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过年病急救妙法

来源 :中老年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li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终于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跟家人朋友好好聚聚。不过,您还要小心这祥和的气氛被突如其来的疾病给破坏了。春节期间有哪几类疾病高发?万一碰上了怎样急救才能去除痛苦或挽回性命?
  常见病一:心脑血管疾病
  根据往年各大医院急诊统计资料,我们会发现每年春节前后是心脑血管的高发期,其中,老年人所占的比重最大。春节期间,许多潜在的因素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比如气候寒冷使得人体的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容易出现收缩和痉挛,易引起体内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春节期间也更容易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血管内脂质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心脏病发作、中风等疾病。春节长假期间,亲朋好友团聚时往往会用打牌、玩麻将等带刺激性的娱乐打发时间,而这些活动容易使老人情绪过于激动,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就有可能诱发中风、心脏病的突然发作。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过节时的过度兴奋、严重休息不足,加上应酬多,大量烟、酒摄入,都会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易诱发冠心病、脑溢血。
  症状及应对措施:1.一旦出现晕厥,要让病人平躺在通风的地方,抬高下肢,饮用糖开水或者用力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位置)。如果不能恢复,要立即送往医院。2.高血压病人发病后,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立刻服用降压药。如果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呕吐,甚至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3.心脏病病人发病时,解开颈、胸、腰部比较紧的衣服。保持患者温暖,必要时可用毛毯或衣物盖好。注意不要摇晃病人或用冰水泼病人以试图弄醒他,不要让他进食及喝水。
  常见病二:急性胃肠炎
  节日期间,很多家庭的生活规律被彻底打乱,打牌、游玩、走亲访友成了日常最主要的工作,吃饭也变得没有规律,甚至会出现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的现象,胃肠功能被严重削弱,或是在不干净的小吃摊点等处进食了含有病原菌及毒素的食物,引起了胃肠道黏膜急性炎症性改变。
  主要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还可出现脱水、休克。一般来说,急性胃肠炎病人多是恶心、呕吐在先,接着出现腹泻,腹泻每日从3-5次甚至达数十次。
  应对措施: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应尽量卧床休息,同时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或是冲兑糖盐水以补充丢失的体液。如果呕吐持续或是腹泻严重,则需马上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并静脉输液。此时,病人应吃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品来缓解胃肠负担。
  常见病三:酒精中毒
  春节期间亲友相聚少不了推杯换盏,而不加节制地饮酒则是引起酒精中毒的直接原因。每年春节期间,医院急诊室都会有不少人因酒精中毒来治疗。
  主要症状:酒精中毒者除了有呕吐现象外,在神经兴奋期时还会有话多、言语不清、动作笨拙等表现。当中毒者进入昏睡期后,一般表现为颜面苍白、口唇微紫、皮肤湿冷、体温下降、瞳孔散大、脉搏快、呼吸缓慢有鼾声。
  应对措施:在亲朋好友相聚时,也应相互提醒慢慢饮酒,更不要空腹饮酒。如果有人因饮酒过量出现狂躁症状,也千万不能使用镇静剂,更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来催吐,因为这样会使腹内压增高,导致十二指肠内溶物逆流,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牘牘常见病四:上消化道出血
  由溃疡病、慢性肝病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也是节日前后最主要的消化道疾病,几乎所有的新发病例都有连续多日出席各种聚餐活动的经历。
  在这些患者中,多数人以前并不知道自己已患上了溃疡病或肝病,而春节期间天气又比较寒冷,人体血管收缩,消化道黏膜供血减少,所以溃疡病、肝病就显现了出来,如果此时饮食上再不加节制,吃得过饱,鱼虾等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或是饮酒过量,就极易发生消化道出血。
  此外,如果病人此时恰恰又得了感冒,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破坏了胃黏膜,病情就将更加严重。对于那些慢性肝病患者来说,过度应酬可导致身心疲惫、饮食不当,由此引发肝衰、肝坏死,以及死亡率极高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情况的几率很高。
  主要症状:如果呕吐出咖啡色的食物或是排出黑色大便,就可能是胃出血的表现。
  应对措施:上消化道出血十分危险,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常见病五:急性胰腺炎
  现代人的饮食平时本已厚重,脂肪、蛋白质含量高,而春节又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过分油腻的食物集中摆上了餐桌,再加上酒精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可引起胰腺水肿,从而发生急性胰腺炎。发病十分凶险的急性胰腺炎,可谓最典型的“节日病”。
  主要症状:餐后一至两小时内出现上腹或左上腹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同时有发热、恶心、呕吐,并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应对措施:由于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凶险,严重时可造成死亡,所以出现上述症状后需及时到医院治疗。
  牘牘常见病六:急性胆囊炎
  由于节日期间大吃大喝或是大量饮酒,或是饮食太过油腻,还可能导致胆汁分泌过多,从而诱发急性胆囊炎,或是胆石症急性发作。
  主要症状: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腰背部放射,同时还可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
  应对措施:如果病情、症状比较严重,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其他文献
“十二五”时期,我国养老床位从200多万张增长到了近600万张,但各地养老床位中近50%的床位在闲置,总量供给不足、结构失衡、资源浪费、服务质量不高、护理人员极度短缺的局面并未改变。  据悉,从现在到2035年,全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约1000万人,到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人,占总人口的34.9%,养老服务需求旺盛。  (摘自《人民日报》)
期刊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我国总人口继续增长,2014年末达到13.68亿人,受人口年龄结构以及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出生人口从2010年的1592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1687万人,保持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老年人口不断上升。2011年,我国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9.4亿后开始回落。2014年降至9.3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2010年的13.3%提高到2014年的
期刊
国务院常委会2015年11月11日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其中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患有慢性病,有近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趋势明显,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  (摘自《新华
期刊
我国2016年将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两项补贴分别惠及超过1000万残疾人。目前,已经有13个省份同时建立了两项补贴制度,全国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80元。两项补贴将不计入低保家庭收入,避免残疾人因领取补贴而失专低保资格。  (摘自《老年日报》)
期刊
国家标准委近期新制定的《牙刷及口腔器具产品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公开征求意见。新标准适用于牙刷及日用口腔清洁护理器具产品有关安全的通用技术要求。  牙刷产品主要包括成人牙刷、儿童牙刷、电动牙刷、抗菌牙刷等6种;日用口腔清洁护理器具包括舌刮器、牙线、牙签、婴幼儿磨牙器具等7类。标准就牙刷及日用口腔清洁护理器具中增塑剂限量值、可溶性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等做出限定。  (摘自《健康咨询报》文/李心萍)
期刊
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家名字为“Neurometrix”公司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可佩戴止痛技术有助于缓解各种疼痛,目前已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  这种止痛装置是一种可清洗的运动腕带,内有一块可拆卸的锂电池理疗囊,将腕带绕在腿肚上就能起到止痛作用。它的基本原理是刺激腿部的感官神经,令其释放出类似止痛作用的内源性活性物质(一种人体内天然的生理物质),它们会阻断全身的痛感。也就是说,它能操纵身体
期刊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卫计委、民政部会同全国老龄委等八部门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所有医疗机构都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据悉,对于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摘自《健康咨询报》)
期刊
美国科学家近期说,他们发现了一例寄生虫癌细胞传染给人类宿主并在宿主体内造成癌状肿瘤的病例,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寄生虫会把癌症传染给人。  研究人员发表在新一期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报告显示,受害者是一名罹患艾滋病的41岁男性,一种名为短膜壳绦虫的寄生虫把癌细胞传染给他,并在他体内造成癌状肿瘤。  负责该研究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阿提斯·米伦巴赫斯在一份声明中说:“发现这种新类型的疾病,让我
期刊
英国邓迪大学的心理学讲师和行为生态学家费雪娜·摩尔博士通过考察精神或情绪紧张对外貌的影响后发现,压力会让人的脸看上去不是那么健康,也没有正常情况下美丽。  在一项研究中,摩尔博士拍摄了试验参与者的面部照片,并测量了他们唾液样本中的皮质醇含量。之后,又邀请一部分志愿者来评定这些照片中的人是否健康、美丽、有吸引力等。对比分析显示:那些唾液中皮质醇含量较高的参与者,更容易被别人评价为缺乏吸引力、不够健康
期刊
全国老龄委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经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20%以上,独自或结伴出游的老年人越来越多。  在众多的旅游方式中,文化及养生型的休闲旅游更受老年群体欢迎。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已经成为出国旅游、飞机旅行、度假旅游和各种专题旅游的主力军。  (摘自《安徽老年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