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节能管理干部能力建设的“顽症”

来源 :办公室业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和改进节能管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是领导机关抓好自身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试从节能管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常见病”“多发病”入手,梳理分析把脉,探研“顽症”病因,寻求根治之策。
  一、症状:节能管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五个不适应”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当前,各级领导机关节能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顽症”。主要是“五个不适应”:
  (一)思想观念不适应。人的差别,最主要的是思想观念的差别。一是滞后性。思想懒惰,精神懈怠,没有把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放到改革开放的大局中来定位,放到提升党政机关形象的视野中来思考,放到为民执政的要求中来运筹,放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来推进,而是就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抓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与发展思路,缺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远见与卓识。二是消极性。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但在少数地方和领域,铺张浪费现象的态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能否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有的缺乏雄心,没有恒心,失去信心;有的缺乏全局观念,眼光狭窄,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有的盲目“崇上”,明知背离客观实际,却依然“唯上是从”。三是放松性。对公共机构节能出现的问题,认为可查可不查的就不查,可处理可不处理的就不处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去对待、去约束、去要求。这种错误认识,势必会放松纪律要求、法律约束,造成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发生。
  (二)管理方法不适应。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实质是为使人们达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当前,节能管理干部队伍没有现代管理的理念、科学的领导方法,跟不上公共机构节能形势的发展、任务的需求。有的对新观念、新知识、新事物接受慢,反映迟,工作被动应付,适应不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出现的新要求、新任务;有的不善于调查研究,全凭主观臆断,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毫无建树;有的工作重心不突出,不善于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综合手段解决问题,常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顾此失彼,事倍功半。
  (三)依法行政不适应。随着《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实施,机关事务工作的行政管理需要从“人治”到“法治”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新跨越。当前,领导机关会议文件多,调研解剖麻雀少;布置检查多,分析研究少;被动应对多,主动谋划少还有一定倾向。有的执法意识不强、执法程序不明、执法效率不高,习惯用行政手段和计划经济方式管理和决策,不善于用法律手段进行引导和调控,还没有从依靠政策管理转变到依法管理上来;有的不懂法而又不注重学法,政策法规不掌握,工作开展就没有依据,下级请示问题就不好回答,指导工作就难有章法,依法推动工作就难于落实。
  (四)工作作风不适应。作风建设目标在“实”,功夫在“做”,核心在“人”。只有思想内化于心,工作才会积极主动。有的精神指标下滑,工作标准降低,不讲原则,只讲实惠,不讲辛劳,只讲交易,文件上写的头头是道,嘴上说的是非常重要,落实不落实都不知道;有的工作浮在面上,“身入”没有“心入”,走马观花,雾里看“花”; 有的只想当权,不想尽职,自己不干,却对干事的品头论足,说三道四;有的不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更不敢说公道话、替基层说话,丧失了基本的原则立场。
  (五)能力素质不适应。当前,节能管理干部必须要祛除“虚、假、浮”,倡导“真、短、实”,从“二传手”向“主攻手”转变,从“应付型”向“开拓型”转型。有的能力“瘸腿”先天不足,后天又不注意“充电”,只能“办事”不能干事;有的缺乏基本的工作能力,在上面不愿静下心来研究工作,下基层调研弄不清来龙去脉,找不到前因后果,失去了下基层的应有之义;有的对基层的薄弱环节,抓不住问题的症结,拿不出解决的办法。特别是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下去能帮,具有战略眼光的复合型人才匮乏、来源渠道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病因:节能管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三个偏离”
  面对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找准“病症”,才能对症下药,加以诊治根除。
  病因之一:对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节能管理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与时代要求发生偏离。能力兴则事业兴,能力旺则事业旺,能力强则事业强。只有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节能管理干部队伍,才能推动公共机构节能事业健康发展。
  当前,一些领导机关对节能管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还没有摆上位,议到位,扶其位,抓到位。有的缺乏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写材料怕用脑,抓典型怕费劲,办实事怕麻烦,干的是表面工作,追求的是虚假效果;有的不想问题、不愿钻研、不肯实践,心浮气燥,知行不一;有的把握不住工作大局,组织协调不力,影响了职能作用发挥。由于业务素质整体不高,只好降低工作标准,能干多少是多少,干成啥样是啥样,工作平庸,缺乏生气。由于业务素质整体不高,在一些单位,拆掉的“庙”又建起来了,减掉的“和尚”又请回来了,四处“拉夫”抓官差,依靠“人海战术”应付局面。节能管理干部的成长只有以能力的发展、提升为根本,才能学有所获,业有所成。实践,尤其是创造性的实践,是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各级领导机关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使用干部,既要对新进的外来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又要“盘活”现有人才,使他们能够充分施展才华。
  病因之二:对提升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思路不清,致使节能管理干部价值取向发生偏离。重视提高人的素质,既是我们党的一项光荣传统,又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实践是学习业务知识的最好课堂,岗位是提高能力素质的基本平台。随着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求利倾向、金钱价值观等不良风气的侵蚀,客观上致使节能管理干部政绩观逆转,导致好大喜功,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效能低下。有的安心不尽心,钻研精神不强,工作标准不高;有的只要权利,不要责任;只要官职,不要义务。提升能力,关键在于提升境界。要教育引导节能管理干部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新理念,努力在实践中,学真知、长才干、增能力、强本领。既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在掌握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坚持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又要与时俱进丰富学习内容,强化对科学管理和法律、科技等知识的学习,加快知识更新,增加知识储备,适应工作需要。   病因之三:对强化节能干部管理队伍建设的管理力度不大,造成节能管理干部干事创业导向发生偏离。加强节能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是改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的领导机关只把节能管理干部队伍作为工作力量,没有当成工作对象,使用多、帮教少,交任务多、交方法少 。要改变“重管理、轻开发,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从管理机制看,激励约束机制不活,干部生成、生长缺乏应有的活力也是重要原因。上面“空对空地讲”,下面跟着“空对空地唱”,雷声大,雨点小,喊得紧,抓得松,嘴上强调安排多,行动落实措施少。在管理考核机制上,未建立奖优罚劣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节能管理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与工作的实绩结合不紧密,考核办法与干部岗位职责缺少针对性, “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 工作看领导眼色,好坏凭领导印象。
  三、诊治:节能管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六个途径 ”
  管理是一门科学。没有一流的组织管理,决不可能形成一流的工作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要多管齐下,敢下“猛药”,着力构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在认识上求“高”。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制约科学发展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英国人把人类带进了工业文明,美国人把世界引入了信息文明,中国人应当有信心将地球推向生态文明。要辩证地、冷静地分析当前节能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严峻形势,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打牢思想基础,使节能管理干部明确自己既是管理教育的领导者,也是管理教育的参加者,正确处理好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实践中的身份转换和角色定位,以良好的心态投身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全过程;要在服务中心上下功夫,使节能管理干部牢牢把握中心、围绕中心,才能拉高站位,明确定位,创新举措,服务全局。节能管理干部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和正确的政绩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
  (二)在选拔上求“新”。推动节能管理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关键在创新,出路在创新。一是要在用人标准上创新。邓小平同志说,“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领导干部从本质上讲,是知人善任,用人治事,即用合适的人,做正确的事。要切实在选好人、用好人、育好人上下功夫,选人选好带头人,努力杜绝品行不端、心术不正、作风不实的投机钻营者谋到好处、占到便宜。二是要在选人范围上创新。要进一步扩大节能管理干部选用渠道,可采取本单位选人、系统内调人、社会上招人的方式,改善节能管理干部队伍年龄、知识结构。特别是要注重从基层公选中发现人才,努力把岗位的需要和人才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三是要在培养使用上创新。要树立“选人和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和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坚持“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原则。考核干部,不仅看谋事的能力,更要看成事的本领。要坚持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导向,依据实绩排座次,根据能力定去留,真正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失位、不为者退位。
  (三)在培育上求“深”。抓好节能管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切实把育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实践作为育人的基本途径,努力在实践中体现育人的职责,在育人中把握实践的方向。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鼓励支持岗位成才,不断丰富学习手段,推进开放学习、团队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既要求知于书本,更要求策于实践、求教于群众,力争使每个节能管理干部都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要积极探索省外、境外、国外的“三外”培训机制,坚持依托高校、党校的资源优势,融合讨论、研讨、交流、轮讲等举措,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搞好能力建设,在扩大交流中取长补短,在相互促进中提升成效,努力做到德能正其身、才能胜其任、言能达其意、书能成其文、干能成其事、绩能服其众 。
  (四)在激励上求“优”。要从根本上调动节能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增强节能管理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建立一套用岗位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的激励机制。要着重解决好“三个三”,即:告别懒于学习、懒于思考、懒于调研的“三懒”习气;力除冷面孔、冷眼光、冷语气的“三冷”态度;整顿思想涣散、工作懒散、纪律松散的“三散”风气。按照切实可行、逐步提高的原则,明确干部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实行量化考核,严格兑现奖惩,使干部干有目标,管有依据,评有尺码。要鼓励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干部,教育不求进取、固步自封的干部,引导广大干部竞相改革创新,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更有生机、更有活力、更有成效。
  (五)在作风上求“实”。作风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强调“实”,主要是追求唯实、扎实、落实。一要唯实。节能工作看起来是“软指标”“虚任务”,但做起来却要有硬杠杠,务虚要务得准、务得深,落实要抓得紧、抓到位,想问题、定举措、做决策,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实效为准绳,不唯名、不唯利,防止偏离中心,脱离实际。二是要扎实。要经常反思,好的制度措施有没有束之高阁的问题?部署工作有没有虎头蛇尾的问题?掌握情况有没有若明若暗的情况?要少一些浮躁之心,多一些务实之风,真正把本部门、本人的工作做得很扎实、很稳妥,让领导很放心。三是要落实。落实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也是衡量和检验责任心的重要尺度。在抓落实上必须动真格、敢叫真,严格按规定办事、按职责办事、按程序办事,做到时时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不能原则来原则去,要落实落实再落实。
  (六)在管理上求“严”。各级节能管理干部不仅要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更重要的是从严管理,凝聚力量,带好队伍。
  新形势下节能干部队伍管理工作,必须要把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又要注重情感的柔性作用,才能不断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既抓节能干部管理的制度建设,建立权责明晰、运转协调的干部管理运行机制;又抓制度的执行落实,及时跟踪进程,顺时掌握结果,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干部从严管理,就要做到有职者必须忠于职守、有权者必须秉公用权、有责者必须严格问责。对节能管理干部来说,职、权、责是统一的,有权必有责,不能只当官不履职、不负责。要始终把节能管理干部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考核之下,把干部的责、权、利与绩、奖、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作者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其他文献
低碳绿色经济指的是低耗能、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是当前我国极力倡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倡导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矛盾,调整我国经
期刊
要建设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无论从工程技术的角度,还是从施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非常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
【摘 要】建立了黏弹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路表及沥青层底的水平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荷载模式及温度对黏弹性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路表和沥青层底都经受水平压应力和拉应力的重复作用,且在路表和沥青层底分别产生少量的残余拉应力和残余压应力,这有可能是造成沥青路面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疲劳开裂的原因之一。随着温度的升高,残余应力减少,且路表产生的压应力幅值和沥青层底产生的拉应力
期刊
【摘 要】现代林业在营林方面的发展离不开造林技术,而且,造林技术的实施也是为了能够对营林的效益进行提高,促进林业经济更好的发展。在现代林业管理中,要对造林营林的技术进行提高,加强监管的力度,提高造林营林的技术水平。本文主要对林业造林技术及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林业造林;造林方法;技术措施  引言  就我国目前森林发展趋势而言,森林面积逐年在增加,但其木材消耗量也在逐年增加,从整体上来讲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工程建设施工发展也非常迅速,随之而来的工程新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充分缓减人口集中、空间拥堵、资源浪费等之间出现的矛盾关系,更好的合理利用和发挥好现有的地理资源,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利用好测绘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就对相关测绘部门和技术人员提出了一定的实践挑战,需要在政策、规
【摘 要】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工作的重中之重,占据着不可比拟的地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智能技术,不断促进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  【关键词】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1.智能交通系统组成  智能交通系统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