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学研究的填白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ss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与依附:
  李承晚之外交独立思想》
  朱芹/著
  2014年12月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2月,朱芹博士的《独立与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独立思想》(以下简称《独立与依附》)新鲜出炉。李承晚作为韩国近现代史上最为著名和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外交思想与实践,深刻地影响了韩国建国后对美、对华、对日等国家关系的基调,成为韩国现代外交政策的缘起。
  本书的一大亮点是作者并没有仅仅沿着历史线索做单纯的人物思想变化描述,而是运用国际体系理论,通过层次分析的方法,将个人的思想与实践框进党派、国家、国际时局等不同层次的背景中,从个人对不同层次背景的认识和不同背景情况对人物的影响这样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考察人物思想的变化及其对周边、国家、国际社会甚至整个历史的影响。作者在依附论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国际体系、国家、个人三个层次背景下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的萌生、建构与实践,以及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对国际体系、国家、个人的反向影响。这样一种方式,无限增加了读者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使读者不局限于个别人物分析,不拘泥于某个事件的发展变化。
  在理论上,作者对“依附论”进行了探索性和突破性的衍生解读,提出强制性依附论与自主性依附论的概念,同时提出一系列新的外交概念,如“依附外交”、“依附式独立”、“独立式依附”、“边缘政府”、“边缘第一轨道外交”等,丰富和发展了外交学的内涵和外延。在史实上,作者解析了李承晚的《清日战记》、《独立精神》、《美国影响下的中立论》、《韩国教会受难记》、《日本内幕记》五部著作,附录了六部《大韩民国临时宪章》、《李承晚所署请愿书——委任统治请愿书》等重要文献资料,为韩国独立思想史研究增添了新内容。在实践上,作者阐述了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的三个典型案例,即依托于大韩人国民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和欧美委员部等的外交实践。依托于大韩人国民会的外交尝试,是其外交独立思想的初检验与青涩时期;依托于临时政府的外交拓展,是其外交独立思想的检验与修正;依托于欧美委员部的外交深化,是其外交独立思想的再检验与成熟。作者通过对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实践的三个阶段的深入研究,紧扣依附这一主线,认为李承晚既附美,也用美,期望借美力量帮助其完成朝鲜半岛独立的梦想,但这一将自身命运拱手他人的思维与路径必然带来外交结果的极大不确定性。李承晚一步步否定朝鲜民众自力独立的能力与意志,将自身民族的命运交予美国主宰,其影响直至今日仍无法摆脱。
  纵观全书,作者将历史学的专业基础与国际关系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独辟蹊径,从国际关系理论的全新视角,解构了一位对朝鲜半岛,甚至整个东亚格局都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的外交思想。作者发展了依附理论,提出了依附式独立的全新概念,并运用国际体系、国家、人的结构分析视角,在依附论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国际体系、国家、个人三个层次背景下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的萌生、建构与实践,以及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对国际体系、国家、个人的反向影响。从著作中所表现出的理想主义的愿景,到不同阶段实践过程中的逐步发展演变,李承晚充满矛盾统一的外交独立思想跃然纸上;从潜心儒学,到笃信基督,从渴望国家独立统一,到力行依附与分裂,一个语言和行动、理想与实践完全背离的政客形象鲜活于人前。作为学术专著,《独立与依附》命题新颖,逻辑结构清晰,论证严谨,引文规范,文字洗练;作为人物思想史研究,《独立与依附》时间节点清晰,脉络顺畅,对思想演变的叙述和分析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见解深刻独到,对人物评价上突破陈规与旧见;更为重要和有意义的是,作为一本研究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之前李承晚外交思想与实践的著作,《独立与依附》填补了中国韩国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为韩国独立思想史的研究增添了新内容,对韩国独立运动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补充。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旅德的一些浙江籍爱国侨领来使馆向云南地震灾区捐款。他们还向我表达了今后向国内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捐款的愿望和意向。趁此机会,我也向他们介绍了外交部在扶贫方面所做的工作。  1992年,外交部遵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选择云南省的金平县和麻栗坡县作为对口扶贫对象。这两个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以金平县为例,全县人口的86%为少数民族。境内99%以上为高山,土地资源十分贫瘠。人均年收入远低于国家贫困线
联合国安理会4月24日发表主席声明,指出叙利亚危机导致当今全球最大的人道主义危机,敦促叙各方停止暴力,呼吁国际社会加大救援力度。  声明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已造成超过22万人丧生,半数国民被迫逃离家园,其中390多万人逃至邻国。叙利亚有1220多万人需要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其中44万人生活在被围困地区。  声明说,叙利亚危机威胁地区和平安全,对邻国带来社会、环境和经济多重影响。声明强调,只有政治
纳粹大屠杀是20世纪犹太民族、乃至人类经历的一场浩劫。对于这一历史悲剧的记忆,在当今全球犹太人民族身份的建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大屠杀记忆与以色列的安全也存在着重要关联。实际上,大屠杀记忆及其关键设施大屠杀纪念馆乃是以色列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刻警示着以色列人、尤其是国防军  20世纪50年代,以色列议会先后通过数个法案,将每一年的犹太历尼散月27日(公历4月)设定为以色列的大
谁也没有想到,东亚国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的纪念,竟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的。  2014年新年伊始的1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谈到中日之间在东海和钓鱼岛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他说,要注意一战的教训。100年前英国和德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经济依存度非常高,但依然爆发了战争。言下之意,即使目前中日两国之间经济联系紧密,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也无法确保规避战争发生。  此
嘉 宾/张建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任 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王 磊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王亚娟 《世界知识》杂志编审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六年,伴随美国等西方经济体的复苏步伐,世界经济却似乎又进入了一轮动荡周期。造成这轮动荡的根源复杂而多元,但本质上是失衡和分化导致的。  有专家指出,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2015年9月1日,“当前国际安全环境下人道行动的挑战”研讨会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举办。该活动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共同举办,旨在向中国的国际问题专家介绍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面临的挑战,听取专家的分析,并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人道行动进行探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季志业,以及来自智库、学术界、媒体及相关部门的专家40余
对于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来说,刚刚过去的4月底5月初可谓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4月22日~24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在印尼举行,作为东道主的佐科受到全球媒体的空前关注;而五天后,印尼驻澳大利亚悉尼总领馆的大门上便被贴上了一条标语——“我可怜你,佐科”,随后便是澳政府在5月3日晚召回了驻印尼大使,佐科则被西方舆论推向了被攻击的靶心。  戏剧般的“场景转换”背后,“变数”
2013年4月,“工业4.0”战略由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此后,“工业4.0”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为了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新的优势,各国围绕“工业4.0”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工业4.0”不仅仅是新技术的革命,也是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且,随着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全球价值链也将面临深刻的调整与变革。  “工业4.0”时代全球制造业竞争  更加激烈  2008年金融
对荷兰的打击可想而知  1986年我刚来荷兰时听人们说,这个国家上世纪,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外,所遭受的最大的伤害之一便是1953年北海大坝决堤,1800余人丧命。我在荷兰20多年,从没看到荷兰举国上下面临过像这次马航MH17遇难后那样的震惊和悲伤。  荷兰人口为1600余万,比中国总人口少将近100倍。194位荷兰人在顷刻之间丧生于空难,放在中国,就等于近两万人骤然痛失生命。MH17事件 对荷兰的打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竞争与合作本应成为国际交往的主流,然而,日本人在审视和观察世界时,依然秉承传统的等级观念,崇尚和迷恋基于实力博弈的国际权力观。日本民族性格中蕴涵的尊卑有序的等级意识、服膺强者的实力意识、区隔内外的阵营意识以及与邻交恶的敌对意识,从观念层面主导和形塑了日本人的国际秩序观,并对其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尊卑有序的等级意识  日本传统文化中拥有根深蒂固的权威观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