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律师’饱含的是村民无尽的信任,还有背后不为人知的辛劳。新时代的新青年,有着金子般的心和崇高的理想。”这是对一名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的颁奖词,而获此殊荣的正是清华大学法学院2002级本科生周倍良。2006年7月毕业后,周倍良在北京西南的门头沟区永定镇这块大地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倾注着不懈的激情与努力,本身也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茁壮成长,成功地走出了清华学子的“村官”之路。
选择村官,缘于母校的教育与熏陶
2006年5月,即将从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的周倍良站在了人生十字路口。周围的同学纷纷选择去外企、律师事务所实现人生梦想。周倍良却作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多家单位的高薪聘请,报名参加了北京市“村村有大学生”计划,选择到京郊农村担任一名大学生“村官”。经过考试选拔,他最终来到了门头沟区永定镇坝房子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谈起自己那时候的想法,周倍良说:“当时国家已经作出了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在这个时候,青年知识分子选择到农村去,我想会找到学以致用、施展才华的舞台,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当然,我的这个选择也缘于母校的教育与熏陶。清华大学一直都鼓励学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而且清华的许多前辈也是这么做的,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觉得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持着我,它坚定了我到基层工作的决心。”正是有了这种情怀,周倍良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到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奉献青春、挥洒汗水。
找准定位,先做村民后当村官
周倍良说,“村官”之路的第一步是从调整心态、熟悉环境开始的,即完成由只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向熟悉农民的农村工作者的转变。在到基层之前,他虽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现实与理想之间还是有些落差:整天要面对的是低矮的平房、尘土飞扬的马路、乡土气息浓厚的村干部,没有了书卷飘香的书店,没有了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伙伴……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让他很不适应。第一次被否定的经历更让他印象深刻。那是刚到村里不久,村支书让他写一封“告村民公开信”,讲清村里近期要做的事情。周倍良心想,写文章是我的强项,这下可有我表现的机会了。他熬了半宿,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千字,从国家宏观政策到目的、意义、措施,阐述得相当详细。没想到村支书看过之后,说了一句“这不行”,三个字就给否定了。心高气傲的周倍良很不服气。书记看出他的心思,拉着他来到村边地头,指着正带领村民们干活的村主任说:“你看,他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村民们都愿意听他的。因为他懂得农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你那一套文绉绉的,村民既不爱看,也看不懂。”听到这话,周倍良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所有的傲气一扫而光。冷静下来后,周倍良觉得书记说得对。从此,他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学着用“土”话主动和村民、村干部谈家常、聊工作,不知不觉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没多久,村民们对周倍良的称呼不再是“插队学生”,而是把他当做可以说心里话的“自家人”。
在农村的三年时间里,周倍良始终以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定位自己,把自己当成一名来农村学习锻炼的学生,虚心向村干部、村民学习和请教。不管什么工作都积极参与,都抢着干,把每一次工作都看成是锻炼的机会。农忙时,他会跟着书记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劳作,挖坑、浇水、收割和搬运蔬菜;汛期来临,他会跟着村干部一起出现在防汛现场,帮助疏通下水管道……在这里,他体会到了普通劳动者的苦与乐,也真正与农民们走到了一起。
学以致用,赢得村民信任
来到坝房子村不久,周倍良迎来了一个挑战。那是2006年9月,坝房子村与一家私营企业发生了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村里近50亩土地收不回,村集体多次找对方协商,都没有结果。村委会主任试探着向周倍良打听,能否强制收回土地。周倍良一听,当即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依靠法律维护集体的权益,并毛遂自荐当案件的诉讼代理人。
艰难的诉讼开始了,书写诉讼书、搜集证据、准备代理词……周倍良一人承担所有的工作。为了搜集证据,从未独立办过案子的他怀揣相机守在企业门口,最后谎称安全检查,才拍下了重要的照片。为了写好诉讼书、代理词,他通宵达旦地查找和研究法律法规……
经过精心准备,周倍良完全预测到对方所有的答辩意见,庭审时指出对方十多处违法行为,对方律师被他辩驳得哑口无言。终于,坝房子村赢了官司,收回了土地!庭审结束,对方证人竟然跑过来对周倍良说:“你这小子不赖,不愧是‘大学生村官’。”这个案子结束后,村民看到了法律解决问题的合理和优势。以后村里有什么矛盾或纠纷,书记都会说:“交给小周去处理,我们要用法律的方式解决,法院怎么判,我们就怎么做。”
随着工作的深入,周倍良发现村里经常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经过调查了解得知,主要还是村民法律意识不高造成的。在跟村支书商量后,周倍良开办了以“村民身边事”为内容的法律学习班。课堂上,周倍良没有给村民讲解高深晦涩的理论,而是以发生在村民身边的事情作为案例进行宣传,以讲故事的形式让村民们学习法律知识。在这种通俗易懂的讲授中,村民们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用法守法的意识增强了,村里也越来越和谐稳定了。为了服务更多的农民群众,周倍良联合其他“村官”成立了法律工作室,面向全村、全镇农民提供法律服务。同时,他还担任了全区普法宣传员,利用专业特长,深入社区、农村,给群众送上最新法律法规,解答群众的法律疑难问题。三年来,周倍良共参加普法活动60多场。在2007年“12·4全国普法宣传日”,他运用法律知识帮助一批河南农民工追讨回被拖欠了半年的工资。由于在普法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他获得了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立足本职,投身村务建设工作
在周倍良看来,相对而言,大学生“村官”的理论知识水平更高、对外面世界的了解也比较多,因此在村务建设中更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在村务建设过程中,周倍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想法。为了使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技能、科技知识和就业信息,他开办了坝房子村新农民学校,并成为北京市十个试点村之一。新农民学校根据农民需要,邀请区农技专家向村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培训,如举办核桃嫁接、管理的讲座。另外,新农民学校还利用广播和宣传窗的形式,向村民发布各种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信息,积极为村民就业、创业搭建平台。经周倍良联系,坝房子村党支部与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结成了红色“1 1”党建共建对子,双方在党组织建设、新农村调研和新型农民培育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了农村党支部和高校党支部互帮互助的共建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倍良对农村工作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其实农民的要求都很实在,想在自身利益上得到一些实惠。所以在农村工作,主要是为群众做实事,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为农民带来实际利益,这样才能真正为农民所接受,取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在为村民解决问题、带来实惠方面,村民中流传着周倍良的一个小故事:坝房子村一位姓武的大姐家承包着一个果园,每年5月都会迎来樱桃大丰收,但年年销售都是一个大难题。周倍良发现问题主要在于宣传方式比较陈旧。为此,他建立了专门的宣传樱桃采摘的网页,还把相关信息发送到国内各大知名网站论坛上。同时,他打起了母校的“主意”,开始向老师和同学们宣传村里樱桃采摘的消息。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武大姐家的农庄采摘樱桃。在电脑上敲击键盘就能卖樱桃,这是武大姐怎么也想不通的新鲜事儿。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武大姐笑得合不拢嘴,她竖起大拇指说:“你们大学生,真行!”
农村事务十分繁琐,周倍良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担任起各种不同的角色,像调研员、村务协调员、政策宣传员、文化宣传员、文件信息员、电影放映员、篮球队教练等。
周倍良说,村民有他们的语言,他们更实在、更生活化,我们要学会怎么跟他们打交道,但是,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大学生身份。远离城市喧嚣,即便再忙,他每个月都会抽空进一两次城,会会师友,逛逛书店,保持知识的更新频率。他深有体会地说:“一定要发挥知识文化优势,要不然怎么叫大学生‘村官’?做村民们做不了的或者做不好的事情,这才是大学生‘村官’的价值所在。”
淡看荣誉,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北京市的首批大学生“村官”,周倍良已经在农村土地上工作了三年时间。现在,他的选择和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获得了很多的荣誉。面对这些荣誉,周倍良说:“当初,我就想着为群众做点事情才来到农村,在这里的锻炼确实使我受益匪浅,这是我人生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对于这三年的农村工作,我想还是清华的那句话——将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结合起来。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实践了清华精神,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坚持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锻炼。”谈到下一步的去向,周倍良颇有感悟,“人的一生其实只能做好几件小事,我有幸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奋斗之路。经过三年的农村工作,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前景,看到了青年知识分子在这片热土上的用武之地。所以,我会继续留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为新农村建设奉献我的一份力量。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选择村官,缘于母校的教育与熏陶
2006年5月,即将从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的周倍良站在了人生十字路口。周围的同学纷纷选择去外企、律师事务所实现人生梦想。周倍良却作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多家单位的高薪聘请,报名参加了北京市“村村有大学生”计划,选择到京郊农村担任一名大学生“村官”。经过考试选拔,他最终来到了门头沟区永定镇坝房子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谈起自己那时候的想法,周倍良说:“当时国家已经作出了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在这个时候,青年知识分子选择到农村去,我想会找到学以致用、施展才华的舞台,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当然,我的这个选择也缘于母校的教育与熏陶。清华大学一直都鼓励学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而且清华的许多前辈也是这么做的,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觉得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持着我,它坚定了我到基层工作的决心。”正是有了这种情怀,周倍良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到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奉献青春、挥洒汗水。
找准定位,先做村民后当村官
周倍良说,“村官”之路的第一步是从调整心态、熟悉环境开始的,即完成由只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向熟悉农民的农村工作者的转变。在到基层之前,他虽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现实与理想之间还是有些落差:整天要面对的是低矮的平房、尘土飞扬的马路、乡土气息浓厚的村干部,没有了书卷飘香的书店,没有了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伙伴……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让他很不适应。第一次被否定的经历更让他印象深刻。那是刚到村里不久,村支书让他写一封“告村民公开信”,讲清村里近期要做的事情。周倍良心想,写文章是我的强项,这下可有我表现的机会了。他熬了半宿,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千字,从国家宏观政策到目的、意义、措施,阐述得相当详细。没想到村支书看过之后,说了一句“这不行”,三个字就给否定了。心高气傲的周倍良很不服气。书记看出他的心思,拉着他来到村边地头,指着正带领村民们干活的村主任说:“你看,他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村民们都愿意听他的。因为他懂得农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你那一套文绉绉的,村民既不爱看,也看不懂。”听到这话,周倍良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所有的傲气一扫而光。冷静下来后,周倍良觉得书记说得对。从此,他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学着用“土”话主动和村民、村干部谈家常、聊工作,不知不觉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没多久,村民们对周倍良的称呼不再是“插队学生”,而是把他当做可以说心里话的“自家人”。
在农村的三年时间里,周倍良始终以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定位自己,把自己当成一名来农村学习锻炼的学生,虚心向村干部、村民学习和请教。不管什么工作都积极参与,都抢着干,把每一次工作都看成是锻炼的机会。农忙时,他会跟着书记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劳作,挖坑、浇水、收割和搬运蔬菜;汛期来临,他会跟着村干部一起出现在防汛现场,帮助疏通下水管道……在这里,他体会到了普通劳动者的苦与乐,也真正与农民们走到了一起。
学以致用,赢得村民信任
来到坝房子村不久,周倍良迎来了一个挑战。那是2006年9月,坝房子村与一家私营企业发生了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村里近50亩土地收不回,村集体多次找对方协商,都没有结果。村委会主任试探着向周倍良打听,能否强制收回土地。周倍良一听,当即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依靠法律维护集体的权益,并毛遂自荐当案件的诉讼代理人。
艰难的诉讼开始了,书写诉讼书、搜集证据、准备代理词……周倍良一人承担所有的工作。为了搜集证据,从未独立办过案子的他怀揣相机守在企业门口,最后谎称安全检查,才拍下了重要的照片。为了写好诉讼书、代理词,他通宵达旦地查找和研究法律法规……
经过精心准备,周倍良完全预测到对方所有的答辩意见,庭审时指出对方十多处违法行为,对方律师被他辩驳得哑口无言。终于,坝房子村赢了官司,收回了土地!庭审结束,对方证人竟然跑过来对周倍良说:“你这小子不赖,不愧是‘大学生村官’。”这个案子结束后,村民看到了法律解决问题的合理和优势。以后村里有什么矛盾或纠纷,书记都会说:“交给小周去处理,我们要用法律的方式解决,法院怎么判,我们就怎么做。”
随着工作的深入,周倍良发现村里经常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经过调查了解得知,主要还是村民法律意识不高造成的。在跟村支书商量后,周倍良开办了以“村民身边事”为内容的法律学习班。课堂上,周倍良没有给村民讲解高深晦涩的理论,而是以发生在村民身边的事情作为案例进行宣传,以讲故事的形式让村民们学习法律知识。在这种通俗易懂的讲授中,村民们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用法守法的意识增强了,村里也越来越和谐稳定了。为了服务更多的农民群众,周倍良联合其他“村官”成立了法律工作室,面向全村、全镇农民提供法律服务。同时,他还担任了全区普法宣传员,利用专业特长,深入社区、农村,给群众送上最新法律法规,解答群众的法律疑难问题。三年来,周倍良共参加普法活动60多场。在2007年“12·4全国普法宣传日”,他运用法律知识帮助一批河南农民工追讨回被拖欠了半年的工资。由于在普法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他获得了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立足本职,投身村务建设工作
在周倍良看来,相对而言,大学生“村官”的理论知识水平更高、对外面世界的了解也比较多,因此在村务建设中更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在村务建设过程中,周倍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想法。为了使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技能、科技知识和就业信息,他开办了坝房子村新农民学校,并成为北京市十个试点村之一。新农民学校根据农民需要,邀请区农技专家向村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培训,如举办核桃嫁接、管理的讲座。另外,新农民学校还利用广播和宣传窗的形式,向村民发布各种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信息,积极为村民就业、创业搭建平台。经周倍良联系,坝房子村党支部与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结成了红色“1 1”党建共建对子,双方在党组织建设、新农村调研和新型农民培育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了农村党支部和高校党支部互帮互助的共建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倍良对农村工作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其实农民的要求都很实在,想在自身利益上得到一些实惠。所以在农村工作,主要是为群众做实事,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为农民带来实际利益,这样才能真正为农民所接受,取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在为村民解决问题、带来实惠方面,村民中流传着周倍良的一个小故事:坝房子村一位姓武的大姐家承包着一个果园,每年5月都会迎来樱桃大丰收,但年年销售都是一个大难题。周倍良发现问题主要在于宣传方式比较陈旧。为此,他建立了专门的宣传樱桃采摘的网页,还把相关信息发送到国内各大知名网站论坛上。同时,他打起了母校的“主意”,开始向老师和同学们宣传村里樱桃采摘的消息。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武大姐家的农庄采摘樱桃。在电脑上敲击键盘就能卖樱桃,这是武大姐怎么也想不通的新鲜事儿。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武大姐笑得合不拢嘴,她竖起大拇指说:“你们大学生,真行!”
农村事务十分繁琐,周倍良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担任起各种不同的角色,像调研员、村务协调员、政策宣传员、文化宣传员、文件信息员、电影放映员、篮球队教练等。
周倍良说,村民有他们的语言,他们更实在、更生活化,我们要学会怎么跟他们打交道,但是,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大学生身份。远离城市喧嚣,即便再忙,他每个月都会抽空进一两次城,会会师友,逛逛书店,保持知识的更新频率。他深有体会地说:“一定要发挥知识文化优势,要不然怎么叫大学生‘村官’?做村民们做不了的或者做不好的事情,这才是大学生‘村官’的价值所在。”
淡看荣誉,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北京市的首批大学生“村官”,周倍良已经在农村土地上工作了三年时间。现在,他的选择和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获得了很多的荣誉。面对这些荣誉,周倍良说:“当初,我就想着为群众做点事情才来到农村,在这里的锻炼确实使我受益匪浅,这是我人生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对于这三年的农村工作,我想还是清华的那句话——将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结合起来。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实践了清华精神,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坚持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锻炼。”谈到下一步的去向,周倍良颇有感悟,“人的一生其实只能做好几件小事,我有幸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奋斗之路。经过三年的农村工作,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前景,看到了青年知识分子在这片热土上的用武之地。所以,我会继续留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为新农村建设奉献我的一份力量。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于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