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时代的“天天读”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过“文革”时代的人,对“天天读”都会记忆犹新。那时,神州大地,不论是办公室、车间、商店,抑或是军营、教室、田野,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天天早晨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人人手捧“红宝书”,或朗朗诵读,或默默研习,时间或长或短,读完之后才各做各事。由于天天如此,“雷打不动”,所以称为“天天读”。
  “天天读”虽然诞生于“史无前例”的年代,被认为是一项伟大的创造,其实它本身并非“史无前例”;那例证,就是国民党时代已经有了。
  不信吗?请查1929年10月21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44次会议的记录。那次会上,通过了一项(各级学校教职员研究党义条例),规定神州大地的各级教职员,不论是否国民党员,都必须研究“党义”。所谓“党义”,其内容为《孙文学说》、《三民主义》、《建国大纲》、《五权宪法》、《民权初步》、《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实业计划》等,都是那时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的著作。“国父”也者,国家的创始人,可说是一个包含无限神圣、无限伟大、无限崇高、无限光辉等诸种意义的头衔。
  该条例规定:“研究程序分四期”,“每期研究期间以一学期为限,平均每日至少须有半小时之自修研究,每周至少须有一次之集合研究”。你看,四个程序,四个学期,每日平均至少须有半小时,这不是“天天读”么?只不过该条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各级教职员”,尚没有“文革”时代那种全国、全民的规模;而且,是否真正雷厉风行地实行过,也很难说。比较起来,国民党的“天天读”还是差多了!
  国民党那时为什么会有如此举动呢?
  原来当年3月,在蒋介石和胡汉民的共同策划下,国民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全国进入训政时期。会议决定,以孙中山所著《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及《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等著作,作为训政时期“中华民国最高之根本法”。决议称:“凡党员之一切思想、言论、行动及实际政治工作”,均应以“总理之全部教义”为规范而不可逾越;“总理遗教,不特已成为中华民国所由创造之先天的宪法,且应以此为中华民国由训政时期达于宪政时期根本法之原则”。此后,国民党当局就不断采取措施,将孙中山偶像化,将孙中山的思想和学说教条化。于是,就出现了那个时期的“凡是”派:“认先总理的一切主张及计划,是天经地义,先总理传下来的一言一字,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敢讨论总理学说的是大逆不道;敢批评总理主张的,罪不容诛”。时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的胡适因为写了几篇文章,对孙中山的某些思想有所批评,结果受到浩浩荡荡的“围剿”。国民党人纷纷指责胡适“侮辱本党总理,诋毁本党主义,背叛国民政府,阴谋煽惑民众”,要求惩处胡适,有的人甚至要求将胡适“逮捕解京”。上述所谓(各级学校教职员研究党义条例)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出笼的。
  孙中山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是,其中无疑有肤浅的部分,有不成熟的部分,有谬误的部分,有只适合于某一特定形势的部分,有尚须补充、修正、发展的部分。将孙中山的思想视之为“先天的宪法”、“最高之根本法”,每天恭读,句句照办,不容辨正,不容批评,不容变更,其结果,必将使人们思想僵化,堵塞了真理发展的道路。
  《各级学校教职员党义条例》公布后,胡适的朋友们立即站出来反对。他们提出,孙中山自己就说过,他的《实业计划》“不过是一个外行人根据很有限制的资料想出来的一个粗简的大纲或政策。经过科学的研究及详细的调查,修正及改良是不可避免的”,并不自认为都是真理。他们尖锐地质问国民党:“所谓先总理的学说及主张不许讨论,不许批评,在《中山全书》上有什么根据?”自然,他们不赞成“天天读”。那个时代,南京国民政府初建,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法西斯统治制度,所以,胡适和他的朋友们的“狗头”居然没有被砸烂,也没有被踩上千万只脚。
  伟人是应该受到崇敬的,但是,不能偶像化;伟人的思想是要学习、研究的,但是,不能教条化。“天天读”之类,随着“文革”的结束而结束了,历史在恢复它的常态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其他文献
1958年以后的中苏关系,已经处于每况愈下的境地。按照我们一般的了解,两年之后,即1960年苏联片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中苏关系就已经宣告破裂了。其实,历史却不是这样简单。的确,意识形态分歧的不可调和,赫鲁晓夫的傲慢骄横,确实在使毛泽东逐渐失去耐心。毛泽东自信真理在手,讲出话来也总是咄咄逼人。但考虑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想一想中国当时已经开始出现的严重困难局面,即使是一向天
期刊
本刊面世以来,荷蒙同行各方关爱,所发文章,竞相转载、摘发;有些报刊不仅事先征得本刊同意,而且同时免费配发本刊目录及相关报道。这些做法,既方便了尚未订阅本刊的读者,也帮助本刊扩大了影响,至为感谢。但是,其间也发现了若干侵犯我刊权利的事例。其严重表现之一为:在转载或摘发时,竟居然不注我刊刊名,造成该报该刊首次发表的假象。这种情况,既违背了有关法规,也违反了出版行业公认的职业道德。  众所周知,版权为国
期刊
毛泽东一生中只出过两次国,一次是去莫斯科,另一次还是去莫斯科。第一次去莫斯科的经历,他终生难忘。他自己就讲过不下四五次,但每次讲的内容又都不完全一致。  毛泽东一生中只出过两次国,一次是去莫斯科,另一次还是去莫斯科。第一次去莫斯科的经历,他终生难忘。1956年,当可以公开批评斯大林的时候,他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苏联大使说,我当时访苏的主要目的就是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斯大林却不想签
期刊
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铸:    历史不是我的专业,但我喜欢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我们读过去的一些党史和现代史书刊,常常感到史实不真,历史成了胡适所说的“任人打扮的女孩子”。贵刊出版后,令我惊奇,你们终于敢面对历史了。我特别欣赏关于朝鲜战争和中苏恩怨的系列,可惜运用的多是别人的材料。我们自己的呢?当然,我们的档案尚未公开,有很大难度,有些框子也难以逾越。但是,希望再不要把神话、童话搞成历史,尽可
期刊
1998年深秋的北京,暖如阳春。《百年潮》出版两周年暨改刊座谈会,于11月5日在新华社会议厅举行。两年来一直热情关心、爱护和支持本刊的首都学术文化界、新闻出版界的专家、学者等六十余人,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  会议由本社社长郑惠主持。他说,《百年潮》面世以来,各方人士,包括在座的同志们,一直给予我们尽心尽力的帮助。特别是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时,大家总是对我们援之以手,打之以气,帮我们度过难关。经过两年
期刊
来台北,就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嘴里提到什么“男生”、“女生”。在我的印象里,“男生”、“女生”的概念只是针对在校的男女学生而言的,但在台北,人们却经常拿它们来泛指男人、女人。一次在中研院近史所招待日本东京大学著名教授滨下武志的晚宴上,听着某位教授“你们男生……我们女生……”地说个不停,看着在坐头发花白的诸多教授,不免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后来我和台北的朋友讨论这个问题,他们的解释是:用“你们男士”、“
期刊
何文辉 记录整理  袁庚,广东省宝安县人,1917年4月23日出生于一个海员家庭。袁庚具有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碰上了这个世纪的许多好事坏事。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东江纵队联络处长;解放战争中担任两广纵队作战科长、炮兵团长;五十年代担任外交官;“文革”中饱尝铁窗之苦;出狱后就任交通部外事局负责人,足迹遍布亚、非、欧、美的许多国家。1978年10月,年逾花甲的袁庚赴香港招商局任常务副董事长,在蛇口开创了
期刊
中国古代是一个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宗法制农业社会,所以除“敬天”之外,又提倡“法祖”。凡祖宗,都是神;祖宗之法,都是“良法”、“美法”,无论如何动不得,变不得。  光绪二十三年(1897)冬,康有为第五次上书皇帝,提出“大集群臣而谋变政”等主张。皇帝本来想当面和康有为谈谈,但格于“四品以下不得召见”的“祖宗之法”,只好命王大臣代为问询。次年正月初三日,康有为到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西花厅接受召见。代
期刊
许多人大概都知道,毛泽东曾经被称为“亚洲的铁托”。最早把毛视为“亚洲的铁托”的,大概是俄国1人。1948年6月,以苏联为首的九国共产党情报局,宣布南斯拉夫共产党及其领导人铁托已经走上反苏的道路。在此之后到莫斯科或东欧去参加会议的中国人,就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俄国人在把毛泽东与铁托相提并论,并且亲耳听说过所谓毛泽东是“半个铁托”的说法。1949年4月,毛泽东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公开发表《中国会成为莫斯
期刊
早在20世纪初年,社会主义思潮即传人中国。当时,孙中山和同盟会的一部分会员向往社会主义,主张将中国建成“社会国家”。但是,梁启超等人则坚决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为此双方展开过激烈争辩。它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社会主义论战。在这一论战中,梁启超等人有许多错误观点,但是,也有若干相当警辟的思想,例如1906年,他在《杂答某报》一文中说:  既行社会革命,建设社会的国家,则必以国家为一公司,且为独一无二之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