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户主导的市场向来是中国监管层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的突出标志。在过去的2012年,监管部门在发展机构投资者方面是不遗余力。在2013年的证券期货监管会上,郭树清主席又把“培养机构投资者队伍”、“扩大QFII、RQFII投资额度”纳入十项工作任务。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有着重要作用,壮大机构投资人有利于中国股市的长远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长期投资
在2013年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郭树清强调,培育机构投资者,要以股权投资基金和投资管理公司为重点。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各类财富管理机构从事公募基金业务。鼓励公募财富管理机构,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积极推动境外养老金、慈善基金、主权基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境内市场,协助和配合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而对于引进外资机构方面,郭树清表示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安排。继续扩大QFII、RQFII的投资额度,增加投资便利性。
机构投资比例重要提升
在2012年,投资者的结构有所改善,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上升了1.7个百分点,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一般法人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
而对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分别达到800亿美元和2700亿元人民币。组织交易所境外路演,提高QFII、RQFII投资便利性。大幅降低QFII准入门槛,成立时间由5年降为2年,管理证券资产规模由50亿美元降为5亿美元;推动放宽主权基金、央行及货币当局等QFII的额度上限,允许超过10亿美元。
2012年,新批准72家境外机构的QFII资格,总数达到207家;新批准投资额度158.03亿美元,总额度达到374.43亿美元。
截至2012年底,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3.61万亿元,净值2.87万亿元,分别增加21.92%和32.87%;管理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专户理财资产分别增加22.5%、28.9%和55.3%。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A股市值比例达17.4%,上升了1.73个百分点。
壮大机构利于股市长远发展
2012年散户占了84%的交易额,而现在是80%。
散户减持,并不是一件坏事。业内人士认为,大量散户在2012年离场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批散户长期被套,对股市的现状或自己的投资能力丧失信心而割肉出局;二是部分账户在股市上涨解套之后看空后市而选择离场。
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其最大的特点是个人投资者为主。目前A股散户投资者股票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的80%以上。中国股市由于散户居多,导致市场波动频繁。在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市场波动过大,直接导致中国散户炒股亏多赚少。
由于中国体制机制的原因,尽管决策层在努力改变现状,但中国股市“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特点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因此,散户投资者出于保护资产的目的,暂时销户退出股市并非坏事。而离开股市的散户,仍可以通过间接途径,比如通过购买券商理财产品、公募基金,甚至保险产品参与股市。作为市场上的专业投资者,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在信息获得、公司研究、投资手段等方面具有散户不可比拟的优势。事实上,散户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壮大了机构投资者,也能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因此,对于投资能力不强的散户,通过购买理财产品进入股市。壮大投资机构,是有利于中国股市的长远发展的。
机构不是A股的救命稻草
发展机构投资者并没有错,但机构投资者并非A股的“救命稻草”。事实上,A股演绎着“牛”短“熊”长的规律,不是单靠机构投资者就能改变的。新批更多的QFII,无非是欲引入更多的资金。但A股走“熊”本质上除了资金问题,还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整个市场丧失了信心,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随着新股发行数量越来越多,以及限售股不断解禁,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所占比重亦每况愈下。以公募基金为例。2007年,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例超过20%,但到2012年末,这个比例已不到13%,而且,这一比例仍呈下降趋势。也就意味着,曾经作为A股市场中坚力量的基金,在维护市场稳定方面也越来越力不从心。
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机构投资者的保驾护航。而且,像QFII等真正奉行价值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不仅受到监管部门的欢迎,而且能够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因此,监管部门大力发展QFII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其在大方向上无疑是正确的。
但继2010年、2011年之后,去年的A股市场再次“熊霸全球”。正是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可谓求“资”若渴,去年是A股持续第三年走“熊”,却也是QFII获批最多的一年。显然,QFII再次抄了A股的大底,与监管部门的大力放行不无关系,这也与2008年股市出现暴跌时大力引入QFII如出一辙。2007年时,包括QFII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还没有如今的规模,上证指数也创出了历史性的高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A股本身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比引进更多的QFII更重要。
鼓励金融机构长期投资
在2013年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郭树清强调,培育机构投资者,要以股权投资基金和投资管理公司为重点。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各类财富管理机构从事公募基金业务。鼓励公募财富管理机构,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积极推动境外养老金、慈善基金、主权基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境内市场,协助和配合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而对于引进外资机构方面,郭树清表示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安排。继续扩大QFII、RQFII的投资额度,增加投资便利性。
机构投资比例重要提升
在2012年,投资者的结构有所改善,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上升了1.7个百分点,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一般法人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
而对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分别达到800亿美元和2700亿元人民币。组织交易所境外路演,提高QFII、RQFII投资便利性。大幅降低QFII准入门槛,成立时间由5年降为2年,管理证券资产规模由50亿美元降为5亿美元;推动放宽主权基金、央行及货币当局等QFII的额度上限,允许超过10亿美元。
2012年,新批准72家境外机构的QFII资格,总数达到207家;新批准投资额度158.03亿美元,总额度达到374.43亿美元。
截至2012年底,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3.61万亿元,净值2.87万亿元,分别增加21.92%和32.87%;管理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专户理财资产分别增加22.5%、28.9%和55.3%。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A股市值比例达17.4%,上升了1.73个百分点。
壮大机构利于股市长远发展
2012年散户占了84%的交易额,而现在是80%。
散户减持,并不是一件坏事。业内人士认为,大量散户在2012年离场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批散户长期被套,对股市的现状或自己的投资能力丧失信心而割肉出局;二是部分账户在股市上涨解套之后看空后市而选择离场。
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其最大的特点是个人投资者为主。目前A股散户投资者股票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的80%以上。中国股市由于散户居多,导致市场波动频繁。在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市场波动过大,直接导致中国散户炒股亏多赚少。
由于中国体制机制的原因,尽管决策层在努力改变现状,但中国股市“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特点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因此,散户投资者出于保护资产的目的,暂时销户退出股市并非坏事。而离开股市的散户,仍可以通过间接途径,比如通过购买券商理财产品、公募基金,甚至保险产品参与股市。作为市场上的专业投资者,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在信息获得、公司研究、投资手段等方面具有散户不可比拟的优势。事实上,散户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壮大了机构投资者,也能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因此,对于投资能力不强的散户,通过购买理财产品进入股市。壮大投资机构,是有利于中国股市的长远发展的。
机构不是A股的救命稻草
发展机构投资者并没有错,但机构投资者并非A股的“救命稻草”。事实上,A股演绎着“牛”短“熊”长的规律,不是单靠机构投资者就能改变的。新批更多的QFII,无非是欲引入更多的资金。但A股走“熊”本质上除了资金问题,还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整个市场丧失了信心,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随着新股发行数量越来越多,以及限售股不断解禁,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所占比重亦每况愈下。以公募基金为例。2007年,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例超过20%,但到2012年末,这个比例已不到13%,而且,这一比例仍呈下降趋势。也就意味着,曾经作为A股市场中坚力量的基金,在维护市场稳定方面也越来越力不从心。
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机构投资者的保驾护航。而且,像QFII等真正奉行价值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不仅受到监管部门的欢迎,而且能够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因此,监管部门大力发展QFII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其在大方向上无疑是正确的。
但继2010年、2011年之后,去年的A股市场再次“熊霸全球”。正是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可谓求“资”若渴,去年是A股持续第三年走“熊”,却也是QFII获批最多的一年。显然,QFII再次抄了A股的大底,与监管部门的大力放行不无关系,这也与2008年股市出现暴跌时大力引入QFII如出一辙。2007年时,包括QFII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还没有如今的规模,上证指数也创出了历史性的高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A股本身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比引进更多的QFII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