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药文化旅游,是一种探索性的以中医药为载体的新兴旅游形式,是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产物。近年来,国内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且发展迅速。亳州市作为“药材故里,华佗之乡”,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极具优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相关问题。探究其遇到的问题,不仅为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发展献言献策,也有利于其他地区中医药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探索,增强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旅游资源、设施、产品、市场和服务等要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定义了政府和市场的功能导向,同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旅游;亳州市;政府和市场;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4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从本质上讲,它是构成中医学的母体,是中国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兴起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便是以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载体,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为目标,集旅游、度假、休憩、养生、保健、疗养、科普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 [1]中医药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而且符合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律。安徽省亳州市作为“药材故里,华佗之乡”,目前正在积极地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些许问题。
一、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亳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数百位驰名中外的历史人物。它是三朝古都,集史前文化、道家文化、曹魏文化、古商贸易文化、白酒文化等为一体。也是中国“四大药都”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和中药材交易中心,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开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具有强有力的依托。
1.资源与产品
根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课题组总结了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亳州市在加大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整合资源,围绕“药都”特色资源,开发了部分旅游产品,主要为中医药文化健康之旅与药酒养生文化保健品。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表1-1所示:
2.设施与服务
亳州目前正在积极建设星级饭店、星级餐馆,以此引导社会餐饮业的规范发展,形成以品牌饭店为龙头、星级饭店为主体、其他特色饭店为补充的饭店业发展格局。截至2012 年,亳州市有4星级以上3家,3星级以上9家,2星级以上21家。旅行社达到31家。另外,星级餐馆有7家,星级农家乐有14家,旅游购物店有23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态度不断改善。
3.市场前景
中国(亳州)中国药材中药材交易中心日上市量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日客流量10万人。中药材交易作为亳州既有全国意义又有地方特色的市场,其巨大的客商流量为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前景广阔。2011年,在中国(亳州)中医药博览会上,参会客商总量达16.5万人次,签约项目达73个,签约金额有187.95亿元。根据统计资料,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46.94亿元,国内旅游收入46.61亿元,旅游外汇497.77万美元,国内游客719.05万人次,入境游客15034人次。2011年亳州市文化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共接待游客513.73万人次。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带动了亳州市收入增长。
二、亳州市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产品的生产、销售已初具規模,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发放、访谈等方式,从不同点总结了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资源与产品
1.1 资源种类单一,吸引力不足
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相关资源多为人文资源,其自然旅游资源相当匮乏,且人文景点中大部分又都是历史景点。故亳州市目前和中医药有关的景点观赏性和体验性不足,缺乏与游客的互动和交流,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1.2 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不高
亳州市中医药旅游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不高。首先,从数量上看,专门针对中医药旅游产品开发的产品很少,中医药交易市场里交易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医药原材料而不是经过深层加工、包装精美的中医药旅游纪念品或者自用品。其次,企业趋利性行为突出,轻医重药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民间企业的资金投入和开发都集中在药材交易和流通上而忽视中医医疗服务的发展。[2]
1.3 开发模式单一,特色性不足
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于亳州市中医药旅游的形式大多偏向于养生型,观赏、购物、休闲型所占比例较小。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应侧重服务性和体验感。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亳州中医药旅游目前还处在旅游团队的观光游层面,而非深层意义上的康疗和连带购物。在对待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限于参观游览层面。亳州市中医药旅游尚未达到产品与市场的深层次结合水平,市场尚处在零散、不系统的状态,缺乏互动性,难以扩大规模,缺乏专业引导人们进行养生保健、强身延年的中医药机构。养生保健产业也呈现出自发的、混乱的、无序发展状态。配套和现代化设施的不足,开发模式单一,难以打造现代化的特色旅游区。[3]
2.服务与设施
旅游设施是指旅游目的地旅游行业的人员向游客提供服务时依托的各项物质设施和设备。旅游服务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是指旅游从业人员依托旅游资源和旅游接待措施向游客提供的各种劳务。亳州市在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过程中,其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交通运输:交通不便,车辆管理不当 据介绍,2006年国家评比文明城市时曾规定:风景旅游城市标准每万人应拥有出租车50辆。截至2013年4月,课题组了解到亳州市现有出租车2700多辆(包括三县),班车400多辆,城区公交1200多辆,常驻人口485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每万人拥有仅5辆出租车,与国家规定的旅游城市标准差距很大。据统计,途经亳州市的火车班次共有61班(不包括临客)。调查显示,亳州周边地区及部分外省市的旅客到达亳州的交通并不太便利,尤其对散客和乘坐火车的游客而言。虽然亳州市的道路状况良好,但路面上三轮车偏多,车辆混杂,不利于方便出行。
2.2 食宿接待:档次低,数量少
实地探访中,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旅游相关景点附近餐馆、酒店的数目较少,档次低。在亳州市内,星级宾馆和快捷酒店数目不多。餐饮方面,小餐馆的数量较多,但高档酒店数量少。药膳是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产品,而亳州市的药膳馆很少,一些高档酒店也只提供数量不多的药膳。此外,特色小吃多以摊位形式出现,较分散,不利于统一组织与安排。
2.3 游览娱乐:缺乏特色性项目
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旅游景点附近均缺乏游览娱乐设施,如五禽馆,按摩馆,美容馆这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会馆。现存的足浴店规模小且不规范,难以吸引游客的消费。景点是最重要的游览设施,但亳州市的景点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对门票收入依赖性强,门票价格偏高。游乐设施缺乏及门票价格偏高不利于中医药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
2.4 旅游购物:缺乏高质量正规商店
目前亳州缺乏旅游产品购物的正规地点,旅游纪念品商店不多,多数是私人经营的小店,商品比较繁杂,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具有亳州特色商品较少,并且质量不高,游客消费欲望不强。另外,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展览被作为吸引游客前来购物的依附产品,常常不被中医药商品经营者重视。景点、购物场所展览手段有限,仅停留在简单图板、相片展示及少量演示上,灵活性和趣味性低,不能对游客产生强烈吸引力。
2.5 导游接待:导游专业性和服务意识低不高
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服务的发展不平衡。首先,售前服务发展十分缓慢,正处在发展成长期。其次,售中服务已处在发展的成长期。在问卷调查中,课题组发现游客对导游人员服务质量不太满意。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导游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导游的专业性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是必需的。
2.6 其他设施
除了以上的设施,亳州市其他旅游服务设施也不尽如人意。在调查中,游客对亳州市旅游景区绿化的满意度并不高。除绿化面积外,各种引导设施也很缺乏,如旅游解说牌、指示牌并不多见,景区外的公共厕所也很难发现。咨询服务系统不完善,有些景点没有游客服务中心。在访谈过程中,不少游客表示对亳州市的整体卫生环境不满意,对亳州市的“养生亳州”的印象大打折扣。
3.市场
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4]目前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市场存在问题有:
3.1 产品服务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
在亳州旅游市场,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缺乏创新,产品以纪念品直接售卖为主,服务大多是导游和住宿、交通的常规服务。在旅游产品供给上,大多以古玩和食用特产为主,数量少,规模小,质量不高,大多是私人经营,店面和生活区连在一起,经营不规范,同质化严重,购物街都是一样的经营模式和内容。在服务上,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市场特色不鲜明,在模式上以参观游览为主,没有形成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产品服务一体化水平低。对于特色养生类服务项目,因为目前市场不成熟以及前期投资较多,尚未发展起来,与其他地市景区的个性化服务相比处于劣势地位。[5]
3.2 产品和服务的管理协调缺失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亳州市目前在产品与服务管理与协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产品和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缺乏相应的设施和物质保证,缺乏相应策略。政府兴建的工程大多为街道和广场,虽然工程比较大,但在细节上未能为游客服务。比如休憩场所、旅游专项线路、垃圾箱的数量等的缺乏。
3.3 旅游供给场所单一
大部分景点孤立开发,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旅游场所比较单一,除旅游旅游景点外,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和连带的经济效益。对景点的开发停留在一般的保护和利用上,没有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主要以参观游览为主。
3.4 消费者分析与针对性不足
一般来说,中医药文化旅游主体为中老年人。但课题组根据调查发现,年轻人对待养生的关注不逊于中老年人。在针对游客群体年轻化方面,亳州市准备不足。另外,中医药文化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方式,本来未被视为旅游主体的老弱病残也是潜在的旅游消费者,对此类人群的忽视,也是其存在的问题,亳州市未全面分析游客主体的广泛性,针对性不强。
3.5 经营者积极性与公民城市意识不高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自然的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物的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法律制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使社会公众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除了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经济外,作为主体的市民是最灵活的因素。通过对华祖庵和曹操地下运兵道等周边当地原居民商户的探访,课题组得知,他们认为目前旅游并不能带来很好收益,积极性不高,大多只是顺带销售。服务的态度与水平不高,普通话的掌握程度不高,着装随意,经营不规范。
三、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建议
1.功能导向探讨
亳州市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当地政府应履行其服务与监管职能,具體如下。 1.1 提供公共产品服务职能
政府要推进自身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就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结合实际来看,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在基础设施上如交通运输、城市绿化等方面明显不足,而市场的自发力量没有充分条件发挥去兴建大规模公共基础设施,此时政府的作用应凸显。只有建立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才能为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1.2 监控市场运行职能
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缺陷,会导致市场失灵,所以政府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就十分有必要。政府既要和民间积极交流大众方针,又要致力于市场稳定和合法经营的维持,有效监督市场,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搭建良好的交易平台。亳州市政府应积极招商引资、运用民间资本来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6]
1.3 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在目前的民主潮流的趋势之下,政府应由参与者转变为引导者。旅游作为一种以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为目的的非定居性旅行,不是政府能掌控的。此时民间资源尤为重要,如何积极调动民间资源与政府互补,促进亳州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怎样积极运用民间资本、行业协会,处理好政府和居民的关系,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能力的体现。
除了政府应发挥其作用,市场也应该通过供求机制及相应的价格机制发挥作用。针对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业的特殊性,课题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市场的具体功能:
(1)传递反馈经济信息的职能
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地经济的长期落后使得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做信息调查,有关商家的重视程度不足也导致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业对信息的关注、敏感程度较低。此时行业协会虽然在法律上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在行业中却有着极高的威望,有着非常广的渠道和人脉来搜集和传达信息,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2)合理有效配置资源职能
目前,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业很多景点的运作机制都是政府主导,但是政府调控有其一定的弊端。市场配置资源是指一些运作机制可以不受政府调节,通过政府招标或者承包的方式让当地或者外商转接,这样为其融入大量资金,从行政化经营转为商业化运作模式,企业自负盈亏,提高了运作效率。
(3)连接宏、微观经济个体中介职能
市场作为微观经济活动的场所和总体形式,可以成为连接宏、微观经济活动的中介。亳州政府根据供给情况调节各种中医药旅游产品的供应,通过市场发出信号,间接引导和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实现对经济活动全面有效的控制。当中医药文化旅游行业通过市场表现出价格和供应量的改变时,政府应接收信息采取相应政策来调节。
(4)对企业的直接导向职能
市场运用供求、价格等调节机制引导企业生产方向,企业也根据市场供求信息决定生产种类和数量。企业要遵照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积极参与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同仁堂(亳州店)和华佗国药厂是两家知名度高口碑好的龙头企业,两家企业对于市场的反应程度是比较灵敏的,市场的导向功能在这里就比较明显。
2.具体对策探讨
2.1优化资源产品开发
2.1.1 加大宣传力度
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多为人文资源,在打造“养生亳州”口号的同时应加大对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如中药材交易市场等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发放传单、网络宣传、导游推荐等方式,丰富宣传渠道与提升景点吸引力。另外,亳州市旅游景点分散且规模小,应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如:中药材大市场--博物馆--曹操地下运兵道--华祖庵--花戏楼一日游,集休闲、养生、探秘于一体,让游客在有限时间能尽可能多的游览特色旅游景点。现有的中医药有关景点不能停留在观赏与简单介绍上,而应该发展成集知识型、体验性与康乐型为一体,建立游客互动交流平台。改变市场上药材浅层贸易的现状,销售相关特色中医药成品。培训相关从专业人士对中医药相关调理机制、养生配方等做详细说明,便于游客购买与体验。全面扩展旅游形式,多角度阐述中医药文化。
2.1.2 丰富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种类
提高药业企业规模档次,推进药业企业认证工作。亳州市可在南部新区设立亳州药业产业园区,政府制定优惠的扶持政策,引导、鼓励一批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入驻园区。完善中药产业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建设中药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中成药制造业的科技研发水平。依托企业加快旅游产品研发生产,掌握先进技术。提高中药饮片加工和中药提取规模与档次。引导饮片加工企业向精深差异高档品牌化方向发展,大力开发单味小包装、颗粒饮片等新型产品。重点发展中药日化产品。依托康辉药业、国一堂药业、亳广药业等中药提取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合作,开发生产一批中药日化产品。努力吸引省外知名企业来亳投资,加快保健洗液、保健膏霜、等化妆品及保健枕、保健香袋等保健日用品生产。大力培育中药保健食品、饮品品牌。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保健食品产业化项目,吸引外资投资,开发保健茶、保健酒、保健饮品、保健汤料、药膳、食品添加剂等系列产品。
2.2设施服务双基并重
2.2.1加強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改善内外交通条件,提高出行便利程度。首先,应改善各地通往亳州的交通条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联合起来,增加亳州通往外地的列车班次、汽车客运班次。努力扩大交通辐射范围,改善通往亳州市交通不便的现状,加大交通运输力度。其次,应改善景点间交通的条件,交通管理部门要对各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严格规范管理。建立或增加景点间旅游公交线路,加大密集区出租车投放数量。另外,对景区的标识标牌进行系统完善,设立专门的路标和指示标牌。
2.2.2提升中医药文化旅游服务质量
增加亳州市的旅游景点附近酒店的数目,提升档次。建设更多高质量的酒店和宾馆,提供特色食谱,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提供特色药膳菜肴,提供药浴、足浴等服务。增设特色旅游产品、纪念品等商店,销售具有亳州地方中医药文化旅游特色商品。改善服务人员的态度,提供专业科学、价格合理的针灸、美容、护肤、减肥等服务,吸引游客购买道地药材、保健食品等特产。 除此之外,亳州市应安排组织相关旅游咨询服务,对于出境游客办好签证、货币兑换、保险服务等工作。旅游过程中,应提高旅行社、饭店等诚信意识,提高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导游人员学历与知识要求,定期进行培训。合理定位景区门票价格。完善办理离境手续、送机、托运行李、旅客委托代办服务及旅游者返家以后的跟踪服务等新型服务。[7]
2.2.3 建立特色娱乐设施,宣传特色中医药文化
建立与扩大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旅游娱乐设施。亳州市可在中医药文化旅游景点附近建立美容馆、按摩馆、足浴、药浴店等,加大娱乐设施规模建设力度,利用亳州市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来发展养生服务,景点配备详细生動的中医药知识解说,吸引游客以旅游来带动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2.4 增加市区绿化面积,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扩大亳州市及景区绿化面积,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内街道旁种植牡丹花、勺菊等草本植物并建立相关介绍牌。在美化城市环境还宣传亳州特色中医药品种。景区内应扩大绿化面积与规模,规范垃圾处理方式,营造舒适、怡人的旅游环境。
2.3 旅游策略科学变革
2.3.1 及时定位消费人群,科学制定营销策略
市场部门应适时开展调查,明确消费人群。近年来中医药文化旅游消费群体年轻化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抓住年轻人群的潮流和现代化的特点,推出相应现代化的旅游服务和产品,继续巩固中老年和特殊群体的市场优势。抓住时机创新营销方式:如在举办国际中医药博览会暨全国中药材交易会、亳州养生旅游文化节时,利用其宣传亳州“中华药都·养生亳州”口号,开展相关中医药产品推介展销会,举办亳州特有的诸如药膳大赛等活动,推出药浴、药酒等特色养生产品等。
2.3.2 科学规范市场管理,打造特色文化旅游
科学管理和规划中医药文化旅游景点,合理布局景点规划,统一协调管理,避免管理部门繁多冗杂,管理效率低下。政府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规划到位,保持政策连贯性与持续性,监督与规范大型养生场所如“中华药都养生园”的建设。亳州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公司应当打破各景点的孤立现状,形成特色的游览路线和产业链条,发挥规模效应。
3.2.3 提升市民责任意识,打造美丽城市名片
城市公民作为城市主体是旅游城市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公民热情好客,文明有礼是最好的城市名片。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在着装、语言等行为上突出亳州城市名片特征,并树立自身荣誉感与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群.我国中医药专项旅游开发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2]张群,张玉华.在养生中体验旅游——中医药旅游开发探讨[J].商业经济文萃,2006(4):29-30.
[3]王景明,王景和.对发展中医药旅游的思索与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0.
[4]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5]张蕾,等.亳州市中医药养生旅游开发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35.
[6]张艳丽.基于SWOT分析的亳州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12.
[7]张春丽.杭州中医养生旅游发展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1).
通讯作者:韩路宾(1993-),男,安徽阜阳人,文章署名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团队作者分别为:韩路宾 郑久良 明鹏飞 江娜 陈奥竹 崔伟伟 赵雨。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旅游;亳州市;政府和市场;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4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从本质上讲,它是构成中医学的母体,是中国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兴起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便是以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载体,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为目标,集旅游、度假、休憩、养生、保健、疗养、科普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 [1]中医药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而且符合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律。安徽省亳州市作为“药材故里,华佗之乡”,目前正在积极地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些许问题。
一、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亳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数百位驰名中外的历史人物。它是三朝古都,集史前文化、道家文化、曹魏文化、古商贸易文化、白酒文化等为一体。也是中国“四大药都”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和中药材交易中心,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开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具有强有力的依托。
1.资源与产品
根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课题组总结了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亳州市在加大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整合资源,围绕“药都”特色资源,开发了部分旅游产品,主要为中医药文化健康之旅与药酒养生文化保健品。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表1-1所示:
2.设施与服务
亳州目前正在积极建设星级饭店、星级餐馆,以此引导社会餐饮业的规范发展,形成以品牌饭店为龙头、星级饭店为主体、其他特色饭店为补充的饭店业发展格局。截至2012 年,亳州市有4星级以上3家,3星级以上9家,2星级以上21家。旅行社达到31家。另外,星级餐馆有7家,星级农家乐有14家,旅游购物店有23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态度不断改善。
3.市场前景
中国(亳州)中国药材中药材交易中心日上市量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日客流量10万人。中药材交易作为亳州既有全国意义又有地方特色的市场,其巨大的客商流量为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前景广阔。2011年,在中国(亳州)中医药博览会上,参会客商总量达16.5万人次,签约项目达73个,签约金额有187.95亿元。根据统计资料,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46.94亿元,国内旅游收入46.61亿元,旅游外汇497.77万美元,国内游客719.05万人次,入境游客15034人次。2011年亳州市文化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共接待游客513.73万人次。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带动了亳州市收入增长。
二、亳州市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产品的生产、销售已初具規模,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发放、访谈等方式,从不同点总结了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资源与产品
1.1 资源种类单一,吸引力不足
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相关资源多为人文资源,其自然旅游资源相当匮乏,且人文景点中大部分又都是历史景点。故亳州市目前和中医药有关的景点观赏性和体验性不足,缺乏与游客的互动和交流,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1.2 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不高
亳州市中医药旅游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不高。首先,从数量上看,专门针对中医药旅游产品开发的产品很少,中医药交易市场里交易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医药原材料而不是经过深层加工、包装精美的中医药旅游纪念品或者自用品。其次,企业趋利性行为突出,轻医重药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民间企业的资金投入和开发都集中在药材交易和流通上而忽视中医医疗服务的发展。[2]
1.3 开发模式单一,特色性不足
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于亳州市中医药旅游的形式大多偏向于养生型,观赏、购物、休闲型所占比例较小。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应侧重服务性和体验感。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亳州中医药旅游目前还处在旅游团队的观光游层面,而非深层意义上的康疗和连带购物。在对待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限于参观游览层面。亳州市中医药旅游尚未达到产品与市场的深层次结合水平,市场尚处在零散、不系统的状态,缺乏互动性,难以扩大规模,缺乏专业引导人们进行养生保健、强身延年的中医药机构。养生保健产业也呈现出自发的、混乱的、无序发展状态。配套和现代化设施的不足,开发模式单一,难以打造现代化的特色旅游区。[3]
2.服务与设施
旅游设施是指旅游目的地旅游行业的人员向游客提供服务时依托的各项物质设施和设备。旅游服务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是指旅游从业人员依托旅游资源和旅游接待措施向游客提供的各种劳务。亳州市在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过程中,其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交通运输:交通不便,车辆管理不当 据介绍,2006年国家评比文明城市时曾规定:风景旅游城市标准每万人应拥有出租车50辆。截至2013年4月,课题组了解到亳州市现有出租车2700多辆(包括三县),班车400多辆,城区公交1200多辆,常驻人口485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每万人拥有仅5辆出租车,与国家规定的旅游城市标准差距很大。据统计,途经亳州市的火车班次共有61班(不包括临客)。调查显示,亳州周边地区及部分外省市的旅客到达亳州的交通并不太便利,尤其对散客和乘坐火车的游客而言。虽然亳州市的道路状况良好,但路面上三轮车偏多,车辆混杂,不利于方便出行。
2.2 食宿接待:档次低,数量少
实地探访中,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旅游相关景点附近餐馆、酒店的数目较少,档次低。在亳州市内,星级宾馆和快捷酒店数目不多。餐饮方面,小餐馆的数量较多,但高档酒店数量少。药膳是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产品,而亳州市的药膳馆很少,一些高档酒店也只提供数量不多的药膳。此外,特色小吃多以摊位形式出现,较分散,不利于统一组织与安排。
2.3 游览娱乐:缺乏特色性项目
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旅游景点附近均缺乏游览娱乐设施,如五禽馆,按摩馆,美容馆这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会馆。现存的足浴店规模小且不规范,难以吸引游客的消费。景点是最重要的游览设施,但亳州市的景点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对门票收入依赖性强,门票价格偏高。游乐设施缺乏及门票价格偏高不利于中医药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
2.4 旅游购物:缺乏高质量正规商店
目前亳州缺乏旅游产品购物的正规地点,旅游纪念品商店不多,多数是私人经营的小店,商品比较繁杂,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具有亳州特色商品较少,并且质量不高,游客消费欲望不强。另外,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展览被作为吸引游客前来购物的依附产品,常常不被中医药商品经营者重视。景点、购物场所展览手段有限,仅停留在简单图板、相片展示及少量演示上,灵活性和趣味性低,不能对游客产生强烈吸引力。
2.5 导游接待:导游专业性和服务意识低不高
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服务的发展不平衡。首先,售前服务发展十分缓慢,正处在发展成长期。其次,售中服务已处在发展的成长期。在问卷调查中,课题组发现游客对导游人员服务质量不太满意。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导游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导游的专业性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是必需的。
2.6 其他设施
除了以上的设施,亳州市其他旅游服务设施也不尽如人意。在调查中,游客对亳州市旅游景区绿化的满意度并不高。除绿化面积外,各种引导设施也很缺乏,如旅游解说牌、指示牌并不多见,景区外的公共厕所也很难发现。咨询服务系统不完善,有些景点没有游客服务中心。在访谈过程中,不少游客表示对亳州市的整体卫生环境不满意,对亳州市的“养生亳州”的印象大打折扣。
3.市场
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4]目前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市场存在问题有:
3.1 产品服务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
在亳州旅游市场,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缺乏创新,产品以纪念品直接售卖为主,服务大多是导游和住宿、交通的常规服务。在旅游产品供给上,大多以古玩和食用特产为主,数量少,规模小,质量不高,大多是私人经营,店面和生活区连在一起,经营不规范,同质化严重,购物街都是一样的经营模式和内容。在服务上,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市场特色不鲜明,在模式上以参观游览为主,没有形成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产品服务一体化水平低。对于特色养生类服务项目,因为目前市场不成熟以及前期投资较多,尚未发展起来,与其他地市景区的个性化服务相比处于劣势地位。[5]
3.2 产品和服务的管理协调缺失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亳州市目前在产品与服务管理与协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产品和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缺乏相应的设施和物质保证,缺乏相应策略。政府兴建的工程大多为街道和广场,虽然工程比较大,但在细节上未能为游客服务。比如休憩场所、旅游专项线路、垃圾箱的数量等的缺乏。
3.3 旅游供给场所单一
大部分景点孤立开发,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旅游场所比较单一,除旅游旅游景点外,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和连带的经济效益。对景点的开发停留在一般的保护和利用上,没有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主要以参观游览为主。
3.4 消费者分析与针对性不足
一般来说,中医药文化旅游主体为中老年人。但课题组根据调查发现,年轻人对待养生的关注不逊于中老年人。在针对游客群体年轻化方面,亳州市准备不足。另外,中医药文化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方式,本来未被视为旅游主体的老弱病残也是潜在的旅游消费者,对此类人群的忽视,也是其存在的问题,亳州市未全面分析游客主体的广泛性,针对性不强。
3.5 经营者积极性与公民城市意识不高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自然的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物的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法律制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使社会公众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除了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经济外,作为主体的市民是最灵活的因素。通过对华祖庵和曹操地下运兵道等周边当地原居民商户的探访,课题组得知,他们认为目前旅游并不能带来很好收益,积极性不高,大多只是顺带销售。服务的态度与水平不高,普通话的掌握程度不高,着装随意,经营不规范。
三、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建议
1.功能导向探讨
亳州市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当地政府应履行其服务与监管职能,具體如下。 1.1 提供公共产品服务职能
政府要推进自身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就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结合实际来看,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在基础设施上如交通运输、城市绿化等方面明显不足,而市场的自发力量没有充分条件发挥去兴建大规模公共基础设施,此时政府的作用应凸显。只有建立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才能为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1.2 监控市场运行职能
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缺陷,会导致市场失灵,所以政府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就十分有必要。政府既要和民间积极交流大众方针,又要致力于市场稳定和合法经营的维持,有效监督市场,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搭建良好的交易平台。亳州市政府应积极招商引资、运用民间资本来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6]
1.3 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在目前的民主潮流的趋势之下,政府应由参与者转变为引导者。旅游作为一种以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为目的的非定居性旅行,不是政府能掌控的。此时民间资源尤为重要,如何积极调动民间资源与政府互补,促进亳州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怎样积极运用民间资本、行业协会,处理好政府和居民的关系,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能力的体现。
除了政府应发挥其作用,市场也应该通过供求机制及相应的价格机制发挥作用。针对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业的特殊性,课题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市场的具体功能:
(1)传递反馈经济信息的职能
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地经济的长期落后使得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做信息调查,有关商家的重视程度不足也导致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业对信息的关注、敏感程度较低。此时行业协会虽然在法律上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在行业中却有着极高的威望,有着非常广的渠道和人脉来搜集和传达信息,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2)合理有效配置资源职能
目前,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业很多景点的运作机制都是政府主导,但是政府调控有其一定的弊端。市场配置资源是指一些运作机制可以不受政府调节,通过政府招标或者承包的方式让当地或者外商转接,这样为其融入大量资金,从行政化经营转为商业化运作模式,企业自负盈亏,提高了运作效率。
(3)连接宏、微观经济个体中介职能
市场作为微观经济活动的场所和总体形式,可以成为连接宏、微观经济活动的中介。亳州政府根据供给情况调节各种中医药旅游产品的供应,通过市场发出信号,间接引导和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实现对经济活动全面有效的控制。当中医药文化旅游行业通过市场表现出价格和供应量的改变时,政府应接收信息采取相应政策来调节。
(4)对企业的直接导向职能
市场运用供求、价格等调节机制引导企业生产方向,企业也根据市场供求信息决定生产种类和数量。企业要遵照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积极参与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同仁堂(亳州店)和华佗国药厂是两家知名度高口碑好的龙头企业,两家企业对于市场的反应程度是比较灵敏的,市场的导向功能在这里就比较明显。
2.具体对策探讨
2.1优化资源产品开发
2.1.1 加大宣传力度
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多为人文资源,在打造“养生亳州”口号的同时应加大对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如中药材交易市场等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发放传单、网络宣传、导游推荐等方式,丰富宣传渠道与提升景点吸引力。另外,亳州市旅游景点分散且规模小,应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如:中药材大市场--博物馆--曹操地下运兵道--华祖庵--花戏楼一日游,集休闲、养生、探秘于一体,让游客在有限时间能尽可能多的游览特色旅游景点。现有的中医药有关景点不能停留在观赏与简单介绍上,而应该发展成集知识型、体验性与康乐型为一体,建立游客互动交流平台。改变市场上药材浅层贸易的现状,销售相关特色中医药成品。培训相关从专业人士对中医药相关调理机制、养生配方等做详细说明,便于游客购买与体验。全面扩展旅游形式,多角度阐述中医药文化。
2.1.2 丰富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种类
提高药业企业规模档次,推进药业企业认证工作。亳州市可在南部新区设立亳州药业产业园区,政府制定优惠的扶持政策,引导、鼓励一批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入驻园区。完善中药产业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建设中药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中成药制造业的科技研发水平。依托企业加快旅游产品研发生产,掌握先进技术。提高中药饮片加工和中药提取规模与档次。引导饮片加工企业向精深差异高档品牌化方向发展,大力开发单味小包装、颗粒饮片等新型产品。重点发展中药日化产品。依托康辉药业、国一堂药业、亳广药业等中药提取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合作,开发生产一批中药日化产品。努力吸引省外知名企业来亳投资,加快保健洗液、保健膏霜、等化妆品及保健枕、保健香袋等保健日用品生产。大力培育中药保健食品、饮品品牌。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保健食品产业化项目,吸引外资投资,开发保健茶、保健酒、保健饮品、保健汤料、药膳、食品添加剂等系列产品。
2.2设施服务双基并重
2.2.1加強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改善内外交通条件,提高出行便利程度。首先,应改善各地通往亳州的交通条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联合起来,增加亳州通往外地的列车班次、汽车客运班次。努力扩大交通辐射范围,改善通往亳州市交通不便的现状,加大交通运输力度。其次,应改善景点间交通的条件,交通管理部门要对各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严格规范管理。建立或增加景点间旅游公交线路,加大密集区出租车投放数量。另外,对景区的标识标牌进行系统完善,设立专门的路标和指示标牌。
2.2.2提升中医药文化旅游服务质量
增加亳州市的旅游景点附近酒店的数目,提升档次。建设更多高质量的酒店和宾馆,提供特色食谱,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提供特色药膳菜肴,提供药浴、足浴等服务。增设特色旅游产品、纪念品等商店,销售具有亳州地方中医药文化旅游特色商品。改善服务人员的态度,提供专业科学、价格合理的针灸、美容、护肤、减肥等服务,吸引游客购买道地药材、保健食品等特产。 除此之外,亳州市应安排组织相关旅游咨询服务,对于出境游客办好签证、货币兑换、保险服务等工作。旅游过程中,应提高旅行社、饭店等诚信意识,提高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导游人员学历与知识要求,定期进行培训。合理定位景区门票价格。完善办理离境手续、送机、托运行李、旅客委托代办服务及旅游者返家以后的跟踪服务等新型服务。[7]
2.2.3 建立特色娱乐设施,宣传特色中医药文化
建立与扩大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旅游娱乐设施。亳州市可在中医药文化旅游景点附近建立美容馆、按摩馆、足浴、药浴店等,加大娱乐设施规模建设力度,利用亳州市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来发展养生服务,景点配备详细生動的中医药知识解说,吸引游客以旅游来带动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2.4 增加市区绿化面积,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扩大亳州市及景区绿化面积,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内街道旁种植牡丹花、勺菊等草本植物并建立相关介绍牌。在美化城市环境还宣传亳州特色中医药品种。景区内应扩大绿化面积与规模,规范垃圾处理方式,营造舒适、怡人的旅游环境。
2.3 旅游策略科学变革
2.3.1 及时定位消费人群,科学制定营销策略
市场部门应适时开展调查,明确消费人群。近年来中医药文化旅游消费群体年轻化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抓住年轻人群的潮流和现代化的特点,推出相应现代化的旅游服务和产品,继续巩固中老年和特殊群体的市场优势。抓住时机创新营销方式:如在举办国际中医药博览会暨全国中药材交易会、亳州养生旅游文化节时,利用其宣传亳州“中华药都·养生亳州”口号,开展相关中医药产品推介展销会,举办亳州特有的诸如药膳大赛等活动,推出药浴、药酒等特色养生产品等。
2.3.2 科学规范市场管理,打造特色文化旅游
科学管理和规划中医药文化旅游景点,合理布局景点规划,统一协调管理,避免管理部门繁多冗杂,管理效率低下。政府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规划到位,保持政策连贯性与持续性,监督与规范大型养生场所如“中华药都养生园”的建设。亳州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公司应当打破各景点的孤立现状,形成特色的游览路线和产业链条,发挥规模效应。
3.2.3 提升市民责任意识,打造美丽城市名片
城市公民作为城市主体是旅游城市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公民热情好客,文明有礼是最好的城市名片。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在着装、语言等行为上突出亳州城市名片特征,并树立自身荣誉感与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群.我国中医药专项旅游开发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2]张群,张玉华.在养生中体验旅游——中医药旅游开发探讨[J].商业经济文萃,2006(4):29-30.
[3]王景明,王景和.对发展中医药旅游的思索与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0.
[4]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5]张蕾,等.亳州市中医药养生旅游开发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35.
[6]张艳丽.基于SWOT分析的亳州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12.
[7]张春丽.杭州中医养生旅游发展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1).
通讯作者:韩路宾(1993-),男,安徽阜阳人,文章署名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团队作者分别为:韩路宾 郑久良 明鹏飞 江娜 陈奥竹 崔伟伟 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