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共1250户,5600多人。2008年,借贵州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召开之机,当地政府对村寨进行了全面整修,修建了铜鼓坪,观景台、步行街、风雨桥等景观设施,期望将西江打造为5A级景区,耗资人民币8000万元。
有“千户苗寨”之称的西江,木楼建筑非常密集且依山而建,规模宏大,大都保持了古朴风貌,寨子中央,白水河蜿蜒而过,旅游开发后河上还建起三座造型精致的风雨桥,游客走在寨子里,古朴之风扑面而来。
2009年5月开始,西江正式对外售票,票价80元,游客除观赏村寨风貌,还可观看一天三次、定时表演的传统歌舞节目。售票处工作人员说,门票收入主要用于村寨的保护和维护,并会拨出50%分给村民。但上述说法没有得到普遍证实,一位老人说“门票是管理局的收入,晚上寨子里照明用电是从那笔钱里出,但不分给我们。本村人凭身份证进门。可我家仔仔在雷山县城打工,逢年过节地一回来,我们就得出去迎,和大门打好招呼,要不就进不来。收门票这事,大家都有意见。”
西江门票收与不收的问题,据说在当地媒体和专家、政府层面里都有过争论。从政府角度出发,各项硬件设施的前期建设以及对文化遗产的日常维护都需要付出成本,因而期望从门票中获得部分收益,另一方面,村民则对此有很多质疑,甚至有人用一个比喻来反诘:“别人在你家门口设卡售票,不让你自己家的人进门,你会愿意吗?”
村中一位老人的儿媳经营家庭旅馆,家在离寨门不远的山坡上,从该位置可俯视山下的大片建筑群、白水河及河畔的表演场,还算是不错的地点,开展旅游接待以来,他家的生活条件也有不少提高,但老人对旅游的看法仍持保留态度:“要说搞旅游,也好也不好。只有那些步行街、风雨桥边的人赚大钱了,地方偏僻的、山背后的人家,只能尝到物价上涨的滋味,倒是门口售票的天天拦着,生活反而不方便了。我家接待家庭旅馆也能赚点,可跟下面那些老板们没法比,那里面有些是外来人租了这里的房子搞接待的,人家一年都能赚到100万!大部分人家什么好处都没得。”杨老汉的抱怨代表了一部分村民的心声。
旅游业渐渐改变了这个地方的生活:西江原本是在此聚居的人们生活,劳作的宁静村寨,现在为了迎接游客,一天要放三次爆竹,还有专门的舞蹈队在表演场唱歌,跳芦笙舞。因为河边取水方便,以往村中最好的水稻田都是邻河镶嵌在村寨中的,如今已经都被整修成了商家铺面,步行街和表演场。“这是我们的家啊!”有村民说。
但仍要承认,较之旅游开发案例中普遍存在的种种不合规矩。不顾当地建筑风格的滥建现象,西江的规划还是相当让人赞赏的,无论是观景台还是精致漂亮的风雨桥,处处显示出古朴典雅的情调,就连熙熙攘攘的商业街,铺面也无不装饰得古色古香。若不是当地人给指点,外来人很难一下子区分出这些新建设施来。
但是就在古朴的观景台旁,几个当地老汉抽着烟,漠然望着熙来攘往的游客。他们说:“旅游?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杨福泉(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
人们常常提到“主流文化”,似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所谓的“主流文化”是一种时代趋势。可外来人带入的是什么样的主流文化?有多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素在里面?需要认真研究。新来丽江的移民,60%以上是外来城市人,他们在古城创造的文化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这是一个最尖锐的问题。别人慕名来古城,是冲着文化遗产名声来的,但如果任其被某种说不出有多少魅力和价值的文化(我都不知该称这种文化为一种什么文化)置换掉,它还会有魅力吗?以后人家还会有兴趣来吗?一个民族自身总要保留一些能让游客肃然起敬的东西。最理想的发展方式是原住民有强有力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认同意识,并通过与学者和各方面的交流,还有和外来移民和旅人、游客中那些真正有责任感和热情想帮助本地人一起保护传承好地方文化的人齐心协力,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其实现在的旅游开发模式是很多样化的,许多模式刚启动时也往往做的不错,但大多发展到后来就变质了,有的是因为公司介入,有时因为村民自己的认知程度不足而抛弃原有文化,有时甚至因为政府重视旅游产业、给村寨增加投入力度,但因为保护和经营的方武方法不恰当,反而导致文化的过分商业化和表演化。除了从一些失败的案例中汲取教训,现在也非常需要寻找成功的案例,对特定的模式进行追踪并从中学习经验。我们不能看到一些消极现象就对旅游全盘否定,也不能看到好的方面就盲目乐观,应该客观地寻找值得提倡的发展方式。促成更多成功的案例,便于学者与和政府对话。
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和文化反省,加强村民对自己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意识,对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能清醒地判断,对哪些文化该保护、哪些文化该摒弃,建立理性的认识,就能免去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毁灭在自己手里的悲剧。这种文化悲剧在当今的农村和城镇,是非常多见的。
有“千户苗寨”之称的西江,木楼建筑非常密集且依山而建,规模宏大,大都保持了古朴风貌,寨子中央,白水河蜿蜒而过,旅游开发后河上还建起三座造型精致的风雨桥,游客走在寨子里,古朴之风扑面而来。
2009年5月开始,西江正式对外售票,票价80元,游客除观赏村寨风貌,还可观看一天三次、定时表演的传统歌舞节目。售票处工作人员说,门票收入主要用于村寨的保护和维护,并会拨出50%分给村民。但上述说法没有得到普遍证实,一位老人说“门票是管理局的收入,晚上寨子里照明用电是从那笔钱里出,但不分给我们。本村人凭身份证进门。可我家仔仔在雷山县城打工,逢年过节地一回来,我们就得出去迎,和大门打好招呼,要不就进不来。收门票这事,大家都有意见。”
西江门票收与不收的问题,据说在当地媒体和专家、政府层面里都有过争论。从政府角度出发,各项硬件设施的前期建设以及对文化遗产的日常维护都需要付出成本,因而期望从门票中获得部分收益,另一方面,村民则对此有很多质疑,甚至有人用一个比喻来反诘:“别人在你家门口设卡售票,不让你自己家的人进门,你会愿意吗?”
村中一位老人的儿媳经营家庭旅馆,家在离寨门不远的山坡上,从该位置可俯视山下的大片建筑群、白水河及河畔的表演场,还算是不错的地点,开展旅游接待以来,他家的生活条件也有不少提高,但老人对旅游的看法仍持保留态度:“要说搞旅游,也好也不好。只有那些步行街、风雨桥边的人赚大钱了,地方偏僻的、山背后的人家,只能尝到物价上涨的滋味,倒是门口售票的天天拦着,生活反而不方便了。我家接待家庭旅馆也能赚点,可跟下面那些老板们没法比,那里面有些是外来人租了这里的房子搞接待的,人家一年都能赚到100万!大部分人家什么好处都没得。”杨老汉的抱怨代表了一部分村民的心声。
旅游业渐渐改变了这个地方的生活:西江原本是在此聚居的人们生活,劳作的宁静村寨,现在为了迎接游客,一天要放三次爆竹,还有专门的舞蹈队在表演场唱歌,跳芦笙舞。因为河边取水方便,以往村中最好的水稻田都是邻河镶嵌在村寨中的,如今已经都被整修成了商家铺面,步行街和表演场。“这是我们的家啊!”有村民说。
但仍要承认,较之旅游开发案例中普遍存在的种种不合规矩。不顾当地建筑风格的滥建现象,西江的规划还是相当让人赞赏的,无论是观景台还是精致漂亮的风雨桥,处处显示出古朴典雅的情调,就连熙熙攘攘的商业街,铺面也无不装饰得古色古香。若不是当地人给指点,外来人很难一下子区分出这些新建设施来。
但是就在古朴的观景台旁,几个当地老汉抽着烟,漠然望着熙来攘往的游客。他们说:“旅游?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杨福泉(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
人们常常提到“主流文化”,似乎“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所谓的“主流文化”是一种时代趋势。可外来人带入的是什么样的主流文化?有多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素在里面?需要认真研究。新来丽江的移民,60%以上是外来城市人,他们在古城创造的文化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这是一个最尖锐的问题。别人慕名来古城,是冲着文化遗产名声来的,但如果任其被某种说不出有多少魅力和价值的文化(我都不知该称这种文化为一种什么文化)置换掉,它还会有魅力吗?以后人家还会有兴趣来吗?一个民族自身总要保留一些能让游客肃然起敬的东西。最理想的发展方式是原住民有强有力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认同意识,并通过与学者和各方面的交流,还有和外来移民和旅人、游客中那些真正有责任感和热情想帮助本地人一起保护传承好地方文化的人齐心协力,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其实现在的旅游开发模式是很多样化的,许多模式刚启动时也往往做的不错,但大多发展到后来就变质了,有的是因为公司介入,有时因为村民自己的认知程度不足而抛弃原有文化,有时甚至因为政府重视旅游产业、给村寨增加投入力度,但因为保护和经营的方武方法不恰当,反而导致文化的过分商业化和表演化。除了从一些失败的案例中汲取教训,现在也非常需要寻找成功的案例,对特定的模式进行追踪并从中学习经验。我们不能看到一些消极现象就对旅游全盘否定,也不能看到好的方面就盲目乐观,应该客观地寻找值得提倡的发展方式。促成更多成功的案例,便于学者与和政府对话。
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和文化反省,加强村民对自己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意识,对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能清醒地判断,对哪些文化该保护、哪些文化该摒弃,建立理性的认识,就能免去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毁灭在自己手里的悲剧。这种文化悲剧在当今的农村和城镇,是非常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