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围绕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二五”课题“抓准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的研究”,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确定了城关小学、瑞亭小学、玉屏中心小学、百合小学为课题实验研究基地学校,选定业务能力强的十五位年轻教师作为第一批实验班的教师,开展八场课题研讨活动,共开了十多节课题研讨课,举行两次县市课题研讨联谊活动,一次课题研究汇报活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注重课前的精心备课与课堂组织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研究——让学生自主成长
课题研究应探讨课堂教学的本质,切入点要小,教师能参与的,而且要便于操作;又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自主成长;并能研究出一些实际成果,这样的课题研究才有价值。为此,我们选择了“抓准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研究”。而传统的课堂,教师往往设计好许多的问题,学生只是在配合教师进入教学每个环节,学生是被动的,教师也只是在“为教而教”,没有深入到学生内心。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得到学生在琐碎的问题“轰击”下,“频频应招”,却看不到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和智慧。这样的课堂往往出现“满堂灌”、“满堂问”、“一问到底”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甚至有的教师干脆“自问自答”采取走过场形式。真实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教师在学生的“问中教”,学生在“问中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抓准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的课堂,是以核心问题为引领,来统领课堂教学。即:针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重难点等确定一两个核心问题,课堂教学要围绕这些核心问题开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新知。这样,学生思维就有了聚焦点、有了主线,思维活动就会体现出连贯性、层次性。相比之下,那些“多问题”的课堂,课堂上“满堂问”“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之下被动地学习。而“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有许多优越的地方,能给学生提供静思的空间、互动的机会,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二、追求——让学生能干起来
学生在上台汇报时应着重讲清三句话:一是请大家认真听我说;二是我的想法或我的做法是;三是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在课题研讨课上,我们经常看到每个小组上台汇报的学生都能踊跃发言、思路清晰、口齿伶俐,汇报解决方法与小组做法等解题的过程,都能完整说清这三句话。这样,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展示、质疑解疑等权力都还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核心问题”的课堂教学,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成为课堂的‘三大意识’。”即:问题意识,是以问题为核心,推进课堂发展;探究意识,是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意识,是指课堂学习一定是同伴合作进行的,学生因问题而合作,因合作而思考,因思考而交流。
“让学生能干”是“核心问题”课堂教学的宗旨所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对学生提出“四会”要求,即:一是学会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是全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每个学生都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思考方法的指导,从扶到放,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学会合作。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班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集体意识。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达到小组内各成员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学会交流。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发表见解。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内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既能培养学生的胆量,又能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思维更严密,更有逻辑性。在小组讨论时,要尊重他人的发言。有不同看法,要等他人把话讲完再各抒己见。四是学会倾听。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交流时要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努力掌握他人发言的要点,从中汲取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通过交流最终形成共识,促进共同提高。
“核心问题”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讲到底,一方面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上台展示等,汇报解决问题思考分析过程与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师生对话开展教学,让学生学习的视野更宽、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教师只做适当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动过程中学会新知,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从而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
三、问题——是前进的动力
在“抓准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的研究”课题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惑与问题,为此,我们就以问题为载体,组织课题组成员与实验班教师共同探讨,沙龙交流,逐步解决一些实验研究过程中困惑与问题,但还有一些困惑与问题,尤待今后课题研讨中深入进行探讨。
1.如何提炼“核心问题”。对于教材如何确定出几个针对本节课内容的本质问题作为“核心问题”,我们可能把握不够准确,甚至有些困惑。对于“核心问题”是针对本质问题,又有一定的思维量,一问要能相当于两三问,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才能引导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交流等。要提炼出“核心问题”,要求我们教师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认真分析教材,在解读教材中,提炼“核心问题”。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师要弄明白“教什么”。弄明白“教什么”,首先要梳理知识点,知道教材讲了什么,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感悟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等。其次,要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师在了解知识点之后,需要对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尤其是从班级学生情况的实际出发,合理地确定教学重难点,从中提炼出教学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立足课堂教学,在互动交流中,提炼“核心问题”。教师应从学生互动交流中意外生成的问题中,认真筛选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有效地提炼为核心问题。但有的课所确立“核心问题”还不够准确,课堂上还是出现问题偏多,也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进行解决。 2.如何训练合作学习小组。实施课题研究,要改变课堂组织方式,最好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我们去训练、去培养、去研究。要求实验班教师要训练学生以下几能力:一是说的能力,做到敢说,能说,会说。二是听的能力,养成倾听的习惯。三是议的能力,懂得如何讨论。同时,要做好小组内分工工作,小组长负责组织,记录员负责记录与整理,主讲人负责汇报与讲解,操作人负责演示等。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低年段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合作意识薄弱,倾听习惯还没养成,开展本课题研讨有一定困难,这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才行。
3.如何呈现“核心问题”。几个“核心问题”如何呈现,是应根据教材内容而定的,有的可以一下呈现出两三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要求,组织学生去探讨,有的可以递进式呈现出两三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了,再呈现下一个问题等。“核心问题”呈现方式,尤待我们今后深入地研究与不断地探讨,要求做到能依据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呈现。
4.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抓准数学‘核心问题’”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是主要由五部分构成:抓准数学“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模式一:课前提出问题→小组探究问题→汇报解题方法→质疑并提出问题→应用并解决问题。
抓准数学“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模式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小组交流,分析问题——指名汇报,解答问题——引导质疑,再提问题——实际应用,深化问题五个基本环节。
这个教学基本程序相对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组合,灵活调整,使之适应教学的动态性,以便于教师灵活运用。
5.如何设计辅助问题以及如何处理核心问题与辅助问题的关系。除了核心问题,还需要设计一些一般问题作为核心问题的铺垫或提升,通常将这类问题称为辅助问题。在核心问题之前出示的辅助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出核心问题做准备。通过一些的辅助问题,使出示核心问题不至于唐突,也为核心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做好铺垫。在核心问题解决之后出示的辅助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也使核心问题得到很好的提升与拓展。这个问题还得尤待今后课题研讨过程中进一步进行探讨,从而有效地处理好核心问题与辅助问题的关系。
本文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二五’”课题的小结。课题批号:KC2014-051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一、研究——让学生自主成长
课题研究应探讨课堂教学的本质,切入点要小,教师能参与的,而且要便于操作;又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自主成长;并能研究出一些实际成果,这样的课题研究才有价值。为此,我们选择了“抓准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研究”。而传统的课堂,教师往往设计好许多的问题,学生只是在配合教师进入教学每个环节,学生是被动的,教师也只是在“为教而教”,没有深入到学生内心。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得到学生在琐碎的问题“轰击”下,“频频应招”,却看不到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和智慧。这样的课堂往往出现“满堂灌”、“满堂问”、“一问到底”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甚至有的教师干脆“自问自答”采取走过场形式。真实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教师在学生的“问中教”,学生在“问中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抓准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的课堂,是以核心问题为引领,来统领课堂教学。即:针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重难点等确定一两个核心问题,课堂教学要围绕这些核心问题开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新知。这样,学生思维就有了聚焦点、有了主线,思维活动就会体现出连贯性、层次性。相比之下,那些“多问题”的课堂,课堂上“满堂问”“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之下被动地学习。而“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有许多优越的地方,能给学生提供静思的空间、互动的机会,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二、追求——让学生能干起来
学生在上台汇报时应着重讲清三句话:一是请大家认真听我说;二是我的想法或我的做法是;三是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在课题研讨课上,我们经常看到每个小组上台汇报的学生都能踊跃发言、思路清晰、口齿伶俐,汇报解决方法与小组做法等解题的过程,都能完整说清这三句话。这样,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展示、质疑解疑等权力都还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核心问题”的课堂教学,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成为课堂的‘三大意识’。”即:问题意识,是以问题为核心,推进课堂发展;探究意识,是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意识,是指课堂学习一定是同伴合作进行的,学生因问题而合作,因合作而思考,因思考而交流。
“让学生能干”是“核心问题”课堂教学的宗旨所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对学生提出“四会”要求,即:一是学会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是全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每个学生都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思考方法的指导,从扶到放,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学会合作。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班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集体意识。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达到小组内各成员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学会交流。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发表见解。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内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既能培养学生的胆量,又能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思维更严密,更有逻辑性。在小组讨论时,要尊重他人的发言。有不同看法,要等他人把话讲完再各抒己见。四是学会倾听。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交流时要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努力掌握他人发言的要点,从中汲取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通过交流最终形成共识,促进共同提高。
“核心问题”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讲到底,一方面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上台展示等,汇报解决问题思考分析过程与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师生对话开展教学,让学生学习的视野更宽、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教师只做适当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动过程中学会新知,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从而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
三、问题——是前进的动力
在“抓准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的研究”课题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惑与问题,为此,我们就以问题为载体,组织课题组成员与实验班教师共同探讨,沙龙交流,逐步解决一些实验研究过程中困惑与问题,但还有一些困惑与问题,尤待今后课题研讨中深入进行探讨。
1.如何提炼“核心问题”。对于教材如何确定出几个针对本节课内容的本质问题作为“核心问题”,我们可能把握不够准确,甚至有些困惑。对于“核心问题”是针对本质问题,又有一定的思维量,一问要能相当于两三问,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才能引导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交流等。要提炼出“核心问题”,要求我们教师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认真分析教材,在解读教材中,提炼“核心问题”。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师要弄明白“教什么”。弄明白“教什么”,首先要梳理知识点,知道教材讲了什么,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感悟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等。其次,要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师在了解知识点之后,需要对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尤其是从班级学生情况的实际出发,合理地确定教学重难点,从中提炼出教学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立足课堂教学,在互动交流中,提炼“核心问题”。教师应从学生互动交流中意外生成的问题中,认真筛选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有效地提炼为核心问题。但有的课所确立“核心问题”还不够准确,课堂上还是出现问题偏多,也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进行解决。 2.如何训练合作学习小组。实施课题研究,要改变课堂组织方式,最好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我们去训练、去培养、去研究。要求实验班教师要训练学生以下几能力:一是说的能力,做到敢说,能说,会说。二是听的能力,养成倾听的习惯。三是议的能力,懂得如何讨论。同时,要做好小组内分工工作,小组长负责组织,记录员负责记录与整理,主讲人负责汇报与讲解,操作人负责演示等。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低年段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合作意识薄弱,倾听习惯还没养成,开展本课题研讨有一定困难,这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才行。
3.如何呈现“核心问题”。几个“核心问题”如何呈现,是应根据教材内容而定的,有的可以一下呈现出两三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要求,组织学生去探讨,有的可以递进式呈现出两三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了,再呈现下一个问题等。“核心问题”呈现方式,尤待我们今后深入地研究与不断地探讨,要求做到能依据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呈现。
4.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抓准数学‘核心问题’”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是主要由五部分构成:抓准数学“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模式一:课前提出问题→小组探究问题→汇报解题方法→质疑并提出问题→应用并解决问题。
抓准数学“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模式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小组交流,分析问题——指名汇报,解答问题——引导质疑,再提问题——实际应用,深化问题五个基本环节。
这个教学基本程序相对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组合,灵活调整,使之适应教学的动态性,以便于教师灵活运用。
5.如何设计辅助问题以及如何处理核心问题与辅助问题的关系。除了核心问题,还需要设计一些一般问题作为核心问题的铺垫或提升,通常将这类问题称为辅助问题。在核心问题之前出示的辅助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出核心问题做准备。通过一些的辅助问题,使出示核心问题不至于唐突,也为核心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做好铺垫。在核心问题解决之后出示的辅助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也使核心问题得到很好的提升与拓展。这个问题还得尤待今后课题研讨过程中进一步进行探讨,从而有效地处理好核心问题与辅助问题的关系。
本文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二五’”课题的小结。课题批号:KC2014-051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