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追求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li95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立肸,1985年开始从事农广校教学工作,现任广西农广校博白分校副校长。她曾主持参与多项试验示范、科技培训等科技项目的计划与实施,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經验,先后获得3项农业科技成果奖。
  勇于实践,一丝不苟做好科技试验示范工作
  张立肸多年来既要负责农广校招生与教学培训任务,又要承担农业科技试验示范项目,但她毫无怨言,往返于田间与课堂,放下草帽拿起教鞭,试验教学两不误!她的敬业精神深受同事和领导的好评。
  参加工作以来,张立肸先后参与了20多个科技项目的实施,其中主持《水稻苗情观察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获县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博白县冬玉米播种安全临界期试验》,解决了本地种植冬玉米因掌握播种期不适而遭受冷害导致减产甚至失收的难题。在《广西农业科学》、《广西农学报》等省部级专业刊物先后发表《冬玉米播种安全临界期研究》等4篇相关论文,为生产提供了科技依据,为玉林市水稻良种推广和水稻生产持续增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1—2002年在《广西水稻节本提质低耗抛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中,负责县项目区科技培训工作,两年共举办县、乡、村三级培训班200多期,培训各级农技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农民3.81万人次,促进了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博白项目区实施面积43.11万亩,新增纯收益2129.87万元,投入产出比1︰3.12,完成项目技术指标,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该项目获广西农业厅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2006—2010年负责《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推广》、《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试验示范与技术培训,5年中全县水稻免耕实施面积349.05万亩,平均亩产432.6公斤,总产151.0万吨,新增稻谷2.799万吨,新增产值5598.0万元,节约成本10186.31万元,节本增收15784.31万元。推广冬种马铃薯面积40.53万亩,平均亩产1720公斤,总产69.71万吨, 总产值90623万元。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该县一项新的经济亮点。
  深入调查研究,指导农业生产
  张立肸常常利用下乡检查指导农业生产和培训的机会进行调查研究,带着问题下乡,带着收获回来。她先后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刊物发表《玉林市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西部大开发与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的思考》等多篇调研论文。2006年,张立肸受聘为玉林市农业专家,并主持和参与了多起农业生产责任案的调查与鉴定,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育才兴农,无悔的追求
  “在育人中兴农,在兴农中育人” 是张立肸无悔的追求。她二十几年如一日, 辛勤耕耘在农业教育战线上。先后负责50多个学历班的教学与管理及全县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她带领农广校教师走遍全县28个乡镇并深入50多个行政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教室、田间地头、沟壑边、树荫下,都能看到她为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的身影。为“科教兴农”、“育才兴农”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教多年来,张立肸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力求做到适应市场发展和促进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如把水稻免耕、马铃薯栽培技术等实用技术列为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的教学课程,突出“实际、实用、实效” ;她还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把教学班办到乡镇,把课堂设到田间地头。采取多媒体教学、录像教学、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员实习时间,增加学员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积极性。她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能用多种当地方言讲授,语言生动风趣,受到师生一致好评。2010年张立肸参加广西自治区农广校教学观摩竞赛获得第一名。
  张立肸几次放弃到乡镇行政任职的机会,坚守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博白县农广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区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育才兴农示范校、先进示范校,张立肸也多次得到中央校、区校、市校的表扬和奖励,2002年、2010年两次被授予“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能手”称号。
其他文献
2015年1月1日施行的新环保法彰显了社会公众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和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期待。"按日计罚"制度是此次法律修订的亮点,从构建背景出发,探析其法律属性及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