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之水穿着一双久洗泛黄的老式白球鞋出来迎客,这位传说中的京城奇女子体态轻盈、笑容温暖,说起话来清脆爽朗。她的家常亲切与其作品的清隽雅致形成反差,一扫访客心中的忐忑局促。
这个北京闹市区胡同里的家显得朴素,老式沙发上铺着有些发白的蓝色沙发巾,上面再放一个三角镂空的装饰织品,这样的陈设让人一下子回到二十年前,有种熟悉的妥帖,大都市生活的慌张、焦躁,瞬时被关在了门外。
在这栋颇有些年头的小楼里,她每天四点半起床,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半,除了读书写作,没有其他任何消遣娱乐。
她是真正的“大隐隐于市”,像她家那栋被奢华楼盘包围的老式小楼一样,她的古代名物研究,她简朴纯粹的生活方式,都与这个被实用和效率裹挟着疾驰的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多年前,初中学历的她因“文笔好,出手快”被《读书》杂志的当家人相中。共事10年,沈昌文先生感叹,“她的勤奋简直令人恐惧!”
起初,她以“宋远”、“于飞”、“谷风”为笔名,在《读书》上写一些“精义与妙语叠出”(张中行语)的评介文章。1996年调入社科院文学所后,“以扎硬寨、打死仗的精神”(金性尧语)埋首故纸堆中,以“扬之水”这个笔名接连推出《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等学术专著。
金克木先生赞叹她的文本“亦文、亦史、亦哲、亦科学”,董桥亦盛赞她“写得那么沉实而有情有趣……终于让学问慢慢从工笔的底子化出写意的胆识。”
开卡车卖西瓜,看《资本论》
扬之水本名赵丽雅,母亲给她取这个名字原是愿她像苏联卫国战争时的女英雄古丽雅一样勇敢。她小时候生得可爱精致,走到哪里总有人赞,“瞧这孩子,洋娃娃一样!”
“可能是因为小的时候总被夸奖、总被打扮,长大了之后就逆反,特别不爱打扮。”留在精神世界的印记却不像打扮穿戴那么容易“清洗”,她从小跟外婆外公一起生活,大家闺秀出身的外婆爱看《红楼梦》,她从小就跟着看,“到现在,这本书还是我最喜欢看的,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看进去。”
传说中“一书既至,约稿必成”的明清闺秀小楷也是童子功,上小学时她的钢笔书法拿过奖,到文化大革命时派上了用场,“那时候谁的字儿好,就让谁抄大字报,也就等于继续练字了”。
1972年,她十八,插队回城,在王府井果品店上班,单位来了辆车谁都不愿意开,“我就说我去!”当时住在商店后边的宿舍,夜里来了西瓜,她帮着卸车,卖西瓜的同事忙不过来,她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跑去给人帮忙。
她的爱人李志仁长她6岁,她给他一个温暖的昵称——“家长”。李志仁那时跟她同属一个系统,“我就发现她做什么都比别人做得好,就是包粽子都比人家包得快。”他主动接近她,聊天时拿出自己最擅长的,考她“哪国的首都是哪里”。
听说赵姑娘爱看书,赶紧把家里私藏的几本都奉上。虽然彼时赵姑娘同日后的学问还是八竿子都打不着,但她那时也绝非一个普通的货车司机,“没事的时候总想找书看,那时也找不到什么书,后来就弄了本《资本论》天天看。那书厚啊,好久都看不完,走哪儿都带着。”
这段经历后来被张中行先生写进《负暄三话——赵丽雅》一文中,“走入《读书》,终于投刀而改为拿笔。这变动像是颇为离奇,其实也未背离因果规律,是她的生活早已离奇。这是上工时间开卡车,或在店门口叫卖,下工以后就拿起书或笔,从不休息。日久天长,功到自然成,被《读书》发现,于是改行,在她看来,对了口。”
把《管锥编》当入门书
张中行还提到赵丽雅进入《读书》前“跨过一两个与文有些关联的小桥”,其一是民间文艺研究会,其二是光明日报出版社。
1979年,赵丽雅参加高考,超过分数线54分,但因超龄第一次招录时未被录取,“我家长比我大6岁,当时他已经在人大上学了,他跟我说,既然没录取,咱们就结婚吧!”命运弄人,翌年2月,她所报考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又补招了120名学生,她亦在名单之中。她跑到学校,特别诚实地问人家,“结了婚,还行吗?”人家说,“都结婚了,还上什么大学啊!”她的大学梦就这么彻底破灭了。
她离开王府井果品店,到民间文艺研究会资料室当资料管理员,“我做什么都想做到最好,如今爬山也许当不了第一,下山我也还是头一个呢。”她把这份好强争胜用在这里,自然也要努力把资料员的工作做好。
买书、做索引、做卡片……她在民研会工作了5年,自称“我的大学是在这里读的”。
当时对她最有影响的一个人,叫傅信,是研究民间文学理论的。1979年钱锺书的《管锥编》刚出来,他就对赵丽雅说这本书你应该看看。“可以说,我一开始是拿这个《管锥编》当入门书看。”
以《管锥编》作为一个索引,里面提到的那些外国书就算了,但那些中国书,她都恨不得找来看。“从那时起,我读书就不是一本本的了,而是一片一片的。《管锥编》不仅告诉我怎么读书,而且告诉我怎么做学问——把关于某件事的说法,尽可能都找到身边来。 ”
5年后,她又考到光明日报出版社,当上了图书编辑。1986年经人介绍,辗转进入《读书》杂志编辑部,“我一个没学历的人,能够进到那里,简直太高兴了,啥要求也没有,每天就是拼命干活……”
《读书》十年,读书十年
是时,沈昌文先生率领五员女将把《读书》办得风生水起,沈公常以饭局来组稿,并开玩笑说“以我坚强的胃为革命事业服务”。
赵丽雅负责外国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组稿,也常以笔名写一些评介文章,她起笔名的方式也有趣,信手翻开《诗经》,“碰到什么是什么”。“扬之水”这个名字也是这样得来的,“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出自《诗经
这个北京闹市区胡同里的家显得朴素,老式沙发上铺着有些发白的蓝色沙发巾,上面再放一个三角镂空的装饰织品,这样的陈设让人一下子回到二十年前,有种熟悉的妥帖,大都市生活的慌张、焦躁,瞬时被关在了门外。
在这栋颇有些年头的小楼里,她每天四点半起床,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半,除了读书写作,没有其他任何消遣娱乐。
她是真正的“大隐隐于市”,像她家那栋被奢华楼盘包围的老式小楼一样,她的古代名物研究,她简朴纯粹的生活方式,都与这个被实用和效率裹挟着疾驰的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多年前,初中学历的她因“文笔好,出手快”被《读书》杂志的当家人相中。共事10年,沈昌文先生感叹,“她的勤奋简直令人恐惧!”
起初,她以“宋远”、“于飞”、“谷风”为笔名,在《读书》上写一些“精义与妙语叠出”(张中行语)的评介文章。1996年调入社科院文学所后,“以扎硬寨、打死仗的精神”(金性尧语)埋首故纸堆中,以“扬之水”这个笔名接连推出《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等学术专著。
金克木先生赞叹她的文本“亦文、亦史、亦哲、亦科学”,董桥亦盛赞她“写得那么沉实而有情有趣……终于让学问慢慢从工笔的底子化出写意的胆识。”
开卡车卖西瓜,看《资本论》
扬之水本名赵丽雅,母亲给她取这个名字原是愿她像苏联卫国战争时的女英雄古丽雅一样勇敢。她小时候生得可爱精致,走到哪里总有人赞,“瞧这孩子,洋娃娃一样!”
“可能是因为小的时候总被夸奖、总被打扮,长大了之后就逆反,特别不爱打扮。”留在精神世界的印记却不像打扮穿戴那么容易“清洗”,她从小跟外婆外公一起生活,大家闺秀出身的外婆爱看《红楼梦》,她从小就跟着看,“到现在,这本书还是我最喜欢看的,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看进去。”
传说中“一书既至,约稿必成”的明清闺秀小楷也是童子功,上小学时她的钢笔书法拿过奖,到文化大革命时派上了用场,“那时候谁的字儿好,就让谁抄大字报,也就等于继续练字了”。
1972年,她十八,插队回城,在王府井果品店上班,单位来了辆车谁都不愿意开,“我就说我去!”当时住在商店后边的宿舍,夜里来了西瓜,她帮着卸车,卖西瓜的同事忙不过来,她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跑去给人帮忙。
她的爱人李志仁长她6岁,她给他一个温暖的昵称——“家长”。李志仁那时跟她同属一个系统,“我就发现她做什么都比别人做得好,就是包粽子都比人家包得快。”他主动接近她,聊天时拿出自己最擅长的,考她“哪国的首都是哪里”。
听说赵姑娘爱看书,赶紧把家里私藏的几本都奉上。虽然彼时赵姑娘同日后的学问还是八竿子都打不着,但她那时也绝非一个普通的货车司机,“没事的时候总想找书看,那时也找不到什么书,后来就弄了本《资本论》天天看。那书厚啊,好久都看不完,走哪儿都带着。”
这段经历后来被张中行先生写进《负暄三话——赵丽雅》一文中,“走入《读书》,终于投刀而改为拿笔。这变动像是颇为离奇,其实也未背离因果规律,是她的生活早已离奇。这是上工时间开卡车,或在店门口叫卖,下工以后就拿起书或笔,从不休息。日久天长,功到自然成,被《读书》发现,于是改行,在她看来,对了口。”
把《管锥编》当入门书
张中行还提到赵丽雅进入《读书》前“跨过一两个与文有些关联的小桥”,其一是民间文艺研究会,其二是光明日报出版社。
1979年,赵丽雅参加高考,超过分数线54分,但因超龄第一次招录时未被录取,“我家长比我大6岁,当时他已经在人大上学了,他跟我说,既然没录取,咱们就结婚吧!”命运弄人,翌年2月,她所报考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又补招了120名学生,她亦在名单之中。她跑到学校,特别诚实地问人家,“结了婚,还行吗?”人家说,“都结婚了,还上什么大学啊!”她的大学梦就这么彻底破灭了。
她离开王府井果品店,到民间文艺研究会资料室当资料管理员,“我做什么都想做到最好,如今爬山也许当不了第一,下山我也还是头一个呢。”她把这份好强争胜用在这里,自然也要努力把资料员的工作做好。
买书、做索引、做卡片……她在民研会工作了5年,自称“我的大学是在这里读的”。
当时对她最有影响的一个人,叫傅信,是研究民间文学理论的。1979年钱锺书的《管锥编》刚出来,他就对赵丽雅说这本书你应该看看。“可以说,我一开始是拿这个《管锥编》当入门书看。”
以《管锥编》作为一个索引,里面提到的那些外国书就算了,但那些中国书,她都恨不得找来看。“从那时起,我读书就不是一本本的了,而是一片一片的。《管锥编》不仅告诉我怎么读书,而且告诉我怎么做学问——把关于某件事的说法,尽可能都找到身边来。 ”
5年后,她又考到光明日报出版社,当上了图书编辑。1986年经人介绍,辗转进入《读书》杂志编辑部,“我一个没学历的人,能够进到那里,简直太高兴了,啥要求也没有,每天就是拼命干活……”
《读书》十年,读书十年
是时,沈昌文先生率领五员女将把《读书》办得风生水起,沈公常以饭局来组稿,并开玩笑说“以我坚强的胃为革命事业服务”。
赵丽雅负责外国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组稿,也常以笔名写一些评介文章,她起笔名的方式也有趣,信手翻开《诗经》,“碰到什么是什么”。“扬之水”这个名字也是这样得来的,“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出自《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