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其并发症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wewrasf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半椎体所致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3.5±1.1岁(2~5岁),其中3例合并心脏畸形,1例合并脊髓拴系,1例合并脊髓空洞。均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总结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并记录手术并发症及矫形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89.9±56.8min,出血量306.6±152.3ml。手术切除单个半椎体35例,切除2个半椎体4例。融合节段数3.4±1.4个,其中2节段融合22例,占56.4%。术后随访时间5.9±2.6年(3~11年)。术前冠状面节段性侧凸Cobb角39.3°±12.2°,术后即刻6.3°±7.2°,矫正率为(85.2±14.8)%,末次随访丢失3.2°±7.7°;术前节段性后凸角17.7°±17.0°,术后即刻2.9°±8.2°,矫形率为(87.0±69.0)%,末次随访丢失3.2°±11.4°;术后冠状面矫形节段头侧代偿弯及尾侧代偿弯自发矫正率(72.0±46.4)%和(81.8±34.5)%。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手术期及随访过程中发生了3例并发症(7.7%),包括椎弓根骨折1例,断棒1例,畸形加重行翻修1例。另有2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现椎弓根拉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对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早期手术可以达到短节段固定融合,但是内固定及与脊柱生长相关的并发症仍需临床医师重视。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的有效护理方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症。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235例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35例。两组患儿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饮食护理、物理降温护理、药物降温护理与高热惊厥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是否得到满意的控制,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患者生命的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晚期癌症病人有50%~7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本研究旨在应用硬膜外PCEA,采用吗啡和
目的 评价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急诊三无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急诊三无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急诊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急诊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急诊三无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急诊三无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
例1患者男性,56岁,原有心脏病史,早饭后在看电视时突发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伴小便失禁。家属马上拨打求救电话,调度人员一边就近派车,一边进行电话指导下心肺复苏( CPR)。因当时正是上班高峰期,救护车约在18 min后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心电图示室颤,立即予除颤等治疗后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然后送就近医院。后患者在监护病房治疗后出院,基本无后遗症。
期刊
目的:评估双生长棒技术治疗5岁以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的中期疗效,分析相关并发症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2月~2012年6月于我科接受双生长棒技术治疗的14例(男4例,女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