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台海经济圈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圈,温州作为核心城市之一对台海经济圈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温州市在台海经济圈中的功能作用与地位,并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提出了温州应对台海经济圈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台海经济圈 作用地位 温州 发展对策
一、中国三大经济圈与台海经济圈的形成
中国发展比较成型的三大经济圈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40%,利用外资约占80%,出口贸易额约占70%,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三大经济圈作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构成了我国从南到北的经济密集发展地带,并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京津冀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之间,山东半岛城市群正在逐步崛起,起到了连接两大经济圈的作用,弥补了两大经济圈对这一地区辐射的不足;但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之间的相对经济低谷区域,由于以厦漳泉为中心的闽南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偏低而难以独立承担连接两大经济圈和填平区域经济低谷的重任,要实现我国最强的两大经济圈的南北顺利对接和最大限度地发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带动作用,迫切需要在此二者之间再建立一个具有相当实力的经济实体,以衔接珠三角的北展与长三角的南扩,其目标是构筑我国完整的和相对均质的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带,以更好地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海峡两岸由于紧密的地缘关系、经贸合作关系、强经济互补性、依存性、两岸关系缓和、国际产业转移以及两岸同是WTO成员等多方因素的促成与推动,地理上包括福建省、台湾省、浙南温台(州)地区、粤东潮汕地区以及赣东上饶、鹰潭等地区的台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该经济圈作为极具潜力的发展极,正是满足上述要求的经济实体,它对弥补两大圈域间的相对经济低谷与薄弱环节和推动形成中国东部沿海均衡经济发展地带具有重大意义。
二、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的功能与地位
1.温州是台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
台海经济圈由于地理和两岸经济发展因素,客观上可分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东岸经济区两个部分。作为台商投资比较集中的福建省已提出在其沿海地区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其中心城市由省内厦门、泉州、漳州、福州等城市组成,但是这种意义上的西岸经济区与对岸的东岸经济区(台湾)的经济实力相去甚远(目前福建省的经济总量大约只有台湾的四分之一),东强西弱的悬殊经济力量对比不利于海峡两岸经济的正常交往和良性互动,其主要原因是其中心城市力量弱小所致,尚不能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东岸经济区对等部分的能力支撑。因此客观上需要拓宽西岸经济区的空间范围,将周边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具有相当实力的城市纳入其中心城市系列。浙江温州因其在福建、浙南和粤东区域范围内居第三大城市(人口与经济总量),加之其体制灵活、重商氛围、充满活力的优势,而显然应成为台海经济圈西岸部分的核心支撑城市之一。当然,此外如浙南台州、粤东潮州、汕头等城市也应成为其各具功能的中心城市。
2.发挥枢纽港优势,为台海经济圈经贸交流建立便捷通道
温州港是全国20个枢纽港之一,其海港河港兼具,尤其是目前正在兴建的状元岙深水海港更具潜力,完全可以发展成为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出海口和台海经济圈经贸交流的便捷通道。温州通过港口把台海经济圈与国内各大经济区和世界各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充当经济圈对内对外的“桥头堡”和枢纽作用。
3.产业吸纳与传递功能
从动态比较利益来看,依据近年来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类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岛内衰退部门,到大陆投资蓬勃发展,包括皮革及制品制造业、杂项制品业、成衣服饰业、食品饮料业、造纸及印刷业、纺织业、塑胶制品业等;第二类是岛内成长部门,到大陆投资亦呈稳定增长,包括电子及电器产品制造业、精密器械业、基本金属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制造业等;第三类是新兴部门,发展潜力大,包括通讯科技业、医药科技业、生物工程业、软件业等,这些产业对大陆投资处升温阶段。对照目前温州拥有的传统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如工业电器、鞋革、服装、化工、塑料制品、食品、烟具、眼镜、汽摩配等,正在大力发展或待发展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石化、能源、环保等产业,可以看出温州与台湾处于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梯次阶段,互补性很强,而且温州目前的发展状况完全具备吸纳和传递台湾投资和转移产业的能力。因此,在台海经济圈的构建及两岸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温州充当产业吸纳和传递功能的角色是其应有职能。
三、温州应对台海经济圈的发展对策
1.建立对台贸易区,加强温台(湾)经济合作
温州与台湾两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地相邻、语相通、习相似,两地民间往来由来已久,目前台商在温州投资的项目有数百项,总投资数亿美元,温台(湾)经贸合作已具有一定基础。温州应抓住WTO和台海经济圈促进台湾产业、投资向祖国大陆转移的机遇,积极申请设立对台贸易区(先期可考虑状元岙深水港区范围),加强温台(湾)经贸合作,探索温台(湾)合作新项目,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达到经济互促互惠共荣的发展目的。
2.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拓展经济腹地与市场空间
为提升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的经济能量和在台海经济圈中发挥更主动的经济中心作用,温州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向北加强与沪杭甬的合作,积极接受长三角的发展辐射并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往南加强与闽东、闽南的福厦泉漳的交流,西进争取对赣东地区的吸引,努力形成以温州、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鹰潭、上饶等为中心的空间经济协作区域。通过建立经济协作区,联合拓展旅游市场、物资协作、多边投资和科技交流等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互融互进,形成温州与周边地区的紧密经济联系,拓展温州的经济腹地和市场空间。这是温州提升其在台海经济圈中地位与作用,增强其与海峡东岸经济对接与互动能力的必要和有效途径。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的区域协作水平
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现代服务业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提高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与各核心城市尤其东岸城市的区域协作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温州在新一轮全球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机遇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温州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立足于服务整个台海经济圈,充分利用其现有基础和优势,紧密结合台海经济圈域内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打造区域性服务中心,实现共同繁荣的“双赢”和“多赢”。一方面,要加快引进境外服务贸易投资温州,快速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另方面,以台海经济圈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做好科技研发、港口物流、商贸会展、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等方面的衔接服务。如可以借助优势产业和举办世温会、轻博会的成功基础大力发展各种相关专业型会展,凭借国际轻工城战略和优势构建我国最大的轻工产品贸易口岸,等。再方面,充分利用温州的知名旅游资源和众多名牌资源的磁引作用,加强温州与周边地区和台湾的旅游合作,通过会展、商务活动和合理的观光休闲旅游线路组织等途径,努力使温州成为台海旅游经济圈的重要一环。
4.通过疏通开放通道,为台海经济圈提供海空港口
温州港作为大陆主枢纽港之一,是海峡西岸广大区域重要的出海口,温州港与海峡西岸的各大港口一起将台海经济圈与我国各大经济区域和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温州可以在台海经济圈西岸区域更好地充当对外开放“桥头堡”和枢纽作用,实现以开放带动发展。下一步,温州要与周边地区共同努力,进一步缩小与周边和中心城市的时间距离,畅通对外联系。一是建设连接通道,加快溫福、甬温铁路的建设步伐,完善与金温、温福、甬温铁路及杭温、温台(州)等高速公路的连接配套路段及相关设施,推进温州与台海经济圈西岸的通道畅通。二是加强深水海港与航道建设,加快建设半岛工程促其早日进入正常服务期,加快以状元岙为中心的深水海港的建设以尽快形成航运规模,加快进港铁路和深水港航道的建设与疏通,推进港区配套和集疏运体系的完善。三是如果温州新机场落户半岛工程,应按现代化国际机场标准进行建设,以适应今后频繁国际交往与运输的需要。四是增强辐射能力,争取增辟通达国内外的海上航线和空中航线,形成通达各大洲主要港口的集装箱航运网络,完善公路、铁路快速交通网络,推动海空多式联运和转关运输。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设,优化作业流程,强化配套服务,延伸平台业务,实现向国际性中转港的角色转换。
5.建设交流合作基地,促进温台(湾)经贸融合
温州作为我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要用足用好用活国家赋予的政策,推动与台湾两地的交流合作。一是促进温台(湾)产业对接,主动跟踪对岸经济政策走向,采取适合措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依托已有的台商投资,以商招商,承接台湾新一轮产业转移,大力吸引台湾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上市公司来温投资。争取中央支持,尝试在特定区域(比如洞头状元岙深水港区)实行对台自由贸易政策,吸引更多台湾资金、技术的投入,促进温台(湾)产业优势互补与交流协作。率先对台开放服务贸易领域,促进贸易、金融、法律、会计、旅游、会展等领域的合作,在此基础上深化第二产业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二是扩大温台(湾)民间往来,发挥涉台团体和商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作用,采取务实灵活的方式,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传媒等方面,扩大双向交流。在目前台海形势下,争取建立小范围的温台(湾)直航线路和业务,拓展两岸客货运输新模式,提升对台航运地位。
6.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把温州发展成大陆对台航运基地之一
温州能否成为台海经济圈的重要发展极,温台(湾)经贸关系能否顺利拓展,相当程度取决于温州的港口经济发展状况。在两岸尚未全面开通直航的情况下,温州要大力建设港口和发展港口经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和条件,把温州发展成为大陆对台航运的基地之一。温州目前已具备较好的口岸航运基础,温州是中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2006年吞吐量达到3900多万吨,国际集装箱28.2万TEU,且逐年以较快增速增长。状元岙深水港建成后,吞吐能力达400万TEU,货物吞吐能力达5000万吨以上。空港年吞吐量可达近100万人次。为了尽快建成对台航运重要基地,应尽力争取到温州港与台湾间的小范围直航通道试点,温州除了积极扩大揽货渠道、增加温台(湾)通航的货源外,要进一步加快温州深水港口软硬设施的建设,努力使温州的经济腹地向长三角、福建、江西等地拓展,使温州成为台海经贸交往、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的集散地。在此过程中,可以大力争取台资力量发展温州港口经济。其中主要应做好三大工作,一是大力吸引台资来温从事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岛内产业转移和结构转型,今后一段时期大量岛内资金外流,温州应抓住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台商做这方面的投资。二是加强温台(湾)两地港口业的交流,提高温州港口管理与服务水平。台湾港口经济发达,港口众多,拥有像高雄、基隆这样的世界著名大港,温州可资地理之便利,加强与基隆、高雄港口的交流与学习,借鉴其管理经验,提高港口管理效率。三是引进台资发展港口企业。港务、运输、物流、维修、仓储等是港口經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可根据台湾经济的特点,引进台湾远洋运输及物流仓储业等,运行台资企业租赁码头,允许台商开展船代、货代等各种运输业务,以吸引台资在温设立通航据点。在拓展温台(湾)直航业务的同时,加快温州港口经济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 台海经济圈 作用地位 温州 发展对策
一、中国三大经济圈与台海经济圈的形成
中国发展比较成型的三大经济圈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40%,利用外资约占80%,出口贸易额约占70%,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三大经济圈作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构成了我国从南到北的经济密集发展地带,并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京津冀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之间,山东半岛城市群正在逐步崛起,起到了连接两大经济圈的作用,弥补了两大经济圈对这一地区辐射的不足;但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之间的相对经济低谷区域,由于以厦漳泉为中心的闽南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偏低而难以独立承担连接两大经济圈和填平区域经济低谷的重任,要实现我国最强的两大经济圈的南北顺利对接和最大限度地发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带动作用,迫切需要在此二者之间再建立一个具有相当实力的经济实体,以衔接珠三角的北展与长三角的南扩,其目标是构筑我国完整的和相对均质的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带,以更好地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海峡两岸由于紧密的地缘关系、经贸合作关系、强经济互补性、依存性、两岸关系缓和、国际产业转移以及两岸同是WTO成员等多方因素的促成与推动,地理上包括福建省、台湾省、浙南温台(州)地区、粤东潮汕地区以及赣东上饶、鹰潭等地区的台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该经济圈作为极具潜力的发展极,正是满足上述要求的经济实体,它对弥补两大圈域间的相对经济低谷与薄弱环节和推动形成中国东部沿海均衡经济发展地带具有重大意义。
二、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的功能与地位
1.温州是台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
台海经济圈由于地理和两岸经济发展因素,客观上可分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东岸经济区两个部分。作为台商投资比较集中的福建省已提出在其沿海地区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其中心城市由省内厦门、泉州、漳州、福州等城市组成,但是这种意义上的西岸经济区与对岸的东岸经济区(台湾)的经济实力相去甚远(目前福建省的经济总量大约只有台湾的四分之一),东强西弱的悬殊经济力量对比不利于海峡两岸经济的正常交往和良性互动,其主要原因是其中心城市力量弱小所致,尚不能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东岸经济区对等部分的能力支撑。因此客观上需要拓宽西岸经济区的空间范围,将周边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具有相当实力的城市纳入其中心城市系列。浙江温州因其在福建、浙南和粤东区域范围内居第三大城市(人口与经济总量),加之其体制灵活、重商氛围、充满活力的优势,而显然应成为台海经济圈西岸部分的核心支撑城市之一。当然,此外如浙南台州、粤东潮州、汕头等城市也应成为其各具功能的中心城市。
2.发挥枢纽港优势,为台海经济圈经贸交流建立便捷通道
温州港是全国20个枢纽港之一,其海港河港兼具,尤其是目前正在兴建的状元岙深水海港更具潜力,完全可以发展成为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出海口和台海经济圈经贸交流的便捷通道。温州通过港口把台海经济圈与国内各大经济区和世界各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充当经济圈对内对外的“桥头堡”和枢纽作用。
3.产业吸纳与传递功能
从动态比较利益来看,依据近年来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类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岛内衰退部门,到大陆投资蓬勃发展,包括皮革及制品制造业、杂项制品业、成衣服饰业、食品饮料业、造纸及印刷业、纺织业、塑胶制品业等;第二类是岛内成长部门,到大陆投资亦呈稳定增长,包括电子及电器产品制造业、精密器械业、基本金属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制造业等;第三类是新兴部门,发展潜力大,包括通讯科技业、医药科技业、生物工程业、软件业等,这些产业对大陆投资处升温阶段。对照目前温州拥有的传统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如工业电器、鞋革、服装、化工、塑料制品、食品、烟具、眼镜、汽摩配等,正在大力发展或待发展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石化、能源、环保等产业,可以看出温州与台湾处于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梯次阶段,互补性很强,而且温州目前的发展状况完全具备吸纳和传递台湾投资和转移产业的能力。因此,在台海经济圈的构建及两岸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温州充当产业吸纳和传递功能的角色是其应有职能。
三、温州应对台海经济圈的发展对策
1.建立对台贸易区,加强温台(湾)经济合作
温州与台湾两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地相邻、语相通、习相似,两地民间往来由来已久,目前台商在温州投资的项目有数百项,总投资数亿美元,温台(湾)经贸合作已具有一定基础。温州应抓住WTO和台海经济圈促进台湾产业、投资向祖国大陆转移的机遇,积极申请设立对台贸易区(先期可考虑状元岙深水港区范围),加强温台(湾)经贸合作,探索温台(湾)合作新项目,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达到经济互促互惠共荣的发展目的。
2.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拓展经济腹地与市场空间
为提升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的经济能量和在台海经济圈中发挥更主动的经济中心作用,温州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向北加强与沪杭甬的合作,积极接受长三角的发展辐射并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往南加强与闽东、闽南的福厦泉漳的交流,西进争取对赣东地区的吸引,努力形成以温州、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鹰潭、上饶等为中心的空间经济协作区域。通过建立经济协作区,联合拓展旅游市场、物资协作、多边投资和科技交流等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互融互进,形成温州与周边地区的紧密经济联系,拓展温州的经济腹地和市场空间。这是温州提升其在台海经济圈中地位与作用,增强其与海峡东岸经济对接与互动能力的必要和有效途径。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的区域协作水平
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现代服务业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提高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与各核心城市尤其东岸城市的区域协作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温州在新一轮全球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机遇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温州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立足于服务整个台海经济圈,充分利用其现有基础和优势,紧密结合台海经济圈域内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打造区域性服务中心,实现共同繁荣的“双赢”和“多赢”。一方面,要加快引进境外服务贸易投资温州,快速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另方面,以台海经济圈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做好科技研发、港口物流、商贸会展、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等方面的衔接服务。如可以借助优势产业和举办世温会、轻博会的成功基础大力发展各种相关专业型会展,凭借国际轻工城战略和优势构建我国最大的轻工产品贸易口岸,等。再方面,充分利用温州的知名旅游资源和众多名牌资源的磁引作用,加强温州与周边地区和台湾的旅游合作,通过会展、商务活动和合理的观光休闲旅游线路组织等途径,努力使温州成为台海旅游经济圈的重要一环。
4.通过疏通开放通道,为台海经济圈提供海空港口
温州港作为大陆主枢纽港之一,是海峡西岸广大区域重要的出海口,温州港与海峡西岸的各大港口一起将台海经济圈与我国各大经济区域和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温州可以在台海经济圈西岸区域更好地充当对外开放“桥头堡”和枢纽作用,实现以开放带动发展。下一步,温州要与周边地区共同努力,进一步缩小与周边和中心城市的时间距离,畅通对外联系。一是建设连接通道,加快溫福、甬温铁路的建设步伐,完善与金温、温福、甬温铁路及杭温、温台(州)等高速公路的连接配套路段及相关设施,推进温州与台海经济圈西岸的通道畅通。二是加强深水海港与航道建设,加快建设半岛工程促其早日进入正常服务期,加快以状元岙为中心的深水海港的建设以尽快形成航运规模,加快进港铁路和深水港航道的建设与疏通,推进港区配套和集疏运体系的完善。三是如果温州新机场落户半岛工程,应按现代化国际机场标准进行建设,以适应今后频繁国际交往与运输的需要。四是增强辐射能力,争取增辟通达国内外的海上航线和空中航线,形成通达各大洲主要港口的集装箱航运网络,完善公路、铁路快速交通网络,推动海空多式联运和转关运输。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设,优化作业流程,强化配套服务,延伸平台业务,实现向国际性中转港的角色转换。
5.建设交流合作基地,促进温台(湾)经贸融合
温州作为我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要用足用好用活国家赋予的政策,推动与台湾两地的交流合作。一是促进温台(湾)产业对接,主动跟踪对岸经济政策走向,采取适合措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依托已有的台商投资,以商招商,承接台湾新一轮产业转移,大力吸引台湾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上市公司来温投资。争取中央支持,尝试在特定区域(比如洞头状元岙深水港区)实行对台自由贸易政策,吸引更多台湾资金、技术的投入,促进温台(湾)产业优势互补与交流协作。率先对台开放服务贸易领域,促进贸易、金融、法律、会计、旅游、会展等领域的合作,在此基础上深化第二产业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二是扩大温台(湾)民间往来,发挥涉台团体和商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作用,采取务实灵活的方式,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传媒等方面,扩大双向交流。在目前台海形势下,争取建立小范围的温台(湾)直航线路和业务,拓展两岸客货运输新模式,提升对台航运地位。
6.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把温州发展成大陆对台航运基地之一
温州能否成为台海经济圈的重要发展极,温台(湾)经贸关系能否顺利拓展,相当程度取决于温州的港口经济发展状况。在两岸尚未全面开通直航的情况下,温州要大力建设港口和发展港口经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和条件,把温州发展成为大陆对台航运的基地之一。温州目前已具备较好的口岸航运基础,温州是中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2006年吞吐量达到3900多万吨,国际集装箱28.2万TEU,且逐年以较快增速增长。状元岙深水港建成后,吞吐能力达400万TEU,货物吞吐能力达5000万吨以上。空港年吞吐量可达近100万人次。为了尽快建成对台航运重要基地,应尽力争取到温州港与台湾间的小范围直航通道试点,温州除了积极扩大揽货渠道、增加温台(湾)通航的货源外,要进一步加快温州深水港口软硬设施的建设,努力使温州的经济腹地向长三角、福建、江西等地拓展,使温州成为台海经贸交往、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的集散地。在此过程中,可以大力争取台资力量发展温州港口经济。其中主要应做好三大工作,一是大力吸引台资来温从事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岛内产业转移和结构转型,今后一段时期大量岛内资金外流,温州应抓住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台商做这方面的投资。二是加强温台(湾)两地港口业的交流,提高温州港口管理与服务水平。台湾港口经济发达,港口众多,拥有像高雄、基隆这样的世界著名大港,温州可资地理之便利,加强与基隆、高雄港口的交流与学习,借鉴其管理经验,提高港口管理效率。三是引进台资发展港口企业。港务、运输、物流、维修、仓储等是港口經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可根据台湾经济的特点,引进台湾远洋运输及物流仓储业等,运行台资企业租赁码头,允许台商开展船代、货代等各种运输业务,以吸引台资在温设立通航据点。在拓展温台(湾)直航业务的同时,加快温州港口经济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