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y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视角,从激发学习兴趣、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对《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方院校;移动通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8-0119-0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学习和掌握好《移动通信》课程不仅关系到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更重要的是还关系到以后学生在该专业领域的发展和上升空间,因此《移动通信》课程得到学生的普遍关注。但是,《移动通信》是一门发展变化迅速,理论性和应用性均很强的专业课程。其技术原理覆盖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随机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理论、通信组网理论、电磁场与电磁波等等,综合性强,知识面宽,难度大。传统的“一本教材用两三年”、“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并从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角度理解和掌握其工作原理和相关的实际应用。又因为难度大、理论性强,也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从而导致老师不愿教、学生不爱听。
  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绝对主力,近年来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将办学定位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视角,对通信工程专业《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使该课程的教学能更好地契合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
  1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热情有差距
  在大众教育的普遍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热情跟学术研究型大学学生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当某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或比较抽象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下降,课堂气氛就会趋于沉闷[2]。地方高校学生因为学习热情的原因,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做课堂笔记的少、及时预习与复习的少,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提高《移动通信》教学效果,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1.2 教学内容过多过杂,理论性过强
  目前,《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移动通信基本原理和概念;移动通信关键技术(涉及组网技术、抗衰落技术、多址技术、均衡技术、现代调制技术等等);典型移动通信系统(1G、2G、3G、b3G、LTE等等)[3]。这些内容教学往往限于概念性描述和理论性推导,非常抽象,学生学完以后只是对移动通信有一些模糊的认识,理解不深,更谈不上知识的应用。
  1.3 实践环节薄弱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对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相对投入不足,一般都没有建设大型综合性移动通信实训平台,大多数学校只是随理论课开设4-6个实验,并且验证性实验占多数,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效果非常有限。
  1.4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能力,不能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促进作用
  目前,大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以一张期末理论考试试卷来评定学生成绩,对于《移动通信》这样一门具备工程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来说,很不科学,也不能通过这样一个评价杠杆,推动学生去重视知识应用,去重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产品实物开发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不能很好的契合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综上所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已非常必要且紧迫,笔者在总结多年地方高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这门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
  2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因为《移动通信》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难度大,而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本身理论知识基础较弱,所以,学生对《移动通信》课程往往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热情不高 ,但是学习兴趣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提升学习效果的起点,对于怎样激发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移动通信》课程的兴趣,笔者经过若干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以下几项对策:
  ①理论教学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理论教学,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方式,然而,随着前些年地方性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班上课不可避免,因此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受到限制,课堂互动性很差,学生的思维很难调动,因此,采用更加生动活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非常重要。比如可以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讨论(辩论)、企业调研考察、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专题讲座、案例教学等各种方式分别占一定比重穿插进行的教学方式。
  ②建立具有《移动通信》课程特色的学习兴趣激励机制
  目前,很少有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而建立某门课程的学习激励机制,学生所有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激励都依靠期末考试成绩评定,而这个成绩又决定了学生是否能获得奖学金和各种荣誉,说白了,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还是依靠“名”和“利”,对于大部分学习处于中下游的学生,这种激励机制实际上失效的。因为《移动通信》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难度大、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关于教学重点、难点或课堂教学无法顾及的知识点的真题真做小项目、计算机仿真实验项目、专题研究项目让学生做,对于完成得好的学生,在专门的学习成果展示课中由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与讲解,并奖励平时成绩,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对能提出好问题或能很好解答问题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并奖励平时成绩,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互动,调动学生思维。还可以对获得《移动通信》课程相关的职业或行业资格认证的学生免考本门课程,直接获得學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使《移动通信》课程学习不仅在课堂,更多在课外,大大拓展教学的时间、空间,克服《移动通信》课程授课内容多、授课学时少之间的矛盾,等等。   2.2 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有效降低理论教学难度
  ①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首先就是“精简”,《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目前主要分成基础知识、典型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新技术三大模块,教学内容与课时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精简”是必然的,“精简”教学内容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未来几年移动通信产业主要为3G与4G并存,因此教学内容中因重点讲述与3G、4G有关的内容,而大幅精简1G、2G相关内容,比如典型移动通信系统主要讲解3G、4G,移动通信新技术主要讲解OFDM、MIMO等。优化教学内容的第二点就是“更新”,由于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当前移动通信的最新发展。比如目前在《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可以加入MASSIVE MIMO的相关内容。
  ②避免大量数学公式的推导与罗列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和移动通信新技术模块的学习中,数学公式很多,对学生数学基础要求很高,地方本科院校的很多学生恰恰数学基础较差,当他们看到大版的数学公式推导与罗列,会产生学习畏难情绪,有的即使硬着头皮学习了这些公式,但也不知这些公式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避免大量数学公式推导与罗列,尽量从公式物理意義出发进行讲解。比如讲解OFDM技术,不能一开始就摆出一大堆公式来说明OFDM系统的实现原理及输入输出关系,如采用以下教学讲解,效果会更好:首先,无线通信的特点之一是多径传播,由于多径传播会产生码间串扰,系统地输出为输入信号和系统冲激响应的线性卷积,尤其对于现代宽带通信系统,这个线性卷积的长度会很长,此时从接收信号中还原出信息的反卷积运算计算量非常大,如果我们采取某种手段,使信道输入输出的关系从一般地线性卷积转变成循环卷积,那么输出端信号的频域等于输入信号和信道冲激响应的频域标量相乘,那么从接收端恢复出信息,只要一个标量除法就可以实现,从而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这样讲解完全避免了大量数学公式的推导与罗列,也启发学生回忆循环卷积相关内容,并思考通过怎样地方式能实现输入输出关系从一般线性卷积转化为循环卷积,也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采用OFDM技术。
  2.3 强化《移动通信》课程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毕业后工程与生产第一线是主要的就业方式之一,因此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非常重要,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最有效地途径是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强化《移动通信》课程实践教学,已有很多研究成果[5],总结起来,加强实践教学首先应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在整个教学课时中的比重;二是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带学生参观认识或参与到通信企业的生产过程;之三是充分利用从中央到地方到学校各级教育管理或科技管理部门提供的学生科研或创新项目,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申报与研发中来。
  2.4 改革课程评价方式
  传统的课程评价以期末笔试作为单一评价方式,这显然不符合《移动通信》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也不能充分体现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与学生的优势,因此,有必要对课程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如前所述,可以将教学过程中学生研发与制作地成果、研究论文、提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等计入成绩,甚至可以让学生选择以认证代替考试,还可以在期末考试内容中增加软件和硬件设计附加题,从而使就用能力在总评成绩中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刘晨. 新建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铜陵学院为例[J]. 铜陵学院学报,2011,10(6):107-109.
  [2] 杨李.浅论地方性院校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文汇,2013(233):47-48.
  [3] 啜钢,孙卓. 移动通信原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 刘晨. 新建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铜陵学院为例[J]. 铜陵学院学报,2011,10(6):107-109.
  [5] 李少谦,雷霞,程郁凡,等. 多层多模开放的“移动通信系统”实践教学平台[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35(1):73-75.
其他文献
股静脉采血是NICU室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以往对新生儿及婴幼儿一般采用寻摸股动脉搏动而推测股静脉位置的穿刺方法采血,易造成判断和穿刺失误.我科NICU室自2001年1月~12月对22
期刊
台州市路桥区狠抓基础建设,突出科技创新主题,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并先后获得科技进步奖70余项.还被评为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区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先进区.
前不久,美国一家制药集团的研究机构宣布,非典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并已向有关机构申请了专利.这一事件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为取得专利而花费的高昂的研发费用必
<正>广西贺州旺高工业区(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园区]于2015年6月19日由广西贺州旺高工业园区和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合并成立,是自治区级重点工业园区
现在胶东半岛有相当一部分果农在雨季不用(不敢用)波尔多液,原因是怕影响光合作用,加速苹果落叶。下面,笔者就来讲讲雨季苹果园如何正确使用波尔多液。1雨季使用波尔多液的缺点
我国大中城市的居民已经为城市交通问题深感烦恼:道路拥挤,交通秩序混乱,居民出行时间过长,道路建设速度跟不上机动车车辆增加。
本人从1996年~1998年在新加坡竹脚医院进修工作了两年,对他们先进的护理管理感触颇深,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