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三种类型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X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料教学是一种最能凸现历史学科个性的教学方式。但是,当前史料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譬如:以对教材内容“变相复述”为特征的“注解式”史料教学,以穿插主观性习题为特征的“习题式”史料教学,以引述大容量史料为特征的“冗长式”史料教学,等等,这些史料教学有悖史料教学的本义。
  笔者认为,史料教学的基本特征是:“论从史出”的学科意识贯穿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但并不意味着每个环节都需运用大量史料);围绕主题,精选史料,疏密有致地运用史料开展教学活动(关键在于把握运用史料的节奏感);史料与教学高度融合,确保历史教学的流畅性。据此考察当今史料教学,笔者认为,真正的史料教学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一、“主题式”史料教学
  “主题式”史料教学,也可称“探究式”史料教学。这种史料教学是围绕着某一主题展开教学的,纪连海开设的《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1]是典型的“主题式”史料教学。笔者以纪老师的这堂课为例,说明“主题式”史料教学的基本特征:
  其一,顾名思义,“主题式”史料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聚焦一个证据,突出一个主题。《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聚焦的是一幅画,凸现的主题是北宋的城市经济。讲北宋城市经济可以有多种途径或方式,而纪老师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运用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作为主要史料,力图在其中找到北宋城市经济发展的信息,这也是此课的亮点。
  其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探究,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纪老师在课上,通过坊市的对比来激活街市,从而看到了经营场所的变化;由夜市的繁华激活服务业的兴盛,由服务业的规模经营激活商业竞争,从而看到经济繁荣的表现;由旅店众多激活城市人口总数,由城市的流动人口引出各类交通工具,再由交通工具引出贸易范围;用虹桥上的摊位激活草市,再延伸到城乡贸易和经济作物种植,等等。可见,他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探究,从史料(《清明上河图》)中得出结论。最后,纪老师从经营场所、经营手段、经营时间、经营理念、经营活动和经营地域等六个方面得出了北宋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三,有主要史料,但也有辅助史料,两者相映成趣。纪老师这堂课以《清明上河图》为主要史料,辅之以文献材料等其它史料,相互印证,以增强论证的可信度。他选择和展示的史料有:《宋會要辑稿》、《东京梦华录》、《重建清真寺记》、根据文献材料编制的“北宋时期汴水运输量一览表”、陆龟蒙的诗、唐代长安城的坊里和北宋东京城布局图等,可谓形式多样。值得一提的是,整堂课所用史料,短小精悍,并不露痕迹地融合在教学之中。
  像《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这样的“主题式”史料教学虽然不是很多,但并不是说没有。因为,一般而言,历史图像、文物、遗存等都保存着众多的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重建历史,认识社会。例如,我们完全可以从秦的兵马俑认识秦朝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科技等,这些都需要历史教师去深入挖掘。
  二、“训练式”史料教学
  “训练式”史料教学是一种以史料为载体、训练为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史学方法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聂幼犁教授的《历史的证据、推理和想象》[2]一课则是“训练式”史料教学的典型课例。
  聂教授在这堂课上虽然讲了23个案例,但这些都是经他精心选择和独特设计的。聂教授将精心选择的23个案例,分布在三个教学环节:“凭证据说话”(中共“九大”、例1至例12)、“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例13至例16)、“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例17至例21、我们的老祖宗)。尽管这23个案例,看似没有什么联系,但聂教授却以“历史的证据、推理和想象”串了起来。纵观聂教授这堂课,有以下特点:
  其一,形散而神不散。整堂课有一个魂,即“历史的证据、推理和想象”。围绕这个魂,史料(案例)的串连,是通过思想方法上的一致性来实现的,并在有序性与节奏感中推进教学进程。诚如孔繁刚先生所说:“无论是问题的筛选,还是流程的设计;无论思考的梯度,还是启发的坡度;无论是要害的聚焦,还是边界的延展等等,都是围绕着目标,在步步夯实中一一展开的。”[3]
  其二,突出方法指导。“训练式”史料教学,不在于讲清一段历史内容,或探索一个具体的历史问题,而在于通过案例,实现学生历史思维的提升,抑或让学生掌握治史的方法。这堂课聂教授凭着深厚的史学功底和宽阔的知识视野,实现了这个目标。譬如,聂教授播放了一段中共“九大”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等走上主席台时的视频。要求学生据此推测:“它大概属于什么时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代表大会?” 他是如何牵引学生观察、联想、推断的呢?
  教师导引:关键人物→场景揭秘→我的天安门经历;
  学生跟进:定格聚焦→狂热印象→想到疯狂红卫兵;
  师生接轨:文革会议→林彪为界→中国共产党九大。
  23个案例,无一不是通过“观察、联想、推断”这种方式得出答案的,让学生在“与历史对话”中,体验史学研究的乐趣和过程,并逐渐掌握治史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其三,史料多而不冗。“训练式”史料教学,史料多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聂教授事先对史料进行了精心筛选,且史料呈多样性,有视频、地图、照片、邮票、书画、漫画等,丰富多彩。因此,尽管整堂课都是由史料连缀而成的,但并没有“审美疲劳”之感,相反,给人耳目一新。于是,这堂课在与史料对话中、在师生的对话中,实现了史料与教学的高度融合。
  “训练式”史料教学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存在的,尤其是高中历史复习课,可运用史料或史料型试题,就某一历史学科能力做专项训练。但要达到像聂教授那样炉火纯青的境界,则有很大难度的。因为优秀的“训练式”史料教学是建立在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功底和敏锐的反应之上的,教师需要有非同一般的教学机智。
  三、“嵌入式”史料教学
其他文献
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新一体化等多篇文章一起做。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河南省新乡市市长王登喜表示,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尤其是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差异性很大,更需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闯出路子。河南省新乡市市长 王登喜  王登喜表示,新鄉将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管全面
师生共读是近年兴起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传统模式下的史料研读教学存在一定不足,本文把英语学科常用的“图式理论”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中,探讨高中历史师生共读课的策略与原则,希冀为本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方法。  一、何为“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历史师生共读”  图式(schema)一词由康德于1781年提出,即便于储存和处理而将已有和新知识有机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辩证形式,是相互关联知识构成的完整信息
在教授八年级下册中美外交关系史时,我链接了当下两国贸易战的新闻,课堂一下子炸了锅。比较大的声音是:“中国必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坚决抵制美国货”。其中一名男同学高喊道:“砸福特牌汽车!”我问为什么?他说:“朱自清过去宁可饿死都不食美国救济粮,难道我们不可以不用美国货吗?”他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生的回答和掌声引起了我的警觉,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觉得很有必要以朱自清和中美贸易战的有关素材,补
一、本文的缘起  笔者执教高一,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史时,某学生交与我一篇题为《唐玄宗 一言难尽矣》的历史小文,内容如下(节选):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之言实为真理,上下五千年来,有多少君王能做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呢?即使是英明神武如李隆基也不例外。  观其生平,作为反差之大令人深思。李隆基少年时被祖母武则天宠信又疏远,后在青年时期灭韦氏,将一个卖官鬻爵的大唐朝廷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1]通过多次听课交流,我发现大多数初中历史课堂只停留在感性思维层面,并未深入到具有思辨性质的历史思维层面,而高中历史教学显然更注重后者。那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深层次历史思维才能实现课标的这一要求?笔者试以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
2017年历史新课标出台,将原有的三维目标深化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分级发展目标,2020年历史课标再次修订,时空观念中的空间要求,史料实证中的论从史出,历史解释中的分析论证,家国情怀中的自我认同,诸多素养均要求拓宽历史教学中史料来源的多样性,增强史料运用的灵活性,以期达到整体教学效果的优化。朱汉国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中结合课程设计案例指出“教师利用课程资源辅助教学时应注意几个原则:有效
“历史性根植在时间性中”[1]。历史时间是历史教学和考试的高频词,时间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一部分。所谓时间观念,是在特定时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这种在特定时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我们姑且称之为时间思维。高考试题是教学的风向标,通过研究试题改进教学渐成共识。本文试从2018年全国卷Ⅰ第41题切入,结合历史时间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探讨历史研究与历史教
素养时代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是“新课题”“新问题”。围绕核心素养某个方面探讨初高中历史衔接,可以促进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拔节”,可以切实有效提升学生历史素养水平,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可以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无缝有效对接,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质量。那么,基于学生时空观素养提升,如何夯实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基础?聚焦时空观素养提升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又有哪些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
3月26日,连云港市信访联席办、社会信用办、精神文明办等16家单位联合出台《连云港市信访人信用管理实施细则》,国家信访局对连云港善于创新的做法给予肯定,在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简报进行刊发。  9月21日,该市信访联席办、社会信用办会同建设局、教育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等55家单位签署全国首个《关于对失信信访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细化了154条惩戒措施。  经过探索与实践,事前防范效果明顯,事中
2017年出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1]在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中,作为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综合体现的“历史解释”尤为抽象与复杂。因此,笔者试图借助《一国两制》一课,对“历史解释”进行深入的理論研究与教学尝试。  一、历史解释是什么?——真相、能力  历史哲学领域对“历史解释”的争论从未停止。早在上世纪初,发生了“历史解释本身能否可能”的争论: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