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的方式教文学?例谈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idaoc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年轻教师执教老舍的《母鸡》(人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后,由德高望重的教研员点评。原以为能够得到充分肯定,不曾料到,厂在肯定了教师素质和一些具体环节后,教研员用委婉的语气在总体上给以否定。理由是:过于理性,没有用文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不但让执教者感到纳闷,就连有些听课的教师也感到震惊。
  《母鸡》是老舍的散文,写的是一只凶狠、自私、令人讨厌的母鸡后来因为有了雏鸡而变得负责、慈爱、勇敢,形象地告诉读者:爱不但能温暖别人,也能改变自己。执教者的教学是根据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的:这只母鸡原先是怎样的?后来变成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分析“原先怎样”时,着重引导学生从第一、二、三自然段,得出烦人、凶狠、好大喜功的结论;分析“后来变成怎样”时,教师先要学生读第九自然段,抓住“负责、慈爱、勇敢和艰辛”四个词语,再引导学生从第五——八自然段中去找出相应的事例。然后再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得出“因为有了雏鸡”的结论。
  应该说,这节课线索清晰,思路流畅,问题集中,深入文本。教师说得顺,学生学得懂。但这节课确实不能算优秀的课,正如教研员所说的,过于理性,不是用文学的方式来教学。《母鸡》是一篇散文,理应“用文学的方式”来教学,可执教者用一般记叙文的教学方法来分析,显然是有所欠缺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用文学的方式呢?概括地说,就是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具体而言,应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感受形象为主而不是理性概括
  
  文学作品的最大特点是用形象说话。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形象。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方块文字中读出画面来,浮现出形象来,而不是把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用词语概括出来,贴上某些标签。比如对《母鸡》中原先的母鸡形象,作者就有生动的描写,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文字,让学生想象:A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B遇到另一只母鸡时,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对这些句子,可以先让学生读两遍,然后启发学生想:母鸡的动作是怎样的?声音是怎样的?神态又是怎样的?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母鸡,模仿其神态和动作等。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反过来,如果这样启发:读了A句,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烦人)读了B句,可以用哪一个词来概括?(凶狠)那就是只停留在概念层面上,过于理性。用文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就是先不要用笼统的概念来概括意思,不要从具体的描写中抽出几条干巴巴的理性的筋,而是努力把文字塑造的形象印在学生的头脑中。
  
  感情体验为主而不是抽象说教
  
  文学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情感性,它是用情感来影响人、感染人的,而不是用道理来说服人,开导人。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倾向,它的感情是渗透在文字中的。教学时,教师就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感情,并产生共鸣。比如《母鸡》中对母鸡改变后的描写:A发现了一点儿可以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B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C因为它是母亲,一个母亲就是一位英雄。对这些文字,我们先是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这样启发:这些句子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语气如何?节奏如何?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体验后,自然会对母鸡产生敬佩之情。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引导:A句表明母鸡的什么?(关怀儿女)B句表明什么?(宽厚慈爱)这就是简单的说教了。说教,给的只是理念而不是感情,说教是不可能打动学生的。用文学的形式进行教学,实际上就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情景化和体验性。
  
  品味语言为主而不是词句分析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它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通讯报道、议论文和科技说明文,其语言往往更生动、形象、富有魅力,也更值得品味。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妙处。比如对《母鸡》中的下面两句:A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的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B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A句,作者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对母鸡的好大喜功给以讽刺。读到此处,读者不免会心一笑。这句要努力引导学生读出味儿来,特别是对“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这几个词,要用强调的语气。对B句,要引导学生体会“圆圆地下垂、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自己却消瘦”等形象化语言所显示的意义,强调一个是圆圆下垂,一个是消瘦。如果这样:这句用了什么方法(对比),表明了什么?(母爱)那就是句式的定性分析。品味语言与句子分析的区别在于:品味语言是找到对语言的感觉,句子分析是对语言材料的理性认识。
  当然,用文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不等于文学欣赏。也绝不是进行文学教育。只要抓住语文的文学因素进行教学,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美好的启迪。小学语文姓“小”姓“语”的特点决定了它文学性必须建立在工具性之上,如果连书也读不通、字也认不出,就要学生想象、体验和品味,那是不现实的。
  
  责任编辑 邓诗霞
其他文献
《氧气》一课中,用双氧水和胡萝卜制取氧气是一种简单方便、效果显著的实验方法。教学中,当学生把带火星的木棒放入制氧的烧瓶中,看到微弱的火星又重新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火花时,都惊奇地瞪大了双眼,兴奋得鼓起掌来。我想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归纳氧气的特性。汤嘉蕾同学突然冒出一句:“吴老师,如果不用胡萝卜,用别的东西行吗?”我听了一愣,“这个老师没有想到也没有试过,课后你去试一试好吗?”我只能如实说了。  课后
期刊
[编者按]本期开设“关注孩子”专栏,安排三篇文章。分别用社会学调查中定性描述、定量数据及教育叙事三种方法,描述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灾区儿童的教育状态,欲使社会各界把更多的关爱投注在这些远离父母的边缘群体上,使教师们在面对这类教育问题时有方可循。让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缺失的同时不失健康的成长方向。  目前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子女生活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跟在父母身边在城市里不停地辗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原生态”一词逐渐遍布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领域。人们对于“原生态”的追求几近疯狂:鸡鸭鱼肉要吃纯食草的,蔬菜瓜果要食无公害的,果珍饮料要喝纯天然的,影视唱片要赏原版装的,甚至连度假旅游也要去原始村落、原始生态园……如此这般,莫不折射出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固有生命形态的追求之情。  课堂教学也应是这样!社会大课堂,课堂小社会。在课程改革呼声甚高的当今社会。教师应引领学生游历于课堂“原生
期刊
教师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风帆不挂上桅杆,是一块没有动力的布。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拥有爱心,就要拥有行动。前几年,我响应党中央支援西部的号召。报名参加了为期两年的援疆支教。  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清贫和艰苦,选择了寂寞。每次去新疆或回家探亲都很困难。首先是火车票难买,其次是路途遥远。一个人又带着行李。很不方便。火车到站时,已是夜里10点了,打车回家要走两个多小时,
期刊
[编者按]2002年,由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发起的以六大行动为基本方法,以儿童课程、理想课堂和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课程,以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新教育实验正式启动,迄今为止,已有数百所实验学校加盟,影响深远。我们特约请新教育研究中心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主持人铁皮鼓先生为本刊撰写“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专栏”,探讨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期刊
晨6点零2分,自然醒来。这是难得的事。可是,看罢手机,马上便一激灵下了床——得准备早餐了。往日,都是晨5点25分和5点30分,各有手机闹铃一个。奇怪的是,这一日两个手机闹铃过去,竟然没有被闹醒。许是昨夜睡得太迟的缘故吧。12点睡的么?要不,就是凌晨1时左右?哪里记得清哟。也容不得多想,赶紧去做早餐。  说是做早餐,其实也只是将电饭锅的插头插上,再将其开关摁下便是。毕竟,昨夜早已淘好了米,洗净了花生
期刊
阿艺,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如雷贯耳不是因为他的优秀表现,而是缘于他的斑斑劣迹。从他读三年级开始,每次分班都没有老师愿意接收他,教过他的老师都说:阿艺,一块难啃的骨头。  2007年的秋季开学了,五年级升六年级的学生要经过教导处的分班,然后由班主任们抽签决定。抽签时,老师们就谈到了阿艺,当然说的话都是相同的:“千万不要抽到有阿艺的这个班哪!”他们抽完签后,迅速地打开,接着个个笑逐颜开,我还没打开就心
期刊
我今年不到三十,像大家一样,从小爹妈就给取好了名字。按照符号学的理论,名字不具实在意义,只是蝼蚁之身的文字标记。此标记的使用,是理由无端(凭什么要用那几个字代表我)、指向含混(天下姓名相同者多矣)、随机派位(只有几十年,还不能专用)的。确实,从小到大,我们的名字,只是社会系统确定身份的方式,显现在身份证、考试卷、保险单、结婚证和死亡书等诸多文本上。反倒是小名、绰号、昵称或法定名字的异版,在种种情态
期刊
提高阅读教学课堂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下三个维度。    一、在课程观(价值导向)上,坚持以知识为底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著名课程专家崔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其主要精神》中认为,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背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呼唤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因此,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乃至为以后生产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改责
期刊
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阅读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变,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的阅读教学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譬如。过分追求课堂的热闹、教学的技巧,对语文教学中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落实不够,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把握不准。没有将课程标准的基本“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理念落到实处,过分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申的独特体验,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等。总而言之,当前阅读教学课堂实效性还存在很大问题。  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对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