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文眼看《荷塘月色》的结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ixing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佳作不厌百回读。读一遍便有一次新的收获。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也是读者百读不厌的杰作,在反复诵读中,我总有新的收获。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文中表现的是作者“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已形成了共识。每读一次,每教一次,总是自然地去找开篇的“文眼”,找那“幻想超脱的”独白,找那“夹杂着喜悦与哀愁”的景物描写,讲那“通感”与“联想”的妙处,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情”。但是,在那多次的反复之后,自己总觉得对文章结构的妙处体会肤浅,支离破碎,进而产生了疑问。比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仅仅是为了交代夜游荷塘的原因吗?这“文眼”在全文是如何体现的?既然是“颇不宁静”,为什么又解说为“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还有作为大作家的朱自清会仅仅为了首尾照应,就安排了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吗?因而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总试想“曲境探幽”,探一探朱先生的良苦用心。闲暇时,重又攻读数遍,查阅资料体会关于“文眼”的作用,便有了些体会。
  原来,全篇的关键确实在“文眼”上。
  《荷塘月色》一文,作者开篇便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本文的“文眼”,定下了全文的基调,这是公认的。我认为探索本文结构之“巧”之“妙”,也应从此处入手。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把一种心境告诉了读者,不仅仅为了引起夜游荷塘,细心的读者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自然地提“为什么?”和“怎么样?”,成熟的作者必然会体会读者的思路,安排自己的下文作答,因而自然地统领了下文。作者在下文中却写起了“妻拍着闰儿,哼着眠歌”,似写夜游的开端之情境,而我觉得这是在回答“颇不宁静”的原因之一。大凡“不宁静”不外“身家之事”与“乡国之事”。然而你看,此时的“家”是如此的温馨、和睦,作者临出门还要“轻轻地带上门,出去”。据查,从1925年暑假之后,朱先生从浙江白马湖春晖中学转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而且有名作家的头衔,因而既无受排挤的怨气,也不会有怀才不遇之感。此时写上这出门时之景,应是在回答“不宁静”的原因之一,告诉读者,“不宁静”不是因为个人或家庭的原因,而另有原因,只是没有直白,而用了形象描写。
  作者写去荷塘的路的幽僻、宁静,便感到“是个自由的人”了,这里足以使人留恋,足以使人宽心,作者尽力突出特点,抒发独白。过去我们认为这表现了作者“幻想超脱”的心理。有这超脱的佳境,然而作者并没有在此驻足不前,足见“超脱”亦非目的,写此佳境,大概也是用“美景拴不住”来反写心情的不宁静,第一次实现了“颇”的程度。
  在《荷塘月色》的主体部分--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描写,作者极尽笔力写了荷塘上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这里不想重叙描写的巧妙精奇,只想说作者突现了景物的淡雅、清幽、静美,足以使人陶醉,足以引人乐不思愁。过去人们认为这是借景浇愁,表达了作者那“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然而此情此景若无浓情密意,如何描写得出?如何形容得如此贴切?这“景”又和“心里颇不宁静”的“情”有什么关系呢?于是我们出现了“反衬”、“借景消愁”等种种议论。可是作者正当读者仔细品味美景及其用意之时,又跃出了眼前之景,心儿翩然远去,这美景也拴不住作者的心,不是恰恰写出了“心里颇不宁静”中“颇”字的强烈吗?也就是说,作者在这些看似轻松的景色描写之中,也紧紧围绕着“颇不宁静”的“文眼”展开。这样的美景,拴不住作者那“颇不宁静”的心。过去人们写心不宁绪不静时常常以“食不甘味”来形容,这里正反衬出作者因某种事情而焦虑的心情。因而感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作者的思绪向前发展,忽然想起江南采莲的事情来了,而且想得悠远,飞向了古远的江南。作者通过对江南采莲的情致的想象,与眼前景紧紧映衬,那富有生气的采莲盛况又与眼前“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形成了对比。至此,作者自然地点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抖开了“颇不宁静”的原因的包袱,原来作者惦着江南。江南什么样呢?当时是处于“4.12”反革命政变的血雨腥风之中,旧日的盛况被破坏了,让人心焦,作为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心里如何平静得了?同时也形象地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原来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在惦记着江南啊!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除了使文章浑然一体的形式作用之外,也有强调“颇不宁静”原因的内容作用。这样全篇围绕着“文眼”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
  作者围绕“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从“为什么”和“怎么样”两方面形象地反映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和强烈程度。巧就巧在作者把情融在景物描写之中,以“因”为构思之本、,对问题不是直言回答而是寓于形象的描写之中,回环曲折而不离“文眼”。
  由此看来,我们只有紧紧抓住“文眼”才能深深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和作者的心情。如果我们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那么朱自清先生这位爱国知识分子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清也就昭然了:作者写景恰是为了写情,写景也不是为了“借景浇愁”或试图超脱,而是在反衬自己忧思之深,反衬乡情之烈,突出一个“颇”字的浓烈。朱先生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形象也更清晰,更鲜明。
  
  艾艳,教师,现居黑龙江方正。
其他文献
在漫无边际的撒哈拉沙漠西南部,一颗巨大的眼睛突兀地出现在地面,仿佛是地狱派出的魔鬼正在凝视人间。这就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质奇观之一——“撒哈拉之眼”。它还有另一个更恐怖的名字:“地狱之眼”。(这可不是王者荣耀的皮肤名字啊喂!)  这颗“眼睛”直径48千米,在太空才能看到其全貌。据说试图接近它的人几乎都会离奇失踪或死亡,很多来此探险的人都有去无回,最恐怖的是,人们找不到任何探险者的尸骨。  可它真的来
未来的模样,过去的情结,纠结的爱情、梦想、烦恼,或者别的,无论此时此刻的我们如何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如何充满好奇,希望借魔镜看穿一切,但都是无果之花,只有时间,亘古公平,静静流淌,检阅一切。把你此时此刻的故事、情绪、暗恋,以及一切想要封存起来的秘密,写成200字以内的文字,发短信(13717688046)给我们吧,将它们寄存在《意林》“时间胶囊”之中,等待时间的检阅。  最欣賞那些在一段感情里受了伤
天文学家首次看到中子星的爆发过程  脉冲星是中子星的一种,当它们吞噬同伴恒星时,会吐出巨大能量。最近,天文学家首次捕捉到了距离地球约11000光年的中子星爆发过程。  这颗中子星的自转速度快得令人难以想象,每秒钟会旋转401次。中子星巨大的引力导致它们会从同伴恒星上不断吸走物质,然后升温并螺旋式地进入恒星,形成大爆发,释放出比太阳强大数千倍的能量。中国载人深潜将赴海底“无人区”  全球深度大于60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阅读教学逐步开放化、灵活化、多样化了。课改成果累累,“发现法”、“对话法”、“讨论法”、“探究法”……各种新方法、新思路蔚为大观、异彩纷呈。可是有的教学活动浮华、热闹的背后却是对文本解读和感悟的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有的课堂则是“传达文件”式的“复制教参”、“克隆教案”,点到为止,不求甚解,“以本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严重缺失。  著名
奥林匹克运动会不是一个新名词,它已经有大概2500年的历史了。这比我们老师出生还早呢!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古老的伊利斯王国(位于今天的希腊)的一个叫做“奥林匹亚”的地方,这也是奥林匹克这个词的来历。    令人激动的节目    现在看来,奥林匹克的仪式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奥运会刚开始时,主要是一种宗教仪式,要进行祷告,屠宰牲畜,来纪念天神宙斯。  最初的奥运会只举行一天;但是很快,越来越多的运动
太空电梯通九天  当1970年美国物理学家皮尔森提出太空电梯的想法时,人们对他的反映是:“改行写科幻小说去吧。”  最近美国西雅图的电梯系统公司负责人透露他们要把魔幻般的太空电梯变为现实。目前太空电梯模型已经完成。那么他们计划建造的太空电梯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是选择建造材料,它必须能够承受超强的压力和太空垃圾撞击力,并且要非常轻,整个太空电梯只有200吨重,初步选定石墨纳米为太空电梯的材料。主
你是属于理性还是感性呢?这道题通过你的潜意识了解隐藏版的自己,测试看看吧!第一眼你看到了什么?    A.树B.美女C.鸟  测试结果:A.树  第一眼看到树的你,是表面平静内心沸腾的高压锅型:你的理性占比35名,感性占比65%。不了解你的人会觉得你很有距离感,不易接近,尽管你总是粗枝大叶,神经有点大条。但熟悉你的人都知道,你只是表面高冷,内心很容易沸腾,可能电影里一个感人或者悲伤的故事,便会让你
馬刀的起源  马刀是传统的冷兵器,它因骑兵而生。骑兵在我国汉代广泛兴起,所以,最早关于马刀的考证要到汉代了。1974年了月,山东临沂苍山地区汉墓出土了一把环首刀,正是墓室壁画骑兵所持的刀,这是关于马刀的最早记录。  环首刀的刀柄上有一个金属环,这样的设计既能起到平衡配重的稳定作用,也可以挂以饰物和刀穗。许多书籍资料都提到过环首刀战匈奴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促成了匈奴分裂西迁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以“情”动人的杰作,《古文观止》评其为:“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更有宋人赵马时在《宾退录》中说:“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真有这么严重吗?学生们往往不以为意,如果教师不善加引导,他们初次接触作品,是很难深刻领会那隐藏于字里行间的“至性”之情的。所以我们在教这篇课文时,应紧紧抓住“情”这根主线,把握作者高超的煽情艺术,才会让学生有所体悟和收获。  (一)
埃达威尔市有个13岁的少年,名字叫罗伊·布朗,他比大学老师读的书都多,人们叫他“百科全书”。他是警察局布朗警长的独生子,有些疑难案件,布朗警长也会请教自己的儿子罗伊。  罗伊的妈妈总说:“也许你长大了真的会成为一名大侦探的!”罗伊想:何必等到长大呢?马上我就当个小侦探给你看看。这时正值暑假,学校不上课,说干就干。于是他找来有铁拳头之称的小姑娘莎莉作帮手,用一块纸板当招牌,上面写着:  罗伊侦探事务