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饰”——陈设品设计》的研究和实践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创新项目有助于把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项目运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树枝为材料及枝状造型进行室内陈设饰品创新设计。
  关键词:枝饰;可持续性发展;创新项目;能力提升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搭建了较好的训练平台。它有助于我们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对社会需求来提升创新能力。本项目的团队成员都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结合了大家的兴趣爱好,针对拟申报的项目,团队邀请了教学经验丰富的朱书华和程燕两位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项目得以立项、实施和顺利结题。
  1 项目简介
  《“枝饰”——陈设品设计》是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编号202013749011Y(后面简称“大创”)。大创团队由环境艺术与设计学院室内专业的五位同学组成,吴金灵与张高瑞同学担任本次大创项目负责人,高浩浩、陳梦君、王滢三位同学参与。
  项目运用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以“枝”为材料及枝状造型,并结合其他材料设计个性化、艺术化的陈设品点缀空间,让它们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使大家的日常生活充满创意和美感,更为一些主题空间增加不可复制的美感。
  团队围绕“枝”结合“形、色、质”开展研究,通过项目研究材料和装饰完成陈设品的设计,以提升对室内装饰的理解,增强空间整体设计能力。
  2 项目研究与实践过程
  团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熟悉了大创项目的流程和任务。老师给大创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根据我们团队成员特点进行分工,给每个成员都分配了任务,最后每个成员都有收获。在大创项目开启后,指导老师和团队建立了QQ群并运用“视频分享”手段,方便沟通和了解大家的研究过程,及时解决项目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使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直到5月份开学后团队才能够和老师以前面对面地坐在以前讨论项目情况。
  2.1 前期阶段
  项目从大自然中取材,以各种生态“枝”为基础材料,并对这些“枝”进行处理、修整,再和其他材料进行组合,完成有一定美感的、个性化的空间饰品。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了解不同树种的肌理质感和树枝的结构特征,能从废弃的树枝中挑选出有形式美的树枝,也能对一些木质树枝进行防腐防虫等处理,也能结合这些“枝”本身的特点并加以整形修饰处理。针对这些材料,指导老师要求大创团队先进行草图设计,也就是说用同一种基础“枝”元素设计多种作品形式,拓宽团队设计创新思路。
  同时团队也确定了“灯具设计、桌面陈设设计和墙面陈设设计”三方面的设计方向,对着大方向设计小主题草图绘制,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在形式方法上尝试创新,从而使得作品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也大大提高了陈设品的表现力。
  对设计的草图进行成品制作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既要考虑到材质的统一和变化,又要考虑到形式感的均衡;如何使多种树枝和饰品粘接结实,还要不露痕迹,经过多次实践掌握了多种黏合剂属性和粘接方法,终于能得手应心对不同材料及其粘接。这组合的过程也是对空间形态的整体理解过程,增强了多视角的表现力。
  2.2 中期阶段
  “枝”不仅只是树枝,团队还借用“枝”的形状和结构,用其他材料来完成“枝”的饰品设计。在对材料有了深刻体会后,老师要求我们摈弃原始的“树枝”,让我们尝试用其他材料来阐述“枝饰”的意境,这个提议很有挑战性,也迫使我们关注其他更多的材料,利用多种渠道来熟悉更多的材料属性,并大胆地进行整合设计。团队依托学院陶文化,尝试用“陶”为载体设计作品,也大胆用金属和玻璃材料整合成“枝”饰,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陈设品设计,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大家按照自己设计的主题进行逐步深化,跟指导老师充分讨论后进行陈设品制作。根据“灯具设计、桌面陈设品设计和墙面陈设品设计”这三方面的小主题深化作品意境。设计效果图和成品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别,不断通过草图设计、成品制作感受不同材料组合在一起后的效果,逐步缩小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形、色、质”有更深刻的理解。陈设品从平面到立体空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别,老师强调要考虑到多方位陈设展示效果,多次调整才能成型。
  2.3 后期阶段
  经过半年多的思考和实践,团队对材料的属性理解更加深刻,敢于对多种材料进行“凹造型”,敢于加工和组合,使作品造型和装饰效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图所示。
  
  作品呈现需要合适的意境,也需要灯光辅助来展示作品的魅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灯光和照明也有了一定的认知。为能更好地表达团队设计的创新理念,大创团队成员自己动手对大创饰品进行装裱,使作品更加完整美观;作品的风格很多,为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对立体感强的三维陈设品进行意境设计。偏日式田园风格的作品,就运用白沙进行背景铺垫;偏轻奢风格的就用上水晶等背景等。最后把作品整理成册,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版式设计,软件运用能力也得到提升。同时团队利用“蜀山古南街”集市来摆摊,既展示团队作品也销售作品,同时也是一场市场调研。通过和购买者、询问者交流沟通,既了解市场的需求,又锻炼大创团队的沟通能力。
  3 项目心得
  大创平台为团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也更好为团队拓展创新创业思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3.1 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大创项目的实践,成员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能从一堆不起眼的材料中迅速找出有美感的造型,学会了对材料的处理,掌握了多种粘合剂的属性。也敢于对多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再创造创新,使团队成员的“形、色、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创新能力也得到提升和展示,对本专业的学习更加有信心,拓展了专业视野。   创新思维意识和手绘表现力有所增强,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让我们能够体会什么叫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用活专业知识,也敢于整合知识点,敢于“主动出击”,在项目实施过程对一次次的成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团队成员碰到问题时能敢于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能够沿着合适的研究思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不仅使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团队成员创新的积极性,锻炼了团队成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积累,学习经验的方式更好地增强自身的见识程度,这样促使团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逐步提升。
  3.2 团队协作意识有所增强
  团队成员都是不同的个体,虽然个性不同,但研究目标一致,能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对于不同意见,除了及时交流沟通之外,大家能够换位思考,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并学会理性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促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也使大创成员在其他的学习和工作中收益良多,团队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都有较大提升。
  大创项目锻炼了团队成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能够运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遇到的困难,使团队成员成长拥有广阔的空间。
  在大创项目研究和实践的一年时间内,五位同学中有三位同学获得“优秀班干部”和“优秀团员”荣誉,两位同学成为校级社团团长,有三位同学被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
  4 结语
  创新不是无本之源,创新是从生活中走来,作为未来的设计师,更需要有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理念来创造。我们还有很多不足,阅历不够,底蕴不厚,经验不够,需要不断学习来练就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双能变废为宝的双手,不断地创造美。
  通过本次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枝饰”——陈设品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有效地提升了大创团队成员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和职业素养。成员对“形、色、质”造型要素有了更多的关注力和更多的理解,使成员敢于对专业知识进行内化,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大胆创新。同时为专业学习打开了更大的一扇门,通过合作交流不断提升成员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庆丰,申爱民,王皑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的探索与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6(04).
  [2]潘一斌.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浅析茶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武夷学院学报,2020,39(12).
  [3]李仁大,趙浩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2).
  基金项目:《“枝饰”——陈设品设计》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编号:202013749011Y)
  作者简介:朱书华(1972— ),女,汉族,硕士,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空间艺术设计;程燕(1982— ),女,汉族,硕士,讲师,高级软装陈设师,研究方向,室内软装陈设。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必要性出发,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制定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能力;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  一、研究背景  2019年国家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完善教育教學相关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更新并
期刊
摘要:《机电设备控制技术》基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就业面向和培养目标,立足学生在机电设备控制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发展,以能力为本位,体现以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优化课程教学文件及课程内容,运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实现线上及线下教学能有效结合,有效实现全学程的学情信息采集和反馈,满足学生的课程学习。  关键词:机电设备控制技术;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流程;工作页  《机电设备控
期刊
摘要:以数控技术实验教学目标为基础,通过科研反哺,示范性开设三弧段等距型面轴磨削基础实验,并开创性设置砂轮位移在线测量实验。通过该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有效提高本科生综合应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科研反哺;数控技术;实验教学;磨削  《数控技术》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其重点在于应用数字信息(即数控
期刊
摘要:“都匀八景”本是黔南州都匀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由于其不可移动性和历史变迁等原因导致原貌损毁殆尽,不可复原,“都匀八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须建立数字资源库进行保护。本文主要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和无人机航拍技术等还原“都匀八景”的原貌,利用3D打印技术复制出“都匀八景”并建立数字资源库,列入博物馆珍藏并为现代媒体的宣传提供资料。  关键词:3D打印;非遗保护;三维建模;都匀八景  非物质文
期刊
摘要:未来的教育是基于网络与智能技术的智慧教育体系,教与学的方式应更加符合数字新生代的认知和学习需要,未来的课堂必定是“互联网+”的混合式课堂。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在传统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设计结构僵化,学生难以融入课堂讨论等弊端。文章将“雨课堂”应用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中,利用“雨课堂”帮助教师精准把控教学难点,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环节,跟踪监测和实时评估整个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
期刊
摘要: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平凡烟火项目为例,探讨在就业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专业学生如何在学校定位、专业限制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加大大学生创业意愿,进而将创业意愿转换成创业行为。分析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育为载体,积极展开创新创业项目,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大学四年期间,提高资产评估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实用能力。  关键词:资产评估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平
期刊
摘 要:针对电子类专业的《雷达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一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以综合能力培养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按项目重新整合课程知识点、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采用了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一体化教学方法,依托互联网云库技术创新了教学过程中的分组学习及评价模式,增强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改革;工程实践;
期刊
摘要:大学生学科竞赛有利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文章以国贸综合技能大赛为例,通过对大赛的赛制进行分析,指出学科竞赛对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以学科竞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科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国贸技能大赛赛制及其发展概况  (一)国贸技能大赛赛制解读  大赛的目的在于创新国贸专业人
期刊
摘要:以邵阳学院资产评估专业择心资产评估服务中心项目为例,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做法与经验,也对促进地方院校资产评估专业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专业教学师资与创业教育师资相融合、专业教育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相融合、专业教育方式与创业教育方式相融合、专业实习与创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
摘要:智慧教室诞生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中担任了重要角色。本文结合中国海洋大学案例,从智慧教室的系统组成、建设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旨在加快推动教育技术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智慧教室;建设;实践  一、绪论  201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性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应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积极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