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太极文化理念的产生奠定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坚实的审美基础,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造型艺术体系。作为艺术设计之一的视觉传达设计源于西方,它以精湛的形式之美和广博的内涵,渗透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作品中,对设计家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视觉传达的设计特征、太极文化的审美特征,探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思想——太极文化理念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体现。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太极文化 理念表达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源于西方,受西方文化和传播学的影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们认识到,视觉和影像作为独立的传达手段而存在已经影响媒体逐渐扩大化,是比其他传达手段更能得到充分表现的设计[1]。
太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生生不息”,“阴阳”理念是其精髓,即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阴”和“阳”的循环正体现了太极文化的这一特征[2]。它启示人们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固守某一个阶段性的东西,而要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不断淘汰旧的、不适应时代需要的东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演化、衍生出的“阴阳”等太极理念,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一、视觉传达的设计特征
(一)空间的表达
视觉传达设计的平面空间大多是几何形,因为这种空间处理可以达到简洁明快的视觉效果,便于安排文字和形象,极富现代感,所以成为设计师们惯用的方式。画面空间的表达以视觉美为准则,富于美感和动感;空间的分割处理有极强的秩序感,把形象安排在这样的平面空间有一种显著的构成美。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传达媒体由印刷、影视向多媒体领域发展,视觉符号形式也由平面为主扩大到三维和四维形式,设计的视域空间逐步多元化。
(二)动感的构成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是运动着的。所有这些观念都影响人们的心态,这种心态呼唤一种与之对应的视觉艺术结构,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把从不同视点或视点连续运动而得到的视觉形态综合在一个形象中,每个视点都有独自的空间系统,多个视点的结合就是空间系统的结合,这种结合必然体现出运动感。同时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在表现运动方式上除了吸收未来派、立体派和其他现代艺术的成果外,还总结和发明了一系列构成图式的表达方式,如渐变的图式、辐射的图式、密集的图式等,这些表现方式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显示出极强的感染力,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也在这种极富动感的氛围中得以彰显。
(三)简约的意念
简约是一种审美情结,它简洁、单纯、婉约、不加缀饰、浑然天成、流畅明快,表现在视觉设计上,是一种简洁明朗的风格,以少胜多,以简胜繁,体现了人与自然合一、返朴归真的追求。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视觉传达设计经历了商业美术、工艺美术、印刷美术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阶段,最终发展成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借助视觉符号表现并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对设计师来说,由于每种视觉元素都表现自己设计作品的风格与功能,在选择传达信息使用的视觉元素时,力求借助简约的符号形式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在繁复纷杂的信息中去繁就简以体现其独特的民族审美气息,是时代的要求和每一个现代设计者的内在需求。
二、太极文化的审美特征
太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地显示出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思维方式,既有自身独特的象征意义,又区别于其他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一)以和为美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宇宙观、人生观、审美观均崇尚“天人合一,物我和谐”。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谓“天人合一”是宇宙万物和谐共生,是“天和”、“人和”、“心和”的总和。“天和”意即“与天和”,人与自然在精神上同享生命无穷的喜悦与美妙;“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和睦相处;“心和”,即心灵的和谐,是心与心、心与物、心与道之间的和谐与交融。“三和”实乃宽大心胸产生的“广大的和谐”。宗白华在《美从何处寻》一文中谈道:“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但它同时是严格的秩序、圆满的和谐。在这宁静和雅的天地生活着的人们却在他们的心胸里汹涌着感情的风浪、意欲的波涛。但是人生若欲完成自己,止于完善,实现他的人格,则当以宇宙为模范,求生活中的秩序与和谐。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
(二)以随为美
“随”,跟随、顺从的意思,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太极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阴阳”学说为其内在的精髓,其中阴阳两方既相辅相成,又相生相克、相摩相荡,从而推动阴阳两方的变化发展,推动两方消长、盛衰。所谓“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本义·系辞传》),阴方由衰而盛时,阳方正好由盛而衰,反之亦然,事物在这种量变中不断变化、推陈出新。太极文化中阴阳理念蕴含了“开合相寓”、“刚柔相济”、“虚实相伴”、“方圆相生”、“内外相融”、“大小相含”、“动静相因”等矛盾对立范畴,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维,也就是矛盾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统一,也就是老子《道德经》里描述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事物的矛盾发展变化形成一定的规律,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正是这样一阴一阳、一动一静的运动形成了一种动态美。
(三)以素为美
素,本色,不加修饰,质朴。《道德经》中认为“文”是巧饰,违反了人性的自然,不符合“道”的境界。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对待器物,从总体上看,庄子也持重道抑器的态度。《庄子·天道》中提出“朴素而天下莫与之争美”,朴素是最高的美。世界万物都由自然而来,艺术创造就是自然美的创造,表面质朴奇拙、实质巧夺天工才是真正的艺术之美。正如明末清初画家傅山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审美倾向,巧不是表面的聪明技巧,而是顺其自然规律的真实体现,形拙而意巧,代表着中国传统审美情结的太极阴阳双鱼图就是这一文化理念的完美体现。 三、太极文化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其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是一个设计的时代,是一个设计观念迅速更新的时代,设计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视觉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的信息体现着特定的审美价值,给目标受众一种审美感受,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得到情操陶冶和灵魂升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民族审美观念逐渐融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形成一股世界设计领域内“和而不同”的趋势。
(一)视觉传达设计中“和”理念的体现
在充满变化的“太极”衍生过程中,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以最典型的阴阳双鱼太极图来说,那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圆圈及黑白两色鱼和圆圈正中那条S线,就是阴阳运动变化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它把相对独立的两个图形结合在一起,太极空圈,内外圆圆,无折角,无凹凸,浑然一体。其大可无边无际,其小可难觅形迹,那条变化着的S线,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交错叠合的“运动线”,既是阴阳合一线又是分界线。这种以一圆圈包容着各种对应或对立双方的和合思想,以一S形运动线表示各种对应或对立双方在相互作用中追求动态平衡的求中思想,促成了太极理念中的“和而不同”法则[3]。在视觉传达设计表现方式中讲究的“统一与变化规律”与之不谋而合。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不能离开整体统一的视觉效果。如凤凰卫视台标设计,把凤凰和太极图巧妙融和,借凤与凰的阴阳交汇统一于圆中,预示着全球化范围内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历史性的整合重组。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随”理念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太极”是天地万物化生的本源,也是自然运动的本源、生命运动的本源。由于构成太极的阴阳二气无始无终地运动,化生出了“自强不息”的天和“厚德载物”的地,以及天地间的人和万事万物。阴阳,既相辅相成,又相生相克,强调的是对立统一。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宇宙中事物就是这样运动转换的。而源于西方的视觉传达设计,理念上沿袭西方文化中形而上思辨学方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透过二分法把完整的世界割裂成两部分,产生矛盾的两方,更强调一种矛盾冲突[4]。但随着西方文化传入我国,这种“二分法”思维很快融入“太极”理念的哲学观、历史观、宇宙观,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影响深远。就像凤凰卫视台标设计中一凤一凰代表着一阴一阳的两个主体,像两团燃烧的火,极富动感地共融在一个圆内,向外顺时针的旋转象征开放,向内逆时针的汇聚象征团结,极具直观性又有象征寓意。它生动自然地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演绎、融汇其中,以全球化视野凸显太极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素”理念的体现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der Rohe)说:“少即多。”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实用成为时代的标签,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接受极少主义及其提出的“简约就是美”的观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依照自然的现实形态,结合设计主题,揉进传统哲学理念,顺应时代审美发展潮流,以理性、严谨、简约的设计理念认真推敲、准确提炼,使视觉设计形象既具有亲和力和前卫特质,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如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外形简洁精练、现代感十足;内含中国古钱,隐喻天圆地方之意[5]。中间与古钱同构的“中”字即指中国银行的名号,这个标志可谓是言简意赅,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的杰作。
四、结语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我国现代设计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源泉之一,太极文化理念深刻影响中国现代设计思想体系审美特征的形成,离开传统哲学,就无法理解中国现代设计思想,探讨其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思想的影响,有助于提升设计品位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只有结合传统文化理念,在未来更高级的全球化信息社会,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才有更大进步,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珊珊.论太极图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J].河南大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3).
[2]章伟文.太极图的文化内涵[J].中国宗教,2003(07).
[3]陈琳.太极图造像初探[J].装饰,2006(02).
[4]陈冰玉.阴阳太极与十字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审美比较[J].美与时代,2002(10).
[5]温静.解析道家思想影响下的艺术设计[J].作家,2012(05).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太极文化 理念表达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源于西方,受西方文化和传播学的影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们认识到,视觉和影像作为独立的传达手段而存在已经影响媒体逐渐扩大化,是比其他传达手段更能得到充分表现的设计[1]。
太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生生不息”,“阴阳”理念是其精髓,即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阴”和“阳”的循环正体现了太极文化的这一特征[2]。它启示人们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固守某一个阶段性的东西,而要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不断淘汰旧的、不适应时代需要的东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演化、衍生出的“阴阳”等太极理念,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一、视觉传达的设计特征
(一)空间的表达
视觉传达设计的平面空间大多是几何形,因为这种空间处理可以达到简洁明快的视觉效果,便于安排文字和形象,极富现代感,所以成为设计师们惯用的方式。画面空间的表达以视觉美为准则,富于美感和动感;空间的分割处理有极强的秩序感,把形象安排在这样的平面空间有一种显著的构成美。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传达媒体由印刷、影视向多媒体领域发展,视觉符号形式也由平面为主扩大到三维和四维形式,设计的视域空间逐步多元化。
(二)动感的构成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是运动着的。所有这些观念都影响人们的心态,这种心态呼唤一种与之对应的视觉艺术结构,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把从不同视点或视点连续运动而得到的视觉形态综合在一个形象中,每个视点都有独自的空间系统,多个视点的结合就是空间系统的结合,这种结合必然体现出运动感。同时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在表现运动方式上除了吸收未来派、立体派和其他现代艺术的成果外,还总结和发明了一系列构成图式的表达方式,如渐变的图式、辐射的图式、密集的图式等,这些表现方式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显示出极强的感染力,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也在这种极富动感的氛围中得以彰显。
(三)简约的意念
简约是一种审美情结,它简洁、单纯、婉约、不加缀饰、浑然天成、流畅明快,表现在视觉设计上,是一种简洁明朗的风格,以少胜多,以简胜繁,体现了人与自然合一、返朴归真的追求。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视觉传达设计经历了商业美术、工艺美术、印刷美术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阶段,最终发展成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借助视觉符号表现并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对设计师来说,由于每种视觉元素都表现自己设计作品的风格与功能,在选择传达信息使用的视觉元素时,力求借助简约的符号形式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在繁复纷杂的信息中去繁就简以体现其独特的民族审美气息,是时代的要求和每一个现代设计者的内在需求。
二、太极文化的审美特征
太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地显示出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思维方式,既有自身独特的象征意义,又区别于其他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一)以和为美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宇宙观、人生观、审美观均崇尚“天人合一,物我和谐”。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谓“天人合一”是宇宙万物和谐共生,是“天和”、“人和”、“心和”的总和。“天和”意即“与天和”,人与自然在精神上同享生命无穷的喜悦与美妙;“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和睦相处;“心和”,即心灵的和谐,是心与心、心与物、心与道之间的和谐与交融。“三和”实乃宽大心胸产生的“广大的和谐”。宗白华在《美从何处寻》一文中谈道:“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但它同时是严格的秩序、圆满的和谐。在这宁静和雅的天地生活着的人们却在他们的心胸里汹涌着感情的风浪、意欲的波涛。但是人生若欲完成自己,止于完善,实现他的人格,则当以宇宙为模范,求生活中的秩序与和谐。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
(二)以随为美
“随”,跟随、顺从的意思,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太极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阴阳”学说为其内在的精髓,其中阴阳两方既相辅相成,又相生相克、相摩相荡,从而推动阴阳两方的变化发展,推动两方消长、盛衰。所谓“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本义·系辞传》),阴方由衰而盛时,阳方正好由盛而衰,反之亦然,事物在这种量变中不断变化、推陈出新。太极文化中阴阳理念蕴含了“开合相寓”、“刚柔相济”、“虚实相伴”、“方圆相生”、“内外相融”、“大小相含”、“动静相因”等矛盾对立范畴,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维,也就是矛盾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统一,也就是老子《道德经》里描述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事物的矛盾发展变化形成一定的规律,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正是这样一阴一阳、一动一静的运动形成了一种动态美。
(三)以素为美
素,本色,不加修饰,质朴。《道德经》中认为“文”是巧饰,违反了人性的自然,不符合“道”的境界。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对待器物,从总体上看,庄子也持重道抑器的态度。《庄子·天道》中提出“朴素而天下莫与之争美”,朴素是最高的美。世界万物都由自然而来,艺术创造就是自然美的创造,表面质朴奇拙、实质巧夺天工才是真正的艺术之美。正如明末清初画家傅山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审美倾向,巧不是表面的聪明技巧,而是顺其自然规律的真实体现,形拙而意巧,代表着中国传统审美情结的太极阴阳双鱼图就是这一文化理念的完美体现。 三、太极文化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其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是一个设计的时代,是一个设计观念迅速更新的时代,设计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视觉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的信息体现着特定的审美价值,给目标受众一种审美感受,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得到情操陶冶和灵魂升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民族审美观念逐渐融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形成一股世界设计领域内“和而不同”的趋势。
(一)视觉传达设计中“和”理念的体现
在充满变化的“太极”衍生过程中,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以最典型的阴阳双鱼太极图来说,那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圆圈及黑白两色鱼和圆圈正中那条S线,就是阴阳运动变化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它把相对独立的两个图形结合在一起,太极空圈,内外圆圆,无折角,无凹凸,浑然一体。其大可无边无际,其小可难觅形迹,那条变化着的S线,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交错叠合的“运动线”,既是阴阳合一线又是分界线。这种以一圆圈包容着各种对应或对立双方的和合思想,以一S形运动线表示各种对应或对立双方在相互作用中追求动态平衡的求中思想,促成了太极理念中的“和而不同”法则[3]。在视觉传达设计表现方式中讲究的“统一与变化规律”与之不谋而合。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不能离开整体统一的视觉效果。如凤凰卫视台标设计,把凤凰和太极图巧妙融和,借凤与凰的阴阳交汇统一于圆中,预示着全球化范围内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历史性的整合重组。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随”理念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太极”是天地万物化生的本源,也是自然运动的本源、生命运动的本源。由于构成太极的阴阳二气无始无终地运动,化生出了“自强不息”的天和“厚德载物”的地,以及天地间的人和万事万物。阴阳,既相辅相成,又相生相克,强调的是对立统一。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宇宙中事物就是这样运动转换的。而源于西方的视觉传达设计,理念上沿袭西方文化中形而上思辨学方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透过二分法把完整的世界割裂成两部分,产生矛盾的两方,更强调一种矛盾冲突[4]。但随着西方文化传入我国,这种“二分法”思维很快融入“太极”理念的哲学观、历史观、宇宙观,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影响深远。就像凤凰卫视台标设计中一凤一凰代表着一阴一阳的两个主体,像两团燃烧的火,极富动感地共融在一个圆内,向外顺时针的旋转象征开放,向内逆时针的汇聚象征团结,极具直观性又有象征寓意。它生动自然地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演绎、融汇其中,以全球化视野凸显太极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素”理念的体现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der Rohe)说:“少即多。”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实用成为时代的标签,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接受极少主义及其提出的“简约就是美”的观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依照自然的现实形态,结合设计主题,揉进传统哲学理念,顺应时代审美发展潮流,以理性、严谨、简约的设计理念认真推敲、准确提炼,使视觉设计形象既具有亲和力和前卫特质,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如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外形简洁精练、现代感十足;内含中国古钱,隐喻天圆地方之意[5]。中间与古钱同构的“中”字即指中国银行的名号,这个标志可谓是言简意赅,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的杰作。
四、结语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我国现代设计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源泉之一,太极文化理念深刻影响中国现代设计思想体系审美特征的形成,离开传统哲学,就无法理解中国现代设计思想,探讨其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思想的影响,有助于提升设计品位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只有结合传统文化理念,在未来更高级的全球化信息社会,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才有更大进步,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珊珊.论太极图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J].河南大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3).
[2]章伟文.太极图的文化内涵[J].中国宗教,2003(07).
[3]陈琳.太极图造像初探[J].装饰,2006(02).
[4]陈冰玉.阴阳太极与十字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审美比较[J].美与时代,2002(10).
[5]温静.解析道家思想影响下的艺术设计[J].作家,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