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多数人就其革新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进行分析,而苏轼对词作的深刻意蕴则很少深入探究。其实东坡词作中深含着忧国忧民的思想、个人理想和抱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其深刻的思想意蕴是其词作流芳千古的灵魂。
苏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触处生春,艺术上堪称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体察敏锐,诗笔爽利,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可做到"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瓯北诗话》)。如《泛颍》写临流照影,波闪影动,情态活现;《韩马十四匹》写画中群马,各具神态,巧夺画工;写春夏景物:"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横道清泉知我渴"(《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写物传神,颇饶情韵。
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
民族斗争是宋代主要的社会问题,在词史上,苏轼较早把民族矛盾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题材,增强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熙宁八年(1075)七月,辽主胁迫宋王朝,“刘”地界‘辽”,“凡东西失地七百里”。这年冬天,苏轼写了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其下片:“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借出猎习射,来抒发他渴望驰骋沙场,为国靖边立功,驱走入侵之敌的豪情。在这以前,范仲淹在西北边上写的《渔家傲》词,抒发了“燕然未勒遇无计”的苍凉悲壮的感慨,也包含着对国事的关心。但是,苏词所表现的爱国感情却强烈得多,深厚得多,风格也更为道劲豪放。
元丰四年十月,苏轼贬官黄州,当他得知种鄂率军大败西夏时,异常兴奋。但不到一个月,战局剧转,宋军惨败,折损将土与民夫三十。自此,西夏更加猖撅。国势的虚弱衰危,个人遭遇的坎坷,使苏轼内心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苏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泛舟赤壁矾,写下了一首热情向往英雄事业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以祖国雄伟壮丽的江山和悠久的历史作背景,借对历史舞台上曾导演过的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的周瑜的怀念,塑造了一个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而抒发了作者强烈渴望为祖国作一番事业的抱负。词中也流露出事业无成、早生华发的感叹,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里虽有政治上无可奈何的一丝哀怨,但向往英雄业绩的豪迈气魄,仍是苏轼全词的主旋律。
二、关心民生疾苦,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
苏轼在考进士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中心就是“仁政”治国,但苏轼比较重视客观实际。因此,他能够关心国家命运,写下许多反映国计民生的优秀作品。
苏轼认为,朝廷应体察民情。《望江南?超然台作》就反映了民不聊生的凄凉景象。词中“却咨磋”为全词脉络,“试上超然台上看”关心春,关心民;“半壕春水一城花”,风景不殊,可惜“烟雨暗千家”。细雨霏霏,贫困居民烟火不举,更加凄暗。苏轼被排挤出朝,身为地方官,“政虽无术,心则在民”,但仍不能使百姓摆脱贫困的境地,不禁感慨万端,借酒销愁,酒后仍是咨磋,不能忘情于国计民生,不是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事业,实现“上益圣德,下济苍生”的伟大抱负,而是用诗酒消磨,更觉不堪了。苏轼在词中也写了对劳苦民众的同情和关怀,表现了对荒淫无耻的统治者的不满。如《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瑟琶》:“瑟琶绝艺,年纪都来十一二。拨弄么弦,未解将心指下传。主人滇小,欲向春风先醉倒。已属君家,且更从容等待他。”那个才十一二岁的瑟琶女,技艺超群,但还是不解风情,还不能满足“主人”对她所抱的“欲向春风先醉倒”的非分之求,因而在她献技的过程中,百般责怪。东坡对此实在是忍无可忍,即席作了这首词,交给小瑟琶手弹奏,对那位“主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苏轼这类关心民生疾苦以及对统治者不满的词作,深深地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三、抒发个人感慨,探索人生奧秘
因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苦闷,在他的词中随处可见。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着。身长健,但忧游卒岁,且斗尊前。”这是下片,回忆他们初到汗京时的情况,少年锐气,自负才学,真有不可一世之慨。而回忆之中隐含着仕途坎坷的愤懑。
正因为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从他的词里流露出来。《行香子?清夜无尘》中,作者“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怀才不遇,继而又自我解脱:“且陶陶乐尽天真”。“天真”是指不受礼教影响的性格,此词流露出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摆脱世俗困扰的意愿。但毕竟理想越来越飘渺,对这个封建文人来说,恐怕只好“何辞更一醉”了。
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大致是:淡化功名意识;守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这是所谓命运发出的抗争,表现出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吧。
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苏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触处生春,艺术上堪称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体察敏锐,诗笔爽利,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可做到"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瓯北诗话》)。如《泛颍》写临流照影,波闪影动,情态活现;《韩马十四匹》写画中群马,各具神态,巧夺画工;写春夏景物:"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横道清泉知我渴"(《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写物传神,颇饶情韵。
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
民族斗争是宋代主要的社会问题,在词史上,苏轼较早把民族矛盾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题材,增强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熙宁八年(1075)七月,辽主胁迫宋王朝,“刘”地界‘辽”,“凡东西失地七百里”。这年冬天,苏轼写了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其下片:“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借出猎习射,来抒发他渴望驰骋沙场,为国靖边立功,驱走入侵之敌的豪情。在这以前,范仲淹在西北边上写的《渔家傲》词,抒发了“燕然未勒遇无计”的苍凉悲壮的感慨,也包含着对国事的关心。但是,苏词所表现的爱国感情却强烈得多,深厚得多,风格也更为道劲豪放。
元丰四年十月,苏轼贬官黄州,当他得知种鄂率军大败西夏时,异常兴奋。但不到一个月,战局剧转,宋军惨败,折损将土与民夫三十。自此,西夏更加猖撅。国势的虚弱衰危,个人遭遇的坎坷,使苏轼内心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苏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泛舟赤壁矾,写下了一首热情向往英雄事业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以祖国雄伟壮丽的江山和悠久的历史作背景,借对历史舞台上曾导演过的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的周瑜的怀念,塑造了一个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而抒发了作者强烈渴望为祖国作一番事业的抱负。词中也流露出事业无成、早生华发的感叹,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里虽有政治上无可奈何的一丝哀怨,但向往英雄业绩的豪迈气魄,仍是苏轼全词的主旋律。
二、关心民生疾苦,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
苏轼在考进士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中心就是“仁政”治国,但苏轼比较重视客观实际。因此,他能够关心国家命运,写下许多反映国计民生的优秀作品。
苏轼认为,朝廷应体察民情。《望江南?超然台作》就反映了民不聊生的凄凉景象。词中“却咨磋”为全词脉络,“试上超然台上看”关心春,关心民;“半壕春水一城花”,风景不殊,可惜“烟雨暗千家”。细雨霏霏,贫困居民烟火不举,更加凄暗。苏轼被排挤出朝,身为地方官,“政虽无术,心则在民”,但仍不能使百姓摆脱贫困的境地,不禁感慨万端,借酒销愁,酒后仍是咨磋,不能忘情于国计民生,不是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事业,实现“上益圣德,下济苍生”的伟大抱负,而是用诗酒消磨,更觉不堪了。苏轼在词中也写了对劳苦民众的同情和关怀,表现了对荒淫无耻的统治者的不满。如《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瑟琶》:“瑟琶绝艺,年纪都来十一二。拨弄么弦,未解将心指下传。主人滇小,欲向春风先醉倒。已属君家,且更从容等待他。”那个才十一二岁的瑟琶女,技艺超群,但还是不解风情,还不能满足“主人”对她所抱的“欲向春风先醉倒”的非分之求,因而在她献技的过程中,百般责怪。东坡对此实在是忍无可忍,即席作了这首词,交给小瑟琶手弹奏,对那位“主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苏轼这类关心民生疾苦以及对统治者不满的词作,深深地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三、抒发个人感慨,探索人生奧秘
因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苦闷,在他的词中随处可见。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着。身长健,但忧游卒岁,且斗尊前。”这是下片,回忆他们初到汗京时的情况,少年锐气,自负才学,真有不可一世之慨。而回忆之中隐含着仕途坎坷的愤懑。
正因为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从他的词里流露出来。《行香子?清夜无尘》中,作者“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怀才不遇,继而又自我解脱:“且陶陶乐尽天真”。“天真”是指不受礼教影响的性格,此词流露出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摆脱世俗困扰的意愿。但毕竟理想越来越飘渺,对这个封建文人来说,恐怕只好“何辞更一醉”了。
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大致是:淡化功名意识;守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这是所谓命运发出的抗争,表现出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吧。
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