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对中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育,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对引导青少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 传统文化 道德与法治教学 实施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60
  初中必须注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之中,以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学生德育的主渠道,更应积极探索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渠道,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仁爱、谦逊、诚实等优良品质,注重对人的品质的培养,这些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很多理念不谋而合。
  1.有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初中道德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初中生接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文精神以及道德观念,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与课本传递的道德观念相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促使学生立足于本土文化,树立起家国意识,强化初中生对祖国的认识与理解,增强中学生对祖国的归宿感和认同感,无形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在案例分析中渗透传统文化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诗词佳句。初中教师在进行道德法治教學时,可以将课本知识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故事案例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例如,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在学习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时,教师可以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交”,廉颇和蔺相如的“刎颈之交”,刘备、关羽、张飞的“生死之交”来引入交友这一话题,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感受友谊的魅力和重要性,也对课本内容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
  2.在情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来为课堂增加趣味。在创设具体的教学情景时,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取得更佳的课堂效果。例如,在学习《师长情谊》一单元时,教师让学生在“程门立雪”“张良提鞋”“秦始皇拜荆条”三个典故中任选一个,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故事的背景和经过,在课堂上模拟还原这些典故,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在这些故事中的收获。
  3.在课后总结中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主动寻找传统文化与课堂内容之间的关联,实现传统文化与道德法治教学的有机结合。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本《遵守社会规则》一课后,针对课本中关于《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我国有哪些关于道德品质的成语故事或者是历史典故,从这些典故中可以学到什么,在生活中又应该如何践行这些品质。
  4.在实际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例如,在教室的板报制作中,可以设计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板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每日的广播中,可以播放《论语》等传统文化典籍,强化初中生对古代圣贤、传统美德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在道德和法治方面的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实现在提升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同时,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周昌梅《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年第5期。
  [2] 文武《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谈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求知导刊》2021年第9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赏识教育能够焕发学生的内在成就感。初中生身心变化大,面对着人生新阶段的考验,践行赏识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具体的赏识教育方式,本文提出了育人先育心、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和表扬与惩罚的共存的三大要点。  关键词:赏识教育 初中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89  人与人有所不同,每个学生既是独特的,又是自主的,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在教育
摘 要:初中生不仅需要掌握好各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研究对象,详细地探究如何有效地实施生活化教学课程,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探索 实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65  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属于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点研
摘 要:在高中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尤为重要,因为这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展现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方式。在传统文化学习环节,学生需要根据传统文化的内容,有方向性地开展学习。本文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传统文化 思考实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58  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与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最小组织单位,这在幼儿园教育中同样如此。班级管理质量的好坏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具有直接影响,但由于幼儿园班级管理涉及内容较多,需要教师对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就需要探索精细化管理在其中的应用。为此,本文就新时期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思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 幼儿园 班级管理 精细化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发生了极大变化。针对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要想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首先在教学设计上要有活动意识,将基础的教学内容活动化;其次,教师要有相应的教学能力来满足课堂活动的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也要“活”,选取多种交流方法,让学生在对话中提升能力。  关键词
摘 要:德育教学是小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方案,通过德育教学,学生们能够学习到许多不一样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以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德育教学 综合能力 价值意义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72  小学是学生们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阶段,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就决定了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