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年段特点、单元语文要素以及文本内容特质,精心为学生编著的训练题型,是教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指明了应达成的基础,或是明示了理解文本的路径,或是凸显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又或是渗入了教法和学法。课后习题作为一种隐形的教学要素,明确提示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具体训练点,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有效迁移运用以及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教师研读课后习题,以“课后习题”的视角組织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准确把握课后习题的命题意图,找准统编版教材教学的新方向。把课后习题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凸显课后习题的价值,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统编版教材的教学效益。
一、依题导学,让语用训练真真切切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学生形成语感、发展思维、培养情感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新课标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习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朗读是较为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运用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中《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文质兼美,具有极强的故事性,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鉴于故事中的对话较多,编者设置了“分角色朗读课文”的任务。如此,相较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中的“朗读课文”,表述更清晰,指向更明确。教者依题导学,用合适的文本在合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语用训练真真切切。
落实这一习题时,教者将教学分为三个层次。
(一)正确流利打基础
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看清字形,明确字音,先“读”为快。宋代的朱熹曾对此提出过严格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记。”[2]因此,课前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正确流利,且至少读三遍以上:第一遍借助拼音,遇到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读不明白的地方看图猜想,做到读正确;第二遍做到不漏字、不加字,做到读流利;第三遍标注出自然段的序号,自主思考课文主要内容。当然三遍是最低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读四遍、五遍。总之,要求学生课前严格要求自己,反复朗读文本,做到文畅气顺。
这样的课前预习,为课堂中的实践练习奠定了认知性基础。课堂上,通过闯关的方式检查学生朗读能否做到正确、流利,并及时表扬、纠正、示范,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课前自主朗读的习惯。
(二)读好对话做铺垫
要求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紧扣对话的关键词,关注表达符号的变化,灵活自由选择恰当的语气进行朗读。为了读好对话,先和学生一起弄清楚小蝌蚪和鲤鱼妈妈、乌龟、青蛙妈妈分别进行了三次怎样的对话。然后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对话时的情境:根据提示语“迎上去”“连忙追上去”,想象小蝌蚪寻找妈妈时焦急的样子;根据提示语“叫着”想象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开心的样子;根据提示语“笑着”想象青蛙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时愉悦的样子。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把想象的画面表现出来,从而读好对话。
在指导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关注标点符号。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和第七单元分别安排了“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这样的语文元素,如此,学生很轻松就能读出小蝌蚪找妈妈时询问的口气和找到妈妈后惊喜的语气。
这种基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朗读对话训练,遵循螺旋上升的教学规律,让学生能够从角色转换体验中,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既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朗读水平,增进对于语言知识、能力的迁移,同时又为下面的分角色朗读做好了铺垫。
(三)明确角色创情境
在分角色朗读时首先要有角色意识,让学生从角色揣摩体验中,朗读文本,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鉴赏能力。课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特征和感情。如乌龟是慢吞吞的性格,所以他们说话时的语速略慢;又比如乌龟的“笑着说”和青蛙妈妈的“笑着说”因为角色不同、心境不同,朗读语气也是不同的:乌龟是因为小蝌蚪错认自己是他们的妈妈感动而笑,而青蛙妈妈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愉悦而笑。这样的角色对比,让学生锻炼了思维,发展了语言,提高了朗读能力。再加上教者配上了符合情境的PPT背景和音乐,给学生戴上了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学生一下子进入了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情境中,此时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可谓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从读正确、流利到读好对话,再到分角色朗读。笔者依靠课后习题这一载体,逐步提高要求,“分角色朗读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呈分步走,又相交融的状态”[3]。扎扎实实、真真切切地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朗读能力,为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打下扎实基础。
二、扣题而教,让语用路径明明白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4]对文本的学习首先要从整体视角对作者的创作思路进行感知,理清文本内在的线索。很多教材课后的习题设置就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行语用训练。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课后第二题:小青蛙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照顺序将图片连起来,并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很明显,编者设置这一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讲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这样的教学要求对于刚进入二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编者为学生讲这个故事提供了台阶:按顺序连接下面的图片。学生在连线的同时也就理清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的过程,即事情发展的顺序。 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者展开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一)抓关键词,建构思维导图
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理清了文章脉络。教者让学生再读课文2-6自然段,圈画出小蝌蚪外形变化的语句,并相应在黑板上板书这一变化的关键词:长尾巴、长后腿、长前腿、尾巴短、尾巴没。这一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另一条线索: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帮助了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小蝌蚪成长的思维导图。梳理图画的过程,不仅能帮助他们记忆,也能帮助他们理解“外形变化”这一教学难点,同时也培养他们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阅读能力。
(二)辅以图片,尝试讲好故事
教者拿出课后习题中的五张图片,让学生张贴到板书相对应的位置;再让学生按顺序连接黑板上的图片;最后,组织学生利用黑板上的连线图和板书,自主构建这一故事,并尝试利用自己的语言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表达出来。
如此一来,教师就将课后练习的实践要求完全置放在课堂教学层面。为学生学习讲这个故事提供了两个支架:一个是思维的支架,一个是语言的支架。让学生在逐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小蝌蚪与青蛙在外形上的异同点和内在联系,了解到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外形变化,并将自己的习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谓一举多得。
鉴于此,教师要紧扣课后习题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完全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流程,始终将学生的思维训练、语用表达放在首位,让教学路径清清楚楚,让教学策略简简单单。
三、循题而练,让语用表达清清爽爽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所设置的人文主题就是“热爱大自然”,语文要素是积累并尝试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中的语境来感受这些动词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体悟其内在的真实感和生动感,并借助动词来尝试进行说句子的练习,将从课文中感知积累的词语与自己的常态化生活联系起来,强化语言表达实践,促进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充分朗读,增加积累
教者组织学生通过指名读、理解词义读、想象画面读、齐读、对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这四个含有动词的短语。同时在学生读记词语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这种动宾式的短语结构,发现共同的规律,这样有助于记忆积累。语文教学中正确恰当地运用朗读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而且可以在诵读实践中,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二)表演动作,加深理解
动作展示是对短语内容最形象、最生动的再现。在学生进行动作表演之后,让学生自己当评委,对表演好的同学给予恰当的称赞,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在一演一评中,将这些动词所指向的状态镌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三)借助图片,练习说话
教者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披着、鼓着、露着、甩着”这四个动词进行说话练习。由于初次接触这样的练习,很多孩子练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就需要教者为学生搭建由易到难的具有层次性的“台阶”。出示一年级下册课文中的四幅图片,图片的内容既似曾相识,又与练习说话的动词相契合。让学生结合图片用这几个动词说一句话。
这些直观而鲜活的画面,能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勾起学生的语言记忆。学生很轻松地就能找到图片与动词的内在关联点,接下来的表达运用就水到渠成了。
(四)联系生活,自由表达
新课标强调要科学地进行动态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母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从而激起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在充分朗讀、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自由用“披着、鼓着、露着、甩着”这四个动词练习说一句话,这样就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同时,教者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爱说,会说,说正确,说生动。只有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才能解决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问题。
“统编版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在设计上凸显了语文要素,编排有梯度,且与生活联系紧密”[5],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课堂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探寻并发掘其背后的价值意蕴,在准确解读其蕴藏的教学价值之后,把它作为教学目标的参考要素,并融入教学环节,高效地使用教材,进而引领学生语文能力高效发展。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5页。
[2]韩国萍:《“拿腔拿调”怎么看》,《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年第1期,第1页。
[3]孙云飞:《统编本一上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教学策略》,《江西教育》,2018年第6期,第30页。
[4]张惠萍:《找准支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例谈》,《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第74页。
[5]汤建霞:《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的特点、变化及运用》,《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年第8期,第28页。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一、依题导学,让语用训练真真切切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学生形成语感、发展思维、培养情感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新课标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习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朗读是较为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运用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中《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文质兼美,具有极强的故事性,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鉴于故事中的对话较多,编者设置了“分角色朗读课文”的任务。如此,相较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中的“朗读课文”,表述更清晰,指向更明确。教者依题导学,用合适的文本在合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语用训练真真切切。
落实这一习题时,教者将教学分为三个层次。
(一)正确流利打基础
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看清字形,明确字音,先“读”为快。宋代的朱熹曾对此提出过严格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记。”[2]因此,课前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正确流利,且至少读三遍以上:第一遍借助拼音,遇到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读不明白的地方看图猜想,做到读正确;第二遍做到不漏字、不加字,做到读流利;第三遍标注出自然段的序号,自主思考课文主要内容。当然三遍是最低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读四遍、五遍。总之,要求学生课前严格要求自己,反复朗读文本,做到文畅气顺。
这样的课前预习,为课堂中的实践练习奠定了认知性基础。课堂上,通过闯关的方式检查学生朗读能否做到正确、流利,并及时表扬、纠正、示范,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课前自主朗读的习惯。
(二)读好对话做铺垫
要求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紧扣对话的关键词,关注表达符号的变化,灵活自由选择恰当的语气进行朗读。为了读好对话,先和学生一起弄清楚小蝌蚪和鲤鱼妈妈、乌龟、青蛙妈妈分别进行了三次怎样的对话。然后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对话时的情境:根据提示语“迎上去”“连忙追上去”,想象小蝌蚪寻找妈妈时焦急的样子;根据提示语“叫着”想象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开心的样子;根据提示语“笑着”想象青蛙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时愉悦的样子。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把想象的画面表现出来,从而读好对话。
在指导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关注标点符号。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和第七单元分别安排了“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这样的语文元素,如此,学生很轻松就能读出小蝌蚪找妈妈时询问的口气和找到妈妈后惊喜的语气。
这种基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朗读对话训练,遵循螺旋上升的教学规律,让学生能够从角色转换体验中,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既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朗读水平,增进对于语言知识、能力的迁移,同时又为下面的分角色朗读做好了铺垫。
(三)明确角色创情境
在分角色朗读时首先要有角色意识,让学生从角色揣摩体验中,朗读文本,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鉴赏能力。课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特征和感情。如乌龟是慢吞吞的性格,所以他们说话时的语速略慢;又比如乌龟的“笑着说”和青蛙妈妈的“笑着说”因为角色不同、心境不同,朗读语气也是不同的:乌龟是因为小蝌蚪错认自己是他们的妈妈感动而笑,而青蛙妈妈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愉悦而笑。这样的角色对比,让学生锻炼了思维,发展了语言,提高了朗读能力。再加上教者配上了符合情境的PPT背景和音乐,给学生戴上了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学生一下子进入了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情境中,此时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可谓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从读正确、流利到读好对话,再到分角色朗读。笔者依靠课后习题这一载体,逐步提高要求,“分角色朗读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呈分步走,又相交融的状态”[3]。扎扎实实、真真切切地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朗读能力,为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打下扎实基础。
二、扣题而教,让语用路径明明白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4]对文本的学习首先要从整体视角对作者的创作思路进行感知,理清文本内在的线索。很多教材课后的习题设置就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行语用训练。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课后第二题:小青蛙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照顺序将图片连起来,并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很明显,编者设置这一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讲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这样的教学要求对于刚进入二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编者为学生讲这个故事提供了台阶:按顺序连接下面的图片。学生在连线的同时也就理清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的过程,即事情发展的顺序。 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者展开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一)抓关键词,建构思维导图
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理清了文章脉络。教者让学生再读课文2-6自然段,圈画出小蝌蚪外形变化的语句,并相应在黑板上板书这一变化的关键词:长尾巴、长后腿、长前腿、尾巴短、尾巴没。这一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另一条线索: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帮助了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小蝌蚪成长的思维导图。梳理图画的过程,不仅能帮助他们记忆,也能帮助他们理解“外形变化”这一教学难点,同时也培养他们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阅读能力。
(二)辅以图片,尝试讲好故事
教者拿出课后习题中的五张图片,让学生张贴到板书相对应的位置;再让学生按顺序连接黑板上的图片;最后,组织学生利用黑板上的连线图和板书,自主构建这一故事,并尝试利用自己的语言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表达出来。
如此一来,教师就将课后练习的实践要求完全置放在课堂教学层面。为学生学习讲这个故事提供了两个支架:一个是思维的支架,一个是语言的支架。让学生在逐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小蝌蚪与青蛙在外形上的异同点和内在联系,了解到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外形变化,并将自己的习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谓一举多得。
鉴于此,教师要紧扣课后习题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完全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流程,始终将学生的思维训练、语用表达放在首位,让教学路径清清楚楚,让教学策略简简单单。
三、循题而练,让语用表达清清爽爽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所设置的人文主题就是“热爱大自然”,语文要素是积累并尝试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中的语境来感受这些动词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体悟其内在的真实感和生动感,并借助动词来尝试进行说句子的练习,将从课文中感知积累的词语与自己的常态化生活联系起来,强化语言表达实践,促进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充分朗读,增加积累
教者组织学生通过指名读、理解词义读、想象画面读、齐读、对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这四个含有动词的短语。同时在学生读记词语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这种动宾式的短语结构,发现共同的规律,这样有助于记忆积累。语文教学中正确恰当地运用朗读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而且可以在诵读实践中,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二)表演动作,加深理解
动作展示是对短语内容最形象、最生动的再现。在学生进行动作表演之后,让学生自己当评委,对表演好的同学给予恰当的称赞,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在一演一评中,将这些动词所指向的状态镌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三)借助图片,练习说话
教者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披着、鼓着、露着、甩着”这四个动词进行说话练习。由于初次接触这样的练习,很多孩子练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就需要教者为学生搭建由易到难的具有层次性的“台阶”。出示一年级下册课文中的四幅图片,图片的内容既似曾相识,又与练习说话的动词相契合。让学生结合图片用这几个动词说一句话。
这些直观而鲜活的画面,能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勾起学生的语言记忆。学生很轻松地就能找到图片与动词的内在关联点,接下来的表达运用就水到渠成了。
(四)联系生活,自由表达
新课标强调要科学地进行动态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母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从而激起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在充分朗讀、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自由用“披着、鼓着、露着、甩着”这四个动词练习说一句话,这样就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同时,教者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爱说,会说,说正确,说生动。只有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才能解决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问题。
“统编版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在设计上凸显了语文要素,编排有梯度,且与生活联系紧密”[5],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课堂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探寻并发掘其背后的价值意蕴,在准确解读其蕴藏的教学价值之后,把它作为教学目标的参考要素,并融入教学环节,高效地使用教材,进而引领学生语文能力高效发展。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5页。
[2]韩国萍:《“拿腔拿调”怎么看》,《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年第1期,第1页。
[3]孙云飞:《统编本一上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教学策略》,《江西教育》,2018年第6期,第30页。
[4]张惠萍:《找准支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例谈》,《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第74页。
[5]汤建霞:《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的特点、变化及运用》,《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年第8期,第28页。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