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五例报告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eiy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治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本组5例.男4例,女l例.年龄19~34岁,平均25岁.患者均有氯胺酮服用史,临床症状出现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均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以及严重的耻骨上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夜尿次数增多.其中3例因突发严重的全程肉眼血尿就诊。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X线定位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经验,进一步提高碎石成功率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15019例上尿路结石应用X线定位下行ESWL的患者资料,并进行随访.结石最大径0.8 ~3.2 cm,其中≤2.0 cm者13 794例(A组),>2.0 cm者1225例(B组).患者肾功能均正常或接近正常,56.0%(8 410/15 019)有不同程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洁悠神(jie you shen,JUC)长效抗菌材料防治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的效果.方法 检索1995-2012年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知网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发表的有关JUC防治CAUTI
经尿道膀胱镜下碎石术是治疗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但对有膀胱出口梗阻的膀胱结石患者需要先行膀胱镜下碎石,再更换电切镜行膀胱颈切开或TURP,操作繁琐,碎石和取石效果差,且容易出现膀胱黏膜出血、尿道损伤、膀胱穿孔及过长的手术、麻醉时间带来的并发症.1992年6月至2011年6月我们采用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和膀胱镜下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患者85例,比较2种方法的疗效.对象与方法 本组85例.电切镜下钬激光碎
期刊
目的 观察小剂量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老年女性夜间尿量增多型夜尿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女性夜间尿量增多型夜尿患者97例.年龄60~86岁,平均(72±7)岁.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9例,夜间排尿量为(590±70) ml,平均夜尿次数为2.9次,每天睡前服用0.1 mg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同时限制夜间饮水量<100 ml;对照组48例,夜间排尿量为(600±90)ml
阴茎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N0期阴茎癌的治疗存在较大争议.在腹股沟无肿大淋巴结的患者中,约20%存在临床无法检测的微转移灶.相比于观察等待方案,这部分患者可以从早期的淋巴结清扫术中获益.然而,对大多数的N0期患者来说并没有必要行预防性的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3].近年来,国外对N0期阴茎癌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动态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dynamic sentinel node bi
期刊
本期连续刊登4篇头孢曲松临床应用引起尿路并发症的文章,是国内首次大篇幅对头孢曲松尿路并发症研究的集中报道,旨在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从1988年开始,国外就有头孢曲松引起胆道假性结石及尿路结石的病例报道[1-2]。
期刊
目的 研究中介体复合物亚基19(midiato complex subunit 19,Med19)基因沉默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增殖和成瘤作用的影响. 方法 应用shRNA慢病毒载体感染T24人膀胱癌细胞沉默Med19基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未感染组、阴性对照感染组以及shMed19感染组细胞的Med19基因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噻唑蓝(MTT)实验、
结核肾内脓液集聚,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致肾周粘连严重,曾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证.随着腔镜器械改进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结核肾切除的首选[1],但技术难度仍高于其他肾切除.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我们实施后腹腔镜下结核肾切除6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双支肾静脉间输尿管所致UPJ狭窄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患者为男性,28岁.左腰部酸痛6个月,于外院诊断为左侧UPJ狭窄、左肾积水,留置左输尿管支架管3个月后拔除.B超检查示左肾积水、左侧UPJ狭窄,CT示左侧UPJ狭窄,狭窄处与左肾静脉关系密切,且走行于双支肾静脉之间.肾图示双肾功能受损,左肾GFR 35 ml/min,右肾GFR34 ml/min,左肾积水,左侧上尿路机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较高,是男性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肺癌[1].在亚洲地区,前列腺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2高发癌症.临床上前列腺癌大多在2年内复发并成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2].目前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RNA与前列腺癌的发病有关[3].为进一步提高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本文对m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