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疏广设饭堂的奥妙
汉代兰陵人疏广做了太子太傅,他哥哥的儿子疏受做太子少傅。工作到第五年时,叔侄俩急流勇退见好就收,一起称病上疏,要求辞职。皇上因为他们年纪已大,所以全都允许,并赠送黄金二十斤。太子闻讯后,又送给他们五十斤黄金。
疏广回到家乡以后,每天让家人摆设饭堂,邀请族人乡亲到家吃饭,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来者不拒。每隔一段时间就询问家人黄金还剩下多少,并催促赶紧卖掉置备饭菜。家人面面相觑,尽管心里有想法,表面上也不敢有异议。
饭堂办了一年多以后,疏广的子孙终于忍不住,悄悄去找了老爷子一向信任的朋友昆弟,说:“我们的年纪也不小了,做长辈的应该置办些房子、土地之类的产业留给子孙,现在他带回的财产都快要吃完了,总要想个办法,他会听你们这些老人的劝说的。”
于是老人们利用闲暇的时间向疏广转告了子孙们的意见,疏广回答说:“我难道是老糊涂了吗?不明白为下辈打算吗?我们家原有一些土地和房子,如果他们努力耕种,勤俭过日子,足够供应他们的吃穿用度,不会比一般人差。现在如果增加他们的田产和房子,大大超过他们本来的需要,那就是教他们懒惰罢了。如果他们愚昧无知而有多余的财产,那么则是增加他们的过失;再有,富人一般是众人怨恨的对象,我既然没有更好的方法教育子孙,也决不希望用多余的财产来增加他们的过失,使众人对他们产生更多的怨恨。再说,这些金子是皇上送给我,让我安度晚年的,所以,我乐意把这些黄金与乡亲们共享,在有饭同吃的快乐中消磨我所剩无几的日子,这难道不可以吗?”
老人们听了他这一番别出心裁的道理,不由得心服口服。
鲍出孝勇震撼强盗
三国时代有个叫鲍出的,少年时候就行侠仗义,为乡里所称赞。兴平年间,陕西长安一代秩序很乱,盗匪横行,不但抢劫财物,还吃人。因为没有粮食吃,鲍出兄弟五人一起出外采摘一种能吃的果实,母亲一人留下看家。刚刚采摘了两升,鲍出就让他的三位兄弟赶快送往家中给母亲吃,他和最小的弟弟继续采摘。
兄弟三人到家一看,发现几十名吃人的盗贼已将他们的母亲绳子捆着双手抢去了,他们心里害怕不敢追赶。一会儿鲍出赶到,知道母亲被抢,准备立即追赶,其他兄弟四人都说盗贼的人数太多,鲍出恼火了:“母亲都快被吃了,我们还活着干什么!”他脱去衣服露出胳膊,扎紧腰带一个人前去追赶,追了好几里地,终于追上盗贼。鲍出一连斩杀五人,从后面把盗贼杀了个措手不及,看到被绑的母亲和邻居老太婆,他越发地红了眼睛,愈战愈勇。
盗贼首领无奈,举手示意要谈判,鲍出大声斥责盗贼,说必须归还他的母亲,首领答应了,邻居老太婆苦苦哀求鲍出,将她一并救出去。于是鲍出又欲拼杀,首领忙问他为何,鲍出指着老太婆:“她是我的婶娘,必须放还。”盗贼就把老太婆也放了。
鲍出夺出母亲后,一家数口互相找应,移居南阳居住。建安五年,关中社会秩序开始稳定,鲍出率领家人北归,他的母亲年老体衰,不能步行,兄弟们准备用车子拉着走。鲍出认为车子翻越大山太危险,不如背着走安全。他让母亲坐在竹笼里,自己一个人背在背上,一直到达乡里。
乡里士大夫一致向州郡推荐,让鲍出当官,鲍出说:“我本是种田的,受不了官服官帽的约束。”于是拒绝出仕。到了青龙年间,他的母亲活了一百多岁才去世。
温良恭俭让的薛包
安帝年间,汝南郡有一个叫薛包的人,他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一位后妻。继母对薛包非常憎恨,平时虐待打骂的事情时有发生,薛包都默默地忍受了,最后继母居然强迫他分出去单独过日子。
薛包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日夜啼哭,就是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他父亲受了继母的蛊惑,也一心想把他赶出去,用棍子打他,他就夜里睡在大门外,天一亮就起来扫院子。父亲看到赶不走他,更加恼火,绝情绝义的话说了很多,他没了办法,便到离家门远一点的地方去住,每天早晨和晚上依然回家请安。
这样过了一年多,继母的态度渐渐地有了变化,让他回家来住。
父母去世后,薛包很悲伤,整整行了六年孝。又过了一段时间,兄弟们要求把家产分了单独过日子,薛包制止不住,只好把家产平均分成几份,任人挑拣,薛包只要大家挑剩下的。分奴婢时,哪个年老他要哪个,理由是:“他给我办事的时间很长了,别人用起来不方便。”分田地房屋,他挑那些荒芜破旧的,说:“这是我年轻时治理过的,准备把它重新整理改造一下。”分家具器物,他专门挑选那些朽败的,说:“这是我平时穿惯、用惯了的,以后使用起来心里觉得舒服。”
分家以后,兄弟们只要在生活上遇到困难,薛包照样救济、帮助他们。
赵苞忠孝不能两全
辽西太守赵苞在任职的第二年,派人去接母亲和妻子。走到柳城的时候,遇到一万多名鲜卑人入塞骚扰,赵苞的母亲和妻子被劫持为人质,他们把赵苞的母亲和妻子绑在车上,向郡城进攻。赵苞率领两万多名战士迎击。
两军对阵时,贼寇把赵苞的母亲推出来喊话,赵苞看到母亲作了人质,禁不住两泪双流,大声说:“我这个儿子没有什么才能,本来打算用微薄的薪俸对您早晚奉养,每想到却给您带来灾祸!我是母亲的儿子,又是皇上的大臣,我不能因顾私恩而毁掉为国尽忠的大节,现在,只有冒死去同贼寇决战到底!”
他的母亲在很远的地方呼喊着说:“儿啊,不要动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怎能因为顾念我来损害忠义?昔日王陵的母亲面对汉使伏剑而死,以此来使她的儿子意志更加坚定;儿啊,千万不要动摇!”
赵苞听了母亲的话,向贼寇展开猛烈的进攻,大败贼寇。然而他的母亲和妻子却被贼寇残酷地杀害了。赵苞把母妻殡殓完毕后,亲自护送灵柩归家安葬。皇帝听说这件事后大为感动,派人前去吊唁、慰问,并加封爵位。
赵苞把母亲和妻子安葬好后,对乡邻说:“享受国家的俸禄,当国家有难时必当勇往直前;一个人应当保护自己的母亲,可是用母亲的死来保全自己的气节,这不是孝的表现啊!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父老?”说罢口吐鲜血而死。
汉代兰陵人疏广做了太子太傅,他哥哥的儿子疏受做太子少傅。工作到第五年时,叔侄俩急流勇退见好就收,一起称病上疏,要求辞职。皇上因为他们年纪已大,所以全都允许,并赠送黄金二十斤。太子闻讯后,又送给他们五十斤黄金。
疏广回到家乡以后,每天让家人摆设饭堂,邀请族人乡亲到家吃饭,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来者不拒。每隔一段时间就询问家人黄金还剩下多少,并催促赶紧卖掉置备饭菜。家人面面相觑,尽管心里有想法,表面上也不敢有异议。
饭堂办了一年多以后,疏广的子孙终于忍不住,悄悄去找了老爷子一向信任的朋友昆弟,说:“我们的年纪也不小了,做长辈的应该置办些房子、土地之类的产业留给子孙,现在他带回的财产都快要吃完了,总要想个办法,他会听你们这些老人的劝说的。”
于是老人们利用闲暇的时间向疏广转告了子孙们的意见,疏广回答说:“我难道是老糊涂了吗?不明白为下辈打算吗?我们家原有一些土地和房子,如果他们努力耕种,勤俭过日子,足够供应他们的吃穿用度,不会比一般人差。现在如果增加他们的田产和房子,大大超过他们本来的需要,那就是教他们懒惰罢了。如果他们愚昧无知而有多余的财产,那么则是增加他们的过失;再有,富人一般是众人怨恨的对象,我既然没有更好的方法教育子孙,也决不希望用多余的财产来增加他们的过失,使众人对他们产生更多的怨恨。再说,这些金子是皇上送给我,让我安度晚年的,所以,我乐意把这些黄金与乡亲们共享,在有饭同吃的快乐中消磨我所剩无几的日子,这难道不可以吗?”
老人们听了他这一番别出心裁的道理,不由得心服口服。
鲍出孝勇震撼强盗
三国时代有个叫鲍出的,少年时候就行侠仗义,为乡里所称赞。兴平年间,陕西长安一代秩序很乱,盗匪横行,不但抢劫财物,还吃人。因为没有粮食吃,鲍出兄弟五人一起出外采摘一种能吃的果实,母亲一人留下看家。刚刚采摘了两升,鲍出就让他的三位兄弟赶快送往家中给母亲吃,他和最小的弟弟继续采摘。
兄弟三人到家一看,发现几十名吃人的盗贼已将他们的母亲绳子捆着双手抢去了,他们心里害怕不敢追赶。一会儿鲍出赶到,知道母亲被抢,准备立即追赶,其他兄弟四人都说盗贼的人数太多,鲍出恼火了:“母亲都快被吃了,我们还活着干什么!”他脱去衣服露出胳膊,扎紧腰带一个人前去追赶,追了好几里地,终于追上盗贼。鲍出一连斩杀五人,从后面把盗贼杀了个措手不及,看到被绑的母亲和邻居老太婆,他越发地红了眼睛,愈战愈勇。
盗贼首领无奈,举手示意要谈判,鲍出大声斥责盗贼,说必须归还他的母亲,首领答应了,邻居老太婆苦苦哀求鲍出,将她一并救出去。于是鲍出又欲拼杀,首领忙问他为何,鲍出指着老太婆:“她是我的婶娘,必须放还。”盗贼就把老太婆也放了。
鲍出夺出母亲后,一家数口互相找应,移居南阳居住。建安五年,关中社会秩序开始稳定,鲍出率领家人北归,他的母亲年老体衰,不能步行,兄弟们准备用车子拉着走。鲍出认为车子翻越大山太危险,不如背着走安全。他让母亲坐在竹笼里,自己一个人背在背上,一直到达乡里。
乡里士大夫一致向州郡推荐,让鲍出当官,鲍出说:“我本是种田的,受不了官服官帽的约束。”于是拒绝出仕。到了青龙年间,他的母亲活了一百多岁才去世。
温良恭俭让的薛包
安帝年间,汝南郡有一个叫薛包的人,他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一位后妻。继母对薛包非常憎恨,平时虐待打骂的事情时有发生,薛包都默默地忍受了,最后继母居然强迫他分出去单独过日子。
薛包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日夜啼哭,就是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他父亲受了继母的蛊惑,也一心想把他赶出去,用棍子打他,他就夜里睡在大门外,天一亮就起来扫院子。父亲看到赶不走他,更加恼火,绝情绝义的话说了很多,他没了办法,便到离家门远一点的地方去住,每天早晨和晚上依然回家请安。
这样过了一年多,继母的态度渐渐地有了变化,让他回家来住。
父母去世后,薛包很悲伤,整整行了六年孝。又过了一段时间,兄弟们要求把家产分了单独过日子,薛包制止不住,只好把家产平均分成几份,任人挑拣,薛包只要大家挑剩下的。分奴婢时,哪个年老他要哪个,理由是:“他给我办事的时间很长了,别人用起来不方便。”分田地房屋,他挑那些荒芜破旧的,说:“这是我年轻时治理过的,准备把它重新整理改造一下。”分家具器物,他专门挑选那些朽败的,说:“这是我平时穿惯、用惯了的,以后使用起来心里觉得舒服。”
分家以后,兄弟们只要在生活上遇到困难,薛包照样救济、帮助他们。
赵苞忠孝不能两全
辽西太守赵苞在任职的第二年,派人去接母亲和妻子。走到柳城的时候,遇到一万多名鲜卑人入塞骚扰,赵苞的母亲和妻子被劫持为人质,他们把赵苞的母亲和妻子绑在车上,向郡城进攻。赵苞率领两万多名战士迎击。
两军对阵时,贼寇把赵苞的母亲推出来喊话,赵苞看到母亲作了人质,禁不住两泪双流,大声说:“我这个儿子没有什么才能,本来打算用微薄的薪俸对您早晚奉养,每想到却给您带来灾祸!我是母亲的儿子,又是皇上的大臣,我不能因顾私恩而毁掉为国尽忠的大节,现在,只有冒死去同贼寇决战到底!”
他的母亲在很远的地方呼喊着说:“儿啊,不要动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怎能因为顾念我来损害忠义?昔日王陵的母亲面对汉使伏剑而死,以此来使她的儿子意志更加坚定;儿啊,千万不要动摇!”
赵苞听了母亲的话,向贼寇展开猛烈的进攻,大败贼寇。然而他的母亲和妻子却被贼寇残酷地杀害了。赵苞把母妻殡殓完毕后,亲自护送灵柩归家安葬。皇帝听说这件事后大为感动,派人前去吊唁、慰问,并加封爵位。
赵苞把母亲和妻子安葬好后,对乡邻说:“享受国家的俸禄,当国家有难时必当勇往直前;一个人应当保护自己的母亲,可是用母亲的死来保全自己的气节,这不是孝的表现啊!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父老?”说罢口吐鲜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