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仅有4万余人的山区小镇,全年工业生产总值竟高达45亿元。
出杭州城往西南,走完60公里的杭(杭州)千(千岛湖)高速公路,就到了宋朝诗人笔下的“潇洒桐庐”;出桐庐县城再西往30公里,就到了“中国制笔第一乡”分水镇。
看着眼前的繁华,你很难想到,在8年前,这里与国内很多山区边陲小镇几无区别: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没有矿产资源……然而,依靠家庭小作坊、拖拉机和人力车,分水人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还创造出了一种后来被理论界称为“块状经济”的发展模式。杭州市政府因此叫响了一个口号:“县市学萧山,乡镇学分浆。”
小商品大产业一年可为每个地球人造一支笔
3月4日,汽车刚入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镇境内,一块硕大的灯箱广告映入眼帘:“欢迎来到中国制笔第一镇。”公路两侧,挂着各种招牌的制笔厂不断扑面而来。很多普通小楼,远看是住宅,近看才发现房前还挂着一块招牌:某某制笔厂。
陪同采访的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小程,给我们揭开了“制笔之乡”的传奇:1977年,杭州圆珠笔厂一对职工夫妇到分水镇探望当知青的孩子时,偶然发现当地用做柴火烧的小毛竹竿很适合做圆珠笔杆。在他们的提议下,儒桥村办起了第一家制笔厂。
如今,分水制笔已从最初一家一户的零星小作坊,逐步发展为遍地开花的“块状经济”。截至2007年底,制笔企业达到600多家,配套企业300多家,制笔机6000多台,产销各类塑料笔达到65亿支,实现销售产值28亿元。
分水很多制笔厂报价0.50元的圆珠笔,每支毛利仅几分钱。据说,早些年很多外地官员到分水镇考察,当他们听说每支笔不过是分厘效益时,都不禁心凉半截。但分水人的看法是:不要瞧不起几分钱的利润,只要咬住小产品做大、盯住大产业做细,就会形成局部优势,成为富民、富村的法宝。
分水制笔有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细分产业链。张家专门生产弹簧,李家专攻生产笔尖,王家专门生产模具……就是这样一条微利产业链条,聚集成了一个年产值20多亿元的大产业。各种档次的圆珠笔、水笔、中性笔,三大类共2000多个品种,还催生了上百家原料供应商、制模企业和贸易公司。
一年产销65亿支笔意味着什么?分水镇镇长助理李辉毅说,它宣告分水实现了三年前“为全世界每人造一支笔”的宏愿,现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圆珠笔中,每10支就有4支是“分水造”。
全民创业推开小院门都是制笔厂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张加任斜倚在门口,挥手指点车间里忙活的模具工人。初春的阳光洒在脸上,他眼睛微眯着。
张加任是个瘸子。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张加任还要在别人的怜悯或轻蔑的目光中生活,今天他完全可以抬起头来了。他有一家固定资产近百万的制笔厂,还有了妻儿。
分水制笔经济的崛起,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张加任只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
李辉毅介绍,分水镇制笔企业有600多家企业,没有一家是政府投资的,全部都是当地农民自主创业。工厂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年产值数千万元,小的几万元。
分水镇街头,家庭作坊式的制笔厂仍有两三百家。每到假期,会有很多孩子坐在家门口组装圆珠笔这活儿没什么技术含量,年过花甲的老人一天也能挣二三十块钱,就连街上开店的妇女没生意时,也以组装笔做“第二职业”。
在分水镇街头,我们努力寻找,就是没有找到棋牌馆。镇上最大制笔企业新富制笔公司的老板娘说,白天老公在外面谈客户,她则在厂里抓生产,晚上老公继续在厂里盯着,“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订单厂里就要关门,哪有时间打牌呀?”
小富“不安”政府带小企业主外出“受刺激”
1990年代中期的目标:1998年全国人均一支分水笔;1999年年初的新目标:2001年全国人均两支分水笔:2002年初目标又改为:今后3年全世界人均一支分水笔……分水镇党委、政府的规划,不断“水涨船高”。
经过多年打拼,分水“中国制笔之乡”名声鹊起。农民人均收入从几百元增加到去年底的8061元;同期财政收入从几百万元增加到7300万元。
制笔厂老板的腰包鼓起来了,部分人开始盖楼房、购轿车,甚至每个季度都外出旅游度假。
“这可不是个好苗头!”分山镇党委、政府意识到镇区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十字路口”,不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观念,分水镇的再发展就无从谈起。分水开始有意识地组织企业主到温州、义乌等地考察,他们反复向私营业主说明一个道理: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可以红火一时,但终究难以抵御市场大风大浪。要发展,企业从规模、管理到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都必须升级换代。
近几年,分水镇政府累计增加工业投入1.8亿元,在镇区南北两端兴建了制笔工业园区,鼓励引导家庭小作坊入园。企业资金不够,厂房用地费用可以先欠着。
在政策号召下,原打算“小弄弄”的川川、远成、光华等制笔厂,现在都告别了作坊式生产,开始二次创业。
笔芯、油墨和笔珠,是小企业制笔时面临的“三座大山”。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分水圆珠笔的品质,镇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在镇上成立“杭州笔业检测中心”,后又升级为“省级”,去年又被升格为“国家级”。
今年初,镇政府出面撮合6家规模较大的制笔企业注册,成立了全新的创元文具有限公司,着力把它培育成分水制笔业新的龙头企业,以形成对整个制笔业的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
吴永成:第二代创业者的缩影
今年31岁的吴永成,就是分水镇第二代创业者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是土生土长的分水人。
1999年,吴永成从杭州大学(后被并入浙江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在一家银行上班。因觉得“坐班制”实在没意思,只在银行呆了一个月,他便跑到朋友开的一家广告公司帮忙。
三年后,他看到分水镇虽然制笔业很发达,但却没有一家广告公司,于是他从朋友的公司辞职,找家人、朋友处借来5万元钱,在分水镇开起了第一家广告公司,赚得自己的第一桶金。
2006年,分水镇的广告公司已经发展到四五家的时候,吴永成又敏锐地看到制笔生意的新路子:传统的制笔式都是自购设备自己生产自接订单,如果自己不用厂房和设备,只负责接订单然后找别人的工厂生产呢,那岂不是只用很少的钱就可办制笔厂吗?
敢拼敢闯的吴永成又成了分水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6年初,他关掉广告公司,与朋友一起融资120万元,成立一家制笔公司,自己设计研发新型产品和模具,并在外接订单,然后找同镇的制笔厂生产。
也就是在2006年,吴永成接到一笔大单。当时,一位日本老板开出800万支的天价订单在分水镇寻求合作者,但众所周知日本企业的要求相当严格,这份“天价单”在分水镇“飘”了半年硬是没人敢接,但吴永成有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毅然接下订单。“日本老板要求两个月内完工,我和朋友一起硬是在厂房呆了两个月,连续吃了两个月的包子。”吴永成说,就那一笔生意,他赚回100万元。
不过,钱虽然赚回来了,但吴永成心里还是有些不爽。“到后来我才知道,日本人比我们更会做生意。”吴永成卖给日本的荧光笔每支才赚两毛钱,而日本商人卖给日本当地企业每支笔却赚了6块多钱。
去年,吴永成的制笔厂按照企业的规划,与另五家大规模的制笔厂一起合并成立全新的创元文具有限公司,加大科研和投入力度,主攻中高档,“功能笔”,要将分水笔的质量和平均利润提升一个台阶。
编辑:夏 伟
出杭州城往西南,走完60公里的杭(杭州)千(千岛湖)高速公路,就到了宋朝诗人笔下的“潇洒桐庐”;出桐庐县城再西往30公里,就到了“中国制笔第一乡”分水镇。
看着眼前的繁华,你很难想到,在8年前,这里与国内很多山区边陲小镇几无区别: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没有矿产资源……然而,依靠家庭小作坊、拖拉机和人力车,分水人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还创造出了一种后来被理论界称为“块状经济”的发展模式。杭州市政府因此叫响了一个口号:“县市学萧山,乡镇学分浆。”
小商品大产业一年可为每个地球人造一支笔
3月4日,汽车刚入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镇境内,一块硕大的灯箱广告映入眼帘:“欢迎来到中国制笔第一镇。”公路两侧,挂着各种招牌的制笔厂不断扑面而来。很多普通小楼,远看是住宅,近看才发现房前还挂着一块招牌:某某制笔厂。
陪同采访的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小程,给我们揭开了“制笔之乡”的传奇:1977年,杭州圆珠笔厂一对职工夫妇到分水镇探望当知青的孩子时,偶然发现当地用做柴火烧的小毛竹竿很适合做圆珠笔杆。在他们的提议下,儒桥村办起了第一家制笔厂。
如今,分水制笔已从最初一家一户的零星小作坊,逐步发展为遍地开花的“块状经济”。截至2007年底,制笔企业达到600多家,配套企业300多家,制笔机6000多台,产销各类塑料笔达到65亿支,实现销售产值28亿元。
分水很多制笔厂报价0.50元的圆珠笔,每支毛利仅几分钱。据说,早些年很多外地官员到分水镇考察,当他们听说每支笔不过是分厘效益时,都不禁心凉半截。但分水人的看法是:不要瞧不起几分钱的利润,只要咬住小产品做大、盯住大产业做细,就会形成局部优势,成为富民、富村的法宝。
分水制笔有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细分产业链。张家专门生产弹簧,李家专攻生产笔尖,王家专门生产模具……就是这样一条微利产业链条,聚集成了一个年产值20多亿元的大产业。各种档次的圆珠笔、水笔、中性笔,三大类共2000多个品种,还催生了上百家原料供应商、制模企业和贸易公司。
一年产销65亿支笔意味着什么?分水镇镇长助理李辉毅说,它宣告分水实现了三年前“为全世界每人造一支笔”的宏愿,现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圆珠笔中,每10支就有4支是“分水造”。
全民创业推开小院门都是制笔厂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张加任斜倚在门口,挥手指点车间里忙活的模具工人。初春的阳光洒在脸上,他眼睛微眯着。
张加任是个瘸子。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张加任还要在别人的怜悯或轻蔑的目光中生活,今天他完全可以抬起头来了。他有一家固定资产近百万的制笔厂,还有了妻儿。
分水制笔经济的崛起,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张加任只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
李辉毅介绍,分水镇制笔企业有600多家企业,没有一家是政府投资的,全部都是当地农民自主创业。工厂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年产值数千万元,小的几万元。
分水镇街头,家庭作坊式的制笔厂仍有两三百家。每到假期,会有很多孩子坐在家门口组装圆珠笔这活儿没什么技术含量,年过花甲的老人一天也能挣二三十块钱,就连街上开店的妇女没生意时,也以组装笔做“第二职业”。
在分水镇街头,我们努力寻找,就是没有找到棋牌馆。镇上最大制笔企业新富制笔公司的老板娘说,白天老公在外面谈客户,她则在厂里抓生产,晚上老公继续在厂里盯着,“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订单厂里就要关门,哪有时间打牌呀?”
小富“不安”政府带小企业主外出“受刺激”
1990年代中期的目标:1998年全国人均一支分水笔;1999年年初的新目标:2001年全国人均两支分水笔:2002年初目标又改为:今后3年全世界人均一支分水笔……分水镇党委、政府的规划,不断“水涨船高”。
经过多年打拼,分水“中国制笔之乡”名声鹊起。农民人均收入从几百元增加到去年底的8061元;同期财政收入从几百万元增加到7300万元。
制笔厂老板的腰包鼓起来了,部分人开始盖楼房、购轿车,甚至每个季度都外出旅游度假。
“这可不是个好苗头!”分山镇党委、政府意识到镇区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十字路口”,不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观念,分水镇的再发展就无从谈起。分水开始有意识地组织企业主到温州、义乌等地考察,他们反复向私营业主说明一个道理: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可以红火一时,但终究难以抵御市场大风大浪。要发展,企业从规模、管理到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都必须升级换代。
近几年,分水镇政府累计增加工业投入1.8亿元,在镇区南北两端兴建了制笔工业园区,鼓励引导家庭小作坊入园。企业资金不够,厂房用地费用可以先欠着。
在政策号召下,原打算“小弄弄”的川川、远成、光华等制笔厂,现在都告别了作坊式生产,开始二次创业。
笔芯、油墨和笔珠,是小企业制笔时面临的“三座大山”。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分水圆珠笔的品质,镇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在镇上成立“杭州笔业检测中心”,后又升级为“省级”,去年又被升格为“国家级”。
今年初,镇政府出面撮合6家规模较大的制笔企业注册,成立了全新的创元文具有限公司,着力把它培育成分水制笔业新的龙头企业,以形成对整个制笔业的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
吴永成:第二代创业者的缩影
今年31岁的吴永成,就是分水镇第二代创业者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是土生土长的分水人。
1999年,吴永成从杭州大学(后被并入浙江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在一家银行上班。因觉得“坐班制”实在没意思,只在银行呆了一个月,他便跑到朋友开的一家广告公司帮忙。
三年后,他看到分水镇虽然制笔业很发达,但却没有一家广告公司,于是他从朋友的公司辞职,找家人、朋友处借来5万元钱,在分水镇开起了第一家广告公司,赚得自己的第一桶金。
2006年,分水镇的广告公司已经发展到四五家的时候,吴永成又敏锐地看到制笔生意的新路子:传统的制笔式都是自购设备自己生产自接订单,如果自己不用厂房和设备,只负责接订单然后找别人的工厂生产呢,那岂不是只用很少的钱就可办制笔厂吗?
敢拼敢闯的吴永成又成了分水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6年初,他关掉广告公司,与朋友一起融资120万元,成立一家制笔公司,自己设计研发新型产品和模具,并在外接订单,然后找同镇的制笔厂生产。
也就是在2006年,吴永成接到一笔大单。当时,一位日本老板开出800万支的天价订单在分水镇寻求合作者,但众所周知日本企业的要求相当严格,这份“天价单”在分水镇“飘”了半年硬是没人敢接,但吴永成有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毅然接下订单。“日本老板要求两个月内完工,我和朋友一起硬是在厂房呆了两个月,连续吃了两个月的包子。”吴永成说,就那一笔生意,他赚回100万元。
不过,钱虽然赚回来了,但吴永成心里还是有些不爽。“到后来我才知道,日本人比我们更会做生意。”吴永成卖给日本的荧光笔每支才赚两毛钱,而日本商人卖给日本当地企业每支笔却赚了6块多钱。
去年,吴永成的制笔厂按照企业的规划,与另五家大规模的制笔厂一起合并成立全新的创元文具有限公司,加大科研和投入力度,主攻中高档,“功能笔”,要将分水笔的质量和平均利润提升一个台阶。
编辑:夏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