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太学12号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太学12号是洛阳太学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中早熟、多穗型旱肥地小麦新品种。在多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示范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创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太学12号;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1-00048-02
  作者简介黄彦宗(1957-),男,河南偃师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小麦育种研究,Email:hyanzong@163.com。
  收稿日期20131210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河南省小麦连年丰收,但豫西、豫北的丘陵旱地由于连续的干旱造成地面水资源减少,小麦产量增长缓慢,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小麦单产继续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提高旱地小麦单产将成为提高小麦总产的重要途径[1-2]。
  太学12号是洛阳太学农作物研究所2000年选用郑麦9023作母本、豫麦4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中早熟、多穗型旱肥地小麦新品种。2008年以来,曾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旱地小麦生产试验及大面积示范。多年来该品种表现为抗寒、抗病、抗倒、高产稳产、节水、适应性广、落黄好、品质优、综合性好等优点,是一个较为高产型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审定证号2011030。 为了生产上合理利用该品种,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笔者结合相关研究及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对其特征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创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1特征特性
  1.1生物学特征 太学12号属半冬性中早熟多穗型品种,平均全生育期235.7 d,比对照品种洛旱2号早熟2.2 d。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起身慢,拔节晚,两极分化慢,苗脚不利索,叶色浓绿,叶片细小、上冲。成株期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午间叶片卷曲成针状,株高75 cm左右,茎秆细,弹性好,抗倒性强,穗层整齐。纺锤形穗,穗细长、码稀、长芒,子粒白壳、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落黄一般,综合性状好。产量三因素为穗数562.5万~570.0万穗/hm2,穗粒数28.7~29.3粒,千粒重40.0 g左右。
  1.2 综合抗性 2008~2010年度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株期综合抗病鉴定,对白粉病中感,对条锈病中感,对叶锈病中抗,对叶枯病中抗,对纹枯病中感。太学12号全生育期抗旱指数为0.895~0.901 8,旱级别3~4级,抗旱性中等。
  1.3品质分析 2009年区域试验混合样分析结果(郑州):容重794 g/L,粗蛋白(干基)15.31%,湿面筋33.1%,吸水量58.2%,沉降值57.0 ml,形成时间3.2 min,稳定时间2.9 min,出粉率66.7%。
  2 产量表现
  太学12号属半冬性中早熟多穗型品种,适宜河南省旱肥地、平原旱地及中水肥地区的早中茬种植。
  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旱地区域试验,9点汇总,7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产量4 837.5 kg/hm2,比对照品种洛旱2号增产5.73%,不显著,增产点率77.8%,居参试品种第3位。
  2009~2010年度再次参加河南省旱地区域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产量5 677.2 kg/hm2,比对照品种洛麦2号增产9.77%,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居参试品种第3位。
  2010~2011年度参加河南省旱地组生产试验,7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产量4 369.5 kg/hm2,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7.60%,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
  3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旱地小麦的生产如果单纯依赖生育期自然降水,远远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缺水是影响旱地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3]。因此,旱地小麦的栽培应采用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迅速提高肥力的施肥技术,建立起实现“蓄水、保水、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标体系,以及培育壮苗的播种技术和群体控制技术等[4-5]。
  3.1播前准备 丘陵旱区秋季气温下降早且快,冬季气温较低,小麦生长比较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较小,根系偏少,冬前不易形成壮苗。因此,要打好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适时早播3个基础,以确保小麦形成壮苗,创造一个合理的冬前群体。
  3.1.1合理耕作,蓄水保墒。旱地小麦的耕作技术要以“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下水”为中心,采用深耕蓄水、浅耕保墒,达到伏雨秋用、秋雨春用的目的。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25~30 cm,以增加耕层对翌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扩大根系的吸水范围。同时清除田间植株、杂草残体,耙耱合墒,使土壤上虚下实、无坷垃。
  3.1.2施足底肥。旱作麦田的土壤干旱,养分不足,土壤结构性差。增施有机肥不但能为小麦生长发育提供养分,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合理施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措施。注意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使用。一般施用优质农家肥10万~15万 kg/hm2、尿素300 kg/hm2、磷肥1 200 kg/hm、钾肥150 kg/hm2,结合深耕将肥料施入土中。
  3.1.3播前种子处理。旱地小麦播种偏早,温度高,出苗快,前期病虫害严重。因此在播种时要进行必要的药剂拌种,或使用麦种包衣剂。用45%辛硫磷乳油0.5 kg,加水15~20 L,拌麦种250 kg,拌后堆闷12~24 h,防治地下害虫效果良好。
  3.2播种技术
  3.2.1 适期早播。旱地小麦产量的高低,穗数是决定因素,而穗数的多少又与冬前大分蘖呈高度正相关,适时早播可以促进冬前分蘖和提高分蘖成穗率,为旱地小麦增产打好基础。小麦播期应根据各地的气温、土壤、品种等条件而定,一般以10月1~8日为宜。在小麦适播期内,可以采取积极措施,按照“有墒不等时”的原则,采取多耙提墒等措施提墒早播。   3.2.2 播种密度。旱地及山坡地要求基本苗270万~300万株/hm2,在适宜播期范围内,一般播量为135~150 kg/hm2。
  3.2.3 播种方式。良好的播种方式能使播下的种子分布均匀,达到“粒多不挤,苗多不靠”的要求。目前各地采用的播种方式中以机械条播最好,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播种速度快。
  3.3 田间管理 旱地小麦由于土壤干旱但肥少水,耕作粗放,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旱地小麦的管理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而定。
  3.3.1 苗期。苗期管理分越冬期和早春期管理。旱地小麦的幼苗分蘖少,冬前不易形成壮苗,而且只有一个冬前分蘖盛期,两级分化快,成穗率低。虽然幼穗时间较长,但由于干旱致使小穗、小花退化多,穗粒数少。苗期管理的目标是及早形成壮苗,创建一个合理的群体。要加强冬春季管理,重点是压耱保墒,早中耕促早发。在冬小麦进入越冬期后,可进行压耱,以利于保墒。在冬小麦返青期至起身期,应及时中耕除草保墒,以利于促早发、育壮苗。此时可根据地力,结合降水,追施氮肥75~120 kg/hm2。
  3.3.2 中期。中期管理的重点是调节水肥,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促壮秆大穗,及时防治病虫害。在蚜虫虫口密度达到标准时,用40%乐果乳油1 5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并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同时要做好除草、去杂工作。
  3.3.3 后期。旱地小麦的灌浆期虽然稳定、日照条件较好,但由于干旱致使根系及叶片早衰,缩短了灌浆期,粒重受年降雨量的影响较大。后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防早衰、增粒重、预防病虫害及灾害天气。对后期脱肥的麦田,可用7.5 kg/hm2磷酸二氢钾和3.75 kg/hm2尿素对水450 kg/hm2喷施。
  参考文献
  [1] 黄彦宗,李建伟,黄鹤丽,等.旱地小麦偃佃9433的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19-20.
  [2] 张灿军,吴少辉,高海涛,等.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洛旱6号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07(5):33-34.
  [3] 段来臣,王绍中,张德奇.旱地小麦及杂粮作物栽培[M].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
  [4] 王建进,高秀兰,李守霞,等.旱地小麦高产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07-108.
  [5] 张永杰,朱忠选,张鸣,等.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3):22-23.
  [6] 刘义国,林琪,房清龙.旱地秸秆还田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3(4):110-114.
  [7] 殷建军,姜超,王瑞军,等.不同施氮量对旱地春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5):66-67.
  [8] 胡明俊.冬小麦的灌溉技术及节水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11-12
其他文献
3月17日,玉林供电局和玉林市林业局举行玉林林业与电网和谐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这是进一步落实广西自治区林业厅与广西电网公司战略合作的具体要求,也是解决玉林
广西桂林供电局新敷设的每一条电缆的每一个电缆接头都要挂电缆接头“身份证”,“身份证”卡片上记录施工单位、电缆制作人、制作时间信息,如果这段电缆今后出了问题,将从卡片信
文中确定了顶针连接板的上平面相对于细牙普通螺纹M8×1(大径为8 mm,螺距为1 mm)的轴线精度尺寸加工的工艺定位基准,顶针连接板的上平面和螺纹轴线的垂直距离尺寸是(1±
3月26日凌晨3点,途经柳州市滨江东路一工地的110千伏地下输电电缆被作业的挖掘机挖断。这条"受伤"的电缆负责向市区三座110千伏变电站供电。因是双线路供电,三座变电站才没有发
[目的]探究利用富硒土壤和硒肥生产富硒玉米的可行性,为生产富硒玉米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区域、不同地块的样点,分别取土壤和当年生长玉米籽粒样品,测定土壤和玉米
水库缺水!河道干涸!农田大面积开裂,大片甘蔗枯萎!来宾,正遭遇着持续严重的旱灾,目前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178万亩,部分农民正面临绝收的威胁。
“通电了!通电了!”6月20日11时25分,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者保乡作欢村歪纳屯举行的通电仪式上,随着电力工人合上空气开关一次性通电成功,仪式现场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歪纳屯
优美的身姿、亲和的言语、深厚的技术知识功底在他们身上完美融合。在强势聚光灯下,来自南宁供电局的五位青年俊才用激情与梦想告诉所有人,原来南网方略可以演绎得那么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