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诵读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必备环节,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品味课文中的内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语文教师更加注重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作者的创造意图,借此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本文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进行概述,并对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运用诵读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诵读方法;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在课文内容中占有一定比重,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诵读的作用,导致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吃力,不能很好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教师要发掘诵读的优势和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一、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本应把诵读教学贯穿于古诗文教学的始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教师由于教学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诵读不感兴趣等原因,造成了古诗文的诵读教学没有很好地开展,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很多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解读;其次,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只通过枯燥的朗诵形式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刻意地压缩了阅读时间,很少把精力用在阅读指导上。以上原因导致我国初中语文在开展古诗文的教学方式略显枯燥,不能从欣赏的角度出发,只注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传授古诗文基本内容,进而导致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反感的情绪,最终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诵读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古诗文的内涵
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很多古今异义字、通假字都充满了奥秘,如果学生不深入挖掘字词背后的含义,那么只能学习到浅显的内容,比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蕴含着佛家的思想。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在反复的阅读中,才能品味艺术的精华,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节奏的把控,会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古诗文中作者会大量地运用修辞手法,学生在阅读中就会在脑海里产生相应的画面,比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生就会在联想中感受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画面,从而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景象。在其他的古诗文中,也会联想其人、其事、其景、其境,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
(三)有利于文言语感的形成,写作水平的提升
对于古诗文的诵读,需要学生有节奏进行朗诵,在抑扬顿挫的表达中达到与古代文豪思想的一致。此外,对古诗文的学习,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会不断加强,在进行作文写作时,就会运用到所学的文言文的知识,使文章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古诗文大都蕴含了作品丰富的情感,尤其是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有着更加明显的体现。在曹操的《观沧海》中,在描绘祖国山河壮丽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再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作者对绿水青山的描写中,也夹杂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这些情感有的激昂、有的低沉,学生在诵读时也会净化自己的心灵,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憧憬,让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运用诵读方法
(一)运用趣味性导语
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法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比如,学习《江南逢李龟年》,教师就可以从古代的历史事件入手,向学生讲述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在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老友重逢时写下这首诗。教师可以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文豪杜甫偶遇宫廷歌唱家李龟年,大家能想到老友重逢是怎样的心情吗?”学生在这样的问题下,就会带着很多的问题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读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时就会怀念开元盛世时,大唐一派繁荣景象,读到“落花时节又逢君”之处,不禁慨叹世事无常。再如学习诸葛亮的《诫子书》,教师可以这样导入课堂:“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为蜀国出谋划策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这篇《诫子书》是为其子诸葛瞻而写,同学们能想到诸葛亮如何与儿子沟通的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就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读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体会作者对儿子的无尽期望,学生在阅读时就会感受到浓浓的父爱。
(二)重视师生互动
在以往的古诗文学习中,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所以课堂学习气氛比较沉闷。新课标下的古诗文学习,注重师生在课堂的互动,以此减轻学习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感,提升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改善古诗文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先为学生做出示范,或是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诵,从而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朗诵中把握韵律,感受古诗文中的“诗情画意”。例如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教师在教学这首古诗时,首先要带领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要先示范朗诵,并且要在明确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饱含感情地进行朗诵,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该篇古诗的基调,把文中内容和情感融入古诗中。作者描述自己只身在乡村中,心系祖国边疆,因此在朗诵时就要夹杂着收复国土、至死不渝的精神。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诵,在学生朗诵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聆听,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朗诵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将诗中容易读错的字词标注出来,比如“戍”“阑”,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掌握汉字,也可以有感情地朗诵。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在全体学生朗诵之后,可以指定个别学生到讲台为同学朗诵,对于能够把感情融入诗词的学生教师要提出肯定;对于朗读水平一般的同学教师也要继续鼓励,并提出建议,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问,在朗诵古诗后能否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借此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为学习古诗文奠定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意境,进而把情感融入诵读中。例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这段小令,让学生仔细品味“秋思之祖”的魅力,然而学生在赏析后会发现,文中没有一个“秋”字,却描绘出了凄涼的秋景,恰好地传达出游人凄苦的心境。因此,在诵读这首小令时,教师要让学生想象作者是如何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样学生就会发现作者用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古道等多种事物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达到了情景的巧妙结合。学习了《天净沙·秋思》之后,学生也可以进行模仿写作,结合事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学生在学习时会了解作者在年轻时所创的小令大都展现出生活情趣,感受到作者活泼开朗的性格,进而在朗读中也能想象到作者快乐的心情。对于曹操的《龟虽寿》,学生在阅读中更多的体会到作者虽年事已高,但是仍把自己比作一匹千里马,表现了一代枭雄永不言败的雄心壮志,所以学生在朗读时要展现出气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对于初中的古诗文教学,教师要注重诵读环节,通过问题的导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师生在课堂的互动,强化学生的诵读水平。此外,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品味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意图,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语感和写作水平,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琼.以读促学,精彩诵读——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诵读方法刍议[J].学周刊,2016(27).
[2]赖群娣.诵读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4).
[3]宋志华.浅论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诵读训练[J].教育,2016(7).
[4]李海滨.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Z6).
(编辑:郭恒)
【关键词】诵读方法;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在课文内容中占有一定比重,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诵读的作用,导致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吃力,不能很好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教师要发掘诵读的优势和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一、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本应把诵读教学贯穿于古诗文教学的始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教师由于教学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诵读不感兴趣等原因,造成了古诗文的诵读教学没有很好地开展,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很多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解读;其次,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只通过枯燥的朗诵形式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刻意地压缩了阅读时间,很少把精力用在阅读指导上。以上原因导致我国初中语文在开展古诗文的教学方式略显枯燥,不能从欣赏的角度出发,只注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传授古诗文基本内容,进而导致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反感的情绪,最终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诵读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古诗文的内涵
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很多古今异义字、通假字都充满了奥秘,如果学生不深入挖掘字词背后的含义,那么只能学习到浅显的内容,比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蕴含着佛家的思想。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在反复的阅读中,才能品味艺术的精华,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节奏的把控,会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古诗文中作者会大量地运用修辞手法,学生在阅读中就会在脑海里产生相应的画面,比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生就会在联想中感受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画面,从而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景象。在其他的古诗文中,也会联想其人、其事、其景、其境,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
(三)有利于文言语感的形成,写作水平的提升
对于古诗文的诵读,需要学生有节奏进行朗诵,在抑扬顿挫的表达中达到与古代文豪思想的一致。此外,对古诗文的学习,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会不断加强,在进行作文写作时,就会运用到所学的文言文的知识,使文章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古诗文大都蕴含了作品丰富的情感,尤其是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有着更加明显的体现。在曹操的《观沧海》中,在描绘祖国山河壮丽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再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作者对绿水青山的描写中,也夹杂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这些情感有的激昂、有的低沉,学生在诵读时也会净化自己的心灵,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憧憬,让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运用诵读方法
(一)运用趣味性导语
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法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比如,学习《江南逢李龟年》,教师就可以从古代的历史事件入手,向学生讲述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在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老友重逢时写下这首诗。教师可以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文豪杜甫偶遇宫廷歌唱家李龟年,大家能想到老友重逢是怎样的心情吗?”学生在这样的问题下,就会带着很多的问题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读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时就会怀念开元盛世时,大唐一派繁荣景象,读到“落花时节又逢君”之处,不禁慨叹世事无常。再如学习诸葛亮的《诫子书》,教师可以这样导入课堂:“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为蜀国出谋划策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这篇《诫子书》是为其子诸葛瞻而写,同学们能想到诸葛亮如何与儿子沟通的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就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读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体会作者对儿子的无尽期望,学生在阅读时就会感受到浓浓的父爱。
(二)重视师生互动
在以往的古诗文学习中,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所以课堂学习气氛比较沉闷。新课标下的古诗文学习,注重师生在课堂的互动,以此减轻学习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感,提升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改善古诗文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先为学生做出示范,或是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诵,从而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朗诵中把握韵律,感受古诗文中的“诗情画意”。例如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教师在教学这首古诗时,首先要带领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要先示范朗诵,并且要在明确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饱含感情地进行朗诵,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该篇古诗的基调,把文中内容和情感融入古诗中。作者描述自己只身在乡村中,心系祖国边疆,因此在朗诵时就要夹杂着收复国土、至死不渝的精神。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诵,在学生朗诵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聆听,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朗诵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将诗中容易读错的字词标注出来,比如“戍”“阑”,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掌握汉字,也可以有感情地朗诵。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在全体学生朗诵之后,可以指定个别学生到讲台为同学朗诵,对于能够把感情融入诗词的学生教师要提出肯定;对于朗读水平一般的同学教师也要继续鼓励,并提出建议,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问,在朗诵古诗后能否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借此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为学习古诗文奠定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意境,进而把情感融入诵读中。例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这段小令,让学生仔细品味“秋思之祖”的魅力,然而学生在赏析后会发现,文中没有一个“秋”字,却描绘出了凄涼的秋景,恰好地传达出游人凄苦的心境。因此,在诵读这首小令时,教师要让学生想象作者是如何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样学生就会发现作者用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古道等多种事物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达到了情景的巧妙结合。学习了《天净沙·秋思》之后,学生也可以进行模仿写作,结合事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学生在学习时会了解作者在年轻时所创的小令大都展现出生活情趣,感受到作者活泼开朗的性格,进而在朗读中也能想象到作者快乐的心情。对于曹操的《龟虽寿》,学生在阅读中更多的体会到作者虽年事已高,但是仍把自己比作一匹千里马,表现了一代枭雄永不言败的雄心壮志,所以学生在朗读时要展现出气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对于初中的古诗文教学,教师要注重诵读环节,通过问题的导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师生在课堂的互动,强化学生的诵读水平。此外,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品味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意图,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语感和写作水平,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琼.以读促学,精彩诵读——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诵读方法刍议[J].学周刊,2016(27).
[2]赖群娣.诵读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4).
[3]宋志华.浅论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诵读训练[J].教育,2016(7).
[4]李海滨.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Z6).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