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变革中的“天文灾异”论说

来源 :自然科学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1972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异的天文现象与其他反常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在中国古代历来受到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宇宙认识论强调“天”、“地”、“人”的“统一”、“秩序”与“和谐” ,对“不统一”、“非秩序”、“不和谐”的现象特别敏感。另一方面 ,汉以来的儒家学者根据“天人感应”的思想发展出了一种把“天文灾异”与国家政治联系起来的学问 ,认为“国家将兴 ,必有祯祥 ;国家将亡 ,必有妖孽”。这样 ,“天文灾异”之学就成为传统经学的一个合理部分 ,成为一种政治批评与权力斗争的工具 ,在以儒家为主导思想的社会政治中发挥作用。文章以北宋时期关于“天文灾异”的论说 ,特别是王安石变革时期保守派与改革派利用“天文灾异”对新政的非难与辩护为例 ,探讨中国古代的“天文灾异”之学与国家政治的关系。
其他文献
<正>一、微观史学的由来"微观史学",是指"在本质上以缩小观察规模,进行微观分析和细致研究文献资料为基础"[1]的观察历史的方法。微观史学家从日常生活或者个人的角度切入,从
<正>我国各地区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改革植根于中国的制度土壤和社会环境,并逐步形成了各地具有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而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被吸纳到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行,人们法治意识逐步提高,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快速增长,案件的复杂疑难程度也大幅提高,对法院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基层法院现在却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难题。
报纸
洛水河床在隋唐洛阳城筑建前后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并非是筑城时将其改道,使其贯都。隋唐大运河洛阳段最初主要是利用自然河流洛水,漕渠开通后,其漕运功能代替了洛水,成为运河
“知行合一”思想是王阳明在继承《大学》、《孟子》思想的基础之上,以明中叶世风衰败、道德沦丧的道德生活现状及批判程朱知行二分为历史背景而提出来的。“心即理”是“知
翻开科学史和哲学史,你能指出哪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不讨论因果问题的吗?不能!不过虽然他们的见解可能有好几百种,然而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把这个问题说透彻了的。最近出
“三年级现象”是我国基础教育课堂广泛存在的学生参与教学逐渐减少的厌学现象。学生发展和教育内容、形式改变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缓解这种现象需要中小学教师采取相应的
目的:通过基因重组、病毒包装构建在前列腺癌内特异性表达TfR及Luc蛋白的光学、磁共振双报告基因Ad-PDD3-TfR-WPRE-PCMV-Luc腺病毒载体;应用纳米技术合成10nm级磁共振分子探
合同解除制度是合同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而法定解除更是合同解除制度之核心。本文立足于我国现行《合同法》相关规定,结合两大法系及国际公约关于法定解除制度的学说与立法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作为微细加工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子、仪器、原子能、化纤、光导纤维、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微器件加工方面被广泛采用。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和现代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