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写作中心,为什么值得运行写作中心,目前国内外對于写作中心的研究状况,美国写作中心的发展,写作中心在作者学校的应用情况,以及写作中心的发展与不足之处。
关键词: 英语写作中心 高等教育 大学英语教育 教育应用
一、英语写作中心的背景研究
英语写作中心(以下称写作中心)主要用于给学生提供写作上的帮助,包括一切与学生论文写作、项目写作、报告书、文件、网页等项目。写作中心的运作模式是以顾问形式对学生提供半个小时左右、一对一形式的写作会谈,帮助学生通过写作途径学习。本研究只限于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学生中英语写作的教学实践范畴。
2000年4月颁布的《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规范与指导,根据《大纲》的要求,中国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教学均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文秋芳在《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提出了“相关知识课程与英语专业课程置于同等地位,弱化了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文秋芳,2014:121),这种培养方式会导致英语专业人才的质量下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原《大纲》的要求已经不适合作为目前的高校英语专业指导了,也无法满足当下对英语专业人才的专业需求。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的指示,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比起以前更加强调了“英语文学赏析能力”(彭青龙,2016)。相较于《大纲》“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能顺,表达得体”的“150个—200个单词的短文”的写作要求,显然无法反映出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因为单纯150个—200个单词的短文,仅作于文学归纳都略显捉襟见肘,何况是比“归纳”要求更高的“赏析能力”。作为检测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的条件之一,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必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能够提高对英语文学赏析的反应能力,传统“150个—200个”单词的短文要求必须转变为一种新的要求,并且不能仅限于字数上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将追加文学阅读、文学归纳、文学分析、文学欣赏的要求,以及新的写作结构、写作框架和写作评估;这对于传统写作课堂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挑战。英语写作中心恰恰可以填补传统课堂的一些空白,如能提供师生比例、写作启发、写作辅导、即时反馈等服务。再者,以为“通过写作去学习”为主旨的写作中心能与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契合,使得学生可以尝试在写作过程中学习英语文学,达到提高英语文学赏析能力的效果。
固然,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为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总体而言,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能迅速跟上变化的步伐其实并不那么容易,教学要求学生的英语写作尽量按新的需求进行,但学生要从传统的英语写作要求做出质和量的提升就需要在教材和教学教法等方面都进行相契合的配套才可以,这样看来,目前无论从学生的具体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教法等方面都缺乏相适应的操控性较强的指导和研究。基于此,我们借鉴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外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尝试在校内创办写作中心作为英语写作教学的辅助,一方面可以切实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构建英语写作的框架,另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积累更多更具操控性的经验。当然,本研究还希望通过对高校英语写作中心的应用研究,对高校的写作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让更多的教师都能重视高校专业英语学生写作的重要性,培养出更加适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英语人才。
二、英语写作中心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目前我国关于英语写作中心的文献内容大多为对于国外写作中心的介绍,或者对写作中心对中国高校学生帮助的一种思考,还未见任何关于如何运作、实行及结果等相关文献。比如范晓晖在其《利用美国大学写作中心的资源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一文中提到,“英语写作教学长期低效”,而要“改变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提及了利用美国大学的写作中心资源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写作教学(范晓晖,2014)。范晓晖等人很敏锐地察觉到了写作中心能给我国的写作教育带来的突破,却又局限于利用国外的资源。先不说利用国外的写作资源困难重重,我国师生因为地域限制最多只能运用到其写作中心的网络资源,写作中心最重要的“一对一,面对面”模式则完全触及不到。芦俊燕和叶婉华同样提到了网络平台上构建的写作中心,虽然已经远瞻到了写作中心的优势,却同样被局限于网络平台上。因此,目前国内对于写作中心的研究还处在最基础的探索与宣传阶段。
在国外,英语写作中心的研究非常广泛。仅以“writing center”为关键词在Emerald Insight就有78,448篇文献,其中,2016年便有4075篇关于写作中心的研究,可见写作中心在国外早已是一个成熟完整的体系。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写作中心早在1929年就被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Warner Taylor以“inauguration of English ‘clinics’”(英语“诊所”的开始)的形式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同时,Taylor还将其定义为该诊所是一个系统的方法,可在全程监督下通过给新生提供学分奖励鼓励他们接受额外的练习,促使学生寻找英语学习中的不足,让他们的语言使用正确性能达到正常的标准(Taylor, 1929)。在1932年在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所成立的“General College Writing Laboratory”(综合学院写作实验室)标志着“drill-and-practice grammar work”(反复语法练习)的学习模式被重新理解,让大家不再局限于“好的写作取决于好的语法”这一刻板印象(Appel, Francis S., 1937)。经过近八十年的发展,如今写作中心已经成为美国高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均与各高校的图书馆合作,渗透到每一个课程体系当中。 以密西西比学院为例,在新生(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的时候,都會有一门课程专门介绍图书馆的各种功能,其中写作中心占了约三分之一的比重,并且会有各种任务布置让学生尽快接触和熟悉写作中心的运作模式与体验到写作中心能给学生带来的帮助。同时,给学生上专业课程的教授也会给学生布置每个学期的任务,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前中末期都要去写作中心完成至少三次以上的写作任务。对写作感兴趣及对写作能力突出的学生,还会成为写作中心的成员,为全校师生提供写作服务,并定期参与由指导老师策划与指导的各种写作活动。
总的来说,美国高校写作中心的成功发展模式,对于中国高校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课程与指导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
三、写作中心在我校的应用情况
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写作中心成立于2017年11月15日由笔者作为该中心的负责人运作。主要形式是以聘任并同时训练高年级英语专业的学生担任写作中心的个别指导,为低年级的学生提供英文写作一对一免费辅导。起步阶段的辅导内容主要包括:
1. How to begin a writing(如何开始写作)
2. Brain storming(头脑风暴)
3. Structure
关键词: 英语写作中心 高等教育 大学英语教育 教育应用
一、英语写作中心的背景研究
英语写作中心(以下称写作中心)主要用于给学生提供写作上的帮助,包括一切与学生论文写作、项目写作、报告书、文件、网页等项目。写作中心的运作模式是以顾问形式对学生提供半个小时左右、一对一形式的写作会谈,帮助学生通过写作途径学习。本研究只限于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学生中英语写作的教学实践范畴。
2000年4月颁布的《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规范与指导,根据《大纲》的要求,中国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教学均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文秋芳在《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提出了“相关知识课程与英语专业课程置于同等地位,弱化了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文秋芳,2014:121),这种培养方式会导致英语专业人才的质量下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原《大纲》的要求已经不适合作为目前的高校英语专业指导了,也无法满足当下对英语专业人才的专业需求。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的指示,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比起以前更加强调了“英语文学赏析能力”(彭青龙,2016)。相较于《大纲》“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能顺,表达得体”的“150个—200个单词的短文”的写作要求,显然无法反映出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因为单纯150个—200个单词的短文,仅作于文学归纳都略显捉襟见肘,何况是比“归纳”要求更高的“赏析能力”。作为检测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的条件之一,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必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能够提高对英语文学赏析的反应能力,传统“150个—200个”单词的短文要求必须转变为一种新的要求,并且不能仅限于字数上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将追加文学阅读、文学归纳、文学分析、文学欣赏的要求,以及新的写作结构、写作框架和写作评估;这对于传统写作课堂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挑战。英语写作中心恰恰可以填补传统课堂的一些空白,如能提供师生比例、写作启发、写作辅导、即时反馈等服务。再者,以为“通过写作去学习”为主旨的写作中心能与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契合,使得学生可以尝试在写作过程中学习英语文学,达到提高英语文学赏析能力的效果。
固然,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为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总体而言,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能迅速跟上变化的步伐其实并不那么容易,教学要求学生的英语写作尽量按新的需求进行,但学生要从传统的英语写作要求做出质和量的提升就需要在教材和教学教法等方面都进行相契合的配套才可以,这样看来,目前无论从学生的具体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教法等方面都缺乏相适应的操控性较强的指导和研究。基于此,我们借鉴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外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尝试在校内创办写作中心作为英语写作教学的辅助,一方面可以切实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构建英语写作的框架,另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积累更多更具操控性的经验。当然,本研究还希望通过对高校英语写作中心的应用研究,对高校的写作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让更多的教师都能重视高校专业英语学生写作的重要性,培养出更加适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英语人才。
二、英语写作中心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目前我国关于英语写作中心的文献内容大多为对于国外写作中心的介绍,或者对写作中心对中国高校学生帮助的一种思考,还未见任何关于如何运作、实行及结果等相关文献。比如范晓晖在其《利用美国大学写作中心的资源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一文中提到,“英语写作教学长期低效”,而要“改变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提及了利用美国大学的写作中心资源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写作教学(范晓晖,2014)。范晓晖等人很敏锐地察觉到了写作中心能给我国的写作教育带来的突破,却又局限于利用国外的资源。先不说利用国外的写作资源困难重重,我国师生因为地域限制最多只能运用到其写作中心的网络资源,写作中心最重要的“一对一,面对面”模式则完全触及不到。芦俊燕和叶婉华同样提到了网络平台上构建的写作中心,虽然已经远瞻到了写作中心的优势,却同样被局限于网络平台上。因此,目前国内对于写作中心的研究还处在最基础的探索与宣传阶段。
在国外,英语写作中心的研究非常广泛。仅以“writing center”为关键词在Emerald Insight就有78,448篇文献,其中,2016年便有4075篇关于写作中心的研究,可见写作中心在国外早已是一个成熟完整的体系。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写作中心早在1929年就被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Warner Taylor以“inauguration of English ‘clinics’”(英语“诊所”的开始)的形式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同时,Taylor还将其定义为该诊所是一个系统的方法,可在全程监督下通过给新生提供学分奖励鼓励他们接受额外的练习,促使学生寻找英语学习中的不足,让他们的语言使用正确性能达到正常的标准(Taylor, 1929)。在1932年在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所成立的“General College Writing Laboratory”(综合学院写作实验室)标志着“drill-and-practice grammar work”(反复语法练习)的学习模式被重新理解,让大家不再局限于“好的写作取决于好的语法”这一刻板印象(Appel, Francis S., 1937)。经过近八十年的发展,如今写作中心已经成为美国高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均与各高校的图书馆合作,渗透到每一个课程体系当中。 以密西西比学院为例,在新生(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的时候,都會有一门课程专门介绍图书馆的各种功能,其中写作中心占了约三分之一的比重,并且会有各种任务布置让学生尽快接触和熟悉写作中心的运作模式与体验到写作中心能给学生带来的帮助。同时,给学生上专业课程的教授也会给学生布置每个学期的任务,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前中末期都要去写作中心完成至少三次以上的写作任务。对写作感兴趣及对写作能力突出的学生,还会成为写作中心的成员,为全校师生提供写作服务,并定期参与由指导老师策划与指导的各种写作活动。
总的来说,美国高校写作中心的成功发展模式,对于中国高校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课程与指导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
三、写作中心在我校的应用情况
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写作中心成立于2017年11月15日由笔者作为该中心的负责人运作。主要形式是以聘任并同时训练高年级英语专业的学生担任写作中心的个别指导,为低年级的学生提供英文写作一对一免费辅导。起步阶段的辅导内容主要包括:
1. How to begin a writing(如何开始写作)
2. Brain storming(头脑风暴)
3.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