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创造与学生的创造是密切关联的。富于创造性的教师最懂得怎样把学生引入创造的宫殿,使学生发挥创造才能。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在书本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对已有经验重新思考加工制作,获得具有新的内容,解决一个新问题。
一、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培养的
创造性思维能力,过去一般人皆认为系天赋的才能,只可听其自然发展,没有启迪的可能,也没有研究的必要。是以早期的心理测验,未列入创造能力的鉴别,早期的教育实施,亦未考虑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自本世纪中叶以来,有心理学家在人格因素分析的研究中,才开始注意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因为个人的创造潜能,虽系先天的禀赋,可是人人都具有。个别差异的存在,只表明程序上的高低;且大家的发展都不充分,没有人达到最高的极限,所以还有余地地接受教育,使之尽量发展,登上最高峰。日本恩田彰等在《创造性心理学》中说:“什么是创造,可以下个定义:创造就是把已知的材料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事物或思想。”这个定义较准确地揭示了创造的本质。不过,就在校上学的儿童与青少年学生来说,当有特殊的涵义。因为学生在学习期间,思维能力尚未成熟,自然不能作出惊天动地的奇迹;只要他们不模仿、不抄袭、愿用思考、设计创新、独树一帜、不与人雷同,这便是他们创造能力的基本表现。问题的关键在教学方面,教师如若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可收到所期望的效果。正如爱迪生时常鼓励他的弟子们对于学习工作,要精益求精;认为还一定有较好的办法,要他们去找出来,可以作得更好些。这就是启发创造性思维的高明作用。
二、创造性思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文明的历史,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阿斯本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表明了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历史是前进的,文明是发展的,人类正是以自己的创造书写着自己的文明史。人类创造的成绩一代一代地累积,所以才有我们今天的科学文化世界。但是任何创造都是思维之花结出的实践之果,没有成功的思维就没有成功的创造。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时代,千行百业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以创造精神、创造性的过程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只有创新者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人只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改革者必须是一个创造者,也只有创造者才能成为改革者。只有真正的改革者才能判明旧模式的弊端,才能在实践中开拓新路。至于科学技术事业本来就是创造性的事业。只有发挥我们的创造才能,我们才能追赶自己生活的时代,才能与科技、经济的日新月异发展相适应。如果说,模仿能力在科技、经济发展缓慢的朝代,也能使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振兴,那么在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一味模仿就意味着永远落后,只有创新者才能真正拥有将来。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栋梁。“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于今天的课堂。”这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祖国的未来、时代的发展呼唤千千万万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启发和实践
在诸多关于培养创造性的主张中,认为只有在类似于异想天开的活动中,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但在现实教学中又很难提供使学生进行这样活动的机会,结果,创造性的培养在不少教师看来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实践堕入困难,往往是由于认识的片面性造成的。其实,学生在课上每一次相对独立的思考,课下独立地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在相当程度上培养着学生的创造品格、创造能力和训练创造方法。教学可以启发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只要在教学方面有适当的安排,如提供思维材料、营造思维情境、采用启发和促进思维的教学方法等,使学生受到鼓励,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过去对教师教的认识只停留在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没有把它看作是教师再创造的过程。如果在知识的传授中,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有所帮助的话,也只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对教师教的认识尚且肤浅,更别说对学生学的认识和指导了。从这点看,过去的教学还真是有些“误人子弟”。关于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国外的一些教育心理学家们早就有过论述。如格纳塞尔在其《高级教学心理学》中,提出教学是否可以发展思维能力的问题。他认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已进向一个新的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育的园地上乃逐渐发展。关于启发思维的教学,已成为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希望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但对于所获得的知识更能应用,是以教师的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之勤于推理、敏于概括,并精于问题的解决。关于教学的根本任务,菲尔德豪生与琼菲格尔在其合著的《天才教育的问题》中,指责过去的传统教学,教师在课堂里消耗许多时间,要学生学习知识,但未教学生如何应用所学得知识以解决问题。然而,实际上,这正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为教学生获得知识,采取的是记忆法,学生机械地背诵,非常容易;但要学生如何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这就联系着创造性思维的锻炼;也不是难事,唯须教师事先有所准备,当能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总之,要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听其自然;也不是要特开课程,专门训练。实际上,只要教师在任何学科教学中,能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景,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就足以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这才是教学的上策。
一、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培养的
创造性思维能力,过去一般人皆认为系天赋的才能,只可听其自然发展,没有启迪的可能,也没有研究的必要。是以早期的心理测验,未列入创造能力的鉴别,早期的教育实施,亦未考虑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自本世纪中叶以来,有心理学家在人格因素分析的研究中,才开始注意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因为个人的创造潜能,虽系先天的禀赋,可是人人都具有。个别差异的存在,只表明程序上的高低;且大家的发展都不充分,没有人达到最高的极限,所以还有余地地接受教育,使之尽量发展,登上最高峰。日本恩田彰等在《创造性心理学》中说:“什么是创造,可以下个定义:创造就是把已知的材料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事物或思想。”这个定义较准确地揭示了创造的本质。不过,就在校上学的儿童与青少年学生来说,当有特殊的涵义。因为学生在学习期间,思维能力尚未成熟,自然不能作出惊天动地的奇迹;只要他们不模仿、不抄袭、愿用思考、设计创新、独树一帜、不与人雷同,这便是他们创造能力的基本表现。问题的关键在教学方面,教师如若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可收到所期望的效果。正如爱迪生时常鼓励他的弟子们对于学习工作,要精益求精;认为还一定有较好的办法,要他们去找出来,可以作得更好些。这就是启发创造性思维的高明作用。
二、创造性思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文明的历史,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阿斯本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表明了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历史是前进的,文明是发展的,人类正是以自己的创造书写着自己的文明史。人类创造的成绩一代一代地累积,所以才有我们今天的科学文化世界。但是任何创造都是思维之花结出的实践之果,没有成功的思维就没有成功的创造。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时代,千行百业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以创造精神、创造性的过程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只有创新者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人只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改革者必须是一个创造者,也只有创造者才能成为改革者。只有真正的改革者才能判明旧模式的弊端,才能在实践中开拓新路。至于科学技术事业本来就是创造性的事业。只有发挥我们的创造才能,我们才能追赶自己生活的时代,才能与科技、经济的日新月异发展相适应。如果说,模仿能力在科技、经济发展缓慢的朝代,也能使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振兴,那么在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一味模仿就意味着永远落后,只有创新者才能真正拥有将来。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栋梁。“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于今天的课堂。”这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祖国的未来、时代的发展呼唤千千万万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启发和实践
在诸多关于培养创造性的主张中,认为只有在类似于异想天开的活动中,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但在现实教学中又很难提供使学生进行这样活动的机会,结果,创造性的培养在不少教师看来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实践堕入困难,往往是由于认识的片面性造成的。其实,学生在课上每一次相对独立的思考,课下独立地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在相当程度上培养着学生的创造品格、创造能力和训练创造方法。教学可以启发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只要在教学方面有适当的安排,如提供思维材料、营造思维情境、采用启发和促进思维的教学方法等,使学生受到鼓励,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过去对教师教的认识只停留在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没有把它看作是教师再创造的过程。如果在知识的传授中,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有所帮助的话,也只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对教师教的认识尚且肤浅,更别说对学生学的认识和指导了。从这点看,过去的教学还真是有些“误人子弟”。关于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国外的一些教育心理学家们早就有过论述。如格纳塞尔在其《高级教学心理学》中,提出教学是否可以发展思维能力的问题。他认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已进向一个新的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育的园地上乃逐渐发展。关于启发思维的教学,已成为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希望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但对于所获得的知识更能应用,是以教师的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之勤于推理、敏于概括,并精于问题的解决。关于教学的根本任务,菲尔德豪生与琼菲格尔在其合著的《天才教育的问题》中,指责过去的传统教学,教师在课堂里消耗许多时间,要学生学习知识,但未教学生如何应用所学得知识以解决问题。然而,实际上,这正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为教学生获得知识,采取的是记忆法,学生机械地背诵,非常容易;但要学生如何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这就联系着创造性思维的锻炼;也不是难事,唯须教师事先有所准备,当能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总之,要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听其自然;也不是要特开课程,专门训练。实际上,只要教师在任何学科教学中,能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景,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就足以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这才是教学的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