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性
  1.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2.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3.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
  二、体育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1.必须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都可以一览无遗。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分析。只有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
  2.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
  3.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4.在体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训练。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5.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地让他们独立进行活动,并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被动驱使为主动追求。
  6.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首先应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教材的选用应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培养学生道德感、理智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个性特征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学生的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因素中最明显的一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教材,同一教学内容,有的学生练习的很认真,而有的学生却无精打采。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兴趣不同,由于没兴趣而导致心理活动水平下降,身体运动技能未能激活,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活动,就可能会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的性格类别也同样影响着教学效果。性格可分为两种:内倾型和外倾型。属于外倾型性格的人,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运动能力较强;而属于内倾型性格的人则性格孤僻,反应较慢,运动能力也较弱。如忽略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做不到合理化,就会造成前者“吃不饱”后者“吃不消”的情况,结果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五、高質量教学效果和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
  为使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个性充分发展得到统一,应按学生的个性分组进行教学(可以兴趣或性格分组)。
  兴趣分组法即按学生兴趣选择,组成各教学小组。由于整体成员都是因为喜爱某一项运动才自愿参加学习的,所以,他们的学习动机无疑是积极的。这样,教师在课上的组织与安排,就能得到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够尽情运动、享受,身心都会得到有益发展。
  性格分组法即按照性格类型(内、外向型),结合他们的运动能力,分组教学。由于该法是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进行因材施教,这就使教师能较容易地控制课的密度和运动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而且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环境,从而使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得到统一。
  综上所述,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使其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大胆设置音乐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音乐的活动中,通过学生自
期刊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基本特征,综合评价脑卒中事件对主要照顾者及患者家庭所造成的负担和影响,探讨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及患者家庭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与健康基本理念其中一条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体育课要在安全健康中进行的重要性。  【关键词】:体育 安全 健康  体育课教学主要是以室外课为主,由此确定体育课存在不安全因素,偶尔会发生学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广大体育教師应高度重视体育课上安全问
摘要:初中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和体育知识教育。并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式,初中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讲清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体育锻炼与身体素质、学习以及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体育教学 改进教学模式 成效  一、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
一、研究过程化引导促使学生鉴赏能力的生成的起缘  实施新课程以来,原先在教学中被忽视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逐渐进入教学视野。一些教师打破以往以讲为主的灌输格局,重视学生参与,学生的声音开始在课堂里激荡。课堂教学过程因师生互动开始产生丰富的生成资源。  二、过程化引导促使学生鉴赏能力的生成的内涵  过程化引导是新型的课堂生成资源,是教师在处理学生的提问、质疑、回答等课堂生成资源时,以
期刊
【内容摘要】 幼儿体育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儿童将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既要有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体魄,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保证幼儿有充足和丰富的户外体育运动。当前,有些幼儿园正在逐步重视户外体育运动,但活动的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园只流于形式,并没真正放开幼儿的手脚。本文就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如何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进行探讨,如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科学安排活动的
学位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
期刊
在美术课教学中,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年龄的特点,创设各自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美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课改的要求,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了自主性学习的原则,在执行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要想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就必须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乐、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和体验,学生在自主探究美术、主动获得知识同时享受美感、享受成
期刊
摘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展开时,可以从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韵律感,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实践等多方面来进行来进行  关键词:中学音乐 欣赏教学 探讨  音乐教育是学校中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其对于学生感受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学音乐课中,其主要的内容有音乐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