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22日,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大理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以及北京纳西学会协办的音乐文化公益活动系列之“乡土音乐进高校”——纪录式原生歌舞乐《依古纳西》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首演。
10月23日,《依古纳西》首演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老驻京办事处举行。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包括来自部分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以及《依古纳西》创作和演出团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几位研究生也旁听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本次活动的策划、中央音乐学院和云峰教授主持。
与会人员围绕10月22日进行的《依古纳西》首演表达了各自的感想和看法,对《依古纳西》进行了实时、中肯、到位的点评。
著名作曲家羊鸣用八个字评价《依古纳西》:有根,有情,好听,好看。羊鸣回忆起当年老师的教导:创作音乐的是人民而不是作曲家,并对充分吸收民间传统艺术而创作的《依古纳西》表示认可。羊鸣指出,《依古纳西》的演员表演相当成熟,而且演出的灯光、服装、串词都十分严谨,每个节目都能给观众带来震撼。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杨杰宏博士提出,《依古纳西》包罗万象,通过6个章节的设计安排将纳西族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支系以及不同的艺术种类都包含在内,体现了纳西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和风格,给观众以深深的震撼。
著名民俗学家白庚胜指出,《依古纳西》是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坚守民族传统文化,不随波逐流的标志性作品。《依古纳西》以原生态为基本,同时结合了一定的次生态,如具有3D效果的背景视频等现代元素,有传统,有继承,有创造,有发展。
著名舞蹈教育家易国刚着重点评了《依古纳西》的舞蹈部分。易国刚首先指出一个民族的舞蹈风格和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性格等密切相关。纳西族具有朴实、勇敢、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尤其是具有包容性,不排外。例如《依古纳西》中就设计有一段吸收了敦煌舞的反弹琵琶独舞表演和一段吸收了汉族舞蹈的长袖群舞表演,匠心独运,要给予充分肯定。此外,易国刚还提到舞蹈如果没有感情就是空架子,舞蹈要表现民族的情感和生活、劳动以及对未来的想法和梦想,并对《依古纳西》中舞蹈演员富有感染力的投入表演表示赞赏。
著名畫家赵琪围绕《依古纳西》的服饰设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赵琪首先提出,一个民族的服饰风格的形成受到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传统习俗以及对外交流四个方面原因的影响,是有根有据的。《依古纳西》中的服饰设计是根据纳西族的传统服饰风格而进行的设计,是有根基的设计,不是随意赶时髦的跟风设计。
同时,与会专家也针对《依古纳西》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中央民族歌舞团歌唱家李润莲建议在相邻乐章之间增加一定的时间间隔,以带给观众更加轻松的观看氛围。赵琪建议长袖群舞那一段要根据舞台的大小合理安排舞蹈演员人数,以便演员能把长袖充分甩开,提高舞台氛围。
此外,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就其他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纳西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异变,以及丽江城市化进程中纳西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留等。70岁高龄的纳西族民间音乐非遗传承人李秀香充满激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东巴舞谱传承的渴望,并邀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到云南当地亲自感受东巴舞谱的魅力,并为东巴舞谱的传承和保护做出努力。和学光教授指出近几年丽江的文化局面不容乐观,传统民族艺术表演受到了商业演出的冲击,如何在愈来愈浓厚的商业气息中坚持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重要问题。白庚胜也提到在丽江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多纳西族儿童学习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情逐渐下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总结本次《依古纳西》首演学术研讨会可以看出,《依古纳西》在作品定位、艺术创作、舞美设计、演出实效等方面均得到了各位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进一步改进、优化的上升空间。代表着纳西族向全世界发出的有力呼喊,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依古纳西》已经扬帆起航,坚定地驶向民族文化灿烂辉煌的明天!
10月23日,《依古纳西》首演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老驻京办事处举行。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包括来自部分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以及《依古纳西》创作和演出团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几位研究生也旁听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本次活动的策划、中央音乐学院和云峰教授主持。
与会人员围绕10月22日进行的《依古纳西》首演表达了各自的感想和看法,对《依古纳西》进行了实时、中肯、到位的点评。
著名作曲家羊鸣用八个字评价《依古纳西》:有根,有情,好听,好看。羊鸣回忆起当年老师的教导:创作音乐的是人民而不是作曲家,并对充分吸收民间传统艺术而创作的《依古纳西》表示认可。羊鸣指出,《依古纳西》的演员表演相当成熟,而且演出的灯光、服装、串词都十分严谨,每个节目都能给观众带来震撼。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杨杰宏博士提出,《依古纳西》包罗万象,通过6个章节的设计安排将纳西族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支系以及不同的艺术种类都包含在内,体现了纳西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和风格,给观众以深深的震撼。
著名民俗学家白庚胜指出,《依古纳西》是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坚守民族传统文化,不随波逐流的标志性作品。《依古纳西》以原生态为基本,同时结合了一定的次生态,如具有3D效果的背景视频等现代元素,有传统,有继承,有创造,有发展。
著名舞蹈教育家易国刚着重点评了《依古纳西》的舞蹈部分。易国刚首先指出一个民族的舞蹈风格和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性格等密切相关。纳西族具有朴实、勇敢、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尤其是具有包容性,不排外。例如《依古纳西》中就设计有一段吸收了敦煌舞的反弹琵琶独舞表演和一段吸收了汉族舞蹈的长袖群舞表演,匠心独运,要给予充分肯定。此外,易国刚还提到舞蹈如果没有感情就是空架子,舞蹈要表现民族的情感和生活、劳动以及对未来的想法和梦想,并对《依古纳西》中舞蹈演员富有感染力的投入表演表示赞赏。
著名畫家赵琪围绕《依古纳西》的服饰设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赵琪首先提出,一个民族的服饰风格的形成受到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传统习俗以及对外交流四个方面原因的影响,是有根有据的。《依古纳西》中的服饰设计是根据纳西族的传统服饰风格而进行的设计,是有根基的设计,不是随意赶时髦的跟风设计。
同时,与会专家也针对《依古纳西》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中央民族歌舞团歌唱家李润莲建议在相邻乐章之间增加一定的时间间隔,以带给观众更加轻松的观看氛围。赵琪建议长袖群舞那一段要根据舞台的大小合理安排舞蹈演员人数,以便演员能把长袖充分甩开,提高舞台氛围。
此外,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就其他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纳西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异变,以及丽江城市化进程中纳西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留等。70岁高龄的纳西族民间音乐非遗传承人李秀香充满激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东巴舞谱传承的渴望,并邀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到云南当地亲自感受东巴舞谱的魅力,并为东巴舞谱的传承和保护做出努力。和学光教授指出近几年丽江的文化局面不容乐观,传统民族艺术表演受到了商业演出的冲击,如何在愈来愈浓厚的商业气息中坚持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重要问题。白庚胜也提到在丽江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多纳西族儿童学习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情逐渐下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总结本次《依古纳西》首演学术研讨会可以看出,《依古纳西》在作品定位、艺术创作、舞美设计、演出实效等方面均得到了各位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进一步改进、优化的上升空间。代表着纳西族向全世界发出的有力呼喊,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依古纳西》已经扬帆起航,坚定地驶向民族文化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