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应对”伴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子女教育问题却令人堪忧。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孩子们还缺什么?大家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听话太难教。懒惰、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厌学、暴躁、冷漠、自私等这些现象,也就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困惑。如何扭转这些现象呢?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洒扫应对”健康坚强乐观
  你发现周围的小孩会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吗?你发现小孩好吃的东西时会与他人分享吗?你发现……这些现象看似平常,但是恰恰这些简单的行为和习惯却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事,是孩子道德完善的基础。然而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子女的教育问题却越来越令人堪忧。
  我认为,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在全国教育系统对未成年人“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热火朝天的时刻,我也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究。
  “洒扫应对”出自宋朝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洒扫应对”意为洒水扫地,酬答宾客。洒扫应对教育,即洒水扫地这些日常家务的劳动教育和待人接物的处世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自理能力的人,有道德的人,有担当的人,有理想的人。作为教师又为人母的我,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教学中都十分注重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争取尽最大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有自理能力、有道德、有担当、有理想的四有新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对我们班的学生采取了很多项措施。
  一、利用板报、墙报、橱窗等宣传阵地,营造学习氛围
  首先全班学生都对板报、墙报、橱窗进行设计,然后群策群力汇集成最好的设计,最后由绘画小能手和书法小能手完成宣传阵地。通过全体学生的参与,学习氛围更浓,效果更佳。
  二、带领学生付诸实践
  1.在学校
  (1)带领学生快乐劳动。我们班每天开展快乐劳动十分钟、两小扫和每周一大扫活动,个人课桌、书包、书本、衣着保持干净整洁。因地制宜,在校园劳动基地,开辟“开心菜园”,引导学生种植各种农作物,进行劳动实践。
  (2)举办“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加强校园生活礼仪教育,采取“四进”礼貌(进校园、进教室、进办公室、进会堂),“三相处”礼仪(与老师交往相处、与同学交往相处、男女同学交往相处),教学区内“三个轻轻”(说话轻轻、走路轻轻、推门轻轻)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懂礼仪、讲礼貌、尊师长。
  (3)开展“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民”教育。采取班会、队会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从感恩老师、父母开始,茁壮感恩心苗,常怀感恩之心、常立感恩之德、常行感恩之举。
  2.在家庭
  (1)引导学生自理自立。鼓励未成年人在家里做叠衣服、洗碗、洗菜、做饭、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引导他们每天起床整理个人房间、出门前整洁个人衣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农村,引导未成年人利用双休、节假日,跟随父母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活农事。
  (2)培养待人接物礼节。告知学生待客之礼:(如端茶倒水、问好问候、陪同聊天等)和做客时的礼貌(如敲门、问候、用餐、告别等)。
  (3)开展“日行一孝”教育。开展“我为妈妈(爸爸)过节日”“我为妈妈(爸爸)洗洗脚”“我当一天家”“与父母说说知心话”等活动,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同时,引导未成年人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或在节假日期间,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恩父母。
  3.在社区
  (1)志愿劳动。我们班开展“楼道小卫士”活动,为楼道邻里做清洁小服务。重点开展“社区卫生一日扫”、城乡卫生清扫、社区义务劳动等体验活动。
  (2)争做文明小公民。引导未成年人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四方面入手,每天做一件小事(如捡拾垃圾、植树护绿、文明宣传等)。
  (3)日行一善,逐步培养文明习惯。开展关爱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开展“红领巾敬老助残”“关爱空巢老人”“福利院献爱心”、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传递文明、传递温暖,培育社会责任意识。
  三、利用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影响学生
  《语文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是个体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道理品质、思维品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个人的性格、能力、气质、品德修养、思维方式等。人格塑造是在引导学生追求人的完美性过程中对其性格、气质、品格、情操等方面施以积极的影响,以帮助其形成健康、理想的人格。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教学任务和洒扫应对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学阅读链接:《感恩的心》,通过对“感恩是一种传统”“感恩让生命更精彩”两部分内容的阅读,了解中外有关感恩传统、感恩故事,懂得感恩的内涵,学会感恩。让学生搜集有关感恩的故事、诗歌等,在课外阅读中深化认识和理解。最后,将感恩之心转化为感恩行动,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报答他人对自己的爱。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感恩行动计划。这样的教学主要是注意渗透教育,使学生的感恩行动不仅仅体现在一朝一夕、一时一势,而是要形成贯穿一生的良好品质。例如,除了给父母捶捶背、洗一次脚,给老师倒一杯水,跟同学说一句感恩的话之外,还应该把关心父母,尊敬老师,尊重和帮助他人作为一种美好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
  四、建议家长正确对待孩子
  我给家长们提了两点建议:第一,不要包办孩子的事情。为人父母的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总是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好,学习得更好。于是,我们在爱的名义下,替孩子包办了许多事情。如果长期包办,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独立生活的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喜欢依赖父母。这对他们的危害可是一生啊!第二,不要过度保护孩子。父母们总是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在保护孩子方面往往也会出现过度的现象,但孩子毕竟是要走向社会的。父母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明白生活当中充满着一些危险,让孩子在生活当中体验如何预防这些危险或者应对危险。只有经历过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孩子才能学会在行动中多加小心,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教学中的人格渗透以及父母育儿思想的转化,孩子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言行得到了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渐渐地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感恩、怎样向善,从而更好地去热爱生命,担当责任,让他们在童年时,就健康、坚强、乐观地成长。未成年人的“洒扫应对”将是一个长期的而又艰巨的任务,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
其他文献
摘要:从乔布斯的成功经历来看,中国的职业教育,一是需要更多一些宽容,建立职业教育特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机制,呼唤更宽容的社会环境;二是教育学生不局限于逐利,不止步于就业,让学生学会创业;三是教育学生认真做好每件事,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四是要配备充足的艺术教师,培养学生唯美雅致的艺术气质,形式多样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强化实践熏陶。  关键词:乔布斯;中国职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围绕着“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持续实施人才强税战略,强调要引入学习型组织建设理念,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倡导行动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青少年健康成长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青少年成长隐忧对策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隐忧  (一)身体健康不容乐观  当前的青少年主要表现为身体素质正在下降,下降比较严重的是力量和耐力;与体质密切相关的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的评价结果也明显下降;学生近视眼发病率直线上升;肥胖在学生中已成为流行病。脆弱的体质有
摘要:“弘扬善水文化,建设幸福校园”是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的发展愿景,而注重师生发展,是该校实现发展愿景的重要抓手。许多先进的理念、有效的举措、突出的成果,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教师;学生;发展;幸福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5-0060-04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重要的合作项目,既是一座具有国际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