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这些年来,有很多值得推崇的新颖政策和措施让学生和教师受益匪浅。下面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浅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大家共勉。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凡事都有个立根之本,对于学校教学来讲,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那么如何合理的运用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只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的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了解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身特点,选择性的理解教材,不至于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失去对教材的兴趣。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实际出发,在语文教学中发掘出教材的立意,充分让孩子们学习到属于自己的教,而不是“被学习”。
  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
  除了研究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语文教学中更为重要的阅读教学也是语文课程的重头戏之一。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发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在阅读教学中,还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学习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这也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显示出教学环境中,教师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三、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比如,以学生情感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不再是作文教学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一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还要允许学生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定”所要达到的写作目标,诸如文体、材料选择、表达手法运用、表达技巧的借鉴等方面,不搞统一要求,也不提统一标准。一般地说学生“自定”的目标总是较切合他们的实际水平,而且正因为是“自定”的若目标含有一定的挑战性,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征服心和自信心。
  四、语文课堂之上,教师要适量、适度、适时点拨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某个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朱自清的《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来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课堂点拨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事,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再加上语文课堂之上,教师的适量、适度、适时点拨,我相信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肯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做的更加符合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其他文献
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仿句无处不在。为什么仿句如此重要?究其原因:它不仅仅是一道语言文字应用题,它还对写作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所以,引导学生写好仿句,尤其显得重要。但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少学生对仿句类题并没有给予重视,甚至率性而为,信手乱写,不求精彩,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仿句呢?针对学生在做题过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需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增强学生审题的审慎意识  许多学生在解题时,
期刊
冀南新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重点围绕创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在“产、城、生态”三个方面沉心用力,构建“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生态优先”发展格局,打造一个产业强、城镇美、生态好的现代化新区。本文就冀南新区发展持续动能,抢抓争创机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抛砖引玉,凝聚区县合力,持续提升冀南新区创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的竞争力。  一、冀南新区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为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有抵触心理,完全没有兴趣。平时,教师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学生能接上下一句。还有部分学生背诵古典诗词就是应付检查,完全不理解古典诗词的意思,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思考: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到发展?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有些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题存在着畏惧心理,不愿意主动接触古典诗词。
期刊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也有十五、六个年头了,教师备课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苦于无材料,二是占领了很多材料,三是对材料进行提炼,留下最有用的材料。年轻的教师,往往在第一阶段苦恼,没有经验,没有存货,无米下锅。但是,很快就会进入第三阶段:信息和材料太多太多,如何取舍整合梳理?这个苦恼其实远远大于第一阶段的苦恼,因为这涉及到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  有时教师自认为很精彩的内容,用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不用,也
期刊
无论是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还是从高考应试的角度,作文都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但高中语文复习重基础轻作文几成普遍现象。真正把高中作文教学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素:  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  作文在高考语文乃至整个高考中的突出位置,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随着作文在语文试卷中日渐加大的比重,决定了作文的得失直接关系着高考语文的成败。可以说,没有成功的作文,就没有成功的语
期刊
一、培养学生“会读”的习惯  1、诵读。诵读就是有声的读书。古代人把上学叫做“读书”,可以看出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对“读”的重视程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早读和课堂的时间诵读一定篇目的文章,可以从教材上选的那些优秀的作品,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文章,除此之外还要找一些文情并茂的文章,拿来反复的诵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精读。从形式上看,与诵读相比,精读是一种无声的读,即默读;从
期刊
高中语文大纲要求高中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特殊文言句式或用法。但对于普通的高中学生而言,学习现代文尚且有一些难度,更何况学习文言文?简直是一头雾水,摸不着门道。其实学习文言文,大可不必十分挠头,在课堂内抓好基础的前提下,教师再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规律,抓住文言文答题技巧,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应该最有可能拿满分,  一、要养成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这里说的读,并非默读
期刊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技术,它没什么固定的模式。做好班主任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主任首先要爱学生  有人可能要问:当好班主任首先要做好什么工作呢?当好班主任首先是要爱学生,用爱唤醒爱,用爱催生爱,爱的奉献方能出现爱的奇迹。担任班主任工作,年轻教师不妨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妹,年纪大的不妨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班主任工作就较容易做好。也许有教师要说,有时也是这样做的,甚至比学生的父母
期刊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留守学生”越来越多,这种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教育”现象,往往在心理上对“留守学生”产生一定的不适感,严重的则会导致他们的心理畸形发展。这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对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根据相关的调查和心理学知识,“留守学生”存在的心理现状主要有:(1)性格缺陷,行为偏差。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克服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呢?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