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张之洞;吴大激;信札;考析
【摘要】本文刊发了一件晚清重臣张之洞致吴大激的信扎,它不仅是研究张之洞和晚清史的珍贵历史资料,亦是张之洞的一件精美的书法作品。
最近发现晚清重臣张之洞致吴大潋信札一件,不仅是研究张之洞和晚清史的珍贵历史资料,亦是张之洞的一件精美的书法作品。信札全文凡8页,每页纵23厘米,横15厘米(图一)。释文如下:清卿仁兄麾下:
久别极为怀想,恨鲜暇作书耳。海上多警,投袂西来,壮哉君子,令人百拜。顷承惠《枪法准绳》,当与南塘拳(经)剑两经并传千古,已饬复刻,传示诸营将士,惟晋军不振,恐不能领会耳。
海防极为杞人之忧,津沽尤急,阁下到防后,当与合肥公深谈熟计,胜算在心。目前津防如何部署,孰沽孰塘,旌节自当何路,以及新城、紫竹、三岔、河北、旅顺、营口、烟台、乐亭都是何军分任,敢祈详示。此事有何善策,并望见教,以释愚虑,幸甚盼甚。谊卿何日北来,瀛眷今寓何所,幕中近有何异才,均望示复。弟在晋两年,毫无佳境,无一不欲办之事,而实无一擅长之才,以故劳精破神,累月穷年,而无大功效。天下至暗至钝者盖莫下走若矣,欲作一循吏且不能,况如公之所为经文纬武者乎。近来眠食殊不佳,兴趣日减,时当岁暮,百事纷纭,腊雪未沾,尤深盼望,手书数行,敬候起居,藉摅积愫,祗贺简擢,新春大喜,不尽。
弟之洞顿首
十二月十三日
再启者:闻麾下现住新城,又闻将移防乐亭,窃谓执事宜屯驻天津左右不远为佳,可时与合肥公参酌筹策,为益较大,乐亭究非所急。至津防诸军,以何军为精,何将为贤,并希赐示为要,切祷切祷。 信的抬头称“清卿仁兄麾下”,清卿,即吴大潋。既然是写给吴大潋的,这就首先涉及张之洞和吴大潋的关系。吴大潋,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意斋,生于1835年,同治七年(1868)以进士入翰林。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香岩,生于1837年,同治二年(1863)以进士入翰林。张之洞比吴大潋小2岁,却比他早5年入翰林。张之洞在朝直言敢谏,吴大潋亦以直声敢言,故二人同为清流人物,政见相同,常相过从。同时他们均博学多识,是金石学高手,对金石收藏和款识考释颇有研究,常与王懿荣、潘祖荫等诗酒流连,赏玩古器,商榷考订,友谊和交往自不同于一般。正因为有这么一种关系,张之洞与吴大潋的信札才会写得这么亲切,私下对吴大潋的军事布署才会问得这么详细,对自己的军事观点才会表达得那么明确。我们知道,吴大潋的军事本不归张之洞节制。张之洞在信中还提到吴大潋先前曾赠他《拳经》和《剑经》,这次又赠《枪法准绳》,这些更加印证了他们之间有非同一般的关系和交往。
关于这封信的写作时间,信中仅署“十二月十三日”,没有年份,依信中所述:“顷承惠《枪法准绳》,当与南塘拳剑两经并传千古,已饬复刻,传示诸营将士,惟晋军不振,恐不能领会耳”,以及“弟在晋两年,毫无佳境,无一不欲办之事,而实无一擅长之才,以故劳精破神,累月穷年,而无大功效”,知此札为张之洞在晋时所写。张之洞光绪七年(1881年12月)任山西巡抚,光绪十年(1884年5月)调离山西,署理两广总督。按“在晋两年”推算,他的信应写于光绪九年的十二月十三日,即公历的1884年1月10日。根据信中内容看,他到山西之时,山西吏制腐败,人民生活困苦,鸦片流毒严重,张之洞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山西官场乱极,见闻陋极,文案武案两等人才乏极,吏事民事兵事急办之事多极,竞非清净无为之地也。”他急于改变这种状况,考勤吏属,劾罢贪官,严禁鸦片,胪举人才,编练军队,清查仓库,筹办冶炼局,创办令德堂,又拟筹建洋务局,准备开矿、修路、办学,以洋枪洋炮训练军队,极想在山西有大作为,但因积弊过深,一时难以见到大的成效,这与他在此札中所捕述山西的情况正相符合。
同时这亦是一封写给吴大潋有关军事部署的信札,我们分析一下书写时的政治、军事背景。
张之洞在晋的这几年,也正是由法越战争发展到中法战争的阶段。法国觊觎越南进而进攻中国的图谋已久,咸丰年间,法国就出兵强占了越南的南部,同治元年(1862)强迫越南签订了《西贡条约》,将越南变为殖民地。同治十二年(1873),法军进犯河内地区。光绪八年(1882)法军攻陷河内,企图打通红河,进窥中国云南,被刘永福黑旗军和越南军民打败。这年七月又攻陷越南首都顺化,逼签《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对法国的步步侵略,清廷步步退让,更助长了法国殖民主义野心。光绪九年十一月(1883年12月),法军悍然发动对驻越南北部清军的进攻,中法战争从此开始,引起朝野极大震动。在对待法国侵略上,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主和派,一味地主张妥协退让,避战求和,认为中国“兵单饷匮”,“海防空虚”,“断不可轻于言战”,如果一旦开战,便会“兵连祸结”,“一发难收”,只能“遇险自保”,力保“和好大局”。另一派左宗棠、曾纪泽、张之洞等则坚决主战。中法战事一起,左宗棠不顾年迈体衰,自请亲往抗法前线视师,并要求已退休的老部下王德榜挑募旧部,组成“恪靖定边军”,前往前线参战。此后,正是这支部队在镇南关配合老将冯子材大败法军。正在山西巡抚任上的张之洞,也向朝廷上疏建议战守,请严督滇、桂之军,急修天津、广州之防,积极应战。到次年四月,张之洞又应诏进京,向朝廷面陈抗法事宜,被命署理两广总督。这一时期,吴大潋正会办北洋军务,兵驻乐亭、昌黎一带,张之洞给吴大潋写这么一封信札,也是顺理成章的。从这一背景分析,把张之洞书写此札的时间确定为中法战争开始后的第二个月,即光绪九年的十二月十三日(1884年1月10日)也是正确的。
我们再来分析张之洞为什么在信中一再强调“海防极为杞人之忧,津沽尤急”,又再三叮嘱“目前津防如何部署,孰沽孰塘,旌节自当何路,以及新城、紫竹、三岔、河北、旅顺、营口、烟台、乐亭都是何军分任,敢祈祥示。……闻麾下现住新城,又闻将移防乐亭,窃谓执事宜屯驻天津左右不远为佳”。当时,仗在南方,而张之洞信中所关注的却是塘沽、大沽口、天津,乃至旅顺、营口、烟台等北方沿海城市。这是为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之洞高屋建瓴的全局战略眼光。他汲取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教训。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的战船就由广东而浙江,又达大沽,迫使清廷签订《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则径直从塘沽、大沽、天津、通州,直接攻入北京,以武力威胁清廷签订了《北京条约》。从两次鸦片战争中都能看出大沽、塘沽和天津为北京门户的重要战略地位。张之洞对鸦片战争的殷鉴铭刻在心。中法之战最后虽以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调动刘永福等在广东击败法军,而后朝廷与法签订《中法新约》结束,但张之洞当时的信札无疑体现了他深谋远虑的军事战略眼光。他的这种深长忧虑,绝非是“杞人之忧”,在10年以后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中得到了印证。至于张之洞强调吴大潋要与李鸿章“深谈熟计”“参酌筹策”,是因为当时李鸿章总揽军政大权,负有全局指挥调度之责,北洋军队又是李鸿章直接指挥,吴大潋则是会办北洋军务,自当受李鸿章指挥调度,然而张之洞、吴大潋和李鸿章在对列强的侵略上分属主战派和主和派,政见不同,张之洞又夙知吴大潋的耿直,因而从全局着想,做再三叮嘱。至于张之洞用了“深谈”“参酌”等词,似乎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这封信札也是一件精美的书法艺术品。张之洞善书,造诣很高,书界对于晚清四大名臣的书法有评日:持之以恒的曾国藩,笔力雄健的左宗棠,笔笔中锋的李鸿章,用笔求润的张之洞。张之洞书法苏东坡,无论大字小字,都深得苏书之精神体势。近人或日:“张之洞学苏有其横肆而无其敦和。”此不知张书亦不知苏书之论也。其实苏书并非横肆,而张书也不乏敦和。张之洞书法的敦和正在骨髓,不仅敦和,而且雄健温润。持以上论者,或是见解失于偏狭,或是没有多见张书的精品。细观此札书法,虽属书札小品,但字体较大,书写精纯,极富坡公《洞庭春色赋》《黄州寒食帖》以及《致知县朝奉尺牍》《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等精品的风范韵致,笔势洞达,结体宽博,骨力内蕴,潇散温润,信手而书又现雍容敦和的阁臣气象,为张之洞书法的精品,置之晚清书林,亦不失为上品佳作,是研究张之洞生平事迹和书法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张金栋]
【摘要】本文刊发了一件晚清重臣张之洞致吴大激的信扎,它不仅是研究张之洞和晚清史的珍贵历史资料,亦是张之洞的一件精美的书法作品。
最近发现晚清重臣张之洞致吴大潋信札一件,不仅是研究张之洞和晚清史的珍贵历史资料,亦是张之洞的一件精美的书法作品。信札全文凡8页,每页纵23厘米,横15厘米(图一)。释文如下:清卿仁兄麾下:
久别极为怀想,恨鲜暇作书耳。海上多警,投袂西来,壮哉君子,令人百拜。顷承惠《枪法准绳》,当与南塘拳(经)剑两经并传千古,已饬复刻,传示诸营将士,惟晋军不振,恐不能领会耳。
海防极为杞人之忧,津沽尤急,阁下到防后,当与合肥公深谈熟计,胜算在心。目前津防如何部署,孰沽孰塘,旌节自当何路,以及新城、紫竹、三岔、河北、旅顺、营口、烟台、乐亭都是何军分任,敢祈详示。此事有何善策,并望见教,以释愚虑,幸甚盼甚。谊卿何日北来,瀛眷今寓何所,幕中近有何异才,均望示复。弟在晋两年,毫无佳境,无一不欲办之事,而实无一擅长之才,以故劳精破神,累月穷年,而无大功效。天下至暗至钝者盖莫下走若矣,欲作一循吏且不能,况如公之所为经文纬武者乎。近来眠食殊不佳,兴趣日减,时当岁暮,百事纷纭,腊雪未沾,尤深盼望,手书数行,敬候起居,藉摅积愫,祗贺简擢,新春大喜,不尽。
弟之洞顿首
十二月十三日
再启者:闻麾下现住新城,又闻将移防乐亭,窃谓执事宜屯驻天津左右不远为佳,可时与合肥公参酌筹策,为益较大,乐亭究非所急。至津防诸军,以何军为精,何将为贤,并希赐示为要,切祷切祷。 信的抬头称“清卿仁兄麾下”,清卿,即吴大潋。既然是写给吴大潋的,这就首先涉及张之洞和吴大潋的关系。吴大潋,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意斋,生于1835年,同治七年(1868)以进士入翰林。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香岩,生于1837年,同治二年(1863)以进士入翰林。张之洞比吴大潋小2岁,却比他早5年入翰林。张之洞在朝直言敢谏,吴大潋亦以直声敢言,故二人同为清流人物,政见相同,常相过从。同时他们均博学多识,是金石学高手,对金石收藏和款识考释颇有研究,常与王懿荣、潘祖荫等诗酒流连,赏玩古器,商榷考订,友谊和交往自不同于一般。正因为有这么一种关系,张之洞与吴大潋的信札才会写得这么亲切,私下对吴大潋的军事布署才会问得这么详细,对自己的军事观点才会表达得那么明确。我们知道,吴大潋的军事本不归张之洞节制。张之洞在信中还提到吴大潋先前曾赠他《拳经》和《剑经》,这次又赠《枪法准绳》,这些更加印证了他们之间有非同一般的关系和交往。
关于这封信的写作时间,信中仅署“十二月十三日”,没有年份,依信中所述:“顷承惠《枪法准绳》,当与南塘拳剑两经并传千古,已饬复刻,传示诸营将士,惟晋军不振,恐不能领会耳”,以及“弟在晋两年,毫无佳境,无一不欲办之事,而实无一擅长之才,以故劳精破神,累月穷年,而无大功效”,知此札为张之洞在晋时所写。张之洞光绪七年(1881年12月)任山西巡抚,光绪十年(1884年5月)调离山西,署理两广总督。按“在晋两年”推算,他的信应写于光绪九年的十二月十三日,即公历的1884年1月10日。根据信中内容看,他到山西之时,山西吏制腐败,人民生活困苦,鸦片流毒严重,张之洞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山西官场乱极,见闻陋极,文案武案两等人才乏极,吏事民事兵事急办之事多极,竞非清净无为之地也。”他急于改变这种状况,考勤吏属,劾罢贪官,严禁鸦片,胪举人才,编练军队,清查仓库,筹办冶炼局,创办令德堂,又拟筹建洋务局,准备开矿、修路、办学,以洋枪洋炮训练军队,极想在山西有大作为,但因积弊过深,一时难以见到大的成效,这与他在此札中所捕述山西的情况正相符合。
同时这亦是一封写给吴大潋有关军事部署的信札,我们分析一下书写时的政治、军事背景。
张之洞在晋的这几年,也正是由法越战争发展到中法战争的阶段。法国觊觎越南进而进攻中国的图谋已久,咸丰年间,法国就出兵强占了越南的南部,同治元年(1862)强迫越南签订了《西贡条约》,将越南变为殖民地。同治十二年(1873),法军进犯河内地区。光绪八年(1882)法军攻陷河内,企图打通红河,进窥中国云南,被刘永福黑旗军和越南军民打败。这年七月又攻陷越南首都顺化,逼签《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对法国的步步侵略,清廷步步退让,更助长了法国殖民主义野心。光绪九年十一月(1883年12月),法军悍然发动对驻越南北部清军的进攻,中法战争从此开始,引起朝野极大震动。在对待法国侵略上,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主和派,一味地主张妥协退让,避战求和,认为中国“兵单饷匮”,“海防空虚”,“断不可轻于言战”,如果一旦开战,便会“兵连祸结”,“一发难收”,只能“遇险自保”,力保“和好大局”。另一派左宗棠、曾纪泽、张之洞等则坚决主战。中法战事一起,左宗棠不顾年迈体衰,自请亲往抗法前线视师,并要求已退休的老部下王德榜挑募旧部,组成“恪靖定边军”,前往前线参战。此后,正是这支部队在镇南关配合老将冯子材大败法军。正在山西巡抚任上的张之洞,也向朝廷上疏建议战守,请严督滇、桂之军,急修天津、广州之防,积极应战。到次年四月,张之洞又应诏进京,向朝廷面陈抗法事宜,被命署理两广总督。这一时期,吴大潋正会办北洋军务,兵驻乐亭、昌黎一带,张之洞给吴大潋写这么一封信札,也是顺理成章的。从这一背景分析,把张之洞书写此札的时间确定为中法战争开始后的第二个月,即光绪九年的十二月十三日(1884年1月10日)也是正确的。
我们再来分析张之洞为什么在信中一再强调“海防极为杞人之忧,津沽尤急”,又再三叮嘱“目前津防如何部署,孰沽孰塘,旌节自当何路,以及新城、紫竹、三岔、河北、旅顺、营口、烟台、乐亭都是何军分任,敢祈祥示。……闻麾下现住新城,又闻将移防乐亭,窃谓执事宜屯驻天津左右不远为佳”。当时,仗在南方,而张之洞信中所关注的却是塘沽、大沽口、天津,乃至旅顺、营口、烟台等北方沿海城市。这是为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之洞高屋建瓴的全局战略眼光。他汲取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教训。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的战船就由广东而浙江,又达大沽,迫使清廷签订《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则径直从塘沽、大沽、天津、通州,直接攻入北京,以武力威胁清廷签订了《北京条约》。从两次鸦片战争中都能看出大沽、塘沽和天津为北京门户的重要战略地位。张之洞对鸦片战争的殷鉴铭刻在心。中法之战最后虽以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调动刘永福等在广东击败法军,而后朝廷与法签订《中法新约》结束,但张之洞当时的信札无疑体现了他深谋远虑的军事战略眼光。他的这种深长忧虑,绝非是“杞人之忧”,在10年以后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中得到了印证。至于张之洞强调吴大潋要与李鸿章“深谈熟计”“参酌筹策”,是因为当时李鸿章总揽军政大权,负有全局指挥调度之责,北洋军队又是李鸿章直接指挥,吴大潋则是会办北洋军务,自当受李鸿章指挥调度,然而张之洞、吴大潋和李鸿章在对列强的侵略上分属主战派和主和派,政见不同,张之洞又夙知吴大潋的耿直,因而从全局着想,做再三叮嘱。至于张之洞用了“深谈”“参酌”等词,似乎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这封信札也是一件精美的书法艺术品。张之洞善书,造诣很高,书界对于晚清四大名臣的书法有评日:持之以恒的曾国藩,笔力雄健的左宗棠,笔笔中锋的李鸿章,用笔求润的张之洞。张之洞书法苏东坡,无论大字小字,都深得苏书之精神体势。近人或日:“张之洞学苏有其横肆而无其敦和。”此不知张书亦不知苏书之论也。其实苏书并非横肆,而张书也不乏敦和。张之洞书法的敦和正在骨髓,不仅敦和,而且雄健温润。持以上论者,或是见解失于偏狭,或是没有多见张书的精品。细观此札书法,虽属书札小品,但字体较大,书写精纯,极富坡公《洞庭春色赋》《黄州寒食帖》以及《致知县朝奉尺牍》《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等精品的风范韵致,笔势洞达,结体宽博,骨力内蕴,潇散温润,信手而书又现雍容敦和的阁臣气象,为张之洞书法的精品,置之晚清书林,亦不失为上品佳作,是研究张之洞生平事迹和书法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