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全国没有实现去年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的热烈讨论,也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建议在高度重视工业降耗减排的同时,高度重视林业对降耗减排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以有效化解工业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3月7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参加陕西代表团分组审议时提出了这一建议。会后,本刊记者就这一问题独家采访了贾治邦局长。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发言,对我国政府降耗减排的决心和措施表示极为钦佩,能谈得具体一点吗?
贾治邦:温家宝总理在总结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全国没有实现降耗减排目标这件事没有丝毫回避,并提出了许多坚决有力的措施。这不仅表明我国政府是一个高度负责任的政府,也表明我国实现降耗减排目标的坚定决心。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正处在工业化关键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要实现降耗减排的目标,困难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与耗能、排放是正比关系。要发展势必要消耗能源、增加排放,要降耗减排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展。我看过一个材料,有关学者测算,如果将我国煤炭的使用量降低一个百分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0.74%,GDP将下降0.64%,社会福利将降低0.60%,同时还将减少470多万个就业岗位。可见,实现降耗减排的目标,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很大的。因此,我国政府对降耗减排的决心和措施,赢得了人大代表的钦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中国新闻周刊:国际社会的确对我国降耗减排十分关注,这是不是更多地出于对生态环境的考虑?
贾治邦:的确是这样,特别是出于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气候变暖,每一个地球公民的感受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明显。去年北京的冬天超乎寻常的暖和,我相信北京市民都有切身的体会。
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有关报告,上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度,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本世纪全球气温还将上升1.8~4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9~59厘米。这样的话,一些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受到威胁。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中国新闻周刊:我国降耗减排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怎样的影响?
贾治邦: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致。为应对气候变暖,1997年全世界有159个国家在日本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这一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量作出了硬性约束。从目前情况看,《京都议定书》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量不减反增。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虽然不受《京都议定书》硬性减排的约束,但我国政府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以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自我提出了降耗减排的目标,这在国际社会必将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对《京都议定书》的执行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新闻周刊:《京都议定书》提出了什么样的减排措施?
贾治邦:《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措施,主要体现为清洁发展机制(CDM)。它具体包括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减排,即主要通过替代手段和依靠技术进步,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二是“间接”减排,即利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和提高森林生长量,提高森林吸碳固碳的能力。
由于通过发展林业减排的成本较低,而且还具有多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京都议定书》规定日本的减排指标是6%,其中3.9%通过森林固碳来完成。其他很多发达国家也通过在本国发展森林和在发展中国家购买林地造林,来实现减排的目标。
中国新闻周刊:请具体谈一谈林业在“间接”减排方面的潜力。
贾治邦:林业在“间接”降耗减排方面的作用很大,潜力很大。一方面,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贮库,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评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2.48万亿吨,其中1.15万亿吨贮存在森林之中。另一方面,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根据科学家测算,全球森林年均吸收的二氧化碳占生物固碳总量的80%,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能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我国森林面积26.24亿亩,年均生长量约5亿立方米,每年吸收和固定的二氧化碳数量相当可观。我国森林每亩蓄积量为5.65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每亩平均年生长量只有0.24立方米,仅为林业发达国家的1/2,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挖掘的吸碳固碳潜力也较大。
中国新闻周刊:林业在降耗减排方面,下一步有哪些考虑?
贾治邦: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充分发挥林业在降耗减排方面的作用,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开展造林营林。通过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加强森林经营、恢复已退化生态系统、抓好防沙治沙等途径,增加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二是切实加强森林和湿地保护管理。通过遏制非法征占用林地、减少乱砍滥伐林木、控制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划建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管理等手段,提高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巩固它们的碳贮存;三是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在未来15年中,我们规划建设高产优质能源林基地2亿亩,并与中石油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培育、开发生物质能源。
中国新闻周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贾治邦:最重要的是提高全社会的认知程度和参与程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一直处在经济高增长阶段,实现降耗减排将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应当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措施,在高度重视工业技术措施的同时,高度重视林业的特殊作用。
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全国没有实现去年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的热烈讨论,也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建议在高度重视工业降耗减排的同时,高度重视林业对降耗减排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以有效化解工业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3月7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参加陕西代表团分组审议时提出了这一建议。会后,本刊记者就这一问题独家采访了贾治邦局长。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发言,对我国政府降耗减排的决心和措施表示极为钦佩,能谈得具体一点吗?
贾治邦:温家宝总理在总结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全国没有实现降耗减排目标这件事没有丝毫回避,并提出了许多坚决有力的措施。这不仅表明我国政府是一个高度负责任的政府,也表明我国实现降耗减排目标的坚定决心。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正处在工业化关键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要实现降耗减排的目标,困难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与耗能、排放是正比关系。要发展势必要消耗能源、增加排放,要降耗减排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展。我看过一个材料,有关学者测算,如果将我国煤炭的使用量降低一个百分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0.74%,GDP将下降0.64%,社会福利将降低0.60%,同时还将减少470多万个就业岗位。可见,实现降耗减排的目标,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很大的。因此,我国政府对降耗减排的决心和措施,赢得了人大代表的钦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中国新闻周刊:国际社会的确对我国降耗减排十分关注,这是不是更多地出于对生态环境的考虑?
贾治邦:的确是这样,特别是出于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气候变暖,每一个地球公民的感受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明显。去年北京的冬天超乎寻常的暖和,我相信北京市民都有切身的体会。
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有关报告,上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度,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本世纪全球气温还将上升1.8~4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9~59厘米。这样的话,一些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受到威胁。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中国新闻周刊:我国降耗减排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怎样的影响?
贾治邦: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致。为应对气候变暖,1997年全世界有159个国家在日本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这一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量作出了硬性约束。从目前情况看,《京都议定书》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量不减反增。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虽然不受《京都议定书》硬性减排的约束,但我国政府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以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自我提出了降耗减排的目标,这在国际社会必将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对《京都议定书》的执行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新闻周刊:《京都议定书》提出了什么样的减排措施?
贾治邦:《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措施,主要体现为清洁发展机制(CDM)。它具体包括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减排,即主要通过替代手段和依靠技术进步,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二是“间接”减排,即利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和提高森林生长量,提高森林吸碳固碳的能力。
由于通过发展林业减排的成本较低,而且还具有多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京都议定书》规定日本的减排指标是6%,其中3.9%通过森林固碳来完成。其他很多发达国家也通过在本国发展森林和在发展中国家购买林地造林,来实现减排的目标。
中国新闻周刊:请具体谈一谈林业在“间接”减排方面的潜力。
贾治邦:林业在“间接”降耗减排方面的作用很大,潜力很大。一方面,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贮库,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评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2.48万亿吨,其中1.15万亿吨贮存在森林之中。另一方面,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根据科学家测算,全球森林年均吸收的二氧化碳占生物固碳总量的80%,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能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我国森林面积26.24亿亩,年均生长量约5亿立方米,每年吸收和固定的二氧化碳数量相当可观。我国森林每亩蓄积量为5.65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每亩平均年生长量只有0.24立方米,仅为林业发达国家的1/2,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挖掘的吸碳固碳潜力也较大。
中国新闻周刊:林业在降耗减排方面,下一步有哪些考虑?
贾治邦: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充分发挥林业在降耗减排方面的作用,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开展造林营林。通过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加强森林经营、恢复已退化生态系统、抓好防沙治沙等途径,增加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二是切实加强森林和湿地保护管理。通过遏制非法征占用林地、减少乱砍滥伐林木、控制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划建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管理等手段,提高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巩固它们的碳贮存;三是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在未来15年中,我们规划建设高产优质能源林基地2亿亩,并与中石油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培育、开发生物质能源。
中国新闻周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贾治邦:最重要的是提高全社会的认知程度和参与程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一直处在经济高增长阶段,实现降耗减排将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应当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措施,在高度重视工业技术措施的同时,高度重视林业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