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动画是动画艺术创作范畴中的一种重要的创作形式,同时也逐步成为高校动画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上海市两所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实验动画教学模式、授课方法以及课程设计等内容,展开对实验动画在动画本科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实验动画 动画教学 本科 艺术
一、引言
在西方,实验动画是动画艺术创作的主流方式,在国内,实验动画也逐渐成为当下日趋活跃的动画艺术创作形式。近年来,中国高校动画专业却忽略了动画学科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除了需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外,更需要重视学生艺术创意和实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实验动画的含义和近几年的发展
《动画艺术词典》中这样解释实验动画:那些仍然保持自我风格、形式、技巧以及制作方式的动画艺术家的作品就被称为“实验动画”。顾名思义实验动画,是相对于那些在商业上成熟的在产业化的条件下制作出来的电视或影院动画片而言,强调实验性、创造性,且不以商业目的为导向的动画艺术作品。这类作品往往由独立的动画艺术家主导或创作,一般不进入商业院线,却常常出现在在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和艺术展览中。特别是近年来,国内青年独立动画作者所创作的各类具有实验性的动画短片,在国际上屡次获奖,受到广泛关注。例如,赵易作品《八里沟》提名金马奖最佳动画短片,王韦于作品《一起等吧》入选捷克国际动画节,朱彦潼作品《杯子里的小牛》获首尔动画节亚洲之光奖,沈杰作品《猴》入选威尼斯电影节等等。
与此同时,国内动画和电影节开始设置实验动画或实验影像类的单元和奖项以及实验动画相关的展览,因而逐步形成一种对艺术动画的回归趋势。
沈杰实验动画作品:《猴》
三、本科高校动画专业基本教学模式
现行本科动画教学的课程模式在各大高校中有许多共同之处。大一和大二主要设置艺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大三设置专业核心课。大四阶段主要安排学生参加实践类课程以及完成毕业设计。以上海市两所开设动画专业多年的市属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为例,根据两校2016年的本科培养计划,上海师范大学的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两部分。专业必修课由动画视听语言、原画创作、Flash动画、动画编剧、动画导演与分镜头台本、三维动画等课程组成;限选课则包括动画造型基础、图形图像设计、动画后期合成、非线性编辑、无纸动画软件创作等。上海理工大学的专业课包含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含卡通雕塑、二维动画创、动画导演与分镜头等;专业拓展课程包含动画场景、定格动画、三维动画、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动画短片创作等。
从上述两所高校的课程结构中可以看出,两校的课程结构各有不同,各有特点。但是,两校都以专业基础类课程、原画、分镜设计或各种软件技术课为主,配合设置了一些社会实践和考察类课程,整体课程设计更偏向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针对动画作品创作的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少,专门针对实验动画创作的课程则更为稀少。
四、高校应当更加重视实验动画教学环节
经过多年实践,现行本科高校动画专业教学设计形成了较为符合市场需求,以动画基础技术和技法为主体的课程结构模式,这是由于部分本科高校以就业率为专业办学评价的标准。但是动画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既要注重制作技法,也要注重艺术性。
实验动画创作是一个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实践过程,其创作动机纯粹、表达方式自由且形式多样,是动画本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在高校本科课程设计中加入实验性创作课程并增加其所占比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动画首先是一门艺术学科
动画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本科教学中,除了注重专业技术的教学之外,更应当重视学生艺术感悟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动画创作实践给予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艺术性实践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
(二)实验动画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部分高校在课程设计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偏大,对创作实践类课程重视不足,致使大多数学生在还没有具备独立和完整的艺术创作能力之前就已面临毕业设计,这就很难形成优秀而成熟的动画作品。而加入实验动画创作类的课程,学生则能够获得充足的机会,进行完整的动画作品创作实践。经过实验动画课程的历练之后,再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其最终毕业作品的质量则能够有大幅度提高。
(三)实验动画的创作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大学的前两年学习了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经歷过综合的创作实践,这些知识则难以被活学活用。实验动画创作正好给学生一个适当的契机,来实践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法。
五、实验动画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授课方法
艺术创作的教学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以纯粹的理论知识教学抑或纯粹的技术指导为主,应当重视引导和启发学生对自身艺术创意和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和提高。设置实验动画课程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进行纯粹艺术实践活动的契机,并适当引导学生探索和挖掘自身艺术感受能力、艺术创新能力。因此, 实验动画课程的教学,不能简单采用讲授+作业的形式,而应该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高洪波、王婷婷在《青年记者》中提到,美国南加州大学以工作坊为教学方式,大致以讨论+创作的形式,采用讨论点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现场指导等方式。实验动画课程亦可借鉴美国相关高校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实验动画发展史介绍及动画大师作品观摩。在课程开始之前,可搜集和整理适当数量的经典实验电影或实验动画作品, 如克里斯多夫·诺兰、大卫·林奇或蒂姆·伯顿、杨·史云梅耶等知名导演的早期短片作品。在课程的前半部分,按照作者归类,在课堂上放映,并针对所放映作品的创意、拍摄技法、美术风格和内涵观念进行分析讲解。在完成16课时左右的作品分析之后,可使用8课时左右,适当补充收集并组织学生观摩当下较为出色的获奖实验动画作品。 (二)实验性的艺术探索。在课程的中期阶段,应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主题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方面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上一阶段观摩影片的感受心得;除此之外,还需组织学生围绕课堂感受心得制定大致的动画创作实验方案。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侧重使用启发式和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既应保持每周固定两次以上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也要当为学生预留讨论和制作的时间。在这一阶段结束时,学生应上交相应的作业。作业内容也相应分为两方面,即每人一份实验电影观后感以及每组提交一份30秒左右的实验动画短片作业。
(三)实验动画脚本创作。此时每组应着手创作方案的制定,因此,在此阶段老师应组织学生开始实验动画短片的脚本写作。这个阶段应当以学生的脚本创作为主,教师每周应检查学生进度并适时提出相关修改意见,直至课程结束。
(四)学时分配和作业提交。
教学学时设置64学时,每周8课时,上课周集中为开学的第一至第八周,这样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可具备充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可以利用后续的实践完成课程作业。 课时分配为三个部分,1-24课时讲授实验动画理论知识,观摩经典实验动画作品;25-48课时由教师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创作方案,并完成相关课程作业;49-64课时为教师每周集中检查学生脚本创作进度,适时提出修改方案。考试方式可采用考察的形式:学生应完成一部时长3分钟以上的实验动画作品的创作。实验动画制作工作量大,周期较长,在课程结束之后的1-2个月之后,可要求学生提交课程作业。学生上交作业后,授课教师完成评分,可在校内组织学生举办作业汇报展览,分享艺术创造实践的成果。
六、结语
动画专业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动画创作过程中所体现的实验性和创新性是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精神。动画艺术创作首先是艺术实践活动,实验动画教学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实验动画创作课程在當下高校动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进行更深入的实验动画教学实践,也为今后动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理论建设和探索提供依据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动画艺术词典[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43.
[2] 高洪波,王婷婷.美国高校影视教育借鉴研究[J].青年记者,2015(10):105-106.
[3]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培养计划,2016.
[4]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2016.
关键词:实验动画 动画教学 本科 艺术
一、引言
在西方,实验动画是动画艺术创作的主流方式,在国内,实验动画也逐渐成为当下日趋活跃的动画艺术创作形式。近年来,中国高校动画专业却忽略了动画学科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除了需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外,更需要重视学生艺术创意和实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实验动画的含义和近几年的发展
《动画艺术词典》中这样解释实验动画:那些仍然保持自我风格、形式、技巧以及制作方式的动画艺术家的作品就被称为“实验动画”。顾名思义实验动画,是相对于那些在商业上成熟的在产业化的条件下制作出来的电视或影院动画片而言,强调实验性、创造性,且不以商业目的为导向的动画艺术作品。这类作品往往由独立的动画艺术家主导或创作,一般不进入商业院线,却常常出现在在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和艺术展览中。特别是近年来,国内青年独立动画作者所创作的各类具有实验性的动画短片,在国际上屡次获奖,受到广泛关注。例如,赵易作品《八里沟》提名金马奖最佳动画短片,王韦于作品《一起等吧》入选捷克国际动画节,朱彦潼作品《杯子里的小牛》获首尔动画节亚洲之光奖,沈杰作品《猴》入选威尼斯电影节等等。
与此同时,国内动画和电影节开始设置实验动画或实验影像类的单元和奖项以及实验动画相关的展览,因而逐步形成一种对艺术动画的回归趋势。
沈杰实验动画作品:《猴》
三、本科高校动画专业基本教学模式
现行本科动画教学的课程模式在各大高校中有许多共同之处。大一和大二主要设置艺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大三设置专业核心课。大四阶段主要安排学生参加实践类课程以及完成毕业设计。以上海市两所开设动画专业多年的市属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为例,根据两校2016年的本科培养计划,上海师范大学的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两部分。专业必修课由动画视听语言、原画创作、Flash动画、动画编剧、动画导演与分镜头台本、三维动画等课程组成;限选课则包括动画造型基础、图形图像设计、动画后期合成、非线性编辑、无纸动画软件创作等。上海理工大学的专业课包含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含卡通雕塑、二维动画创、动画导演与分镜头等;专业拓展课程包含动画场景、定格动画、三维动画、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动画短片创作等。
从上述两所高校的课程结构中可以看出,两校的课程结构各有不同,各有特点。但是,两校都以专业基础类课程、原画、分镜设计或各种软件技术课为主,配合设置了一些社会实践和考察类课程,整体课程设计更偏向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针对动画作品创作的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少,专门针对实验动画创作的课程则更为稀少。
四、高校应当更加重视实验动画教学环节
经过多年实践,现行本科高校动画专业教学设计形成了较为符合市场需求,以动画基础技术和技法为主体的课程结构模式,这是由于部分本科高校以就业率为专业办学评价的标准。但是动画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既要注重制作技法,也要注重艺术性。
实验动画创作是一个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实践过程,其创作动机纯粹、表达方式自由且形式多样,是动画本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在高校本科课程设计中加入实验性创作课程并增加其所占比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动画首先是一门艺术学科
动画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本科教学中,除了注重专业技术的教学之外,更应当重视学生艺术感悟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动画创作实践给予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艺术性实践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
(二)实验动画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部分高校在课程设计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偏大,对创作实践类课程重视不足,致使大多数学生在还没有具备独立和完整的艺术创作能力之前就已面临毕业设计,这就很难形成优秀而成熟的动画作品。而加入实验动画创作类的课程,学生则能够获得充足的机会,进行完整的动画作品创作实践。经过实验动画课程的历练之后,再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其最终毕业作品的质量则能够有大幅度提高。
(三)实验动画的创作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大学的前两年学习了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经歷过综合的创作实践,这些知识则难以被活学活用。实验动画创作正好给学生一个适当的契机,来实践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法。
五、实验动画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授课方法
艺术创作的教学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以纯粹的理论知识教学抑或纯粹的技术指导为主,应当重视引导和启发学生对自身艺术创意和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和提高。设置实验动画课程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进行纯粹艺术实践活动的契机,并适当引导学生探索和挖掘自身艺术感受能力、艺术创新能力。因此, 实验动画课程的教学,不能简单采用讲授+作业的形式,而应该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高洪波、王婷婷在《青年记者》中提到,美国南加州大学以工作坊为教学方式,大致以讨论+创作的形式,采用讨论点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现场指导等方式。实验动画课程亦可借鉴美国相关高校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实验动画发展史介绍及动画大师作品观摩。在课程开始之前,可搜集和整理适当数量的经典实验电影或实验动画作品, 如克里斯多夫·诺兰、大卫·林奇或蒂姆·伯顿、杨·史云梅耶等知名导演的早期短片作品。在课程的前半部分,按照作者归类,在课堂上放映,并针对所放映作品的创意、拍摄技法、美术风格和内涵观念进行分析讲解。在完成16课时左右的作品分析之后,可使用8课时左右,适当补充收集并组织学生观摩当下较为出色的获奖实验动画作品。 (二)实验性的艺术探索。在课程的中期阶段,应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主题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方面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上一阶段观摩影片的感受心得;除此之外,还需组织学生围绕课堂感受心得制定大致的动画创作实验方案。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侧重使用启发式和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既应保持每周固定两次以上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也要当为学生预留讨论和制作的时间。在这一阶段结束时,学生应上交相应的作业。作业内容也相应分为两方面,即每人一份实验电影观后感以及每组提交一份30秒左右的实验动画短片作业。
(三)实验动画脚本创作。此时每组应着手创作方案的制定,因此,在此阶段老师应组织学生开始实验动画短片的脚本写作。这个阶段应当以学生的脚本创作为主,教师每周应检查学生进度并适时提出相关修改意见,直至课程结束。
(四)学时分配和作业提交。
教学学时设置64学时,每周8课时,上课周集中为开学的第一至第八周,这样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可具备充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可以利用后续的实践完成课程作业。 课时分配为三个部分,1-24课时讲授实验动画理论知识,观摩经典实验动画作品;25-48课时由教师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创作方案,并完成相关课程作业;49-64课时为教师每周集中检查学生脚本创作进度,适时提出修改方案。考试方式可采用考察的形式:学生应完成一部时长3分钟以上的实验动画作品的创作。实验动画制作工作量大,周期较长,在课程结束之后的1-2个月之后,可要求学生提交课程作业。学生上交作业后,授课教师完成评分,可在校内组织学生举办作业汇报展览,分享艺术创造实践的成果。
六、结语
动画专业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动画创作过程中所体现的实验性和创新性是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精神。动画艺术创作首先是艺术实践活动,实验动画教学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实验动画创作课程在當下高校动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进行更深入的实验动画教学实践,也为今后动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理论建设和探索提供依据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动画艺术词典[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43.
[2] 高洪波,王婷婷.美国高校影视教育借鉴研究[J].青年记者,2015(10):105-106.
[3]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培养计划,2016.
[4]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