厂家采购“欧洲精品”的买手模式,从模式角度讲确实可以降低中间环节成本,那些尙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也能帮助娃欧实现差异化竞争。但问题在于,全然陌生的品牌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消费力?没有品牌认知,就没有比较,“跟欧洲同样的价格”无从谈起。
而“商场”这个渠道也隐藏着致命的问题。娃哈哈官方称,娃欧商场从选址、装修、采购到最终开业,时间只用了4个月。不得不说宗庆后很有魄力,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家大型购物商场从策划到筹备开业,至少需要近一年时间,其基础前提还是该商场拥有集团资源(母公司为零售商超集团公司)、本地已有连锁商场(此为集团在本地开辟的第二、三家商场),以及具有多年开店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负责执行。4个月筹备一家新商场,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现实很快让宗庆后看到了“骨感美人”:娃欧商场随处可见千篇一律的店招,只有色块、没有品牌标识的楼层示意图……从内部装修、产品陈列到品牌规划,都跟“精品”颇有差距。
宗庆后随后也承认了娃欧的“先天不足”。但为何会先天不足?对娃哈哈而言,钱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零售业和制造业的经营理念、组织架构、人才结构完全不同(比如,买手模式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迄今为止,娃哈哈还没有相应的经营方式及人才储备,尤其是缺乏采购、营销的管理团队。
顺此逻辑往下捋,不由想到宗庆后“5年100家商场,一、二、三、四线城市齐头并进”的豪言。且不说一家刚刚开始摸索着做零售的公司,在异地扩张时会遇到更多的阻碍,在软硬件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娃哈哈拿什么去支撑如此,迅速的发展?
不可否认,娃哈哈钱很多,但很多东西不是用钱就能立即买到的。娃欧之路,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