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美国殖民史,大家可能会想到美国东北部由英国创立的13个殖民地。这一带常被看作是美国最富历史底蕴的地区之一,诞生于17世纪的诸多城镇,如麻省的波士顿、弗吉尼亚的威廉斯堡、宾夕法尼亚的费城……无一不是美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很少有人知道,同在17世纪,在当时英国势力尚未涉足的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浩浩荡荡地自北向南流淌,在这条大河的中游,法国裔移民已经开始建立据点、开枝散叶。这些法裔移民被称为克里奥尔人,他们讲克里奥尔式法语,并用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修建众多宗教场所、军事堡垒和民居,因此这一地区也被称为克里奥尔历史区。几个世纪的时光匆匆流逝,克里奥尔人早已融入美国的“大熔炉”,现在几乎很难找到能讲克里奥尔式法语的人了;但保存至今的许多克里奥尔建筑和城区,向世人无声而有力地讲述着当年那段沿密西西比河流淌的法国殖民历史。
美国腹地的“法国”
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在美国腹地流过,它也是密苏里州(位于河流西岸)和伊利诺伊州(位于东岸)的界河。克里奥尔历史区从上游的圣路易斯和卡霍基亚沿河流两岸延伸到下游的卡斯卡斯基亚和圣吉纳维芙。法裔移民是何时、又是因什么缘由来到北美腹地定居的呢?
故事还得从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新法兰西(位于今天的加拿大境内)说起。在17世纪70年代,新法兰西总督鼓励民众向西扩张,开辟通往太平洋的通道,并和原住民展开贸易。1672年,著名的法国探险家马凯特一路南下,将新法兰西的势力扩展到密西西比河流域。此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法国势力沿密西西比河南下,直抵墨西哥湾,并建立了路易斯安那领地。为了守住这一领地,防止英国势力西进,新法兰西设立许多新据点,克里奥尔历史区中许多位于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城镇便是得益于这一契机宣告诞生:如卡霍基亚诞生于1699年,卡斯卡斯基亚诞生于1703年。而在密西西比河西岸,城镇的诞生则晚了不少。西岸的第一座城镇——圣吉纳维芙建成于1750年,第二座城镇——如今大名鼎鼎的圣路易斯则诞生于1763年,从这两处典型的法式地名就可以看出它们与法国的渊源。
从17世纪70年代起,到19世纪初美国从法国手里买下路易斯安那领地的130余年里,法兰西文化在克里奥尔历史区这片曾经偏远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众多保留至今的克里奥尔建筑便是其中最醒目的遺存。这些法式木框架建筑采用独具特色的“梁上立柱”营造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在一根水平架设的横梁上,竖直地立起多根木柱,柱与柱之间的距离较近,通常容不下一人侧身穿过,用草茎、黏土和马鬃等材料填充柱子之间的空隙,便构成了房屋的墙体。克里奥尔建筑是法国建筑技艺在新大陆生根发芽并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具体范例,更是法国势力在新大陆腹地开拓、坚守和发展的历史注脚。
穿行在广袤的克里奥尔历史区,绝大部分土地都是毫不起眼的农田,但只要稍加留意,建筑、文化、殖民和帝国等词汇就会带着法兰西的印记在脑海中涌现。下面就让笔者带领大家沿着密西西比河流淌的方向,自北向南去探访克里奥尔历史区吧。
圣家堂:古老的天主教教堂
从美国中部重镇——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出发,跨过密西西比河,便来到东岸的伊利诺伊州。笔者来到小城卡霍基亚,这里地势平坦,主要道路垂直交错,构成一个方正的城区。有意思的是,整座城市虽然方正,却没有按南北或东西向排布,而是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布局,这其实是法国殖民时期城镇布局顺应农田分布方向的“遗产”。
随当年法裔移民而来的还有他们信奉的罗马天主教。在城里的第一街上,便坐落着美国最古老的、仍在使用的天主教堂——圣家堂。当看到这座教堂第一眼时,笔者感到有些失望:仅从外表看,它实在是显得太小太单薄太不起眼了。如茵的草坪上坐落着一座仓库模样的木质建筑,要不是房屋正脊上一座简易的钟亭和亭顶细弱的十字架的提醒,谁会想到这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教教堂呢?要知道,天主教教堂在美国向来以恢宏繁复著称。
仔细打量这座典型的“梁上立柱”建筑,黑核桃木的木柱根根耸立,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泛出深褐色,和柱子之间露出的灰白色灰浆对比明显,因此整个墙体便呈现出斑马一般的纹路。为了使结构更稳定,墙体由下而上向正脊微微倾斜。教堂正立面的正中是一扇大门,屋子两侧开有窗户,屋顶也是由一块块木板覆盖而成。走进这座木质教堂后,才发现这真是笔者去过的教堂中空间最小最昏暗的一个了,两排木椅夹着中央一条狭窄的通道,屋梁使用的是橡木,也被时光染得泛黑。整座教堂没有使用一枚钉子,全靠木质部件互相咬合而成。
圣家堂可谓命运多舛,它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699年。是年,在来自魁北克的圣柯思姆神父的主持下,首座圣家堂落成,后不幸毁于火灾。第二座圣家堂落成于1730年,同样没能逃脱火魔的手掌。1799年,第三座圣家堂完工,这才是我们今日所见的教堂。经历200余载光阴洗礼,圣家堂成为整个北美洲仅存的5座同类教堂之一,被列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并入选美国《国家史迹名录》。教皇保罗二世1999年1月访问美国时,在紧张的两日行程中还专程到此拜访。
沙特尔堡:密西西比河中游的军政中心
告别圣家堂,驱车南行,大约45分钟后,公路从丘陵地带陡然降到平坦的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上。由于地势平坦开阔,十分适宜种植业,公路两旁几乎全是大豆田,在夏日的阳光下闪耀着丰饶的绿意。公路把笔者引到密西西比河畔,这里便是当年法国在密西西比河中游的军政中心——沙特尔堡所在地。
早在18世纪早期,法国为了将圣劳伦斯河谷和墨西哥湾之滨这一南一北两个聚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鼓励在密西西比河中游的农业生产,决定在卡斯卡斯基亚(当时法国在这一带规模最大的聚落)以北约26千米的密西西比河畔修建一座堡垒。这座堡垒既是军事中心,也是政治中心,并以法国沙特尔公爵命名。 和圣家堂一样,沙特尔堡也经历了两次重建。第一座和第二座沙特尔堡分别建成于1720年和1725年,它们都是用木栅栏围合而成的简易堡垒。为了争夺在北美洲的统治权,法国和英国在1754~1763年间打了一仗,由于法国和印第安原住民在这场战役中结盟对抗英国,因此这场战役被称为“法國印第安战争”。为了准备这场战役,路易十五政权觉得沙特尔堡这一重要堡垒太过简陋,决定投入巨资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建成一座石质堡垒。这一工程始于1753年,堡垒所在地虽然没有石料,好在约6千米之外,便有一座石灰岩山丘,为建设堡垒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堡垒的围墙高3米,厚1米,围合1.6公顷的土地,堡垒内建有火药库、士兵营房、军官住所、教堂和面包房等设施。如果从空中俯瞰,可以看出整个堡垒大致呈正方形,每一个角上还有一个钻石型的凸起,每个凸起的顶点则是一个可供瞭望和射击的瞭望楼。1763年,“法国印第安战争”结束,英军占领了沙特尔堡,但由于堡垒离密西西比河太近,常受洪水侵袭,英军在18世纪70年代便放弃了这座堡垒。
岁月和洪水这两只无情的巨兽慢慢啮噬着沙特尔堡,为保护这个重要的历史遗迹,伊利诺伊州政府在1913年将堡垒购下,并对其进行修复和部分重建。来到堡垒的门楼前,大门之上悬挂着路易十五的纹章:蓝色的盾牌上排布着3朵象征法国皇室的金色鸢尾,盾牌之上则是一顶金色皇冠。这个皇室纹章悬挂在用当地出产的灰白色石灰岩垒砌的墙体上,让人依稀感受到当年法国势力的广阔。堡垒内的大部分建筑已经损毁,但堡垒东北角的火药库经修复又以当年的样子面世。这栋仅有一扇小门、没有窗户、屋顶高度倾斜的建筑看似不起眼,却是整个美国中西部现存最古老的非原住民建筑。平日的沙特尔堡少有游人,甚至散发出一种被世人遗忘的淡淡忧伤。但每年6月的一个周末里,人们会装扮成当年法裔移民、英国士兵和印第安原住民的模样,在沙特尔堡中重现当年生活、贸易以及军事演练的场景,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
圣吉纳维芙:法国殖民时期的村落景观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笔者一直游历在密西西比河东岸的伊利诺伊州,现在就让笔者带领大家再次跨过密西西比河,进入西岸的密苏里州,目的地是一个以巴黎的守护神命名的小镇——圣吉纳维芙。
在谷歌地图上看,这座人口不到5000人的小镇除了名字醒目外,和周边的小镇相比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它是欧洲移民在密西西比河西岸建立的第一个永久聚落。1750年,来自伊利诺伊州卡斯卡斯基亚的法裔移民为了利用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也便于开发位于更西部的铅矿,便在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冲积平原上建起圣吉纳维芙。1785年,圣吉纳维芙毁于一场洪水,在此后的10年里,居民们渐渐搬迁到约5千米以北的地势更高处,这就是今日的圣吉纳维芙所在地。
沿着美国61号公路行驶,拐上两车道宽的圣玛丽路,就算进入圣吉纳维芙的地界了。这的确是一座小镇,圣玛丽路上连分隔两条车道的中线都没有。路的右侧依旧是连绵的大豆田,偶有几棵大橡树鹤立鸡群般立在田野中;路的左侧是一溜民居,短短一分钟内笔者就看到两栋古朴的克里奥尔建筑,它们和现代建筑排在一起并不显得突兀。这也是圣吉纳维芙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这样一座小镇,却有着北美洲现存数量最多的克里奥尔建筑。多到什么地步呢?比其他地区所有同类建筑之和还要多。难怪有人说要想一览北美洲法国殖民时期的村落景观,没有比圣吉纳维芙更合适的地方了。
来到圣吉纳维芙的中心地带,环顾四周,看不到一栋超过三层的建筑,路上少有车辆行人,一切都显得宁静安详,与你不经意间擦身而过的一栋建筑很可能就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这不,在第二街和商贸街的街角,便坐落着一栋两层的联邦风格建筑,墙体用灰白色的石灰石垒砌而成,这是建于1818年的费利克斯·瓦尔故居。瓦尔一家是当年圣吉纳维芙的大户,以经商为生,房屋的一层曾经是做生意的门面,二层则是一家人的住所。这栋建筑是法国殖民时期的村落建筑从木质向石质过渡的重要节点,要想看更古老的木质建筑,只需走上几分钟,便来到路易斯·博尔达克故居跟前。
和不设防的瓦尔故居不同,博尔达克故居被排列紧密、几乎与肩同高的木栅栏围得严严实实。这是按当年的模样恢复的,以免牲畜进入房屋。这一“梁上立柱”建筑的斜屋顶用木片做瓦,出檐很长,遮盖住房屋四周的木质平台,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独具克里奥尔特色。穿过木栅栏上的小门,登上台阶,便来到宽敞的木质平台上,凹凸不平的灰白色墙体表面深深浅浅积下了深色的灰尘,墙上挂着的几件简陋农具更是将我们直接带回到这栋建筑落成的18世纪90年代初。进到屋中,小楼仅有一层,但上有阁楼,下有地下室。即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卧室都算得上极为宽敞,由于外墙上窗户多,因此也不显得晦暗。这栋小楼落成时便装上了当年算得上奢华的玻璃窗,可以看出博尔达克不俗的财力。
现在我们看到的博尔达克故居已经经过修复,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建筑被许多文保人士认定为美国首座专为其建筑价值而修复的房屋。修复工程是由欧内斯特·康奈利博士主持完成的,后来康奈利博士还担任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和国际纪念碑及遗址委员会总干事等职务。由一块块长木板拼成的地板已经被磨得光滑泛亮,绝大多数床铺、桌椅、柜橱、烛台等家具都已不是当年的原件。靠墙立着一张齐腰高、四腿细长的棕红色书桌,倾斜的表面已是斑驳不堪。这一并不起眼的书桌就是当年博尔达克一家用过的原物,主要用来书写信件等。
走出后门,种植着蔬菜、花卉和香料植物的花园映入眼帘,虽然面积不如当年大,仍可感受那份田园生活的闲适。一群小朋友在园中围坐在一位身穿18世纪古装的夫人身旁,听她讲述着曾经的故事,这些带着法兰西色彩的故事将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王 凯
美国腹地的“法国”
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在美国腹地流过,它也是密苏里州(位于河流西岸)和伊利诺伊州(位于东岸)的界河。克里奥尔历史区从上游的圣路易斯和卡霍基亚沿河流两岸延伸到下游的卡斯卡斯基亚和圣吉纳维芙。法裔移民是何时、又是因什么缘由来到北美腹地定居的呢?
故事还得从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新法兰西(位于今天的加拿大境内)说起。在17世纪70年代,新法兰西总督鼓励民众向西扩张,开辟通往太平洋的通道,并和原住民展开贸易。1672年,著名的法国探险家马凯特一路南下,将新法兰西的势力扩展到密西西比河流域。此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法国势力沿密西西比河南下,直抵墨西哥湾,并建立了路易斯安那领地。为了守住这一领地,防止英国势力西进,新法兰西设立许多新据点,克里奥尔历史区中许多位于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城镇便是得益于这一契机宣告诞生:如卡霍基亚诞生于1699年,卡斯卡斯基亚诞生于1703年。而在密西西比河西岸,城镇的诞生则晚了不少。西岸的第一座城镇——圣吉纳维芙建成于1750年,第二座城镇——如今大名鼎鼎的圣路易斯则诞生于1763年,从这两处典型的法式地名就可以看出它们与法国的渊源。
从17世纪70年代起,到19世纪初美国从法国手里买下路易斯安那领地的130余年里,法兰西文化在克里奥尔历史区这片曾经偏远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众多保留至今的克里奥尔建筑便是其中最醒目的遺存。这些法式木框架建筑采用独具特色的“梁上立柱”营造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在一根水平架设的横梁上,竖直地立起多根木柱,柱与柱之间的距离较近,通常容不下一人侧身穿过,用草茎、黏土和马鬃等材料填充柱子之间的空隙,便构成了房屋的墙体。克里奥尔建筑是法国建筑技艺在新大陆生根发芽并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具体范例,更是法国势力在新大陆腹地开拓、坚守和发展的历史注脚。
穿行在广袤的克里奥尔历史区,绝大部分土地都是毫不起眼的农田,但只要稍加留意,建筑、文化、殖民和帝国等词汇就会带着法兰西的印记在脑海中涌现。下面就让笔者带领大家沿着密西西比河流淌的方向,自北向南去探访克里奥尔历史区吧。
圣家堂:古老的天主教教堂
从美国中部重镇——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出发,跨过密西西比河,便来到东岸的伊利诺伊州。笔者来到小城卡霍基亚,这里地势平坦,主要道路垂直交错,构成一个方正的城区。有意思的是,整座城市虽然方正,却没有按南北或东西向排布,而是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布局,这其实是法国殖民时期城镇布局顺应农田分布方向的“遗产”。
随当年法裔移民而来的还有他们信奉的罗马天主教。在城里的第一街上,便坐落着美国最古老的、仍在使用的天主教堂——圣家堂。当看到这座教堂第一眼时,笔者感到有些失望:仅从外表看,它实在是显得太小太单薄太不起眼了。如茵的草坪上坐落着一座仓库模样的木质建筑,要不是房屋正脊上一座简易的钟亭和亭顶细弱的十字架的提醒,谁会想到这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教教堂呢?要知道,天主教教堂在美国向来以恢宏繁复著称。
仔细打量这座典型的“梁上立柱”建筑,黑核桃木的木柱根根耸立,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泛出深褐色,和柱子之间露出的灰白色灰浆对比明显,因此整个墙体便呈现出斑马一般的纹路。为了使结构更稳定,墙体由下而上向正脊微微倾斜。教堂正立面的正中是一扇大门,屋子两侧开有窗户,屋顶也是由一块块木板覆盖而成。走进这座木质教堂后,才发现这真是笔者去过的教堂中空间最小最昏暗的一个了,两排木椅夹着中央一条狭窄的通道,屋梁使用的是橡木,也被时光染得泛黑。整座教堂没有使用一枚钉子,全靠木质部件互相咬合而成。
圣家堂可谓命运多舛,它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699年。是年,在来自魁北克的圣柯思姆神父的主持下,首座圣家堂落成,后不幸毁于火灾。第二座圣家堂落成于1730年,同样没能逃脱火魔的手掌。1799年,第三座圣家堂完工,这才是我们今日所见的教堂。经历200余载光阴洗礼,圣家堂成为整个北美洲仅存的5座同类教堂之一,被列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并入选美国《国家史迹名录》。教皇保罗二世1999年1月访问美国时,在紧张的两日行程中还专程到此拜访。
沙特尔堡:密西西比河中游的军政中心
告别圣家堂,驱车南行,大约45分钟后,公路从丘陵地带陡然降到平坦的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上。由于地势平坦开阔,十分适宜种植业,公路两旁几乎全是大豆田,在夏日的阳光下闪耀着丰饶的绿意。公路把笔者引到密西西比河畔,这里便是当年法国在密西西比河中游的军政中心——沙特尔堡所在地。
早在18世纪早期,法国为了将圣劳伦斯河谷和墨西哥湾之滨这一南一北两个聚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鼓励在密西西比河中游的农业生产,决定在卡斯卡斯基亚(当时法国在这一带规模最大的聚落)以北约26千米的密西西比河畔修建一座堡垒。这座堡垒既是军事中心,也是政治中心,并以法国沙特尔公爵命名。 和圣家堂一样,沙特尔堡也经历了两次重建。第一座和第二座沙特尔堡分别建成于1720年和1725年,它们都是用木栅栏围合而成的简易堡垒。为了争夺在北美洲的统治权,法国和英国在1754~1763年间打了一仗,由于法国和印第安原住民在这场战役中结盟对抗英国,因此这场战役被称为“法國印第安战争”。为了准备这场战役,路易十五政权觉得沙特尔堡这一重要堡垒太过简陋,决定投入巨资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建成一座石质堡垒。这一工程始于1753年,堡垒所在地虽然没有石料,好在约6千米之外,便有一座石灰岩山丘,为建设堡垒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堡垒的围墙高3米,厚1米,围合1.6公顷的土地,堡垒内建有火药库、士兵营房、军官住所、教堂和面包房等设施。如果从空中俯瞰,可以看出整个堡垒大致呈正方形,每一个角上还有一个钻石型的凸起,每个凸起的顶点则是一个可供瞭望和射击的瞭望楼。1763年,“法国印第安战争”结束,英军占领了沙特尔堡,但由于堡垒离密西西比河太近,常受洪水侵袭,英军在18世纪70年代便放弃了这座堡垒。
岁月和洪水这两只无情的巨兽慢慢啮噬着沙特尔堡,为保护这个重要的历史遗迹,伊利诺伊州政府在1913年将堡垒购下,并对其进行修复和部分重建。来到堡垒的门楼前,大门之上悬挂着路易十五的纹章:蓝色的盾牌上排布着3朵象征法国皇室的金色鸢尾,盾牌之上则是一顶金色皇冠。这个皇室纹章悬挂在用当地出产的灰白色石灰岩垒砌的墙体上,让人依稀感受到当年法国势力的广阔。堡垒内的大部分建筑已经损毁,但堡垒东北角的火药库经修复又以当年的样子面世。这栋仅有一扇小门、没有窗户、屋顶高度倾斜的建筑看似不起眼,却是整个美国中西部现存最古老的非原住民建筑。平日的沙特尔堡少有游人,甚至散发出一种被世人遗忘的淡淡忧伤。但每年6月的一个周末里,人们会装扮成当年法裔移民、英国士兵和印第安原住民的模样,在沙特尔堡中重现当年生活、贸易以及军事演练的场景,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
圣吉纳维芙:法国殖民时期的村落景观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笔者一直游历在密西西比河东岸的伊利诺伊州,现在就让笔者带领大家再次跨过密西西比河,进入西岸的密苏里州,目的地是一个以巴黎的守护神命名的小镇——圣吉纳维芙。
在谷歌地图上看,这座人口不到5000人的小镇除了名字醒目外,和周边的小镇相比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它是欧洲移民在密西西比河西岸建立的第一个永久聚落。1750年,来自伊利诺伊州卡斯卡斯基亚的法裔移民为了利用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也便于开发位于更西部的铅矿,便在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冲积平原上建起圣吉纳维芙。1785年,圣吉纳维芙毁于一场洪水,在此后的10年里,居民们渐渐搬迁到约5千米以北的地势更高处,这就是今日的圣吉纳维芙所在地。
沿着美国61号公路行驶,拐上两车道宽的圣玛丽路,就算进入圣吉纳维芙的地界了。这的确是一座小镇,圣玛丽路上连分隔两条车道的中线都没有。路的右侧依旧是连绵的大豆田,偶有几棵大橡树鹤立鸡群般立在田野中;路的左侧是一溜民居,短短一分钟内笔者就看到两栋古朴的克里奥尔建筑,它们和现代建筑排在一起并不显得突兀。这也是圣吉纳维芙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这样一座小镇,却有着北美洲现存数量最多的克里奥尔建筑。多到什么地步呢?比其他地区所有同类建筑之和还要多。难怪有人说要想一览北美洲法国殖民时期的村落景观,没有比圣吉纳维芙更合适的地方了。
来到圣吉纳维芙的中心地带,环顾四周,看不到一栋超过三层的建筑,路上少有车辆行人,一切都显得宁静安详,与你不经意间擦身而过的一栋建筑很可能就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这不,在第二街和商贸街的街角,便坐落着一栋两层的联邦风格建筑,墙体用灰白色的石灰石垒砌而成,这是建于1818年的费利克斯·瓦尔故居。瓦尔一家是当年圣吉纳维芙的大户,以经商为生,房屋的一层曾经是做生意的门面,二层则是一家人的住所。这栋建筑是法国殖民时期的村落建筑从木质向石质过渡的重要节点,要想看更古老的木质建筑,只需走上几分钟,便来到路易斯·博尔达克故居跟前。
和不设防的瓦尔故居不同,博尔达克故居被排列紧密、几乎与肩同高的木栅栏围得严严实实。这是按当年的模样恢复的,以免牲畜进入房屋。这一“梁上立柱”建筑的斜屋顶用木片做瓦,出檐很长,遮盖住房屋四周的木质平台,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独具克里奥尔特色。穿过木栅栏上的小门,登上台阶,便来到宽敞的木质平台上,凹凸不平的灰白色墙体表面深深浅浅积下了深色的灰尘,墙上挂着的几件简陋农具更是将我们直接带回到这栋建筑落成的18世纪90年代初。进到屋中,小楼仅有一层,但上有阁楼,下有地下室。即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卧室都算得上极为宽敞,由于外墙上窗户多,因此也不显得晦暗。这栋小楼落成时便装上了当年算得上奢华的玻璃窗,可以看出博尔达克不俗的财力。
现在我们看到的博尔达克故居已经经过修复,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建筑被许多文保人士认定为美国首座专为其建筑价值而修复的房屋。修复工程是由欧内斯特·康奈利博士主持完成的,后来康奈利博士还担任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和国际纪念碑及遗址委员会总干事等职务。由一块块长木板拼成的地板已经被磨得光滑泛亮,绝大多数床铺、桌椅、柜橱、烛台等家具都已不是当年的原件。靠墙立着一张齐腰高、四腿细长的棕红色书桌,倾斜的表面已是斑驳不堪。这一并不起眼的书桌就是当年博尔达克一家用过的原物,主要用来书写信件等。
走出后门,种植着蔬菜、花卉和香料植物的花园映入眼帘,虽然面积不如当年大,仍可感受那份田园生活的闲适。一群小朋友在园中围坐在一位身穿18世纪古装的夫人身旁,听她讲述着曾经的故事,这些带着法兰西色彩的故事将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