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e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也就是有创造性,如思维的独创性、个性的好奇性、动作的突变性、做法的新颖性等。时代呼唤教育上的创新,呼唤创新型的学习,利用课堂教学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的落后教育理念和方法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把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 创新 能力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上。教育改革的发展,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入手:
  1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意味着“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围绕“创新”开展教学。要坚决抛弃老师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切实让学生当主角。自主学习。是否可以打破教参上规定的计划框架,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和深化。比如,“三圈环流”,“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長短的变化”等,完全可以让学生操作(或制作)简易明了的学具,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和思维,去打开新的思路,或让学生自己去控制多媒体电脑,创造性领会地球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践课”讲究的是体验,“实践课”中学生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在书本里没有答案,只有在实践中自己想办法,创新能力才会逐渐提高。个性养成。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创新精神的人倾向于:有见识、洞察力强、好独立判断,善于吸取经验教训,以及言语顺畅,兴趣广泛等。地理学科包罗万象,奇闻趣谈,地理之迷,社会热点。人类生存,都在其列,教学中可通过问题诱导,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和讨论。利于学生向有利于创新精神的个性方向发展。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养成。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变重视对教材的研究。为重视对学生个性的研究。防止出现个性抑制创造性的情况发生。
  2 引导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不过,提问并不容易,尤其是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因为能不能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思维深度和智力水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一般方法。对此探讨如下几点:①因果法。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见到每一个物理现象,要习惯地问一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例如,当人们乘坐在火车上,注视着车窗外的远景和近景时,发现看到的远处树木是向前运动的,而近处的树木则是向后退的,这是为什么?②对比法。比较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物体不同现象的异同,比较互相矛盾的解释、理论等,常常能发掘出关系到有科学创新的问题。例如,在光学史上,仅就几何光学的现象范围来说,“波动说”和“微粒说”都很好地进行了解释。而且在这个现象范围内,两种对立假说的预言都能被证实。这两种假说究竟哪个正确呢?这就给人们提出了进一步探索的问题;③联系法。分析物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提出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例如,法拉第在研究电磁现象的过程中,从电与磁的对称性的关系出发,提出: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可以从学生中收集问题,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提问,使学生敢问、善问,养成提问的习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3 强化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途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途径。①溯本求源,突出实验思想和主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常用的实验方法有“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如初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用到这种方法。有“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初中物理中研究压力产生的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用到这种研究方法。还有“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如初中物理中测量一枚邮票的质量用到这种方法。通过物理实验,要把当年物理学家“实践——假设——再实践——修正假设”这样一个思维的全过程充分展示出来;②适当变一些验证性实验为自主探索性实验。例如,初中物理教学节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即是一个测定性实验,又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即验证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其额定电压时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验证与上节所讲莓的结论是否相同。该实验可让学生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大小,测出多次小灯炮灯丝通过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并观察其发光情况,然后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加以比较,从而使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进而得出正确结论。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与社会紧密相关,在知识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随之转变,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要教会学生具有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拙文拟就高中化学教学的素质教育谈谈肤浅的体会。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素质教育  1 教师要首先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物理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注重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新时期的物理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 创新能力 培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渠道:正确处理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则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优化 创新  新一轮课改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但由于我们认识上的不够,在具体操作时仍出现了组合随意、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全面性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教学呢?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
期刊
【摘 要】 地理教学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可通过对有关地区的自然、经济图表、图片、电视录像等进行观察,让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地区。  【关键词】 中学 地理教学 观察能力 培养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
期刊
【摘 要】 爱因斯坦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科学文明的原动力,但凡一个人只要有所成就往往都是从兴趣开始。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较为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兴趣 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心理学上来说,兴趣是一种心理积极情感,是基于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这种心理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学数学课改探索,针对中学数学的特点、内容、原则,提出教师要改变观念,激发学生课堂学习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意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 自主提问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同时也渴望走向成熟。因此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
期刊
【摘 要】 自主学习作为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学习的态度、习惯和能力,又要指导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发现;既要立足于当前的学习,又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预习是为培养自学能力服务的,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途径.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呢?本人认
期刊
当今时代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一个特征:即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让课堂“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我们知道,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是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
期刊
【摘 要】 数学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学生能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的运用数学,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数学能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植,要强化良好习惯,夯实数学素养培植的基础;要精构教学流程,夯實数学素养培植的主体;要开展数学活动,展示数学素养的夺目瑰丽,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获取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